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何处——司马迁(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王冬云

反复教读《史记》中的篇章,一遍遍给学生介绍司马迁,但关于司马迁的人生结局一直不敢触及,学生追问,只好用“不详”来搪塞。翻翻史料,关于司马迁完成《史记》后的情况,很少记载,好象从人间突然蒸发了一般。只好重新拾起司马迁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报任安书》,以求在字里行间发现些什么,于是有了下面的文字。

终于搁笔,几年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只为铸成这五十二万字,一百三十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尽管须发脱落、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声音由雄而雌、昂藏的男子变成了半个女性,但面前这部厚厚的《史记》该可偿己前辱之债,慰父在天之灵吧。司马迁站起身,舒展一下筋骨,揉揉干涩的双眼,踱到窗前。

私心终了,文采将表于后世,无悔矣!明天,哦,司马迁一颤,还有明天,完成《史记》,自己还有明天吗?窗外黑夜沉沉。

继续当皇帝的中书令?不!47岁被打入牢中,50岁赦免出狱,并非皇帝惜才,而是自己没有睾丸。皇帝去泰山封禅,需要有长于文笔的人做自己的宣传工具,成了太监的人特别被皇帝看中,超拔起来,拜为“中书令”,是因为皇帝担心周围妃嫔,假如选用有文才而又有睾丸的人,那岂不是自寻烦恼?在皇帝的眼里,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太监,用着方便,使着顺手。《史记》逼使自己活着。《史记》完稿,还贪恋“闺阁之臣”的位置,岂非十足的强颜。

回到亲人的身边?罢了、罢了!选择宫刑,是对家族的背叛,使祖宗丢了脸,让先人蒙了羞。生前不配祭祀先人,死了不得埋入祖坟,无颜享用后辈祭品。从接受宫刑的那一刻起,自己就被抛弃在家族之外。活着遭人唾弃,当人笑料;死了成孤魂野鬼,游荡于阴间。虽有惦念自己的女儿,毕竟成了人家的媳妇。当初遭受宫刑,夫家没有休掉她,已是万幸,怎可再令她难堪, 在夫家抬不起头来。可怜老妻,受自己牵累,早早离开人世,竟不知葬于何处。走吧,远离是对女儿最大的成全。托人将手稿捎给女儿,相信女儿会妥善收藏,将来有它见天日的时候。

依附朋友?算了吧!朋友,令人伤痛的字眼。当初自己触犯龙颜,囚进监狱,朋友见自己如见过街老鼠,说人人喊打一点也不为过。后来作了皇帝身边的太史令,朋友递过来的笑脸,为的是皇上,就象皇上喜欢蛐蛐,大臣们必定要跟着起哄一样。更有甚者竟羡慕自己因祸得福,受宫刑而成宠臣,大叫“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朋友的笑脸无异于唾在脸上的一口痰,夸张的恭贺犹如打在脸上的一记耳光。连自己唯一的知己任安也不理解,竟写过信来,批评自己不推举贤能,不引荐人才,一味地默默无语。唉!如今任安已做刀下之鬼,是否明了自己无言的背后所埋藏的屈辱。

偌大尘世,哪有我的立锥之地。

况且宦官、太监、公公般的身份太难堪;光秃的下巴、尖细的嗓音、不男不女的样子太耻辱;同僚的怯笑、朋友的误解更是煎熬。走是摆脱的唯一途径。

“肠一日而九曲”的日子太苦,“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的日子太痛,“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的日子过够了,走是远离“粪土、尘埃”处境的唯一选择。

寻一方僻静之山峦,找一处无人之洞穴,自引深藏:缓解肉体的痛苦、人格的撕裂、灵魂的窒息。以白云为友,清风为伴,饥食野果,渴饮山泉,让生命在自然中消解。

《史记》完稿,生命本已无足重轻,悄然离开,留一个答案给世人,留一份安静给自己,留一个谜给历史。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司马迁走出家门,消失在茫茫夜色中。足迹的背后,一杆大旗正猎猎风中。

姓名:王冬云 地址:河北省三河市第三中学 邮编:065206

作者邮箱: anna183927@s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