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苏教版高二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分析李白的思想感情.

2.感受李白诗歌自然飘逸的艺术特色.

授课时数:一教时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客中作》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

二.诵读,分析

1.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李白喝酒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比较“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山中与幽人对酌》

        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如何看待谈笑风生的"成三人" ?

   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 

• 儿时对月亮的最初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出门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结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3."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表明作者怎样的心境?

• 可惜,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 

三.问题探讨:

1.李白究竟为何孤独?

 (1)大凡天才都与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当的差距.

(2)他的追求与探索也常常会被人误解.

(3)他对现实人生的领悟与拒绝,让他感到孤独.

2.李白如何看待自己的孤独?

(1)”永”__李白即便落到了“斯人独憔悴”的地步也是绝不会后悔、绝不向世俗低头的

(2)”期”__李白明白自己的孤独处境,但却陶醉于这一处境

李白所选定的人生道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注定要以寂寞与潦倒为伴的,所以除了自己,他是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所以他只能引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身影这些"无情"之物,为一生的知己,这可真是此时无情胜有情了。

3.诗仙与坡仙,既然都是”仙”,就有超越平凡庸俗之处,就会凭虚御风,飘逸高洁,如同高高挂在斗牛之间的一轮清辉.但盈虚者如彼,万川之间又各有风情,那么,李白的月亮与苏轼的月亮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不同

温润深厚的儒家情怀,把苏轼的根深深扎在现实的土壤中,即使遭到挫折,即使通达人生祸福无常,也不能完全从心灵深处抹去对现实的留恋和希望.

遥远的月亮只不过是苏轼悲凉的后院,而不是永恒的家园.

相似点

•李白对月和苏轼对月,皆源于孤独.他们的把酒问月,都是对人类生命的超然反省.

       李白___”仙而人者”

       苏轼___”人而仙者”

四.作业:

<<月下独酌>>赏析,400字左右.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閻犲洤澧介埢濂稿触瀹ュ泦鐐烘晬閿燂拷濡ゅ倹眉閼垫垹鎷嬮娆惧晥闁哄倸娲ら崯鎾存媴濠婂啰纰嶉柛鎺擃殔鐎垫煡寮▎鎴旀煠闁挎稑鐗嗛懖顔碱潩韫囨挸褰勬繛鍫滅祷椤旀垿鏁嶉敓锟�
閻犲洤澧介埢鑹般亹閵忕姷纭€闁挎冻鎷�35濞戞挾宕刼rd闁哄倸娲﹂妴鍌炲箥閹惧啿鐦�
闁哄嫷鍨伴幆渚€寮ㄩ幆鏉跨€柨娑欑閺佸湱鎷归敓锟�
闁哄牆顦靛〒鍓佹啺娴g儤鐣遍柨娑樼焷椤曨剙菐鐠囨彃顫i悘蹇曨攰閳ь兛绀佺粭鈧€甸偊鍠曟穱锟�

闁哄牜鍓涢悵顖炲箥鐎n偅绨氶柣妤€鐗忕紞澶愬锤閳ь剟鏁嶉敓锟�http://wap.yinruiwen.net  闁规鍋呭鍧楀嫉椤掑倻褰茬€甸偊鍠曟穱濠冪瀹€鈧ǎ顕€鎯嶆笟濠勭闁告瑯鍨抽悵娑㈠础鐎圭姴绠悹褏濮村畷鍕▔椤忓洨銈繝褎鍔掔粭鍛姜閻e苯浠柡浣稿簻缁辨繈鎮欑憴鍕靛妰濞存粌妫滆閻犲浄闄勯崕锟�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