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名句默写(人教版高三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高考复习 名言名句练习卷(附部分答案) 1、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3、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 4、爱而知其丑, 。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刘知几《史通》)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6、《书》曰:“满招损,谦得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伶官传序》) 7、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李密《陈情表》) 9、民生各有所乐兮, 。 ,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离骚》)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 (李商隐《夜雨寄北》)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14、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16、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客至》) 17、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19、君不见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 》,作者___________。 20、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 ,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2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 , ; ,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2、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_。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3、念高危,_________________;惧满溢,______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4、一曲新肇事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纱》)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 》, 作者____________。 2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 》。 2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 (《苏轼·水调歌头》) 28、蓬生麻中, ;白沙在涅, 。 (《荀子·劝学》) 29、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0、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3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3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 33、二十四桥仍在, , 。(姜夔《扬州慢》) 34、 , ,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35、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8、 ,但愿长醉不复醒。(《将进酒》李白) 39、星垂平野阔, 。(《旅夜书怀》杜甫) 4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齐桓晋文之事》) 41、 ,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42、 , ,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43、明月松间照, 。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44、雕栏玉砌应犹在, 。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45、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 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4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 47、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 48、 ,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9、垂死病中惊坐起, 。(唐。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50、出师一表真名世, 。(宋。陆游《书愤》) 51、 ,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2、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53、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54、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余音袅袅, 。(《赤壁赋》) 5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 , , 。”借用历史人物孙权的典故,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怀。 56、《六国论》的作者是 ,文章表达中心观点的一句是“ , , , 。” 5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荀子·劝学》) 5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王勃《滕王阁序》) 59、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60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 , 屈平之作《离骚》, 。“《屈原列传》) 61、假舆马者, , ;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荀况《劝学》) 62、忽魂悸以魄动, 。惟觉时之枕席,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64、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 。 (杜甫《戏为六绝句》) 65、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 (白居易《琵琶行》) 6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苏轼《赤壁赋》) 67、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68、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雨霖铃》) 69、子曰:“ ,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70、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 (白居易《瑟琶行》) 71、秦人不暇自哀,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72、描写陷入绝境,却突然出现生机的是 , (任写一句) 73、贾宜在《过秦论》中判断秦灭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 74、郑燮赞扬竹子立根于青山碎石之中,不畏风寒,历经磨难,傲然挺立,坚韧不拔的句子是 , 。 7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 76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77、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放逐,乃赋《离骚》;__________,_________;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司马迁《报任安书》) 78、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7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8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篇》) 81、玉不琢, 。人不学, 。(礼记) 82、虽有嘉肴, ;虽有至道, 。(《礼记》) 83、是日也,天朗气清, 。 ,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84、子曰:“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8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8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 (柳永《雨霖铃》) 87、其文约,____________,其志洁,其行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88、____________________,武皇开过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兵车行》) 89、_____________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回北固亭怀古》) 90、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 (苏轼《赤壁赋》) 91、辅车相依, 。(《左传。僖公五年》) 92、李白《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 。 93、《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 壮志难酬的苦痛熔成千古名句: , 94、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象,美夔的扬州慢》中说“ , , ,”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95、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有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96、杜甫《蜀相》一诗中表达诗人对诸葛亮之死深感惋惜的两句是 , 。 97、贾谊《过秦论》一文先叙史实,后发议论。请写出该文结论的句子 。 9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论语》) 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99、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 。(司马迁《屈原列传》) 100、秋天江上风光历来为文人所钟爱。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云“ , 。”(与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用了同样的句式)。 101、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一文中由伶人误国的个别性事件,推引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他感慨道:“ , ,岂独伶人也哉?” 102、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杜甫《兵车行》中的警策句应该是“ , 。” 103、……崤函为宫,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为?(贾谊《过秦论》) 104、事不目见耳闻, ,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105、女也不爽, 。(《诗经·卫风·氓》) 106、去时里正与裹头, 。(杜甫《兵车行》) 107、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将子无怒,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108、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109、 , ,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10、富贵不能淫, , ,此之谓大丈夫。 111、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 11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_____________,以浮游尘埃之外,__________________。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11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114、宋朝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以方塘池水为喻,说明每天看书可以领会到许多新的道理, 他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 (王实甫《西厢记》) 11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 (高适《别董大》) 117、 ,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1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119、《离骚》中表现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是: , 。 120、古人作诗常“化用”前人成句。请把下列诗句所化用的前人成句默写出来。 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前人成句 , 。 12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122、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2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中庸》) 124、在诗人李白笔下,水,永远魅力无穷:天姥之水,“渌水荡漾清猿啼”,幽静而神秘;庐山之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浪漫而神奇;而在《将进酒》中,“ , ”,却把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描写得那样雄浑壮丽。 125、古代诗词很讲究借鉴。唐温庭筠词有“梧桐树,三更雨”之句,宋秦观也有“雨打梨花深闭门”之句。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 , , ”,与此意境相仿。 126、陈力就列, ,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127、日啖荔枝三百颗, 。(宋·苏轼《惠州一绝》) 128、高山仰止, 。 (《诗经》) 129、_____ ___,________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30、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13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 。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132、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3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134、信知生男恶, 。 ,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13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 。 13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孟子》) 137、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 138、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139、合抱之木,生于亳未; ,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140、柔情似水, ,忍顾鹊桥归路! ,又岂在朝朝暮暮。 (蓁观《鹊桥仙》) 141、《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在《白马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自己为国而不惜牺牲生命。 142、《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这句诗上。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抒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14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 。(李斯《谏逐客书》) 144、横看成岭侧成峰, _____________。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 (苏轼《题西林壁》) 145、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_____ _____。起视四境,_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14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归园田居》) 答案:(教材中已有的不再录入) 4、爱而知其丑 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题“肇事”改为“词”) 27、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28、不扶自直 与之俱黑 29、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36、烈士幕年,壮心不已 3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41、待到山花烂漫时 46、匹夫不可夺志也 49、暗风吹雨入寒窗 64、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 69、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7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东西南北风。 81、不成器 不知道82、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91、唇亡齿寒 9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9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9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9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9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7、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98、不舍昼夜 见贤思齐焉 102、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11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9、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12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2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27、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13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3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13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39、九层之台,始于累土 14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捐躯赴困难,视死忽如归。 14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43、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高三语文复习 名篇名句默写(一) 班次 姓名 记分 根据课文,补充填空 1.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错误》·郑愁予) ,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李清照) ⑵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苏轼) ⑶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温庭筠) 2.根据要求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 ,只是朱颜改。(《虞美人》·李煜) ,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秦观) ⑵ ,诗成泣鬼神。(《寄李白二十韵》·杜 甫) 木欣欣以向荣,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⑶一代名相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对名利和为人作过精辟的论述,后人也常将此句 作为座右铭以自策,这两句诗是:“ , 。” 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化用诗句是古人写作时常用的方法,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化用的诗句。 ⑴姜夔在《扬州慢》中化用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的诗句是 , , 。 ⑵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化用了“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的诗句是 , 。 4.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醉不成欢惨将别, 。(《琵琶行》·白居易) ⑵彤管有炜, 。(《邶风·静女》) ⑶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凭箜篌引》·李贺) ⑷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痕,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 , 。(《滕王阁序》·王勃) 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 人生得意须尽欢, 。(《将进酒》·李白) ⑶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杜甫) 6.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⑵剑阁峥嵘而崔嵬, , 。(《蜀道难》·李白) ⑶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 7.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 ,又重之以修能。(《离骚》·屈原) ⑵ ,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李商隐) ⑶多情自古伤离别, !(《雨霖铃》·柳永) 8.根据提示补出空缺的部分 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牢其筋骨,饿其体肤,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⑵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 。” 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赤避赋》·苏轼) 9.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 ,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陆游)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荷塘月色》 ⑶纤纤擢素手, 。(《迢迢牵牛星》) ⑷三十功名尘与土, 。(《满江红》·岳飞) 10.按要求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阿房宫赋》·杜牧) ⑵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中的话: , 。 11.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 , 。 , 。 ,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陶渊明) ⑵积土成山, ; , ; , ,圣心备焉。(《劝学》·《荀子》) ⑶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12.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信而见疑, ,能无怨乎?(《屈原列传》·司马迁) ⑵锄耰棘矜, ;谪戍之众, ; (《过秦论》·贾谊) ⑶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来表达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句子是: , 。 1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王于兴师, ,与子偕行!(《秦风·无衣》) ⑵新鬼烦冤旧鬼哭, 。(《兵车行》·杜甫) ⑶千古凭高对此, 。六朝旧事随流水,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⑷舞榭歌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4.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 为人性僻耽佳句,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 ⑵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杜牧) ⑶人逢喜事精神爽, 。(《古今小说》·冯梦龙) ⑷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1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⑵以尔车来, 。(《卫风·氓》) ⑶ ,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⑷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高》·杜甫) 16.根据要求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 ,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⑵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伶官传序》欧阳修) 17.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4分)(任选四题) 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报养刘之日短也。 (《陈情表》·李密) ⑵纵有健妇把锄犁, 。(《兵车行》·杜甫) ⑶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⑷一桥飞架南北, 。(《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 ⑸苏洵在《六国论》提出的中心论点是 , 总结的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是: ! 18.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戎马关山北, 。(《登岳阳楼》杜甫) ⑵ ,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维) 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晏殊、柳永、辛弃疾词中所创造的三种境界,来说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的企望和追求; “ ,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执着专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种在学问、事业追求中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欢乐。 19.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 。(《客至》·杜甫) ⑵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师说》·韩愈) ⑶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长亭送别》·王实甫) 2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⑵借书满架,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项脊轩志》归有光) ⑶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卞之琳) ⑷天行健, 。(《易经》) 高三语文复习 名篇名句默写(二) 班次 姓名 记分 注:名篇名句默写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以往的题目大多采用给出文句的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者上句的题目类型。随着高考语文命题改革,必将更加重视对考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笔者预测:名句名篇的考查题目类型必定会进行创新,也会更加重视对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而创设了不同的情景,要求考生准确恰当地补出名句这种题目类型。 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陶渊明《归园田居》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村的两个对偶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 __ , ____ _____”。 4.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和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5.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晚唐诗人杜牧根据 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6.《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 __ __,_____ 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7.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_____ _________”,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8.“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 《枫桥夜泊》中的诗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10.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4.“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5.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想反,这两句诗是: , 。 17. 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王之涣《登鹳雀楼》中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0.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位置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有相似的两句,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苏轼的诗不仅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豪放,也有 , , 的凄婉。 22.姜夔《扬州慢》词序中有”寒水自碧”句,意在反衬。杜甫《蜀相》 中 , 一联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23.请依次写出下列词牌中带有”愁”的词句。 (1)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一剪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 煜《虞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5.古代阳关,位于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如今,由于经济的开发,人烟稠密,交通发达,那里再也不是王维在《渭城曲》里所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了。 26.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范仲淹一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27.《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才高三语文复习 名篇名句默写(一) 参考答案: (一)共107空,填对一空得1分。有错别字不计分) 1.⑴(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梧桐更兼细雨) ⑵(旌旗蔽空,横槊赋诗) ⑶(鬓云欲度香腮雪) 2. ⑴雕栏玉砌应犹在)(金风玉露一相逢) ⑵(笔落惊风雨)(泉涓涓而始流) 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⑵(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4. ⑴(别时茫茫江浸月)⑵(说怿女美)⑶(芙蓉泣露香兰笑) ⑷(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5. ⑴(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⑵(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莫使金樽空对月) ⑶(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6. 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⑵(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⑶(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7. ⑴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⑵(沧海月明珠有泪)⑶(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8. ⑴(苦其心志,空乏其身)⑵(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⑶(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9. ⑴ (塞上长城空自许)⑵(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⑶ (札札弄机杼) ⑷(八千里路云和月) 10.⑴(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⑵(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⑵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⑶(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2.⑴(忠而被谤)⑵(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⑶(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13.⑴(修我甲兵)⑵ (天阴雨湿声啾啾) ⑶ (漫嗟荣辱 / 但寒烟衰草凝绿)⑷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4.⑴(语不惊人死不休)⑵(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⑶(月到中秋分外明)⑷(战地黄花分外香) 15.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⑵ (以尔贿迁) ⑶ (露从今夜白) ⑷ (百年多病独登台) 16.⑴(我欲因之梦吴越) ⑵(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7.⑴(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⑵ (禾生陇亩无东西)⑶ (一尊还酹江月) ⑷ (天堑变通途) ⑸(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8.⑴ (凭轩涕泗流)⑵ (随意春芳歇) ⑶ (昨夜西风凋碧树 / 衣带渐宽终不悔) 19 ⑴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⑵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⑶(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0 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⑵(偃仰啸歌) ⑶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⑷ (君子以自强不息) 楚才高三语文复习 名篇名句默写 (二)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 忧劳可以兴国逸 逸豫可以亡身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6.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7.秋水共长天一色 /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月 月是故乡明 / 嘈嘈切印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9.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1.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12.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1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1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7.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8.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19.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3.(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4.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6..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闁告帗绻€缁旀挳宕ュ鍛憥閻犱焦褰冮悥锟� 闁告帗绻€缁ㄢ晠宕ュ鍛憥閻犱焦褰冮悥锟� 闁告帗绻€缁椾線宕楅妸褜娼犲璺虹С缁★拷 濡ゅ倹眉缁旀挳宕ュ鍛憥閻犱焦褰冮悥锟� 濡ゅ倹眉缁ㄢ晠宕ュ鍛憥閻犱焦褰冮悥锟� 濡ゅ倹枪閳ь剙鍟崣蹇曠矓閹存繂绻侀柛鏍垫嫹
·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