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浦”(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山东省昌乐县第三中学 路来森

《说文解字》:“浦,濒也,从水,甫声。”所以说,浦的本义是“水边、岸边”的意思。如《诗经·大雅·常武》“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一句中的“浦”就是“水边”的意思。但《风土记》一书又说道:“大水小口别通为浦”意即:大小河道分流处或小河流入江河的入口处称为“浦”。如王粲《登楼赋》:“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常州。”(城楼临于漳水之上,好像挟带着清澄的江水;城楼位于曲折的江水边,好像倚长洲而立。)此句中的“浦”即指漳水流入长江之处。

“浦”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浦”和“南”字结合,构成了“南浦”这一特殊的文化意象。古人送别,一般分为陆路和水路两种情况。陆路送别大多在“馆驿”或称之为“亭”。即李白在《菩萨蛮》一词中所说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水路送别呢?自然就在水边,就是所说的“浦”了。“南浦”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之中,如广为传诵的《九歌·河伯》中的:“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此时的“南浦”,一般是指某一地区中,位于该地区南侧的水浦。但自从江淹在《别赋》中有了“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之如何!”的句子后,“南浦”一词就赋予了“水边离别、送别”的特殊文化含义,“南浦”成了“水路登舟送别地点”的泛称。此后,一代代的文人骚客,在其诗文中,将离愁别绪,不断地添加到“南浦”这一意象之中。如盛唐诗人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宋代柳永《倾怀》词中的“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清人沈树荣有《送别》诗:“落叶枫林两岸秋,曾于南浦动离愁。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总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南浦”这个意象上,积累和沉淀了战国诗人屈原之后历代文人的离别情感。在表达离别情怀时,正如陆路送别诗中,人们将“长亭”写作“离亭”一样,有时人们也将“南浦”写作“别浦”,其表“送迎别离之义”就更加明确了。到了唐代,唐人以其智慧将“南浦”一词变成了曲调名,于是唐《教坊曲》就有了“南浦子”曲。宋代词人,借旧曲另制新曲,“南浦”又成了词牌名。受“南浦”这一意象中所包含的离愁别绪的情感影响,凡填“南浦”曲的词,在内容上多与离别亲人、羁旅情怀有关。

“浦”字还有“港口”的意思,如陆游《秋思》诗:“前山雨过云无际,别浦潮回岸有底。”有时“南浦”和“北梁”对举使用,以加深离别情绪。如楚辞中有“超北梁兮永辞,送美人兮南浦”的句子;梁诗人谢朓《鼓吹曲-送远曲》:“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梁”,是指架在河川上的桥梁,因此“北梁“这一意象,也常用以指水路送别之地,也染有了浓浓的惜别之情。而当它和”南浦“对举使用时,构成互文的修辞手法,就强化了诗歌的艺术表达效果

作者邮箱: lulaisen123@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