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作文文气”的培养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手机版 | ||||
加深积累 善养文气 --论中学生“作文文气”的培养 导言 “文以气为主。”文气是作家创作的基础,文气说是我国古代写作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精华对当今的作文教学很有借鉴价值。作文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改变观念,本文把文气说移植到中学作文教学,旨在为当今的作文教学及研究寻找一个新的逻辑起点,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条新的实践路向。 一、作文文气的内涵 我国古代朴素唯物论认为,气是一种精微的物质,它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古代医学家把这个哲学概念转化为医学术语,提倡要使身体健康,就需“治气”、“养气”。《孟子·公孙丑上》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把治气养生的理论用于精神、道德的修养,这使“气”与文学创作有了联系。 第一个以“气”论文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曹丕所提倡的“气”,主要是指文章的精神、意气。这是文气说的渊源所在。之后,许多文人或文论家对此有论述。“文气”的涵义越来越大。刘勰讲“气”,侧重文章的生气、气势,以及作者本身的气质。韩愈的“气盛言宜”,是讲文气与文辞的关系,“气盛”强调的是作者渊博的才识、正大的精神和充沛的感情,他把“文气”看成是一种品德修养的结果。桐城派的“因声求气”,偏重于用声音、节奏求得文章的气格、神韵。古人对“文气”众说纷纭,各持一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大都认为“文气”是一种精神,是作文的基础,要为文,必先养“文气”。本文正是在此意义上使用“文气”这个概念。综上所述,我们可概括出中学生“作文文气”的内涵:中学生“作文文气”,是由中学生的道德修养、理想情操、学识情感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写作精神,它是中学生作文的基础和根本。 二、为什么要对中学生进行文气培养 从古到今,文气的培养似乎是作家的事,对中学生进行文气培养某些人认为要求太高,不切实际;还有些人认为这是钻牛角尖,故弄玄虚。这些看法是片面的,是对文气的理解甚少所致。那么,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作文文气呢?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作文必须养气,作家对养气的提倡和实践为中学生文气培养指明了方向。 文以气为主,“气”是写作的根基,作者要写出好作品,就必须养气。明初作家宋濂说:“为文必在养气,气与天地地同,苟能充之,则可配序三灵(“三灵”指天、地、人),管摄万汇。”又说:“人能养气则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当与天地之同功也。”(《文原》)王鏊《震泽长语》云: 至贤求学有意为文也,理极天下之精,文极天下之妙。后人殚一生之力以为文, 无一字到古人处,胸中所养未至耳。故为文莫先养气。 王鏊的认识与宋濂是完全一致的,他们都强调了养气对作文的决定性作用。 古代的作家们不仅提倡养气,还身体力行,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以养文气。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司马迁“周览四海名山大川”,韩愈“吟六艺之文,披百家之编”……纵观中国历代文坛,凡卓有成就的文章家、文学家都有自己对“文气”的追求。孟子的“宽厚宏博”,司马迁的“雄深雅健”,韩愈的“雄奇恣肆”,无不得益其各自的文气培养。尽管他们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各异,但殊途同归,重视文气培养是他们成为文章大师和文学家的重要原因。 文气是作文的重要根基,写作就像建房子,养气是开辟地基。地基打好了,很宽厚,很牢固,房子才可建得高大雄伟。所以,中学生培养文气,是一种打地基的功夫,是一种火山爆发前的积累。气养足了,到一定时候,一经激发,便会喷 涌而出,挥洒成文。当然,作家为创作而养气与中学生为作文而养气是有区别的。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养文气是为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以扬善惩恶,陶冶人们的性情,使人性更加美好高尚。因此,作家养气的标准很高,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无论是道德修养、理想情操,还是学识情感,作家追求的标准比中学生要高得多。中学生培养文气,一方面是借此提高作文水平,把文章写得思想健康,条理清楚。文从字顺,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养气的过程本身就是修养才识、涵养性情的过程。通过培养作文文气,既可加强道德修养,又可增加知识水平,还可培养美好而热烈的情感,这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二)培养文气是摆脱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困境的有益尝试。 不容置疑,近十几年来,我国中学作文教学水平比以前大有提高。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千姿百态的作文教学法,如程序作文教学法 、五步作文教学法、情境作文法等等。这些作文法通过实践,确实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仍没有摆脱尴尬的困境:许多高中毕业生的作文仍文理不通,毛病百出;有的大学生写个招聘启事或拟写一份会议纪要也困难重重,勉强为之则笑话连篇;甚至写一封家信也辞不达意,层次混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对写作主体的研究不够深入,对作文主体作文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我们有那么多的作文体系,但没有一种体系是建立在对写作主体深入研究这一基点上的。我们追寻的总是一般的作文规律,而不是规律与习作主体发生联系后形成的新的建构规律。”① 我们似乎过分注重作文外在技巧的培养,并以此建立了形形色色的训练序列,而忽视写作主体自身的写作基本修养,无视他们的写作心理,这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 因此,我们必须重建中学作文教学的观念和思维,从对写作主体的研究入手,创建一套符合中学生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理论。本文把文气说引入中学作文教学,重新审视作文过程,注重写作主体作文修养的完善,并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作文文气作了一些思考。现在不能说这便是摆脱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困境的灵丹妙药,但文气说既然是我国古代一种很有生命力的写作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许多作家取得了辉煌的文学成就,这就说明它包含着许多可取的精华。如果对它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并与中学作文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这未尝不是摆脱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困境的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三、培养中学生“文气”的基本内容及途径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写作者更要有一点精神。文气并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东西,它虽然是一种精神,但精神是可以培养的。只要遵循一定规律,掌握科学的方法,文气完全可以养成。苏辙说:“文者,气之所行。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②苏辙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读“百氏之书”,“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流……仰观天子宫阙之壮……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③他读书、览胜、交游,终于养成了浩荡的文气,十九岁便写出了著名的《上枢密韩太尉书》,并与其父兄三人一同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成为一代散文名家。苏辙及其他文人的提倡和实践充分说明了中学生完全可能养成文气。 另一方面,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比较强,特别是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可塑性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计划地引导他们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文化素质,培养审美情操,逐步养成文气是大有希望的。 那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 作文文气”呢?我认为,应该从德、志、学、识、情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主要途径有两条:内养和外历。 (一)内养。这是孟子、韩愈等人提倡的养气方法,它重在内心修养,通过内心的自我完善以蓄气。 养德。“为文必须先学做人。”王国维说:“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④这就是说,为文者必须做高尚的人。只有高尚的人才能写出高尚的文。对这个问题,文章大家韩愈论述得较详细,他在《答李翊书》中指出: 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而诱乎势力,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 俟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韩愈认为,要学习古人立言,不要指望速成,也不要被势力所诱,而应先“养根”、“加膏”,加强个人修养,做成“仁义之人”,文章言辞必然就会自然顺畅。韩愈和王国维等人重视道德修养对作文的作用,这是很有见地的。孟子认为“气”是“集义所生”,如果“配义与道”,就会产生“浩然之气”,这种“气”用于作文,便会形成“文气”。所以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⑤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修养对写作有重要作用,它决定着作品的思想意义,制约着作品的价值。因此,我们培养中学生的作文文气,首先必须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 那么,怎样养德才能生文气呢?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指出的途径是:“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只有这样,才能“浩乎其沛然”,使自己具有浩然的文气。 韩愈提倡修养的是儒家的仁义道德,读书要读正统的文史经典,这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那么,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养德”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读高尚之书。所谓“高尚之书”,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的思想认识,陶冶人的美好 性情之类的书。这除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名著外,还应包括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当然要批判继承),以及提高青年自我修养的书。2、行高尚之事。有了高尚的品德,还要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朋友有难,应该伸手相助;路见不平,应该见义勇为;待人处事,应该讲究道德,不要做不合情理、有负良心的事。否则,文气便会“馁也”。 养志。“有志者,事竟成。”立志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高尔基说过:“我常常重复这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提高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相信这也是一个真理。”我国古代文人很重视立志,他们提倡作文应该“以胸襟为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⑥薛雪也曾说:“诗文与书法一理,具得胸襟,人品必高,人品既高,其一声一咳一挥一洒,必有过人处,享不磨之名。”⑦胸襟就是志趣抱负。有远大的志向,写文章便会立意高远,视野开阔,便会见常人之不见,发现“至美可观之物”,并以高屋建瓴之势,一气呵成,从而使文章字里行间灌注一种雄壮流畅的文气。韩愈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就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⑧当今中学生的作文之所以缺乏生气,文理不顺,与文中的“文气”不足有关。在这方面,我们看看古往今来一些文学家青年时的作品便会发现志向之于文章的重要。 李白年轻时写的《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夫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首诗气势雄伟,壮怀激烈,它的成功与李白傲视常人的志向,气贯长虹的文气是分不开的。另外,像骆宾王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千古流传的名句骨子里都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胸襟,洋溢着青年特有的自信、乐观的进取精神。如今的许多中学生作文就缺少这种青春的朝气,更多的是一些风花雪月,微不足道的烦恼忧愁之类,甚至格调低下,为文造情而无病呻吟,这样的小家气怎能写好文章呢?因此,中学生培养文气必须养志,要树立高远的志向,把自己的前途与中华的繁荣昌盛紧密联系起来,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自强不息,这样,培养文气才会更主动更自觉。文气也因有如此深厚的土壤才会勃然生发。 养学。“学”主要指人的知识水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腹中无货,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气”与“学”密切相关。“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足了,“气”自然会产生。“文气”也是如此,它的产生必须建立在广博深厚的知识土壤上。“为诗须要读书,以养其气。”(王士祯)这说明:要养气,必须大量读书,古今中外、文史理化等等,都应该有所涉及。书读得多了,广撷古今文化之“灵气”,潜移默化,胸中自然会产生浩然之气。 另一方面,“养学”还应该包括写作技能的培养。如观察力、选取和加工素材的能力的培养。这是写作的重要条件,文气的培养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多写来培养。只有多练多写,文气才会融汇贯通,蕴积娴熟。目前,中学生观察心粗气浮,无意注意占上风,有意注意还未养成,对外界事物如见不见,如闻不闻。语文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应多加注意。 养识。眼下,许多中学生的作文之所以言之无物,或步人后尘,人云亦云,一个根本原因是缺乏认识能力。清人魏禧说:“为文之首,欲卓然自立于天下,在于积累练识。”⑨叶燮也认为:“大约才、识、胆、力四者交相为济,苟一有所歉,则不可登作者之坛。四者无缓急,而要在先之以识,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⑩怎样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呢?前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不一致,但大都认为“识”由“学”来。“诗须识高,而非读书则识不高。”(11)“识长于学,学博则识高。”(12)“学识”一词,说明“识”是建立在深厚的学养之上的。对当代中学生来说,我认为,除了大量读书,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认识能力,尤其是思维自制力的培养。人有惰性,人的思维也有惰性,许多中学生殆于思考,缺乏思维自制力,碰到“伤脑筋”的问题便知难而退,不去做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这种不良状况亟需引起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注意。 另一方面,提高认识能力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认识能力是人们通过思维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智能,认识来自实践,并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所以中学生应该走出“象牙塔”,深入生活,深入社会实践才能有效地提高认识能力。 认识能力与文气有什么关系呢?俗话说:“理直才能气壮。”人对某种事物或道理认识越深刻,表达出来就越清楚,行诸文字自然会文理通顺,气势流畅。因此,只有下苦功提高认识能力,写文章才会言之有物,分析问题才能有理有据,文气斐然。这就是我之所以提倡文气要练识的原因。 养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这说明了情感与作文的密切关系。文章以本质上来说作者主观情志的表现,是作者情感的结晶,没有感情就没有文章。而许多中学生的作文之所以读之索然无味,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真情实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情感与文学创作历来关系密切。古罗马诗人尤维利斯说过:“愤怒出诗人”,这句名言鲜明地指出了情感与作文的关系。其实,不仅愤怒会使人成为诗人,其它情感的激发也可出诗人。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对此有深刻的论述。优秀的作文只能在真情实感的推动下写出来。这已成了共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刘勰也主张“为文造情”。怎样“为文造情”呢?当然不是造假情,或假造情,而是要造真情,要有意识地积累真情实感。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加强自身修养,要富有爱心,培养高尚的情感。2、观文时要“披文入情”,仔细体验文中所抒之情,并思考这种情感在文中是怎样表现的。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涨则意溢于海”,要有博爱精神,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自己富有受惊,感情丰富,还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感氛围。像近年来流行的情境作文便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二)外历。“外历”就是通过周览交游陶冶性情,锻炼才识。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充分肯定了孟子的“内养”之后,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为什么要这样呢?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讲得很清楚:“山林泉壤,实文思之奥府”,“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乎江山之助乎!”交友的作用也很重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俗语充分说明了交友的意义。另一方面,与“豪俊”、“佳士”结交,彼此的胸襟、气格相互影响,对文气的形成也是很有意义的。 陆游教他的儿子学诗时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13)我们也可以说,培养文气,教学生作文功夫在“文”外。这个诗外文外的功夫,就是引导学生走出作文的“三味书屋”,走出校园的象牙塔,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一切非僵死的非盲目的教学目的都在于培养儿童走向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读懂了这个精彩的世界,作文便不会无话可说。所以,作文教学只有紧密联系社会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积累,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写作。这便是我们提倡通过“外历”而养气的缘故。 通过“外历”以养文气的影响是无形的,表面看似无甚作用,其实意义深远。可是,有的语文教师不懂得这个道理,往往把学生紧紧封闭在课堂里,整天讲呀背呀写呀,功夫花了许多,却费力不讨好。在这里,我想讲讲聂卫平下棋的故事。文革期间,聂卫平被下放到北大荒,十年未摸过围棋,可回来后,“也不知怎么回事”,棋艺竟长进许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写作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下棋也需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对险恶环境的适应能力,没有对全局的宏观把握能力,是很难下好围棋的。而所有这些并不是仅从下棋中就能获得的。聂卫平在北大荒虽然没有摸过棋,但是那北国旷野上十年艰苦生活无疑会开拓他的胸襟与气度,增强他的抗挫力和才智,事情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的。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语文教师和学生是否应该从中受到一点启示呢? 让我们看看青年教育家魏书生是怎样做的吧。他的经验很普通,集中到一点,就是: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教育自己。他所教的班级,学生生活极为丰富多彩。他每天带领学生坚持十里长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国际形势,学习绘画、唱歌、做游戏,办班级日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野游,开荒种地。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作文的题材,更重要的是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无形中蕴育了文气,作文水平的提高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四、教师文气的自我培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要教学生培养文气,教师必须具有文气。如果不足,一定要花大力气自我培养,培养的内容和基本方法前文已讲得很清楚,毋庸赘言。值得一提的是,文气的培养是一辈子的事,作为长期担任育人工作的语文教师,这一点更有重要意义。“气”是一种流动的物质。如果不细心守护,便会逐渐丧失。“江郎才尽”的悲剧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从某种意义上讲,江淹的“才尽”,是因为他得志后,便胸无大志,不请注意个人修养,不深入生活积累才情而使“文气”丧失的缘故。针对这种情况,古人还谈到了“守气”与“卫气”。刘勰在《养气》篇中说:“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神疲气衰”是写不好文章的。 总之,“文以气为主”,文气是写作的必要条件,是基础;人欲为文,必先养气。“气全则精神全,其为文则刚而敏,治事则果而断,所谓先立其大者也。”(14)但愿此文能给广大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①《作文教学:面临观念与思维的重建》(《集美师专学报》(皖)1990年第1期) ②③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④王国维《文学小言》 ⑤《论语·宪问》 ⑥《说诗[日卒]语》 ⑦《一瓢诗话》 ⑧《答李翊书》 ⑨《答施遇山待读书》 ⑩《原诗·内篇下》 (11)李诉《秋星阁诗话》 (12)何炳麟《红楼梦论赞跋》 (13)《示子聿》 (14)《丽泽文说》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