教师也不应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浙江省慈溪市三北镇甸山小学 金培 国家提出"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已好几年了,学生不要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渐渐深入人心,但阴魂不散。究其原因,错综复杂,不过审视教育系统内部,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这就是在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现象。前者"应试教育",是指以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它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严重摧残学生的身心,压抑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才能。后者"应试教育"是指部分教师单纯以应付教育行政部门的学历考试、岗位培训为目的而产生诸多弊端的现象。"教人先正己",教师的素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直接的作用。如果教师也把考试作为目的,应付学历考试,岗位培训,那教师不也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了吗?久而久之,这种观念在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怎能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适应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想这也是"轰轰烈烈地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抓应试教育"这种现象至今尚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我暂且把它叫做"教师的应试教育情结"。 "教师的应试教育情结"较大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它的弊端,具体表现在: 1、目光短浅,误人子弟。各级教育部门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一抓学历教育,二抓岗位培训,三抓基本功训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素质。部分教师单纯重视暂时的表面的效果即考试成绩,平时不看书,辅导老师上课不专心,临死抱佛脚,多则半个月,少则一星期,通宵达旦,连上课时间也占用,死记硬背,有的甚至敢冒风险,考场作弊,为的就是一张学历证书,一张培训证书。考试结束,烟消云散。如,有的教师为了拿到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考试前一段时间,每天做模拟题,把操作过程一步步记下来、背出来,考试勉强通过了,有的可能还得了高分,可是却不会操作电脑。学生从老师身上不知不觉学到了应试的"秘诀",岂不误人子弟? 2、以片概全,蒙混过关。由于学历证书、培训证书与职评挂钩,教师为了通过考试,使出各种应试"法术"。如普通话测试,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测试共有20组说话材料,有的教师为了应付测试,只准备1-2篇文章,或从书上抄,或请别人写,背得滚瓜烂熟,然后穿靴戴帽,以获得高分。这跟教学生背范文应付作文考试有什么两样呢? 3、一哄而上,浪费资源。提高教师素质势在必行,国家化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加大教育投资,可基层有些部门具体落实时却盲目而上。如有一个市,教师为了一张文凭,一哄而上,2000年成人高考,"教育管理"本科班竟招收900多名学员,一个镇少则4-5个,多则10多个,简直成了"校长培训大班"。纯粹是为一张学历文凭,而不考虑如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是否"适销对路",这岂不是造成人力财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吗? 怎样解开这个"情结",真正提高教师的素质,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句话教师队伍中人人会说,并不是人人会做。学历达标、岗位培训仅仅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些手段最终达到提高教师素质的目的。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正确认识。教师要将学历达标、岗位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如有位教师学了自考教材《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书中讲到德育教育逐步走向民主化、社区化,她在寻找这种方式的过程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采用"信函平等沟通法"进行教育,效果比较明显。尔后,利用工作之余,她又认真总结,上升到理性认识,撰写的论文在教育报公开发表。 2、将考试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 应试教育是应该反对的,不过考试无法反对。但若教师用"应试教育"的心态去对付自身参加的各类考试,教师也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那何谈创新,何谈民族素质的提高,进而何谈民族振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教师应将考试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压力不会进步,适当的压力促使人进步,关键是你对考试的态度。态度正确,可以将考试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如上文提到的普通话等级测试,有位教师的做法,非常可取。他先读词语表,把不认识的,读不准的划出来,正音、查字典、理解意思,弥补平时学习的不足,然后听朗读材料,朗读材料多是名家名篇,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最难对付的是说话材料,他将写材料作为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一种动力,一篇篇认真地写下来,写学生时代爱写范文的老师,写学生的天真无邪,写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加工润色后,将其中的几篇寄给报刊杂志。结果,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文章也交流发表了。考试不但没有成为一种负担,反而成了一种乐趣,一种前进的动力。 3、合理选择专业,多渠道提高自身素质 市场经济讲究资源优化配置,目前各种学历进修专业众多,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及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合理选择专业,不应盲目跟从,只为一张文凭,大家都选择容易考的专业。另外,学历进修只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途径,教师还可多渠道提高自身素质,应该弯下腰来向学生学习,侧过脸去向同行取经,放眼世界,学会搜集、处理信息的本领,增强开拓创新的意识,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有较高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的应试教育情结"解开了,对待考试的"应试教育"心态摈弃了,那何愁素质教育只是"纸上谈兵"。有了大批这样创造型的教师,我想,素质教育不但可以搞得轰轰烈烈,而且更可以抓得扎扎实实。 2000年10月6日 附注: 通信地址:浙江省慈溪市三北镇甸山小学 邮编:315331 电话:(0574)3733156 e-mail:sgx@public.cx.nbptt.zj.cn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