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庖丁解牛 备课人 董志霞 教学目标 1.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2.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掌握“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肯綮”等词语的意思。了解“乎”、“然”、“为”、“于”等虚词的用法。 难点、重点 1.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合于“《经首》之会”? 2.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3.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设计 一、指导自读。 自读作业: 1.朗读课文,正音正形。 踦 砉 騞 郤 窾 綮 硎 謋 2.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 3.划分本文层次,归纳大意。 二、讨论以下问题。 1.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 (1)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③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 (2)乎 ①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②进乎技矣(相当于“于”,可不译。) ③依乎天理(同②) ④而况大軱乎!(表疑问语气,呢。)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3)然 ①奏刀騞然(象声词词尾。) ②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 ③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④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 (3)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④虽然,每至于族(动词后缀。) 2.讨论本文的段落及大意。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3.讨论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 第1段,作者描写了一个场面:庖丁解牛。但是,作者是以动作描写为主,一连用了5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描写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接着作者侧重描摹他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又对这声音用了两个比喻。描摹声音时,用了两个拟声词:“砉”、“騞”;两个比喻是“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个至高境界。 4.讨论庖丁对话的层次。 课文第3段记叙庖丁的“经验之谈”。庖丁的话可分六层。 第一层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句话是庖丁“经验之谈”的总纲,概括了下面谈话的全部内容。 第二层是从庖丁多年解牛的感受上谈的。当初解牛,所见皆全牛,与一般人所见的一样;三年之后,未见全牛,说明他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这是至高境界。 第三层详细说明对这种境界的感受:“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能达到这种娴熟境界的原因是“依乎天理”,即依照牛的天然构造。 第四层庖丁从用刀的结果谈解牛的娴熟。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而庖丁所用之刀,用了19年,解了数千头牛,其刃却如“新发于硎”,从用刀的结果表现庖丁解牛技艺娴熟。庖丁解释用刀结果不同之原因:良庖是“割也”;族庖是“折也”;而自己用刀则是“以无厚入有间”,于是才“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第五层写庖丁虽有高超的技艺,却从不掉以轻心。每当“见其难为”,则“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第六层写庖丁解牛成功之后那怡然自得的神情:“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5.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 课文节选自《养生主》,主旨在于阐明保护、蓄养生命之主——精神,提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节选部分借“庖丁解牛”的故事,来比喻社会的复杂如牛的筋骨盘结,处理世事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持“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还应该以藏敛(“善刀而藏之”)为自处之道,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以达到人之养生的目的。今天我们学习此文,应该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主观冒进,而应该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掌握事物的内部规律,然后遵循客观规律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事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石钟山记 备课人 董志霞 教学目的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教时安排:三教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 一 教 时 一、导入: 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 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 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蠡(lǐ) 枹(fú) 铿(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 (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镗鞳(tāng tà) 识(zhì) 无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四、学习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 鼓:振动 3.水石相搏 搏:拍击 4.南声函胡 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 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歇:消失 (二)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三)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四)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五、学习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 因:于是 (二)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三)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四)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六、学习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 盖:表原因、目的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字词理解. 2.请生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断句正确. 二、分析课文结构 请生齐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第二部分(2.3):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4):释疑 三、分析赏读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5、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6、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7、“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8、.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四、朗读并背诵课文 五、作业: 翻译背诵全文。 伶官传序 备课人 董志霞 教学目标: 1.明白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掌握相关实虚词 教学重难点 1.明白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掌握相关实虚词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引出文章论题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二、作者作品与时代背景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伶官传序》是他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写敬新磨善于讽谏,没有贬词。另三个人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逞意,即陷人于罪,破家灭族,使后唐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戒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三、释题: 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暴乱,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四、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判断下列对划线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是否正确 A 以三矢(shi 弓箭)赐庄宗而告之曰( ) B 在遣从事以一少牢(shaolao 指祭品)告庙( ) C 请其矢,盛(sheng 丰盛)以锦囊( ) D 方其系(xi 捆缚)燕父子以组( ) E 及仇雠(cou 仇人)已灭,天下已定( ) F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jing 衣襟)( ) 2.判断下列各句中停顿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D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五、阅读分析第一、二段 (一)补充注释 1.盛衰之理 理:道理 2.岂非人事哉 人事:人力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4.与其所以失之者 所以:……的原因 5.而皆背晋以归梁 以:而 6.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其:祈使副词,相当于“应该”“一定”的意思。 7.负而前驱 负:背负 8.及凯旋而纳之 及:等到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意义 1.知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D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与 A 与其所以失之者 B 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 无乃尔是过与 D 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3.以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 可以知之矣 C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D 而皆背晋以归梁 E 请其矢,盛以锦囊 4.乃 A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E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三)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3.此三者,吾遗恨也。 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请其矢,盛以锦囊 6.夫晋,何厌之有? 7.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四)自读一二段,边读边翻译。 第二课时 一.背诵并复述第一课时内容(略) 二.分析阅读三四段 (一)补充注释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方:当;组:绳子 2.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匣子装着 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意气:气势,指骄傲之气 4.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迹:迹象 5举天下豪杰 举:全 6.数十伶人困之 困:围困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方 A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十里,高万仞 2.盛 A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B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 C 太后盛气而揖之 D 请其矢,盛以锦囊 3.告 A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B 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D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4.困 A 数十伶人困之 B 天下诸侯已困矣 C 牛困人饥日已高 D 困兽犹斗,而况国相乎 5.于 A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C 而皆自于人欤 D 智勇多困于所溺 E 霜叶红于二月花 6.其 A 与其所以失之者 B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 其后用兵 D 何其衰也 E 其真无马耶 7.之 A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 莫能与之争 C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E 之二虫又何知 F 吾欲之南海,何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四)比较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3.与其所以失之者 4.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5.其后用兵 6.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7.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8.还矢先王,告以成功 9.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10.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2.自然之理也 13.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五)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3.负而前驱 4.函梁君臣之首 5.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6.仓皇东出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六)朗读三四段,边读边翻译 三.分析与赏鉴 1、读课文二三段及注释,筛选下列信息: 提问: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回答,在这几年里,在李存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边讲边译,将翻译融入讲析中) 明确: 908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继父遗命。三支箭分别代表他的三个仇敌,一个是梁,一个是燕,一个是契丹。 912年,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翻译,强调“函”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用木匣子装……” 926年,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提问: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 并翻译。强调“兴”“亡”使动用法。 3、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 明确:“其后用兵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A提问: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B提问: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 明确: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那么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4、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 A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进行论证的部分。 明确:第三段的前两个大句子,和第四段开头两个句子。 B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一扬一抑的写法。读出语气,一赞一叹。 5、由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翻译。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思与字面相反,意为“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哪句呢?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回应论点。强调“抑”,“本”字义。 此句为对句,又用了正反对比,句式工整,读之有节奏感。 四、总结课文: 这篇短文是一篇传记的小序,内容着重在议论。(正文──论文)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以唐庄宗的事例为证。 一开头,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作者在这里虽未完全否认天命,但强调国家(或个人)的盛衰,“人事”是决定性的因素,紧接着便以唐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这一论点的正确。评论唐庄宗,是全文的重要内容。 第二段:追述晋王的遗命和唐庄宗如何接受和执行晋王的遗命。 要评论唐庄宗,就要从他的生平大事着眼,唐庄宗平生的大业,就是谨遵父志,消灭仇人。这一段分两层叙述: 1.较详细地叙述了晋王的临终遗嘱。 2. 叙述唐庄宗接受三矢后,对待三矢的严肃的态度,也正表现了他对待父亲的严肃态度,他“凯旋”归来,说明他实现了父亲的遗愿。 第三段:把唐庄宗的“盛”“衰”情况作对比,说明他事业的成败,在于人为。 以此论证了论点。可分三层: 1.写唐庄宗“系燕王父子以祖,函梁君臣之首”,把它们献于太庙,并且“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这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这里突出写一个“盛”字,一个“壮”字,表现了庄宗志得意满。 2.写他在天下已定之后,丧失警惕,终于招致失败,而且败得那样惨: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这里突出一个“衰”字与上半的“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与文章开始的“盛衰之理”前后呼应。 3.用两个疑问句作结,前一句指出“得难失易”,后一句指出“成败之迹,皆自于人”。这两句虽是疑问句式,但实际意思是肯定的。前一句概括了本段的内容,又回顾了第一段“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后一句则回顾了第一段“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既是给庄宗作结论, 也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为了更充实这一论点,作者紧接着引《书》的话“满招损,谦得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用理论作为论据来说明论点,这就把“成败之迹,皆自于人”的道理表达得更明确,更充分。 第四段:具体指出庄宗身死国灭的原因,并推广一层,为后世戒。 分两层: 1.再次对比庄宗的盛衰,与第三段相呼应,而着重指出他身死国灭的具体原因是“数十伶人困之”,根据这一史实,作者得出了自己的看法: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两句,既紧密地联系了庄宗的实际,也进一步论证了论点。 2.最后“岂独伶人也哉”一语,为当代和后世帝王提供教训( 实际也为一般人提供教训)。 五、作业: 熟读背诵并翻译全文 《物种起源》绪论 备课人 董志霞 教学目的 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 2.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教学设想 1. 点拔引导,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拔,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练结合,通过练习提高文本阅读的可操作性。 教学方法 拟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以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时数: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语设计 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进化论之门 二、解题: 1. 板书课题 辨析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与否。 (1) 我们学习《物种起源*绪论》。 (2) 我们学习《物种起源》绪论。 (3) 我们学习《<物种起源>绪论》。 (4) 我们学习《物种起源绪论》。 2. 关于“导言”。导言即绪论。书的前面有一篇导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也可暂时不讲,留待概括课文内容说用) 3. 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请一位学生读浅释1,教师补充。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 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 《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摘自《辞海》(1999年版) [进化论] 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得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摘自《辞海》(1999年版) 三、研习课文 1.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A.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教师再用幻灯片打出本文需要注意的词语。 琐屑:细小而繁多。审慎:周密而谨慎。趋向:①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②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探讨:研究讨论。传布:广泛散布。(也可以放到第二课时课首检查用) a.画出文中结论性的语句; b.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B.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请一位同学回答; C.教师板书并明确。 整理成书的过程(1) 写作经过 提前发表的原因(2) (1—4) 内容过简的原因(3) 对帮助过自己的自然学者表示谢意。 (4) 物种由演变而来(5) 基本观点 介绍研究的方法(6) (5—9) 介绍前三章的内容 (7) 概括说明第四章以后各章的主要内容。(8) 强调观点的正确(9) (解说:通过速读,整体感知文章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及主要观点;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意在培养学生提炼观点、准确表达的语用能力。) (又:可以联系“导言”体裁谈内容) 2. 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下问题,完成对文中信息的筛选。 (1)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明确:A物种中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B自然选择是物种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 本题把课后练习一换了一个说法,训练学生对作者观点的把握能力。 (2)辨析选择题,在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鸟、职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以下三种看法由幻灯片打出。) ① 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② 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原因”是不合理的。 ③ 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明确:是要证明第③种看法。因为作者对这两个例子的分析有明显区别。对于啄木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而对于槲寄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是不合理的”。而“植物习性的影响”、“植物本身的倾向”不属于“外界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因此可排除第②项;对于第①项,学生只要抓住作者举这两个例子主要想否定不正确的作法即可排 四、 作业: 第6段“因此”中“此”、第7段“理由”、第9段“这些关系”指什么? 第二课时 一、 检查作业情况。 1. 词语解释 2.代词指代内容 (1)第五段开头的“因此”指代什么内容? 明确:指代第四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仅仅以单方面的条件来解释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是不合理的。 本题旨在训练学生对有关信息的全面把握能力,思考时必须联系上下文,还要对文中相关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并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输出。 (2)第六段开头,“根据上述理由”具体指什么理由? 明确:第五、第六两段都是针对“家养变异”的问题来说的。作者把这一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原因应是“家养变异”对于研究物种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这样的合理谁想后,我们就可以把“家养变异的意义”作为本题的答案了。说完整了应是:家养变异可以为处理‘“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的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3)用幻灯片或电视屏幕打出下面几句话和相应问题(括号中的答案可以随讨论进程显示)。 为什么某些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然而这些关系,实在是非常重要,因为我相信,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趋向的。 “这些关系”指的是(某种生物和邻种)的关系,它决定着地球上每一种生物的(命运)和(变异趋向)。 解答本题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某种生物和邻种分布状态的强烈反差在句中是次要信息。而“某种生物和邻种”才是重要信息,它们构成了决定地球每一生物的“命运”和“变异趋向”的关系。 二、教师介绍长句的知识及分析长句的方法。 长句容量大,信息丰富,也显得庄重,适用于详尽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阐述道理,多用于书面语,特别是科技语体和政论语体。 分析长句时,首先要注意寻找主干(主、谓、宾),剔除枝叶(定、状、补)或分清各分句间的层次关系(偏正、并列、转折等),以达到对句子大意的把握;其次要注意“枝叶”在句中的作用,它们往往在程序、时间、范围、条件、数量、位置等方面对句子主干进行限制,从而使长句严密而周到,很多时候,“枝叶”在句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去掉它们会使句意大变。 三、从文中选出几个长句,分别运用找主干法和划分层次法进行分析。 1.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及该州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 明确:这句话是一个长单句,它的主干是“我被事实所打动。”事实前有一个长定语: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及该州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 2. 但是要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 明确:这是一个长单句,虽然有关联词语“但是”,但它所领起的内容一直到“归因于外界的条件”,在句中做主语。 3.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的、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 明确:这是一个复句,第一层在“根据”后边,是转折关系,第二层在“除非”前边是假设关系。 教师归纳:用这两种方法,主要是从主体上把握句意,而对句中细微之处的分析则必须注意句中关键词语的表意功能。 四、学生依照练习四、五中的句子分析,再从文中找出类似的长句(屏幕随同显示),从信息筛选、挖掘的角度进行讨论分析,过程如下: 1. 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引导学生筛选出相应的词语。 ①写作前三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搜集整理、研究。 ②搜集过程中的关键:耐心、全面(各种)。③说明了估计的谨慎:也许、一些。 2. 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审人,还是不可避免的。 提问:作者既然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为什么还会有错误出现? 学生回答后归纳:句中“力求”二字不可忽视,它对后文起了限制作用,是“极力追求”的意思,它在句中一直修饰到“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所以,会有错误出现。 3. 又如格寄生,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布它的种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化,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如果我们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几种生物的关系,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用幻灯打出对本句的四种理解,选择正确的一项: A. 以槲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解释的。 B. 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柳寄生就是一个例证。 C. 若只以外部环境,植物习性的影响以及它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植物的槲寄生的构造和相互关系,必然是不合理的。 D. 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它和其他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正确答案:B项。解答本题需要把各选项的信息与原文中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辨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A项中“又难以解释的”在原句中找不到对应点,原句主要意思是“仅仅以……来解释……,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C项与原文的不同是把原文中的“或”变成了顿号,这一改意思大变,“或”表示选择关系,用在本句中和“仅仅”相联系,表示只选其中心,而顿号表示并列关系,用在本句中表示三个方面不可分割,那就与原意大相径庭了。D项的错误与A项同样,而程度又甚于A项,就更不对了。 4. 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但这是这里所不能办到的。 提问:本句中“事实”与“证据”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一个? 明确:不能。因为事实是指一般的感性材料,而“证据”是指材料中足以反映事物本质的例子,两个词联用,体现了作者的周密。 提问:“叙述”和“比较”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一个? 明确:不能。“叙述”能使人了解得比较全面、具体,但还不能表现本质;“比较”能使人鉴别感性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以掌握事物的本质,体现了作者的严谨。 5. 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提问:把本句中“线索”一词换成“证据”会有什么不同效果? 明确:因为本句中有“还不够完备”的话,所以作者只说“提供线索”,说明作者是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换成“证据”,句意就变成了可以提供带规律性、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这句话也能鲜明地体现出作者的严谨、周密。 另一方面,作者在这句话中又用“一切”“最”两个词语表现了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 五、 归纳本课所学内容。 这节课,我们主要针对文章中的一些长句作了相应的训练,理解长句,不能简单停留在懂得大意了,而应深入挖掘句中关键词语的丰富信息,还要注意一些修饰性词语如“必须”、“最”、“应该”、“可能”等,对于关键词语在程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作用。 六、布置作业: 1.《琐忆》中鲁迅曾说:“进化论牵制过我,但也有过帮助。”怎样理解这句话?请加以思考2.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片段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备课人 董志霞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文本研习,进一步了解科学,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能独立阅读,认真思考、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 3.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说明文的一些新的特点。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简介作者(略见教参) 二、 文体介绍 本文是一篇学术报告,语言通俗易懂。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也是为了适应学术演讲的需要而安排的,条分缕析,眉目清晰,纲举目张。 三、 学生自读课文,抓住文章结构的总体框架,用提纲或图表的方法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取筛选出来。(结合文本研习3) 一(1-2)交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及其宗旨与目标。 二(3-10)这一计划的意义(六个方面) 三(11-18)谈这一计划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总分结构,条理清楚,一目了然,特别是对学科以外的读者来说,这样的归纳总结,分纲列目更容易把握文章内容。 四、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下定义:“人类基因组计划……重大工程。” 列数字:“人类基因组计划……技术人员参加。” 举例子:“这些细微差异……极为少见。” 这些方法的使用都使得说明更清楚、通俗。 五、 体会本文语言通俗的特点 提问:本文语言通俗性表现在哪里? 明确:除了绕不过去的专业术语外,尽量用大众化、通俗形象的语言,收到很好的科 普效果。 六、 小结课文。 七、 布置作业: 1.思考“积累与运用”第3题 2.;预习《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六月荔枝丹 备课人 董志霞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科学小品的一般知识。 2.使学生了解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3.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 4.让学生体会本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文的结构方式。 难点:本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教学设想 本课内容容易把握,要点是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以及文章文学情趣的分析和理解,前两点宜采用教师质疑,学生思考、讨论、作答,教师予以评析、明确的方式进行;关于文学情趣这一点,略有难度,宜主要以教师讲析为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南方有一种非常有名的水果,它叫荔枝。大家不仅看见过,听说过,而且品尝过。今天,我们要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他是如何介绍荔枝的。 二、作者简介 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代表作有《中国植物图鉴》、《鸟类概论》等专著,以及《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等科普作品。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三、解题 1.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生长的地域 六月:成熟的时间 丹:明艳的色泽 (结合课文注释①) 2.文体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属于说明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四、检查预习 请两位学生依次朗读,教师随时在黑板上写下学生读错的字。每个同学朗读后,教师均需对其朗读情况作三言两语的简要评定。 词语注音 红缯( ) 紫绡( ) 醴酪( ) 龟裂( ) 龟甲( ) 蒂部( ) 渣滓( ) 贮藏( ) 答案:zēng xiāo lǐ lào jūn guī dì zǐ zhù 五、研习课文 (一)课文结构 1.荔枝的形态和果实。(1-10) ① 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引出说明对象(1) ② 荔枝的外部形态 (2-5) A 荔枝外壳构造(2) B 荔枝外壳的颜色(3) C 荔枝的形状(4) D 荔枝的大小及重量(5) ③ 荔枝的果实(6-10) A 荔枝的壳膜(6) B 荔枝的果肉(7) C 荔枝的贮运(8) D 荔枝的果核(9) E荔枝的花(10) 2.荔枝的生产情况(11-14) A 荔枝的产地分布(11) B 有关荔枝的专著(12) C 荔枝的移植(13) D 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14) 归纳: 外壳 形态 颜色 形态 荔枝的生态 大小 膜 肉 南州六月荔枝丹 果实 (贮运) 核 花 产地 荔枝的生产 品种 移植 发展 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有:A时间顺序:有先到后;B空间顺序:由表及里,由外及内;C逻辑顺序:由主要到次要) 本文按照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合理地安排了文章的结构。请按题意填空。 1.课文第2至9自然段按( )的说明顺序写荔枝的果实,其中,第2至4自然段写荔枝果实的( ),第6至9自然段写荔枝果实的( )。 2.第10自然段写荔枝的( ),课文将这一内容安排在介绍果实之后,根据的是( )的说明顺序。 3.课文先写荔枝的( ),再写荔枝( ),也是按( )顺序进行说明的。这样安排符合我们对荔枝这种水果认识了解的一般顺序。 答案:1. 由表及里,由外到内 外部形态 内部构造 2.花 由主到次 3.生态结构 生产情况 由主到次 (二)说明方法 课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句来说明有关荔枝的知识,试指出下列引诗的具体说明对象。 1.飞焰欲横天 答案:荔枝成熟时的颜色 2.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答案:荔枝壳膜的形状和颜色 3.红云几万重 答案:果实成熟时荔枝林的颜色和形态 4.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答案:荔枝不耐贮藏 5.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答案:古代历史上移栽荔枝的情形 6.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答案:唐玄宗时以飞马运荔枝供宫中享用的情形 7.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答案:古人对荔枝美味的赞颂 指出下列各段所用的说明方法。 1.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定义说明) 2.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举例 比喻) 3.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数字 比喻) 六、总结:课文结构(包括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科学性和文学性。 七、作业 用文艺性的笔调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家乡出产的一种水果或其他特产,力求写出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味。 斑纹 备课人 董志霞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自然界的斑纹。 2.领会作者对自然的理解,对自然的热爱,兼有说明文的知识性,又有散文的哲理及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结构方式。 2.难点: 本文语言的独特性。。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作者心语] 《斑纹》收集了我近年来以动物为主题的作品,这十篇或长或短的散文,动用了我心底的那部分温存。 --周晓枫 二、作者简介: 周晓枫,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做过八年儿童文学编辑,现就职于北京出版社,《十月》杂志副主编。出版过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语言富于想像力和音乐感,曾获冯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 三、 解题: 斑纹:在一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 显露出来的别种颜色的条纹。 周晓枫的许多作品都以动物为主题,兼有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这可能受到了法国科学家、散文家法布尔《昆虫记》的影响,也与现在的人文主义、生态主义有一定的关联。 这类文章现在很多,文体特征不是非常明显,说它是散文随笔可以,说它是科学小品也不无道理,它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 《斑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也许称之为散文更为合适,但是,文章主要的表达方法还是说明,说明的对象也是以动物为中心的自然与社会生活现象。 四、初步感知: ※※※ 题目“斑纹”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1.具体的: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图案与颜色); 2.抽象的:指其他自然与社会现象,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意味,指一切的存在。 文章结构 本文共14个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这一部分主要写蛇的斑纹,并介绍蛇的一些生活习性和与蛇有关的一些文化。 1节:写蛇之外形。 2、3节:写蛇的生理特点和习性。 4、5节:写蛇的侵害性。 第二部分(第6~10段):这一部分由蛇写到其他动物,对斑纹的形态进行进一步的描写。 6节:发现简单的重复。 7节:发现其它动物的斑纹的形态。 8节:发现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差别, 9节:发现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有 相同的斑纹。 10节:发现大自然中的斑纹,有对称设计。 第三部分(第1l--14段):这是在第二部分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从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大到小,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 11节: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大地的斑纹。 12节-14节,发现生活中的斑纹无处不在。 五、研习课文 问:文中怎样描写蛇之外形?(1节) ※ 作者写出了蛇的哪些习性?(2节) 1.充当寓言家; 2.运动时的种种几何图案; 3.眼睛不能辨别线条和轮廓; 4.没有听觉。 ※ 如何认识和蛇有关的文化?(3节) ——— 文章引述故事,创造了一个阴鸷、诡秘、恶毒、凶险的形象。在人类文化长河中,人们对动物产生了许多神话、故事、传说,它融入了人类的许多愿望、理想、想像和审美意识。因为各方面条件的不同,同一种动物会有许多不同形态的传说。 ※ 文章写出了蛇的哪些生活特点?(4节) 1.身体柔软富有弹性; 2.容易攻击或报复,且往往超出必要的限度。 ※ 在写蛇的行动迅速、诡谲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5节) 1.列数字:1/25秒; 2.引用:“像眼镜蛇一样万无一失”; 3.举例子:一条蝰蛇。 ◎◎ 作者由“蛇” 和“蓑鲉” 探讨出斑纹呈现的规律是什么?(6节) ———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动物的外表要么是斑纹,要么是斑块,要么是斑点。 ◎◎ 除了蛇,文章又描绘了哪些动物的斑纹?(7节) ——— 鲑鱼、螺壳、瓢虫、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等。 (投影有关图片) ◎◎ 作者对虎和鹿生活习性的探讨中得到了什么启发?(8节) ——— 文章在对虎和鹿生活习性的说明中发现,虎一般单独生活,而被捕食动物几乎都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 (投影有关图片) ※※ 作者由动物的斑纹又联想到哪些内容?(10节) ——— 联想到美女的文身、病变的皮肤、母亲的妊娠纹、遇害者的抓痕,进而说明斑纹无处不在。 ※※ 如何理解“斑纹,对称设计”? (10节) ——— 奶牛与毒蜂:善与恶; 美女与疱疹:美与丑; 母亲与遇害者:生与死。 (投影有关图片) ◎◎ 文章是如何拓展斑纹的范围的?(11-14节) ——— 文章由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小到大,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 ※※ 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内涵及作用? ——— 内涵:“神”即大自然,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作用:既是一种哲学沉思,也是对主题的升华。 六、总结课文: 一般来说,说明文都是以单个的事物、事理与现象作为说明对象的,而《斑纹》不是这样。它从动物的皮毛写起,主要介绍动物皮毛的纹样,同时也涉及到人类社会许多现象。“斑纹”在文中含义是多样的,并不是一种,动物皮毛的花纹,人体、自然与人为的纹样,人类劳作与动物生存在自然界留下的印记,以及冰花、河流等等,都是作者要说明的斑纹。通过这些斑纹,作者试图说明更深刻的道理,自然的神奇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 ※※ 主题表述: 本文通过对形形色色的斑纹的描绘,叙述大自然与人类社会许多奇妙的景象,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 感悟写法: 1.以一驭多,自由洒脱。文中描写了许多现象,但始终以斑纹为中心,散而不乱。 2.多种表达,多面展示。运用多种手法,说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使表达对象的各方面都得到了揭示,富有艺术感染力。 3.绘形绘色,富有诗意。许多画面的说明与描写具有质感,像电影镜头一样逼真,如开头的一段,视觉冲击力很强,而有些地方则如抒情诗一样,如对大地上劳作的描写。 ※※※ 质疑探讨:你认为《斑纹》艺术表现上存在哪些不足? 1.意象的过于稠密,反而冲淡了艺术感染力; 2.过分依赖于知识,削弱了人性与情感内涵; 3.语言的华丽繁复,设置对思想表达的障碍。 ◎◎ 作品评论 当散文写作日益成为文人养病的方式时,周晓枫的散文却依旧保持着锐利、沉着、优雅的面貌。加上她那鲜明的散文文体意识、语言探索精神,她的写作在当代散文界已经独具一格。 (青年评论家谢有顺) 《斑纹》是一本能够唤醒人们沉睡记忆的书,它让我们想起许多远逝的鲜活事物,即生命的目光最初遭遇的哲学命题。 在她的笔下,人与动物们的劳动、爱情、壮丽的生和寂静的死,都浸透着绚丽、壮观与诗意的内容。 周晓枫是个心无旁鹜的写作者,完成《斑纹》的写作后,她希望拓宽一下创作路子,力求打破唯美的书写,跨入更广阔的写作视野。 (周蓬桦《绚丽的版图--〈斑纹〉阅读》) 七、课堂巩固: [文本研习] ◎◎ 《斑纹》写了哪些事物和现象?文中“斑纹”的含义是什么?文章中有一些议论的语句,找出来并说说他们的作用。 ——— 《斑纹》主要说明和描写了动物皮毛的颜色和图案,也写到了其他自然和社会现象,如山川地貌和人类劳作的痕迹等。文中的“斑纹”的含义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又指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的意味,指的是一切存在。《斑纹》文体自由,写作手法多样,许多议论性的句子都含哲理,在文中起到了深化题旨的作用,如在写到食肉动物时的议论就有助于对生物界的自然规律的理解,有助于对这一规律给人类社会的启示的理解。再如结尾部分的议论既是一种哲学沉思,也对总括提升全文的思想内容有很大的作用。 ◎◎ 《斑纹》的语言形象生动,请举例说明。 ——— 《斑纹》的语言形象生动,如一开始写蛇,但并不点明,而是以形象开始,“著名的长腰,为了标明逶迤的长度。它省略四肢,只生出用以装饰的头与尾”,像电影镜头一样,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写虎时,紧跟在梅花鹿后面写,“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冈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现场感很强。文中还有大量的比喻,作者这样写动物的斑纹,“为了使砖石模样的斑块修筑出更瞩目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斑马的黑夜和白天。老虎生动的皮毛。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的青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八、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 2.完成课本上的[文本研习]题。 3.完成《学习评价手册》相关训练题。 景泰蓝的制作 备课人 董志霞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领会文章以制作过程为说明顺序,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的布局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景泰蓝的制作》,下面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注意图片的颜色。 双击《景泰蓝的制作》课件图标。 二、解题 问:什么是景泰蓝? 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 点击“景泰蓝”。 明确:中国特种手工艺品之一,最早产于代,至明景泰年间开始广泛流行,用铜胎制成,当时以蓝色为最出色,因此习惯称为“景泰蓝”。 三、作者介绍 问:本文作者是叶圣陶,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下面先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作者。 明确:点击“作者简介”。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创作涉及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他写作态度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洗练优美,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其代表作有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 初中时我们也学过一些说明文,了解到说明文主要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照适当的顺序,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通过“预习提示”我们已经了解到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景泰蓝的制作”,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运用了那些方法来说明的呢?学习本文时要注意体会。 四、明确教学目标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主要要注意两个问题:(点击“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领会文章以制作过程为说明顺序,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的布局方法。 五、分析课文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张表格:(点击“课文分析”) 制作过程 制胎 掐丝 点蓝 烧蓝 打磨 镀金 衔接词 开头 第二步 轮到 该说 就是 还得 主要环节 尽打 接合 焊 剪、曲、夹、蘸、粘、焊、煮、洗 捣、研、筛、和、舀、填 放、送、烧、提 金刚砂石水磨、 磨刀石水磨、 椴木碳水磨 电镀 主要动作 打 粘 填 烧 磨 镀 详略安排 一般 详 详 略 略 略 制作特点 制作精细、 操作繁琐、 手工制作 学生对照课本,自行填写表格。然后利用触摸响应,集体填写表格自左边第二行起的所有内容。 问:同是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工序,作者为什么详写掐丝、点蓝两道,而略写其他? 明确:①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详尽地体现了景泰蓝制作的精细、操作的繁复和手工制作的特点; ②这两道最重要,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 ③这两道工序是景泰蓝制作所特有的,不为别人所熟知的。 问:景泰蓝的制作顺序是制胎 掐丝 点蓝 烧蓝 打磨 电镀,作者在说明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的,作者为什么不将掐丝和点蓝放在前面突出强调,而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呢? 明确:①这样写符合事物自身特点。 ②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人们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来认识事物的。 通过表格,我们已经了解到景泰蓝制作的特点是制作精细、 操作繁琐、 手工制作,并根据表达需要,详写了掐丝和点蓝,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进一步体会这些特点。 六、思考练习 了解了景泰蓝制作的特点后,我们来做几道练习,体会文章在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点击“思考练习”。 (一)请说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点击括号,显示答案) 1.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截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作诠释) 区别: 下定义:严格地说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含义(内涵)及使用范围(外延)。 作诠释:是对事物所做的一般性解释、说明。 文学: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形象化地反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一种语言艺术 2.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列数据) 3.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作比较) 4.各种色料的细末都盛在碟子里,和着水,象画家的画桌一样,五颜六色的碟子一大堆。(打比方) (二)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拖动序号至相应横线) 1.掐丝是一种非常 A 的工作。 2.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功夫,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全都在 C 上显能耐。 3.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 D …… 4.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 B …… A.精细 B、细微 C、细密 D、细致 理由: 精细:精密细致,可形容工作认真,考虑问题细致周到,还可形容工艺雕刻等。 细致:精细周密,常指办事、思考问题时态度精细入微;也用于人的感情、作风等;还指器物做得很精巧。 细微:细小、微小,着重于“微”,指小或弱,多形容声音、尘埃、力量等的微小。 细密:精细仔密,可形容质地;又指观察思考、处理问题时仔细周全。 七、课外作业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这种以说明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应抓住发展过程的特点,按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展开说明,并突出重点部分详细说明,这些都是我们在写说明文的时候需要注意学习的地方。 点击“课外作业”,出示作业。 请以“红烧肉的制作”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注意抓住所说明的对象的特点,安排好说明顺序和材料的详略,综合运用三种以上说明方法,字数在500字左右.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大的结构 2、把握作者的设计理念 3、依托文字去发挥想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关于作者: 俞孔坚: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首席设计师。 [作者的话 ] 在我看来,无所谓建筑风格,只要你能适应这块土地,能亲近这块土地,就是好的建筑,好的人居模式。 ----俞孔坚 一片林荫,一条河流,一块绿地,无不潜藏着无穷的诗意,保住这份诗意,它一定会让人获得身心再生之感。 ----俞孔坚 二、解 题: 足下文化,就是关注平常人的事,关注他们的感情、他们的需要;野草之美,就是善待脚下的自然,乡土的自然 。 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就是要实践新的社会和土地的伦理,这种新伦理体现在尊重平常与平民,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诚如俞孔坚先生所说:“一个成熟的民族,懂得审美的民族,最能知道珍惜平常的美,尊重普通人,尊重普通的乡土物种,这便是尊重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真实内涵。做到了这一点,离和谐社会要求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就不远了。” ※歧江公园是广东中山市的一座公园,与其他城市公园的不同之处是,它是由一座破旧的造船厂改造而成的。景观设计师俞孔坚作为这座公园的主要设计者,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 歧江公园就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一次大胆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获得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奖。 三、关于课文: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富有个性的公园景观设计,表现的是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和因为平常而将逝去的文化的设计理念,表达了设计师追求时间的美、工业之美、野草之美,以及人性之真的思想。它的设计形式与中国传统园林或西方古典景观设计很不相同,它更多地吸取了现代西方景观设计,特别是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的手法,获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四、解读课文: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说明,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理解场地 理解文化与传统 理解自然 理解设计 几点遗憾 ◎ 第一部分: 理解场地。 这是设计前对自然条件的考察,粤中造船厂作为是一个已经废弃的工厂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因此,作者分别以“挑战”和“解决之道”为题,讲解了在设计时一些考虑。 (投影有关图片,帮助理解课文) ◎ 第二部分: 理解文化与传统。 在这个部分作者要强调的是如何理解文化的问题,不要提起文化就把眼光投向千百年前的历史,而应该注意自己的身边,注意自己脚下的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作者从设计思路的三大诱惑中摆脱出来,既对传统的设计予以借鉴,同时又展示了歧江公园这个富有个性的景观设计。 ◎ 第三部分: 理解自然。 与第二部分说明设计的文化内涵不同,这一部分说明的是设计中对自然的尊重,自然之美的展现。 (投影有关图片,帮助理解课文) ◎ 第四部分: 理解设计。 如果说前面三个部分是设计之前的考察和构想,那么这一部分就是具体方案的实施,这里讲述了设计的三条途径,对重点设计的部分还作了较为明晰的说明。 (投影有关图片,帮助理解课文) ※※ 新型的景观设计遐想: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将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相融合,将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景观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人民的日常生活,在生活中享受优雅醇和的自然美感。 ◎ 第五部分: 几点遗憾。 这是设计完成之后的重新审视,有些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已经觉察到了,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改变现有设计,表现了设计师的严谨的态度。 五、总结课文: ◎◎◎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作为说明文的学习要点: 1.新颖独到的设计理念和超越传统的设计行为。 2.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 3.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和严谨准确的科学阐述。 4.丰富的人文、艺术内涵以及生动的文化气息。 ※※※ 本文的副标题是“一个景观设计师的手记”,它表明这是一个设计者对自己的作品的回顾和阐释,这里面有对设计的前后思路的清理,也有对具体景观设计的考虑,结构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前四个部分都使用了“理解”一词,表现了设计师超前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态度。五个部分之间互相照应,互为补充,在层层阐发中清晰地表达出超越传统的思想和行动。本文语言表达自然流畅,集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于一体,严谨简明、形象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