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事件的波澜(人教版高一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训练重点 1.领会什么是波澜,品味波澜的艺术效果。 2.了解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注意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写出事件的波澜。 训练解析 "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这是说客观事物本身就有许多曲折变化。现实生活中各种事件要发展,就会受到别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以致产生许多反复、曲折。这反映在叙事性文章中,也必然不是平推直进一帆风顺的。而且,写文章必然要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经常要因时因事因景而起伏跌宕。这变化的思想感情又必然使文章产生抑扬顿挫的变化。 对于事件的叙述如果一泻无余,那就好像在一马平川上看风景,从头看到底,读来没有情趣。《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致可谓幽深奇巧了,可是人们一进大门,看到里面的却是"一带翠嶂挡在面前",看不到里面的景色。贾政解释得好:"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尽入目中,更有何趣?"宝玉的题词也妙:"曲径通幽。"这给我们启示:文章的结构布局同园林的布局一样大有讲究,即不可太直太露。清代文人袁枚也说:"凡做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这就要求我们写文章时做到结构曲折多变,使故事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悬念迭生。使读者观文时须眉才舒,复又屏息凝神,惊心未定,俄尔又遂凤愿,惊惧、忧、盼无暇旁顾,非一口气把文章读完不可。 "波澜",是个比喻性的说法。要说江河上的波澜,大伙都很熟悉,一波未平,一波又趣,后浪推前浪,景象十分壮观,我们借用"波澜"这个词,是想说明叙述要富有变化,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不要太单调。. 传说有一个诗人给一个富贵人家的老太婆题诗贺寿。劈头一句就是:"这个婆娘不是人",诗句一出,在座的人全都大惊失色。诗人笔锋一转写出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大伙听了又不禁转怒为喜。第三句是:"儿孙个个都成贼",诗句一出,众人哗然,儿孙震惊。但诗人马上写出第四句"盗得蟠桃庆寿辰"。这一下,所有的人都不能不佩服这位诗人变幻莫测的杰出文才了。假如他一连四句都是"大福大贵"的吉利话,那么,这首贺寿诗也就不会这么强烈地牵动听众的感情。 叙事性文章的波澜,可以有多种创造途径,但概而言之,不外乎两方面:一是事件本身的曲折产生波澜,一是巧用表达技法兴起的波澜。而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所形成的波澜,其写作方法正如刘勰所论:或"随物而宛转",或"与心而徘徊。常用的制造"波澜"的方法有 1.悬念法 所谓"悬念",是指读者对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动态表示关切的心情。因此,凡能增进这一关切心情的手段,均可产生"悬念"。前面讲过的倒叙,由于将"后果"提前,读者不知"前因",又急于知道"前因",关切的心情陡增,这无疑会产生"悬念"。不论是哪一种"悬念",不论是对所叙述的事件一无所知,还是知之甚少,或是只知其始,不知其末,读者最初都是"有所不知",最后呢,都应到达"无所不知"的境界。从"有所不知"到"无所不知",读者的悬念由产生到消失时,心理状态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便能形成"波澜"。优秀的小说往往在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叙述中给读者留下许多悬念,然后一一解决,形成一个又一个波澜。有的小说并不在一开始便设下许多悬念,而是在叙述中逐个设置,当事件发展到高潮阶段,作者又往往采用连续设置悬念的方式,形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扣人心弦的场景。中学生作文一般千把字,不可能设置太多的悬念,但是适当使用不但是允许的,而且应该提倡。因为这是加强叙述吸引力的极其有效的方法。 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对"用奇谋孔明借箭"这一节一定不会忘怀,就是因为作者叙事时设下了一个个悬念:周瑜有意刁难、陷害诸葛亮,限令他在短时间内造箭10万,一向精明的诸葛亮这一回似乎很糊涂,竟然当众立下军令状,"三天后江边搬箭";并莫名其妙地向鲁肃借用船只、军士,布幔草束……一连串的悬念使情节的发展峰回路转,变化莫测,不能不叫人产生悬念和期待。假若作者在叙述这一事件时,采取"竹筒倒豆子"的方法,一下子就兜底翻出,"说孔明早就定下巧计,如何如何去向曹操借箭,尽管周瑜一再刁难,他仍稳如泰山等等,我们读来就索然无味了。 2.张弛法 许多古今中外的名著,无论是鸿篇巨著,还是短篇杰作,那富有起伏的情节,时而骇浪滔天,时而风平浪静,令读者时而凝神屏息,时而舒眉吐气,始终牢牢地扣住读者的心弦。其重要原因就是作者们善于安排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使紧张部分和平缓部分有机交叉,做到有张有弛,欲张故弛,张弛有度。《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用张弛法构建情节的典型例子。故事开端用"欲张故弛"的笔法,写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善良安分,这是"弛",接着写陆虞侯密谋害林冲,林冲怒不可遏买刀寻敌,这是"张",读者的心悬了起来。接着写林冲三五日"未见消耗","自心下慢",不久又接管草料场,苟且偷安的故态复萌,情节又趋平缓,读者悬着的心也放下来,这就又形成一个"弛"。陆谦火烧草料场,林冲忍无可忍,手刃仇敌,这又是一个"张"。奸贼受惩,英雄雪恨,读者为之扬眉吐气。整个情节就是这样一张一弛,疏密有致,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再比 如,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中,夏洛克磨刀霍霍,正准备割安东尼奥的肉时,鲍西亚突然一声喝道:"且慢!"而后便作出了割肉不得流血,否则土地财产全部充公的判决。夏洛克只得以攻为守,只求退款了事。但鲍西亚接着又喝道:"别忙!"于是重申必须照约处罚,如割肉时差了"一丝一毫",非得抵命、财产全部充公不可。夏洛克只好乞求不打这场官司。可是,鲍西亚又一声喝道:"等一等。"然后指出夏洛克己犯有谋害公民罪,必须照前述判决,逼得夏洛克嚎叫起来:"要了我的命。"这里,"且慢""别忙""等一等",形成了三次停顿,使剧情时断时续,曲折多姿,妙趣横生。 3.陡转法.. 所谓"陡转",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使读者对事件意义的理解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如:《窗》写两位卧床重病人住在仅有一门一窗的狭小房里。只有透窗才可见外界,生活死寂,为安慰病友,近窗人每天向病友编制窗外斑斓多姿的景观,病友摆脱了寂寞,得到快慰。至此故事似可作结了,然而病友突生嫉妒,对近窗人竟见死不救,待争得近窗的铺位,见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文未陡起波澜,出现逆转,使小说有了强烈的艺术魅力。再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对菲利普朝思暮想、渴盼兄弟荣归故乡的心情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时,情节突然翻转:他在游船上遇到潦倒落魄的于勒时像逃避瘟神似的摆脱了于勒。这令读者不胜惊愕,感情骤然跌落,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了当时那个社会的人际关系。 4.巧合法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巧合是造成文曲的技法。如《连升三级》中写纨绔子弟张好古进京赶考,进城后已考毕门关,这时巧遇运水皇车,便混进去了。不知考点,他又巧遇魏忠贤骗得名片。主考官看过名片认为是魏忠贤的人,让他高中第二名,这是三巧。 四巧是他拜访魏忠贤受款待,声震京城得以混迹翰林院。五巧有人代张为魏作寿联骂魏无暇看,别人也慑于魏的专横不敢说。六巧是魏党被诛张因寿联竟连升三级。这步步巧合使情节波澜层叠,绘出封建 社会群丑图。 5.抑扬法 所谓"抑扬",就是作者明明要"扬"(即歌颂)某个人或某件事,却故意先"抑"(即贬斥)一番。反之,若要‘抑"(即贬斥)某个人或某件事,则先"扬"(即歌颂)一番。由于这样大起大落地进行叙述,势必在读者心头引起较剧烈的心理变化,于是,便能达到形成"波澜"的目的。此法常见的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两种,"抑"或"扬"便是蓄势,便是兴波笔墨。如:《荔枝蜜》开篇写儿时被蜜蜂螫过,对蜜蜂"总不大喜欢",这是抑笔。后来写吃蜜动惰,去参观养蜂大厦赞美蜜蜂,这是一扬,结尾梦见自己变成小蜜蜂,这是感情的升华,又是一扬,这样巧用曲笔,层层铺垫,文章便跌岩生姿了。 6.误会法 人们在交往时,误会时有发生。巧设误会可勾起悬念,引人急解误会之谜,文章也自有起伏了。如:《驿路梨花》,开篇写我与"老余"为投宿焦急时,出现茅屋,当我们猜测主人是守林老人时,老人出现,但他说主人是哈尼族姑娘梨花。待见到小姑娘们时,她们说也不是主人。最后才从梨花妹妹口中得知茅屋建造者及梨花姑娘照顾它的事迹。这里设置误会使文章环环相承,情节起伏有致。 7.对比法. 叙事时,如果设置一个"对立面",是会使叙述曲折得多,对于所要表现的主旨也能起到更突出的表现作用。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作文:"我"在放学路上碰到了一件需要救助的事,可是自己没有挺身而出,这时,另一位同学毫不犹豫地出力相助,这位同学的行为引起了自己的反思和内疚。这时采用的便是"对比映衬"写法。如果不用"我"来构成"对立面",而直接写那位同学做的事,也不是不行。但不如这样写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更为鲜明,对于叙事来说,也更容易形成"波澜"。. 情节的波折是由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因此,我们在行文时应注意:一是要符合生活逻辑、读者口味,不可为文之曲而造作;二是要注意火候,不可一味曲折,要张弛适度,有节律地安排情节:三是无论采用哪种造成波折的技法,都应为刻画形象服务,要符合表达主题的需要。 范文点评 诚实人 从前,有一个爱说老实话的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他不管到哪儿,总是被人赶走。这样,他变得一贫如洗,简直无处栖身。最后,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进去。修道院长见过他以后,问他从哪儿来,到这儿来干什么,为什么穷到这种地步。 诚实人答道:"我很穷,我很不幸,因为我在任何时候都只说实话。就因为这个,我一到哪儿就被赶走。看来,推都不喜欢爱说实话的人。" "哎!"修道院长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所见到的那样。你瞧,我就热爱真理,并且尊重那些说实话的人。因此,我要把你留在我的修道院里,你就在这儿呆着吧!什么也用不着操心。"就这样,修道院长把他给安顿下来了。 修道院长有几头已经不顶用的牲口,修道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人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他就把诚实人叫来,交给他两头驴和一头骡子,让他牵到集市上去卖。诚实人牵着驴和骤子来到集市上,站在那儿等着人来买这些牲口。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些买主,他们问:"为什么一头驴的尾巴断了?另一头的毛又那么秃?" 诚实人回答:"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我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螺子呢,是又老又瘸。“ "这么说,这些牲口不中用了,干不了活了?“ 诚实人答道:"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长干吗把它们卖掉啊?" 买主们听了这些话就走了。这些话在集市上一传开,谁也不来买这些牲口了。于是,诚实人到晚上又把它们赶回了。 修道院长看到牲口没有卖掉,就问他;"你为什么把它们赶回来了?没找到买主?" 诚实人回答说:"有很多人来看过这些牲口,想买下它们。可是,在他们问我这些牲口有什么缺陷时,我就跟他们说了实话。我说要是这些是好牲口的话,您就不会把它们卖掉了。" 修道院长发着火对他说:“朋友,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实话,可是,我却不喜欢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对的实话!所以,老兄,你滚开吧!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 就这样,诚实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 评析 《诚实人》是一篇成功运用欲擒故纵的佳作。开篇写诚实人处处被赶,结尾仍然被赶走,这是擒得牢。但在行文中间采用了三纵的方式:诚实人在别处被赶走,一到修道院却被收留,这是一纵;不仅被收留而且得到院长的信任,派他去卖牲口,这是再纵;诚实人在集市上对买主们说了真话,从情节发展看,读者估计院长喜欢他这样说,这是三纵。结局是院长发大火把他赶走,诚实人又回到无处栖身"的原状。全文的行文脉络是:擒一一纵一一再纵一三纵一擒。巧思神韵,全赖纵擒。 照片上的记忆 "喀嚓",内光灯一闪,拍下了我们一家人祥和、欢乐的场面,这是几周前,庆祝奶奶病愈出院的家宴上拍下的,每当看到照片上的奶奶慈祥的微笑,我就想起了奶奶病重期间的事。 临近春节时,奶奶突然病倒了,大家连忙把奶奶送到医院,经诊断是胆结石。奶奶住院了,二伯、姑姑忙着护理,妈妈、婶婶也多方奔走,寻找好药。奶奶的病情总算控制住了,大家松了一口气,可俗话说:"治病须除根",奶奶却一住就是一个月。爸爸连忙找医生问护士,才换得一句:"要手术,做准备吧!"于是一家人又忙起来,可准备了多日还不见动静,大夫总是说:"再准备一下。"哎!天晓得还要准备什么,一位同房病友告诉爸爸:"你怎么这么不开窍,送点礼呀。"这一下,爸爸茅塞顿开,这就是所谓准备!于是乎,二伯和爸爸分头购买,购足了三大包,这才来到主治医生程大夫办公室。 "程大夫,这点小意思,您……"爸爸还没说完,医生那眼镜片后一双眼睛把礼品迅速一扫,开言道:"这是干什么?快拿走。""病人住院两个月,病情一直稳定,这点小意思略表感谢。""不行,我是医生,不能收礼品,这可是医德。"一句话把爸爸弄得如坠雾中:不收礼又不开刀,是礼轻还是。。。。。。,爸爸一边琢磨一边退出办公室。 这时,恰有一位小护士经过,看见爸爸便站下说:"你是被程大夫拒绝了吧?""对,您给出出主意,该怎么办。"爸爸像是抓住了救星。"程大夫呀,就是这么个人,他有学问还注重医德,我见得多了,好多人都像你一样被拒之门外。"她一边说着,眼睛不时扫着爸爸手中的东西,"这样,你把东西给我,我帮你试一试,但不一定:我理解你们病人家属。"护士从爸爸手里拿过东西又说:"还教你一个窍门,程大夫爱好摄影,喜欢大相册,你在这方面想想办法。"爸爸一直在恭听,小护士没走几步又回过头来,"记住,影集要塞满照片。"照片,这又使爸爸迷惑不解了:自己的照片人家肯定不要,要明星照、风景照?……小护士又提醒一句:"大众合影。""合影?""对。"护士说完向爸爸挤了个眼,提着东西径直走了。爸爸好不自在地呆立在那儿,咀嚼着护士的话…… 50张"照片"塞进相册,换来了大夫的笑颜,换来了奶奶的健康,也拍下了不正之风的一个镜头,但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这令人痛心的一幕不再重演。 评析 本文主要成功之处在于叙事多处设悬,情节曲折引人。"奶奶"住院,全家"准备"了多日,还未见动手术。大家疑惑不解,在病友的开导下,"爸爸"购了礼物去找医生,但却遭"拒绝",这是曲折之一。正当"爸爸"如坠雾中,巧遇护士主动承诺传送礼物,这是曲折之二。接着护士面授机宜:给主治医生送大相册。此时"爸爸"又陷迷阵,水又兴一波,最后护士明确点津,"爸爸"才悟出个中奥秘,风波方归平息。此外,倒叙的开篇也造成了文章的曲折。此文就这样以误会巧合等技法构成了曲折的情节,牵动读者的心,针砭了现实社会的不正之风。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