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兵》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铁骑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设置悬念对展开情节和增强故事性、生动性的作用。 (二)研读优美流畅的语言,体味真挚、深沉的感情。 (三)体会八路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术。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导入新课(播放《小兵张嘎》片段) 学生概括剧情,教师归纳:剧中小兵张嘎机智地燃放鞭炮让敌人误认为是八路军部队来到,结果俘虏大量敌军。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小兵智擒敌人的故事。剧中勇敢、机智的张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当仁不让地成了我们少年时代心目中的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铁骑兵》也发生在那个抗日年代,写的也是一个抗日故事。 (二)活动流程 1作者简介 杨朔(1913—1969)现代作家,原名杨毓瑨,山东蓬莱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新华社特派记者,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抗美援朝时期,写出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6年以后,杨朔主要从事外事工作,同时致力于散文的创作。重要作品有《雪浪花》、《樱花雨》、《荔枝蜜》、《海市》、《茶花赋》、《泰山极顶》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收在《杨朔散文选》里。 2教师范读课文 (1)要求学生:掌握生字词(课件展示) 重(chóng)阳汉奸(jiān)陨(yǔn)落左腮(sāi) 没(mò)到勒(lēi)转脸颊(jiá)骚(sāo)动 掷(zhì)弹筒老巢(cháo)驻(zhù)兵 (2)思考:《小兵张嘎》和《铁骑兵》在哪一方面有相似之处? 3整体感知初步分析 《铁骑兵》中的八路军战士也和张嘎一样勇敢、机智。 学生小组讨论:找出表现八路军战士勇敢和机智的主要语句。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主动打游击”,“毫不迟疑、其余的骑兵也跟下去”,“东冲西撞”,“骑兵们一齐惊得‘啊’了一声,随后不觉大笑起来”等,表现八路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巧妙地甩开敌人”、“灵机一动”等词表现他们善于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与敌周旋、斗争。 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把握事情的发展过程,画出这一班骑兵单独进行游击活动的大致路线图。) (出示课件) 掉队→打游击→归队 5交流活动 (本文篇幅简短,情节简单,读来很有趣味,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有起伏、有波澜的原因。) (1)善打游击战术。 把八路军战士的聪明、机智和敌人的虚弱、胆小对照起来叙述使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很强。 (2)巧妙安排情节。 (先设置一个个的悬念吸引读者,最后才让这些悬念一一解开,扣人心弦。) (1)提问:当你看到开头写一个班的八路军骑兵在战斗中被敌人的装甲车隔断后,“离开大队,单独行动”时,你心里是怎样想的?当时的天气情况怎样?此时的雁门关外,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身处敌境的这一班骑兵,在恶劣的天气下和险恶的环境中,将遇到哪些危险?他们能否找到大部队?你的心里很紧张,为八路军战士担心,你的这种紧张、担心的心情是作者对八路军处境描写所带来的,作者一下子就抓住了你的心,吸引你迫不及待地看下去。这种故意让你产生紧张、担心的写作手法叫设置悬念。文中还有好多处采用这种手法,试找出来。 (2)第二部分写八路军骑兵在敌后的游击活动,作者又设置了种种悬念。先是写敌人开始了秋季“扫荡”,“他们只好朝北去,接连十几天,走的全是不熟悉的地方”,进一步突出了骑兵战士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令人为他们捏一把汗。继而写骑兵们夜渡既深且急的大河,写他们“跑到半夜,不见人家,却爬上一个山头”,望见模模糊糊一座城。这里,作者又推出一个个悬念:这河是什么河?这城是什么城? (3)探寻问题答案。 这一队八路军战士被敌人追击,但后来因为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而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并且打乱了敌人的军事部署,迫使敌人停止“扫荡”。河是黄河,城是包头城。 (4)总结讨论结果。 (作者在文章末尾将这些悬念一一解开了。) 作用:这些悬念的设置,既使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又凸现了骑兵们艰苦转战敌后的精神风貌,并为下面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5)教师点拨总结。 (比较电影与文学作品的不同,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的感情。) 电影《小兵张嗄》中用精彩的表演、逼真的音响吸引观众,而文学作品也能通过巧妙的手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急于探寻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让读者的心跟随着八路军战士的处境不同而变化着,忽喜忽忧。 我们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在叙述事件之前也可先设置悬念,最后再解开答案,让自己的文章也变得曲折、吸引人。 6迁移活动 阅读《一张车票》片段,体会设置悬念的写法及作用。 她迈着沉重的步子,把头垂得低低的,蹒跚地向汽车站走去。 她没有带一点儿子平日喜爱吃的东西,只是带着一个母亲的忏悔——痛苦而又愧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管教所劳动教养的儿子。 她径直走向入站口,默默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蓦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心,顿时颤抖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一条皮鞭……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引 检查对课文内容及情节特点的掌握。 导入新课。 (二)活动流程 1诵读活动 文章叙述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在失去与大部队联系的情况下,凭借着坚定的必胜信念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敌人展开游击战,打乱日寇的军事部署,迫使敌人停止了“扫荡”,而自己则平平安安转回了根据地。 2讨论活动 “就在一个落雪的夜晚,在左云附近活动的一连骑兵冒着风雪,朝南转移。”“他们便顺着另一条路,跑到半夜,不见人家,却爬上一个山头。”“城里驻兵大半调到雁北‘扫荡’去了,竟以为八路军转到外线,要捣毁他们的老巢,吓得急忙退回包头,‘扫荡’就只好停止了。” 3探讨活动 (出示课件) (1)“一过雁门关,气候显然不同了,重阳前后,天上就飘起大雪来。” (提示:这一句景物描写,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为八路军战士出场渲染了紧张的气氛,预示他们将会遇到严峻的考验,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危险。) (2)“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这一句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突出八路军。 A提问:前半部分的星星脱离轨道与八路军掉队有什么异同点? 讨论总结:八路军掉队就像星星脱离轨道一样,离开了大部队就很孤单,但结局不同的是,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而人却能主动打游击。 B提问:八路军战士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八路军战士在掉队的情况下,没有放弃斗争,相反还能主动打游击。因此,可看出八路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憎恨之情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到文中找出含有景物的语句,试作分析讨论。 归纳:“他们想冲过来,可是鬼子火力太紧,只好像流星一样,离开大队,单独活动。” 八路军离开大队“像流星一样”与前面第2句相照应,衬托八路军的美好形象,表现作者对八路军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课内总结 (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和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 5引申讨论 (文章的中心是叙述八路军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情,写上述这些话是否多余?有什么作用?) 归纳:这些语句虽然没有直接围绕中心写,但这些景物描写却为主人公的形象作了烘托和铺垫。因此,这也是围绕中心来写的,只不过表面看起来游离于主题之外。这就是散文最主要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6讨论人物外貌的描写 (1)“班长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 A提问:班长左腮为什么会有一条刀伤?过去电影里头常有坏人的脸上有刀疤,作者这样描写是否表现了班长的凶恶? 讨论归纳:班长是八路军战士,是为了解救广大百姓而甘愿牺牲一切的无产阶级战士。所以,他脸上的刀伤肯定是在战斗中留下的创伤,是他奋勇杀敌的见证。从他脸上的刀伤,我们能看出战士们抗击日寇的无比坚定的信念。 B提问:班长脸上的刀伤应该是挺难看的,为什么说像月牙?仅仅是形状相像吗? 归纳:月牙是美丽的,把班长脸上的刀伤说成是美丽的,可见作者对八路军战士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2)“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 提问:这句话对人物神态的描写能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 归纳:“班长的脸颊抽动着”这一表情,可看出班长心里很激动。但到底为何激动,须与后半句嘴里所骂的话结合起来理解,这一句话可看出八路军战士对日寇的无比仇恨。 (3)总结:人物外貌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这些描写都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以更好地反映人物性格。 7总结语言特点 (1)本文语气舒缓、亲切,如话家常。描写性语句优美、生动,曲折地表现中心,很好地体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并且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 (2)听轻音乐,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特点。 8活动总结 (形式:学生自由谈论学习心得) 本文讲述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篇幅不长,却悬念横生,扣人心弦。八路军战士凭借着对日寇的仇恨,凭借着灵活机动的战术,不仅保存了自己,而且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增加了我们读者心目中对八路军战士的崇敬、怀念之情。 9迁移活动 仿照课文人物描写的方法,自己写一段文字。要求能集中地体现人物性格,表达你的爱憎感情。 三、布置作业 在深刻领会本文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多作课外阅读、欣赏。 板书设计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