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选才记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各位老师: 今年高考后,我应《常德日报》编辑部之约,写了一篇高考下水作文,发于7月17日《常德日报》上,现不揣冒昧,转贴于此,一是以示对曹阳先生的有关高三作文教学计划的响应(该计划非常好,操作性很强),二是希望大家共同探讨教学中可供操作的东东。 孔乙己选才记 汤登仲 当今各类《人才大典》编辑出版活动花样百出,方兴未艾,风气之盛,惊动天庭。在升入仙界的各类人才的强烈要求下,玉帝传旨让孔乙己担任主编,评选杰出人才,入选者姓名及其事迹编入《天庭杰出人才大典》。 孔乙己受命,意气扬扬,青白脸色泛起红光。他想出了两道考察人才的题目:一是“雪化了变成什么”,二是要求应选者举最得意的一项业绩来证明自己是杰出人才。 宋代大儒朱熹抢先上前答第一题:“万紫千红总是春。”孔乙己嘲笑道:“如此博雅公,竟也茫然无知。”朱熹满面羞惭,退了下去。王安石上前道:“春风又绿江南岸。”孔乙己显出不屑的神气直摇头。众仙顿觉此题高深莫测,一时谁也不敢上前。诸葛亮一旁自忖:“兵不厌诈,虚虚实实,莫非……”于是上前坦然道:“雪化了变成水。”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敲着桌子,点头说:“对呀对呀!到底是诸葛亮。三个臭皮匠怎能抵得上你呢?” 诸葛亮接着举自己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的事,来证明自己是个杰出人才。孔乙己正在喝茶,“噗”的一笑,花白胡子沾满茶水:“你怎能大开城门?万一司马懿父子杀进城来,你如何对付?”诸葛亮笑道:“山人妙计,他岂能识破?”孔乙己正色道:“以前战争有用空城计的吗?”“没有。”“兵书上有吗?”“没有。”“书上都没有,你怎么能用?还亏你自称人才。”诸葛亮心中纳闷,一时不明个中玄机,只得退下沉思。 司马光上来效法诸葛亮答了第一题后,举小时砸缸救人的事证明自己从小聪明过人。孔乙己道:“救人何必砸缸?你可以拉他出来嘛。”司马光答道:“我那时人小,够不着。”“你可以舀水嘛。”“没有工具,再说也来不及。”孔乙己沉吟半晌:“大反常规,不可理解,不可理解呀。”他猛然大悟:“那口缸是谁的?”“邻居的。”“你看你看,砸了别人的缸,自己又得个救人的美名,这怎么能评为人才呢?” 此时,苏轼走上前道:“孔先生,这样的评选我不参加也罢。我只想说,横看成岭侧成峰——”“我知道,远近高低各不同。”“知道就好,”苏轼道,“办事决策看问题,角度不同,方法各异,随机应变,有效则可。为什么一定要墨守成规,死搬书本?”孔乙己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你看看人间吧!不墨守成规,不死搬书本,你能做对标准化试题?做不对标准化试题你能得高分?没有高分你能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你能有文凭?没有文凭你能就业?没有就业你能创业?没有创业你能成为人才?没成人才你能编选进……” 孔乙己话未说完,忽觉台下没了动静,定睛一看,原来众仙已倒了一大片。原来众仙自愧弗如凡间人才远甚,急火攻心,昏厥所致。 (本文发表于2000年7月17日《常德日报》) [文思剖析] 本文是我于2000年7月12日受《常德日报》“生活周刊”专栏编辑之约写的一篇下水作文。在此之前听考生说起作文题,我马上就想到了《雪化了变成什么?》那篇文章。命题者的意图是很清楚的。为什么要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写文章?这不正反映了前几年对教育现状的讨论与反思吗?大到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小到个性的塑造、试题的解答,我们都应该鼓励多样化,鼓励不拘一格,鼓励创新,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生机,国家才有希望。命题者特别在[注意]中说明:“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 由此可见,如何根据学者的这道题“引发”思想感受是审题时至关重要的一环。引发的形式有多种: 一、可以是“定向”引发,即学者已给你定了向,你就给“答案是丰富多采的”这个话题补充更丰富的材料,文章的观点也就是“答案是丰富多采的”。这种“引发”只有材料,而没有自己的观点。 二、可以是“纵深”引发,即对话题加以深思,学者所提到的只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就好比是太阳东升西落一样的客观存在。如果只是用多种材料来说明“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应该由“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想到,既然“答案是丰富多采的”,那么我们就要肯定答案的多样化,鼓励创新。 三、在“纵深”引发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反向”引发。即根据正面的话题,结合现实思考:现实中有没有反面现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你为什么要提倡“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你为什么要鼓励创新?不就是现实生活中存在搞唯一答案的现象吗?不就是生活中有专门搞本本主义的现象吗?不就是现实生活中有守旧的现象吗? 基于以上思考,我决定根据报纸的大众化的特点,采取有趣味性的、较新颖的手法——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文章。 借古讽今的文章,往往采用反话正说的写法,让荒谬的言论用一本正经的话语展示出来。孔乙己的言论可以说是反映了唯书本、唯文凭、唯陈规的人才观,其根子则在应试教育与社会对评价人才的固有观念与做法。 对反面现象的批判就是对正面观点的肯定,而且文章中“雪化了变成什么”的多种答案,诸葛亮、司马光的行为,苏轼的质问,都反映了真正的人才敢于创新的实践与对“答案”多样化的呼吁。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