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吟诵青春,体悟人生,设计未来)(第一课时)(网友来稿)教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苏教版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吟诵青春,体悟人生,设计未来)(第一课时)(网友来稿)教案 MS Zhou 总学习目标:1.学生在青春旋律的歌唱中感受生命的多彩,对人生有所规划,实现精神成长与人格丰盈。 2.学生能尝试总结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通过朗诵传达自己对诗歌所表现思想感情的理解。 3.学生能把握诗歌、书信的语言特点,尝试创作实践。根据自己的精神需求,选择阅读一本/篇课外读物,完成读书笔记。 课时按排:7-8课时 吟诵青春—— 教学目标:1)理解诗中的主要意象,把握诗歌的内容大意,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理清不同时代青年人的精神风貌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那个时代的关系。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描写的意象,跳跃的语言。通过反复诵读,领悟诗人的情怀。学会诗歌鉴赏的方法,体会朗诵诗歌的技巧。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组织学生进行体验型学习,结合想象和联想,恰当的体悟人生,设计未来。 3)文以载道,使学生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清不同时代青年人的精神风貌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那个时代的关系。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人们常常赞美青春,因为它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人生易逝,更何况美丽而短暂的青春时光。青春是热情向往,是积极沉淀,是我们不受任何约束而锐意进取,开始到社会峰谷中探险的年代。无数条成功的道路正在脚下延伸,无数成功就在眼前。正如诗人所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请大家翻开课本。 一、解说板块总题 1.“向青春举杯”,这五个字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 理解:举杯,即表示庆贺,题是祝贺祝愿祝福青春的意思。 2.齐读单元扉页的一段话。 提议:同学们正处于这样美好的岁月,有人思考过青春,有人却没有。有人或许还在懵懂的岁月,还那么单纯那么无忧,单纯没什么不好呀,但是我们也应该渐渐地丰富起来,多多思索起来,想想我们的青春将会怎样度过,我们的人生该怎样开始,怎样规划。 我们先通过文字来感受青春,再通过一些体验活动来思考把握青春。 学完这个单元,你应该说,我知道什么是青春了,我知道怎样珍惜美好的时光,怎样不虚度青春了! 第一板块 吟诵青春 查字典或词典,看吟和诵各为何义? 明确:吟:唱,声调抑扬地念。诵:用高低抑扬的声调念。 提议:这板块是要用抑扬的声音来朗诵的,朗诵出青春的风采,朗诵出青春的激情。一定要让每个同学都大声吟诵。吟诵青春,体会青春的内涵,扬起青春的风帆,走上青春的征程。 当然在吟诵同时,我们要体会诗歌的特点,了解这几首诗的风格,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内涵。 不同时代的青年人对于青春,有着不同的注解;对于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有着不同的领悟。接下来我们先去感受,二十年代青年人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 二、沁园春 长沙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词,背诵词。理解词的内涵和意境。 2.了解词的某些特点,了解本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解题。解背景。 体裁是词。词起于唐,盛于宋,是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现代人亦用来表达现代人情怀。毛泽东爱好写词,其词境界开阔,意境深远。初中时学过<沁园春 雪>。请一位同学说说: 沁园春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很美的词牌名,从前词牌跟词的内容是有联系的,后来没有联系了。沁:渗入,浸入。常形容香气。沁入满园的春色,很美的三个字。现在只用来作词牌,说明这首词的格式,韵律。上下阕各多少句,多少字,怎样的韵,背一遍<沁园春 雪>,看看彼词跟此词的句数、字数是否相同,回味那首词的意境。 长沙,地名,毛泽东家乡是湖南韶山,长沙是湖南省省会。长沙的橘子洲是名胜,在长沙市区的湘江中心,橘子洲是一个长约十华里的长岛。橘子洲的风景很美,湘江从旁边缓缓流过,春天江鸥点点;夏秋林木葱茏;冬天又有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景致。橘子洲的远方是高耸的山。 毛泽东,1893年生,年轻时在长沙上学,后来在长沙等地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在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前来到长沙,重游橘子洲,此年32岁时。旧景重游,往昔已逝,美景在前,心潮激荡。他欣然写下了这首词,吟诵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二、朗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务必多读。鼓动性要强。读得要有感情气势。教师作诵读提示。 三、讲解,问答,欣赏,体悟。 1.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本词的开头三句,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 (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2. “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 (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3. 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 ( “万类霜天竟自由”)共7句。 在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 4.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大家推荐一位朗诵水平高的同学来读一下。 (“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竟自由”7句) “看”是领字,要稍加停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还要注意关键字的重读,要情绪饱满,充满兴奋喜悦之情。这几句诗人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湘江秋色图。(文字投影:“山红”“林染”“红碧”“舸争”“鹰击”“鱼翔”“万类竞”) 5.这几句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是怎样看的? (放眼望去。)是“远眺”,写的是“远景”。 接下来两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人的视线又怎样? (收回来。)这是“近观”,写的是“近景”。 “鹰击长空”怎样看?写的什么景?(“仰视”,写的是“高景”) “鱼翔浅底”怎样看?写的是什么景?(“俯瞰”,写的是“低景”) 6.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现在请同学们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景。 7.接下来让我们完整地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展开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可分四步。第一步是“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让画面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同学们设想自己看到了这一切,感觉到秋色的美好,嗅到了秋的气息。 8.在这几句中,哪几个动词用得好?(染、击、翔) 9.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做了哲理性升华。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实际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号召和呼唤。) 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你能用四字短语概括这幅秋色图的特征吗?(绚丽多姿,充满生机。) 10.古人云:“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最后诗人不是顺势而问“秋光正好,何日再游?”而是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廊,向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怅”字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 “独立寒秋”的诗人,仰天俯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你的盛衰枯草?“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 这是一种什么心境?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心境,是一个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诗的“诗眼”。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伟大抱负。齐读上阕。 11.上阕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是怎样回答的呢?“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百侣”与上阕的哪个词呼应?(独立) 下阕的领字是哪个?一直控制到哪里?(忆。“粪土当年万户候”。) 下面请一位同学把这八句读一下。 “忆”应稍顿一下,突出其领字作用。以下几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师范读 ) 我们大家再来读一遍。(生齐读) “恰”——正值,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采才华旺盛勃发,革命青年意气风发,正强劲有力;他们指点江山,“江山”代指什么?(国家大事。)这几句是回忆往事以“抒情”方式回答“谁主沉浮”。 12. 师:可能有同学要问:为什么这几句就能回答“谁主沉浮”呢?请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意气奔放,才华横溢,心系国运,蔑视权贵。) 可能有人要问:下阕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回答呢?诗歌讲究形象性,要把一个主观意念用具体的形象的画面来表现出来,而不是赤裸裸地说出来。这也是一切艺术的共性。毛泽东曾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像散文那样直说。 13. 师: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出水,浪遏飞舟?”多么大的气魄!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下阕抒发了改造的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 八)、归纳总结。 纵观全词,上阕写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所思——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下阕由“忆”到“记”,思路清晰,情贯全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而读诗最主要的是学会领会诗歌的意境,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会领会诗歌的意境,我们要学会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思路,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知人论世等途经,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努力提高品评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下面让我们随着音乐画面走进艺术的天地,深入领悟诗歌的意境,真切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词。 (九)、布置作业: 复习《沁园春•长沙》,体会学习诗歌的方法。 预习《致青年公民》、《相信未来》、《六月,我们去看海》 作者邮箱: adazj@sina.com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