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东”道“西”(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山东省7昌乐县第三中学、路来森

东、西是两个方位名词,但细究之下,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东,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阳光普照,使万物滋生,所以古人将“东”视为“上位”,视为“主位”,体现了生命主体意识。由于古人视东为“主位”。故,旧时受人雇用或聘请的人称他的主人叫“东家”。如果一个人设置筵席宴请客人,则称之为“作东”(此叫法至今还用)。例,《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况且你都拿出来作这个东也不够。”《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自后,人们又把“请客的主人”或“尽请客义务”的人称之为“东道主”。古人设宴,在座次上也是以“东”为主位,西为“宾位”,如《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亚夫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刘邦在项羽那儿是客人。按礼,应该坐宾位“东向”,但实际却是“项王、项伯东向坐”、“沛公北向坐”,这表现出项羽的傲慢和对刘邦的蔑视。由于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所以古人又称太阳为“东君”,以“东君”为日神,《广雅》:“东君,日也。”到六朝以后,古人又把“东君”作为司春之神,即“春神”。例,李清照的《小金山》:“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负东君,即辜负了春天。太阳东方升起,春风化育万物,所以古人又称春风为“东风”或“谷风”,例《汉书•王莽传》:“其夕东风迅疾,从东北来。”古人还称日出的地方为“东隅”,后又以“东隅”比喻早,以“桑榆”比喻晚,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失,桑榆未晚。”晋代太尉郗鉴派一位门客到王导家去选女婿。门客回来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好,但是听到有人去选女婿,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吃饭的,好像没听到似的。”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这个人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他(见于《晋书•王羲之传》)。因此后来也称女婿为“东床”或“东床快婿”。与“东”相关的成语还有:东奔西走、东窗事发、东鳞西爪、东山再起、东施效颦,东风吹马耳等。另外,封建王室中,有“东宫”、“西宫”之称,封建时代太子居住的地方叫东宫,“东宫”也借指太子。姓有复姓“东郭”,山有东岳泰山等。

西,是太阳落下的方向,所以人们称日落时分的景象为“桑榆暮景”,即落日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并以此比喻年老的时光。古代因为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故称客人为“西宾”,旧时对幕友或家中请的教师,要以礼相待,因此称之为“西席”。我国古代佛教徒称印度为“西天”(印度古称天竺,在我国的西南方。),《西游记》中记叙的“西天取经”就是去天竺。佛经认为,“阿弥陀佛”是西方世界中最大的佛,也叫做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阿弥陀佛”就居住在西天,在这儿,可以获得光明、清静和快乐,摆脱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因此佛教徒称西天为“极乐世界”。我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位女神,传说她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她的园子里种有蟠桃,人吃了能长生不老,人们就称她为“西王母”(通称王母娘娘)。在戏曲中,有“西皮”的曲调,她是戏曲声腔之一,用胡琴伴奏,跟二黄合称皮黄。

东西,两个词,有时会对举使用。在历史朝代的分期中,凡有先后之分的,则先西后东。如西汉、东汉,西晋、东晋等。在地域上,古代有“关西”、“关东”之称。汉唐时期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为“关西”,亦即古秦地。例,《兵车行》:“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关东”古代一般意义上是指关隘以东地区,但秦、汉、唐诸王朝因定都陕西西安一带。故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的今河南、山东等地为“关东”,例,唐•刘长卿诗:“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近代则称位于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东”。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因此称“江东”为“江左”,称长江以西之地为“江右”。唐开元间,江南道西部所置的江南西道简称为江西道,因此称江西为“江右”。后来成了江西省的别称。另外,古代还有“河东”、“河西”之称,明代时,曾设置特务机构“东厂”“西厂”等。

作者邮箱: lulaisen123@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