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两笔”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魏雅宁  

  师从王俊鸣老师半年有余,感觉如春风沐雨,于无声处受到其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的感染。在此仅就其“两笔”教学略谈一二。

  一、“两笔”意旨。

  “两笔”指语文教学的两种途径——“读后笔记”与“课外练笔”。

  “读后笔记”,顾名思义,指在“读后”所做的笔记,是对课前、课内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与生发。一般讲,学一篇课文要从三方面着眼。一是新知识,包括字词、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作家、作品之类的文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泛文化知识;二是新方法,包括文章本身的各种写作方法,说话技巧,更包括在这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所体会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等;三是新感悟,指的是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所引发的思想认识的演化,情感态度的激发,这一项的具体内容,可以赞扬,可以批判,也可以反省,可以思考社会,可以探讨历史,也可以研究人生。而“读后笔记”也正是从这三方面着手去做。

  “课外练笔”是一种“正规作文”与“日记”的中和形式。它不是板起面孔做文章,也不是随心所欲写“日记”。它更突出“语文”的特点,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一种物质的形式“练笔”记录下来,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可以是片言只语,也可以是下笔千言,最要紧的在于“天天练”。

  二、“两笔”的特性

  1. 科学性:

  读后笔记将其内容分为三部分,即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感悟,在各部分内再分门划类,分别纳入一定的知识系统,使之得以有序储存。这样从字词、语法、句段、作家作品到泛文化知识,到学习方法的归纳,再引发到思想认识、情感迁移,使所学内容规范化、体系化、逻辑化。一篇课文这样做,一个单元这样做,一本书也这样去做,就使整个语文学习环环紧扣、有条不紊,从而具有极强的科学性。

  课外练笔也是如此,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开辟“专栏”,如“宿舍夜谈”、“体育沙龙”、“影视拾零”、“名著赏析”、“今日热点”等等。这样,思路开阔了,练笔也会越练越有味道。

  2. 有效性

  语文教学非常困难,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往往使师生无从下手,因而那种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方法一直压得人抬不起头来。而“两笔”教学则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无论内容多少,都可以类归之而且有自由发挥,塑造个性的机会。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第一自然节: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就此节文字,可做如下“读后笔记”。

  (一)新知识

  1. 语言知识

  1)华,有三种读音a、华 (huá),华夏;开花;有光彩、有文彩;头发花白等意。b、华 (huā,同“花”,花是“華(华)”的简写形式。c、华 (huà),华山,姓。

  2)名 (míng,a、起名字;命名。b、指概念。c、指人数,如名额。d、名誉,声誉,如不为名利。

  3)有碑仆道。仆,向前跌倒,如前仆后继。

  4)盖,a、表推测的语气,大概。b、表追述原因,因为…,为了…如《史记·屈原传》:“屈平之作 《离骚》~,自怨也。”c、通“盍”,何不。

  5)谬,错误,如差之毫厘,~以千里。

  2. 文学知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所学篇目有《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

  3. 文化知识

  1)封号:指帝王授于臣子的号,如王安石封荆国公。

  谥号:臣子死后被授予的号。另外人死后由亲属、朋友、门人给予的谥号称为“私谥”。如陶潜谥号靖节。

  2)浮图:梵 (fàn)语 (古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一是指佛或佛教徒;一是指和尚(如本课);一是指佛塔,如《新唐书·张巡传》:“抽矢回射佛寺~”。

  3)华山之阳:阳,指南。古代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二)新方法

  1. “考据通义”法:在文章理解中,由于文理不通而生疑,然后通过考据使之顺理成章。

  如“庐冢”一词,课文注释为:庐,屋舍。冢,坟墓。冢上构筑屋舍作荫蔽的,叫庐冢。如不仔细,此处极为被马虎过去,其实似懂非懂。如仔细品味则会生疑:疑之一,文中全句为“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也”,据文意,“禅院”应为“庐冢”,而把“庐冢”解为“屋舍”。显然于理不通。疑之二,据生活经验,墓前可有碑,但墓上却无房屋用以做荫蔽,而慧褒墓却为何如此呢?经过考证则会明义。原来古时提倡孝道,人死后其亲人、朋友或弟子在服丧期间在墓边建屋舍居住以守护坟墓,此种房舍被称为庐冢。而慧褒禅师弟子众多,死后为之服丧的人一定很多,自然房舍亦多,从而接连成院。这种说法在《辞海》或其他大的工具书中都有记载。这样,文章意义自然明了。

  再如“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中的“乃”字,课本注释为“是”显然不通,正确的意义应为“于,在”,也是有语义学上的根据的。

  2. “切身体验”法: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对文意做出判断。

  如“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对于其中的两个“文”字应该如何理解,若按课本注释把第二个“文”解为“残存的文字”就讲不通了。既然“其文模糊”又为何“犹可识”呢?况且“漫”为“全、都”之意。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石碑一般分碑座、碑身、碑额三个部分,正文都刻在碑身上,而标识名称性的文字都刻在碑额上。据此我们可以判断第一个“文”指碑的正文,而第二个“文”字指碑额上标识山名的文字,且比较大,所以能识别,曰“花山”。而“为”字应通“谓”当“称谓、标识”讲。全句可译为:它的碑文(已经)全部模糊了,唯独碑额上标识性的文字还可以识别出来,叫‘花山’。这样便字明意顺了。

  (三)新感悟

  1. 读书贵在有疑;2. 观物贵在有得(具体内容从略)

  这样的笔记形式使学生有的放矢,有体系见思想。仅此一节所学习的知识,所运用的方法(包括思维方式),就已经不少,如果每篇文章都如此去做,定会有所成效。

  三、“两笔”提出的理论依据。

  1. 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性。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一般有四个阶段,一是感知知识阶段;二是理解知识阶段;三是巩固知识阶段;四是运用知识阶段。感知知识即对教材内容进行感知,目的在于使课文及课文中涉及的具体内容或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定映象。这一阶段属预习的范畴,一般在课前完成。理解知识是对在教材中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或结论,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感知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这一阶段一般是在课内,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巩固知识是掌握知识的一个必要阶段。理解了的知识能否得以保持和自如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巩固如何。重视知识的巩固,不仅有利于所学知识得以较好的保持,而且还有助于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离开了知识的巩固,这一切都将变得困难。而“两笔”训练则及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一篇新课文而言,通过感知、理解之后形成了大脑中的记亿,但记亿是有遗忘规律的,如不及时巩固,知识就会逐渐淡化直至遗忘。通过做“读后笔记”就会把知识条理清晰地凝固成物质形式得以保存,以便使用。就一些生活感观而言,如果不及时形成文字,做课外练笔,它就会成为过眼云烟。总之,不做“两笔”,学生就会把所学,所感遗失,也就不能构筑个人的知识体系。而知识运用也只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技能技巧,增强能力,离开这个巩固的知识体系便会一事无成。

  2. 符合大脑的记忆规律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概念判断,体验过的情绪情感,都可能成为记忆的内容。而回忆是记忆知识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家斯米尔诺夫说:“回忆材料是使复习获得效果的重要条件,并且越早做到这一点越好”。“两笔”训练恰好是通过及时回忆的方式达到知识的记忆的。要想做好读后笔记,非要有效地回忆课上内容不可,要想写好一篇练笔,非得有效地回忆自己的所知、所感不可。可见“两笔”训练的科学性。

  四、“两笔”教学的成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每个学生至少做完一本读后笔记,写出四本课外练笔。他们的练笔都装订成集,有名称、有序言、有目录、有跋,从形式上走上规范化。从内容上有诗歌、有散文、有小说,或叙或议,或抒情或描写,可谓“百花争鸣”。学生感到最大的变化一是有东西可写,二是写得颇具文彩。他们从中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作文之法。就读后笔记而言,其主要成效在于让学生养成了一种独立思考,勇于设疑,勇于解疑的能力。从中培养出了“有个性”的学生。

  总而言之,“两笔”教学是一种经验,更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正如王老师所讲:“做读书的有心人,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读书并坚持写读后笔记,投入生活并坚持课外练笔,这就是‘积累’,这是学好语文的基本方法,基本途径。”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科研98-2)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