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在当前的最大阻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本问作者是2000-2001中国青年志愿者广西百色扶贫支教接力队员,写该文时参加教育工作仅两个月,如有幼稚之处,还请包涵。 近日在田阳县城参加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三个大内容,第一个是关于素质教育,老师留作业一篇,要我们写关于素质教育的文章,题目不限,于是乱写了一篇,以做应付,以后若有心情,再好好写不迟。 素质教育从推出这个概念到现在,已经有很多个年头了,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公开的宣传,推行,实施,则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我有幸在今年加入教育者的行列,因此也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了这种大潮所带来的压力,之所以说它是压力而不是动力,是因为这种某种程度上自欺欺人的做法让一个最基层的教育者根本无法找准教育的方向。 说到素质教育的阻力,一般大致有这么几点:1,师资力量的欠缺。2,教育经费的匮乏。3,社会的认同感。4,教育制度的陈旧。在这四种阻力中,前三种加在一起,也远不如教育制度的陈旧对推行素质教育的阻力大。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师资的欠缺和教育经费的匮乏,都可以有快速的补救,而社会的认同感则直接由教育制度所影响,而最根本的,则是现行教育制度本身就和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中国解放后的教育制度来源于前苏联(事实证明我们从前苏联学到的东西现在很多都成了落后的代名词),是一种完全的应试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选拔符合教育者思想的被教育者,其他不不符合的则是异类。尽管近年来有一些改革措施,但从根本上讲,受教育者仍然有一个几近天然的理论,教育者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反驳的必要,也没有反驳的勇气,更没有反驳的条件。 素质教育与现行教育制度最大的矛盾在于:独木桥式的升学制度,是素质教育仅仅能成为一个辅助手段,一个点缀来存在。试想在一个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制度下,无论老师也好,学生也好,家长也好,谁会有积极性去尝试一个与自己升学无关的教育方法?因为在学校里,学生的素质是由考试的成绩,具体的分数来判定的,这就使得大家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在分数的高低上,如果这种分数能够完全的真正的反映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那倒也罢了,但不幸的是,这样的分数反映出来的素质是片面的,而且往往是简单记忆的结果,而非思考的结果。 中国有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素质教育的理论去理解这句话,大约就是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接受知识。然而现在的问题在于,如果教育者授人以渔的话,学生可能会钓上一寸长的鱼,两寸长的鱼,一尺长,两尺长的鱼,可能会钓上鲤鱼,鲫鱼,草鱼,青鱼,水蛇,王八之类,而教育制度则规定,学生只有钓上一尺三寸长的草鱼,才是合格的学生,而钓上其他任何长度,任何种类的鱼,都是不合格的的学生,不能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而培养出的“不合格”学生太多的老师,自然也是不合格的老师。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任何一个老师,仅有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严格的教育学生用什么样的鱼饵,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钓上一尺三寸长的草鱼,另一种方法,无非就是直接拿一条符合尺寸的鱼交给学生而已。 几个月前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们推出了一个为他们所津津乐道的好主意:减负。但照我看,如果说推行素质教育有自欺欺人的成分的话,那“减负”就是一种纯而又纯的自欺欺人,其效果与实质大约可以让人想起大跃进时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而实际操作起来就更加矛盾可笑,既不让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又要求教师教的学生有好的应试成绩,就好比要求一个人有健全的体魄,又不许他进行体育锻炼一样的滑稽,其结果自然是全国各大城市要么明减暗不减,作业与补课照旧,要么就是刺激了当地家教业的蓬勃发展,而对于农村地区则基本无用。 综上所述,要推行素质教育,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对整个教育制度,特别是教育的思维和招生的方法进行彻底的改革,不打破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素质教育只是一种空谈。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