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专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芦花荡、蜡烛、亲爱的爸爸妈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一、单元目标:

1、知识和能力: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对文章中的人物或者场景能有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2、过程和方法:运用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反复练习,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迅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运用默读的方法加快阅读速度;在比较和感受中,归纳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残酷的战争面前,正视人的生命的珍贵,呼吁和平;在生命之战中,学会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

二、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是以战争题材为主题的叙事作品组成的单元。5篇课文都是是以战争为大背景的文学创作。《新闻两则》虽然是新闻报道,离开我们的时代甚远,也已经失去了很多阅读的新鲜度,但是它作为战争的关键时刻出现的新闻报道,本身具有鼓舞人心的政治作用仍是十分明显的。《芦花荡》是一首荡漾在枪林弹雨中之间的散文诗,优美的芦花荡作为背景,表现着传奇般的英雄故事。《蜡烛》是在战争无情的黑夜给充满爱的人们点起的一盏温暖的灯,他用平静的语言,却述说着让人心头为之一震的那种感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让我们读到了在侵略者在掠夺中满足自己的私欲的时候,一个正义的声音本着人类未泯的良知而发出的呐喊和谴责,痛快淋漓。《亲爱的爸爸妈妈》记叙的那次悼念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战争之后,人类记得了什么,又遗忘了什么。

本单元的教学需要在背景的介绍上作好铺垫和准备工作,使学生能在创作的大背景之下走到文章的人物和作者心中,真正感受文章内容;除此以外,帮助学生通过抓细节、分情节能更好的以点带动面的体会和掌握。

三、课文的教学建议:

《新闻两则》

(一)教学目的:

1、知识和能力:了解新闻的记叙要素、结构和特点。

2、过程和方法:以这则新闻为例,学习新闻的记叙要素、结构和特点;在阅读中,学会运用假设比较的方法品味新闻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自己对新闻的认识出发,尝试着评价新闻。

(二)教学设计:

1、导入:说说你对新闻的印象

——最近国内外有哪些重大新闻?从哪里可以得知新闻?我最喜欢的新闻类节目是什么? 

2、铺垫:有关的新闻知识

(1)学生齐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介绍什么是新闻的六要素(结合课后练习一),然后请学生就《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进行分析: 

明确: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分中、西、东三路军

时间:22日22时     地点:九江到江阴    事情起因:渡江作战

事情经过结果:中路军突破安庆渡至繁昌已渡过三十万人  西路军渡过三分之二占领贵池等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大部渡过南岸,遇敌抵抗较顽强,最后歼敌控制江阴封锁长江。切断无锡段铁路。

(3)穿插:为什么不按东西中的顺序来介绍?

明确:按时间中路军最早发动进攻,西路军和中路军的战况相似较易,按难度东路军的情况最复杂所以这样安排。(新闻的真实性)

3、深入:了解新闻的结构。

(1)利用课后的练习二,掌握新闻的结构;

(2)背景:你知道这则新闻的背景是什么吗?(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完成)

(3)标题、导语和主体的掌握分别。

问题设计:你能试着用一句话介绍这则新闻的内容吗?

你能试着用几句话介绍这则新闻的内容吗?

你能试着用一段话介绍这则新闻的内容吗?

4、联系:关于新闻的特点

(1)引用报纸上的明星的假新闻、过时的旧新闻来问学生,你喜欢吗?为什么

(2)明确: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新闻的灵魂核心),及时(新闻不是旧闻)。

课后实践:去报纸上找你喜欢的新闻,根据我们学到的关于新闻的相关知识,选取一个或几个角度对你读的新闻进行点评。

5、模拟“普利策”:

※关于普利策奖:普利策奖由美国著名记者约瑟夫•普利策创立,主要分为新闻奖和文化艺术奖。普利策生前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奖励新闻界、文学界、音乐界的卓越人士,该奖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

(1)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找到的新闻投影给大家,可以从某一个角度来分析点评。

(2)组织同学互相评价,模拟普利策新闻奖给今天展示的新闻颁奖:

具体奖项可以设:

最吸引眼球奖(标题出众)、最优美文字奖(文字准确)、最及时奖(作用及时)等等

6、新闻就在你的身边: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来写一则身边的新闻,报道开学至今学校或班上某人、某事或某项活动。

(三)相关链接:

1、建议用动画演示解放战争的形式

2、报纸假消息:比如说“罗家英暴死”“刘亦菲变性”等等。

《芦花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和能力: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探究人物揣摩性格,欣赏描写环境的语言注重环境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用人物描写的具体行动来认识人物的性格,揣测人物的心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我们中国人民坚强不屈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体会人物的英雄气概。

(二)教学设计:

1、导入:

历史上,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古有黄帝在河北一带活动,三国时的张飞出生此地,宋太祖赵眶胤也是河北诼洲人,近现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更是涌现了一大批群众英雄,智斗敌人,从容不迫,也就有了以此为题材的电影《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小兵张嘎》《黄河绝恋》等。今天我们走进孙犁的小说《芦花荡》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吧!

2、作家简介:(见教学用书的内容)——他擅长写革命年代的小百姓革命的故事。

3、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认真速读《芦花荡》全文,口头复述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

(2)此文主人公是谁?——怎样的一个小老头(肖像描写)

请用一个词恰当地概述老人的形象——孤胆英雄

你心中的英雄应该是怎样的呢?

(3)课文是如何体现这样的英雄形象?(结合具体语句)

明确:如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

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你什么也靠给我”的豪言壮语,充满自信,藐视敌人,无所畏惧。

苇塘里的歌声和稻米香侧面说明老头子能够机智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他对乡土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

归纳:这是个有着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感情、智勇双全的品质和自信自尊性情的孤胆英雄。

4、研读赏析:

(1)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让我们感受到老人的英雄形象?

明确:正面对老人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和侧面烘托

(2)找一处你认为刻画人物最精彩的词句举例进行分析

例: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外貌描写,形象的比喻写出了他和鱼鹰一样有明锐的目光,对水面情况了如指掌表现了他的精明。

   老头子叫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语言动作描写显示他的干练机智,表现他的英勇。等

(3)是英雄,但也是人,“人无完人,金无足金”老英雄的性格不足之处在哪?

明确:过于自信和自尊。(结合课后练习一(2))

(4)、《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也没有特别压抑,反倒感觉痛快乐观优美,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明确:得益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

(5)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思考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可结合课后练习三)

明确:《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件,但决没有“凄凄、惨惨、戚戚”的描绘,就连那个女孩子受伤后的几声呻吟,也被轻轻一笔带过去了,作品要高昂浓重地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即使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静从容的姿态抒写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细心地镌刻白洋淀人民心灵的塑像。    《芦花荡》的景物描写,处处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小说一开头,就有一段精妙的景物描写: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可是,敌人侵占着我们的大片国土,在这美丽的苇塘四周,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多么鲜明的爱憎感情!接下去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这段景物描写得很富于生活实感,把读者引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后边故事的铺垫,艺术上融情人景,寄寓着作者沉沉的情怀。    

小说写两个女孩在革命队伍里逐渐成长的过程,也穿插不少景物描绘: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    把女孩们的逐渐成长描述得多么富有生活韵味。庄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飞北回,诗意盎然地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在生活的道路上,由于“眼望着天边的北”,所以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北斗”,既是实在的景物,因为是在敌人的封锁下,所以多半是夜行军,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暗喻:党的光辉的指引。   

至于小说结尾部分的那段关于芦花的描写,表面上看来,似乎离开了具体的斗争环境——那一场跟敌人进行的殊死战斗,其实不然,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那是老人正“狠狠地敲打”那些挂上了钩子的鬼子们的脑袋,把他们致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俗话说“景随情移”,解恨的战斗必然会在内心萌发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此情此景,鲜嫩的芦花在老人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的美丽了。  

从这篇小说的景物描写可看出,孙犁笔下的景物,不单纯是一种点缀品,而是蕴含了深远的寄寓在内的。在他的小说里,景物描写起到了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因而,它们绝不是几颗游离的珍珠,而是作品内在气质的结晶体。

5、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孙梨的作品历来被成为诗体的小说,你能说说道理吗?

扩展阅读“诗体小说”的另一篇代表作《荷花淀》,写一篇读后感,说说美在哪里?

《蜡烛》

(一)教学目的:

1、知识和能力:品析文章动人的写法,体会如果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运用标志性的事物来体现文章的中心。

2、过程和方法:细读和速读相结合,了解文意,又能抓住中心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用人的和平期望来呼唤和平的到来和持续。

(二)教学设计:

1、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法国妇女和她的一双儿女都是地下秘密情报工作者,他们把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烛台上,一次次躲过了德军的搜查,有一天晚上,三个德国军官闯进了他们家,其中一个顺手点燃了藏有情报的那根蜡烛。蜡烛一旦烧到情报处,秘密就会暴露。这时,法国母亲借口油灯更亮,吹灭了蜡烛,可德国人又重新点燃了它.过了一会儿,大儿子杰克借口天冷去搬柴火顺势那走了蜡烛,却又被德军拿了回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机灵的小女儿娇声对德国人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最终得到了同样拥有一个可爱女儿的德军的允许,就在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情报终于得以保存。在这个动人的故事里,一截小小的蜡烛映衬出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和沉着的品质。而今天,我们看到的蜡烛,同样也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又蕴涵了怎样感人的故事?

2、快速浏览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情节

3、介绍大战背景,交代其中人物的国籍,关系

盟军:红军:苏联(南斯拉夫保卫战)

 老妇人:南斯拉夫.

敌军::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

4、仔细回味,文中有哪些情节打动了你.为什么? 

5、教师引导启发,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以战争为题材,应该说可写点很多,有歌颂英勇善战的战士,有赞扬指挥如神的指挥官,有批判残忍的侵略者,这篇战地通讯的作者以细腻的眼光看到在那个特殊的战场的特殊情谊,把他的笔触伸向一位普通的南斯拉夫老妇人,大家在先前找到的感人情节,实际上是作者精心构思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人物特殊,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感情深厚,用掩埋亲人一样的仪式来安葬烈士

4)、蜡烛的珍贵,珍藏一辈子的与丈夫的宝贵的纪念品结婚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

总结:作者视角独到,以细腻的眼光找到这一动人的题材,而感人的题材更要靠作者巧妙的写作方法体现出感人的效果。 

6、既然文章主角是这样一位感人的老妇人形象,为什么题目不拟为<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情怀>而为<蜡烛>?

"蜡烛"在文中其实蕴涵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实际上已经含蓄融注本文的主旨,此题目更含蓄凝练,意韵丰富(可结合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老妇人等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敬仰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和能力:了解背景资料和作家的情况来帮助理解文章

2、过程和方法:比较阅读,体味有特色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请同学们把书翻到前面的插图)举步其中,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回眸一瞥,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2、作者简介:

雨果——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剧本《克伦威尔》,其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

《欧那尼》《国王寻乐》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

《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

《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

3、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简介)

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

4、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

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

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

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B、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节,胸怀博大。

5、比较阅读:画出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品味。

(1)齐读赞美圆明园的语句,思考: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请理清文章第3段的思路。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先总体评价,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概括出三点),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以耗费劳动之巨作结。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2)齐读讽刺侵略者的语句,思考: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了不少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第1段思考)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此次胜利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径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3)齐读第3-6段,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6、课堂小结:

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耻辱,民族的耻辱。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人的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的画页上留下精彩绚丽的一笔。

7、作业:

中国是被掠夺者,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位法国作家,却公开指责本国政府,为中国人鸣不平,这实在非常了不起。请以“谢谢你,雨果”或“雨果,好样的”为话题,说一段话,谈谈你的感情。

《亲爱的爸爸妈妈》

(一)教学目的:

1、知识和能力:了解背景来帮助理解文章

2、过程和方法: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二)教学设计:

1、导入: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同样,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写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2、读萨特的话,思考:“沉重”和“美丽”是否矛盾?

(“沉重”“美丽”是矛盾性词语,因为指代内容不同,所以并不矛盾。“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前一句是对上面几句话的总结,指纳粹杀害了7000多人,所以这是沉重的记忆。后一句是对下面几句的提示,指小城人面对敌人的杀戮而表现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因此让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3、速读全文,理清主要内容:归纳文中四部分的内容:

(1)坟地所见所闻;

(2)记述各种演出记念活动;

(3)记录作家座谈会;

(4)摘录遗言。

4、“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从课文的哪里看到悲哀,哪里看到美丽,哪里看到真实,哪里看到荒谬?(结合文章中具体词句)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5、精读,讨论 “引文”与“正文”

(1)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2)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

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引文”是纯客观的记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

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亲爱的爸爸妈妈》中最后摘录的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片纸,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个瞬间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

6、总结:

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世界上仍然还有很多的地方销烟弥漫,母亲们痛苦的眼泪,孩子们惊恐的哭叫,那一双双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们呼喊:不要战争,保卫和平。同学们,希望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三)相关链接:

致命的母爱

刘墉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惟一的房间。

夜深了,精疲力竭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

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

接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使用建议: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亲爱的爸爸妈妈》中最后摘录的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片纸,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个瞬间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致命的母爱》是一幕无言的悲剧,它也将伟大的母爱放在了战争面前,让罪恶的战争撕碎了这温馨的人间至情,可以与课文比较阅读,探究二者在主题、构思、组材上的异同点。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