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骆驼赋2、夏之绝句3、安妮日记(节选)4、热爱生命(节选)综合性学习:珍爱生命写作:面对困难(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课题 1、骆驼赋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

情感与价值 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方法 朗读——自读——讨论交流

重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导入新课。

说起小猫、小狗,我们可能会滔滔不 调动知识储备,各抒己见。



绝,而“骆驼”,你又了解多少呢?请大家

谈一谈!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理清文章的思路。 自由朗读课文

提问: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整理一

下,给课文分一下层次。

点拨: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我们可以依 先独立思考,再交换

想法。

据文中的时间标志来划分。

明确:(1)交代故事的来源 随教师的讲解整理课文的写作顺序。



(2—23)本文的主体部分

(24—27)表明文章主旨。

2、把握课文内容。

提问: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中,作者为我 浏览课文。

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要求: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 独立概括后和同桌交换一下,做到完整、简洁。

主要内容。

明确:这一部分写了一位已经到达宿营地

的驼工给奄奄一息的骆驼送水,最终在沙 与自己的概括做比较, 看是否符合要求。

漠中迷路而失去生命的故事。



三、初步理解作者的感情。

1、讨论:读完课文,你觉得作者要歌颂

的是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浏览课文。

点拨:可以按照课文的思路,从文章的第

三部分入手。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意图。 抓住关键的句子来

理解。小组讨论。

师生交流,抓住这样的语句:

(1)“为勘探和开发沙山而献身的烈士永

垂不朽!”

(2)“远方,范介民牵着骆驼向我走来。 理解句子的内涵。

31年了,他和那峰骆驼一直走向我的心

灵深处。”

2、小结:骆驼、驼工、石油工人之间的

联系。 知道作者的写作意

图。

   文章歌颂了骆驼的顽强、驼工的执著

和珍爱生命、石油工人们的献身精神。



四、朗读课文。 用心朗读课文。

再次感受作者笔下的形象和蕴涵的感情。



课题 1、骆驼赋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揣摩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以文本为依据分析文章的主旨。

情感与价值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指导点拨

重难点 揣摩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复习旧课。

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跟着老师一起回

忆。



二、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分析文章的主

旨。

1、通过标题点明借物喻人的写法。

提问一:本文的标题是“骆驼赋”,而主 随教师的提问进入思考,在小组间

展开讨论。

人公却是驼工范介民,你怎么看待这个问

题呢?

提示:抓住骆驼因干渴倒下,又爬起的语

句;以及驼工见此状的行为、语言进行理 朗读句子,加强理

解。

解。

提问二:读了这些句子,我们能感受到骆

驼与驼工之间有哪些相似点呢?

明确:他们一样顽强、坚韧,为自己的职 学生自己归纳。

责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小结: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就要抓准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



三、揣摩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体会它们

的作用。

1、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试从文中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体

会这些句子的作用。 浏览课文,勾画重点

句子,并朗读揣摩。

师生交流后,小结——环境描写不仅烘托

了石油勘探队所面临的困境,而且促进了

故事情节的发展。

2、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提问: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驼工的 浏览课文,勾画重点

句子,并朗读揣摩。

善良?

师生交流后,小结——从这些语言、动作

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驼工身为平凡小 明确环境描写与细

节描写的作用。

人物的崇高精神。。



四、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讨论:为了一只骆驼,范介民牺牲了自己 学生思考、讨论,做

到有见解,理由充

分。

的生命,这样做值不值得?

全班交流,引导:驼工与队长有着不同的

生命价值观,但他们都热爱生命,珍惜生 树立正确的生命价

值观。

命。



 

课题 2、夏之绝句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叙事和议论入手,体会作者的感悟。

过程与方法 品味作者运用比喻生动描绘的细腻感受。

情感与价值 热爱大自然,关注大自然,乐于感受自然。

教学方法 朗读、圈点勾画,讨论、练习

重难点 深入领会作者对蝉声的阐释。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导入新课。

《夏之绝句》虽是写蝉声,但也写了 进入回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

童年时捉蝉的事儿,你有过这样的经历

吗?给大家说一说。

    师生交流。



二、体会捉蝉的乐趣。

提问:在6—11自然段中,你认为有哪些

句子写得很真实,和你捉蝉时的感受相

同?哪些句子能表现捉蝉的乐趣呢? 浏览课文,并圈点勾画。

要求:1、浏览6—11段,勾画相关的语句。

2、先独立思考,在再小组内交流。 先独立思考,再交换

想法。

教师引导:抓住关键的字词,引导学生体

会生动的语言和作者当时的心情与愿望。



三、领会听蝉的感受。

1、阅读小练习:自读15—17自然段,想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想,晨间、午后、黄昏的蝉声各有什么 浏览课文,边思考,边勾画重点句子。

特点?它们给了作者各是什么感受?

提示:先将语段中相关的句子勾画下来,

再制成表格。 根据要求自己设计表格,并抓住关键词

句填写。

表格参考如下:

时间 蝉声的特点 作者的感受

晨间

午后

黄昏

2、小结。

   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在一天不同的三个 通过教师的小结,明了写出独特感受的

方法。

时段里听出蝉声不同的特点呢?这都源

于作者对世间万物的关心,来自于对大自

然万物的凝神倾听,所以,只要我们能用

心与大自然交流,也会获得很多独特的感

受。



四、质疑问难。

   浏览课文,勾画出难理解的句子: 浏览课文,勾画出难理解的句子。

   1、作者感悟的句子;

2、读不懂的句子;

3、特别喜欢的句子。







 

课题 2、夏之绝句 课时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句子。

过程与方法 共同完成对难点句子的探究。

情感与价值 感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方法 朗读、探究

重难点 共同完成对难点句子的探究、理解。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搜罗信息。

请大家说说文中有哪些难以理解的句 学生自己讲出难点句子。

子。



二、尝试解答。

鼓励尝试:同桌之间挑一个难理解的句子

试一试。 同桌合作,根据老师

的提示理解句子。

方法点拨:

1、联系上下文;

2、将关键词句作为突破口。

师生交流。(凡学生能用以上两种方法尝试 学生在理解中体会

阅读方法的运用。

解答,不论完整与否,都应加以鼓励。)



三、共同探究。

1、作者为什么说夏天“像一首绝句”?

点拨:夏天像一首绝句,这是个比喻句, 思考夏天与绝句之

间的相似点。

那么,找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极为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重要。因而,可以将喻体拿出来分析,作

为突破口。

参考:绝句是诗歌体裁之一,句式整齐, 从教师的归纳中,把

握重点加以理解。

音韵优美,易于歌唱。

而夏天有“足以代表夏”的蝉声,蝉是“大

自然的一队合唱团”蝉声音色优美,节奏

明朗。

2、为什么说蝉声“何尝不是生命之歌”?

点拨:联系上下文,即在文中第18段中 浏览课文,找相关语

句。

找相关语句,要能突现“生命”二字。

总之,在作者看来,蝉声中也有生命的情 学生交流。

感,当然也就是生命之歌了。



四、总结全文

作者生活在喧嚣的城市中,找不到一片宁 感受作者的感情。

静之所,惟有回忆,才能寻找自己渴求的

东西;关注自然,保持童心,蝉的生命虽

然短暂,但用一生的时间来歌唱,何其感 感受生命的意义。

人。













课题 第一单元诗词诵读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感情。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诗歌,进入诗歌意境,感受诗人情感。

情感与价值 感受诗人悠悠的离情别绪和深深的思念。

教学方法 朗读——理解——背诵

重难点 朗读诗歌,进入诗歌意境,感受诗人情感。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句 在头脑中搜索有关

思念的诗句,调动情

感进入文本。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将

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在一问一答中表现的淋

漓尽致。古代诗歌中像这样写思念之情的

又何止这些呢?



二、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听读,正音。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做到读准、读熟。 自由朗读诗歌。

3、指名朗读。 听读,并做出评价。

4、分组朗读。 朗读诗歌。

5、全班齐读。



三、串讲《长相思》。

1、理解词的上阕。

   上阕写景,暗寓恋情。诗人用三个“流”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表面写水的蜿蜒曲折,其实,以流水比人,

写少妇丈夫随流水去了遥远的地方,暗喻

少妇的心也随流水追随丈夫的行踪飘然 听教师讲述,结合

书本呈现的插图理

解。

远去,直到吴山仍是愁痕点点。

2、理解词的下阕。

  下阕直抒胸臆,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

归的怨恨之情。只得在月明之夜,独倚高

楼,思随流水,思无穷,恨也无穷。 朗读诗歌。



四、学习《无题》。

1、全诗的“眼”是哪个字? 朗读诗歌,感受诗

的感受人。

讲解:“多情自古伤离别”。相见难啊离别

更难,何况正值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

花凋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2、你是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了解这两句诗的本

意和现在人们用的

引申义。

成灰泪始干”一句的?

讲解:“丝”即“思”,泪也因思而落。以春

蚕、蜡炬为喻,说明我对你的爱和思念至

死不变。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了解诗句,在脑海中

呈现画面理解。

中“晓镜”(早晨起来梳妆)的是谁?“夜吟

的又是谁?

4、为什么作者会说“此去无多路”? 明白这是诗人的自

慰。



五、背诵诗歌。 试着背诵诗歌。

课题 2、夏之绝句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散文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与思路。

情感与价值 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彩多姿与无穷的快乐。

教学方法 朗读与讨论结合

重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与思路。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谈话激趣。

    说到夏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 进入谈话状态,拓展

思路,进入文本。

    作家简桢进入夏天后,惟有蝉声最

吸引她,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夏之绝句”

吧!



二、作家简介。

   简桢,当代台湾女作家,作品以散文 听讲述,了解作家的

写作风格。

为主,风格多变,于平凡中屡出奇招与险

招。著有《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

书,被评为“当代台湾十二大散文名家”

以及“散文二十家”之一。



三、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同学间合作朗读课

文。独立思考,谈感

受。

   读完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如:我

读懂了什么;哪个地方读不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老师与学生交流。

2、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浏览课文,根据提示

划分层次,再概括段

意。

点拨:注意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那就是

划分段落的标志。

讨论后归纳:

(1—5):写偶然听到蝉声的惊讶与强烈

的感觉。 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的思路。

(6—11):回忆童年时捉蝉、捕蝉那些梦

幻般的童年生活。

(12—19):对蝉声更加深沉而又独特的

理解和感受。



四、追寻文章线索,再读文章。

    初读本文时会给人一种头绪纷繁、材 了解散文的特点,并

记下。

料零散的感觉。但仔细读一读,文章的这

些材料中都贯穿着一条线索,是什么呢?

——寻找蝉声,这就是散文的特点,“形

散而神不散”。

   再读文章,体会一下,作者用“寻找 再读文章,体会散文

的特点。

蝉声”这一线索怎样将材料串接起来?









 

课题 3、安妮日记(节选)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过程与方法 了解相关资料,理解作者的情感。

情感与价值 深刻了解德国纳粹给人类造成的灾难。

教学方法 朗读——勾画圈点批注——交流

重难点 感受主人公的渴望与情感。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

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个花季少女,  听讲述,初步感受主

人公,准备进入文

本。

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二三岁

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

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我们今天了解的主

人公安妮•弗兰克。



二、走近安妮和《安妮日记》。

1、安妮,犹太少女,她们全家因躲避德国 

法西斯的迫害,而住进她父亲公司“的密 看课下注解,听老师介绍。了解安妮和《安妮日记》,感受主人公生活的社会环境。

室”中。(参见课下注释①)

2、《安妮日记》是安妮从1942年13岁生

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

现时为止,记录了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

程。

3、简单介绍纳粹党对犹太民族的迫害,了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解安妮当时的生活环境。



三、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提问:自由朗读课文,试概括每一则日记 朗读课文,读一则就概括一则的内容。

尽量使语言表达简

洁些。

的主要内容。

老师巡回了解、指导。

师生交流后归纳:根据课文内容,我们看

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这本日

记不仅仅是一名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

容。

是德军铁蹄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

道。



四、再读课文,自主体会主人公的感受。

要求:默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感情

与渴望,并批注下自己的所思所感。 默读课文,体会主人

公的感情与渴望。

提示:

1、可以在不明白处提问; 听清要求,准备动手

批注。

2、可以从句子中的个别词语体会感情;

3、可以从文章句子的修辞角度入手;

4、可以在读到某些句子时展开联想;

5、可以边阅读边记下自己最真切的感受。 批注完成后,可以与

同桌交换看一下。

老师巡回了解、指导。

全班交流。



 

课题 3、安妮日记(节选)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

过程与方法 体会并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自己的感情

情感与价值 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练习体会

重难点 体会并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自己的感情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复习旧课。

1、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2、继续交流自己的批注:分享感受、品析 查看批注,进行交

流。

语言、解答疑难。



二、感受日记,感受安妮。

1、提问:日记是最能直白的表现一个人的

内心世界的一种形式。读了这些日记后,  浏览课文,勾画重点

句子。并概括一下。

你能说一说生活在“密室”中的安妮有着

什么样的渴望吗?

提示:抓住日记中内心独白的关键句子, 

然后进行概括归纳。

师生交流。 朗读句子,从文字中

感受安妮的渴望。

明确:安妮渴望和平、自由、快乐、交流,

渴望写作、当作家,实现自己的理想。

2、分析安妮的形象。

提问:从安妮的文字中,你觉得她是一个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怎样的女孩?

提示:可以参看一下自己的批注,再做进 浏览批注,感受文字

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出来。

一步补充。

全班交流后,归纳综合:

安妮是一个厌恶战争、向往和平,热爱生

命,渴望自由,乐观自信,执著理想的花 通过归纳形成整体

印象。

季少女。



三、课堂练习。

训练题:文中的第四则日记,写出了

安妮的焦虑、害怕、期盼的心情。请你用

日记的形式和内心独白的写法,写一种自 朗读第四则日记。

己的内心感受。(如:高兴、伤心、悲哀

等。)

要求:写一小段即可,语言流畅,感受真 明确要求,开始片段

练习。

实、具体可感。

老师巡回查看,了解这个片段训练学生存

在的问题。

全班交流。 个别同学念自己的

片段。师生共同评

价。

教师指导:怎样才能将感受写具体?

1、运用比喻将感受形象化。

2、调动自己的不同感官,从不同角度来 听技巧,做笔记。

写感受。



课题 4、热爱生命(节选)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多角度欣赏文学作品,体会小说情节的传奇性。

过程与方法 了解与文本相关的一些背景资料。

情感与价值 学习主人公坚韧坚强、永不放弃,勇于自救的精神。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欣赏感受

重难点 能多角度欣赏文学作品,体会小说情节的传奇性。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鲁滨逊吗?他在濒临绝境。 从鲁滨逊进入文本,

初步了解二者之间

的相似点。

时的惊人毅力让我们难以忘怀。其实又何

止一个鲁滨逊,杰克•伦敦笔下那位无名

的淘金者所表现出来的求生的欲望,所展

现的生命的潜能更让我们震撼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 看课下注解,听老师介绍。较全面的了解整部小说的内容和作者的遭遇。

共创作了约50部作品。他自幼当童工,漂

泊在海上、跋涉在雪原,后半工半读才取

得成就。

《热爱生命》的内容简介参见书本22页

注释①。这部小说曾受到列宁的赞赏,列

宁在逝世的前几天,手里还捧着它。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1、分享作品中的感动之处。

①请大家默读课文,采用旁批的形式, 默读课文,批注感

受。

随时将自己阅读的感受记下来。

②、挑选一、二处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与大

家交流一下。 同桌交流。

教师引导:

围绕以下几点来组织语言——让我感动

的地方是……,我因……而感动,作者是 全班交流。

通过……的方式达到这种效果的。

2、感受主人公生命极限的挑战。

提问:文中的“他”为了活下来,经受住 快速浏览课文,用最

简洁的语言记下

“他”经历的困难。

了哪些困难?

师生交流后,归纳:“他”遇到了如下困

难——饥饿、恶劣的天气、伤病、野兽的

威胁、个人体力极度虚弱。



四、小结。

  提问: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慨吗?

和大家分享一下。 整理思绪,畅谈自己

的感慨。

总结:人,在自然界中是渺小的,渺小得

如同满地的荒草。但人也是伟大的,因为

只要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生命

力,他们就能走向文明与辉煌!



课题 4、热爱生命(节选)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会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分析心理描写,把握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

情感与价值 感受主人公永不放弃的信念,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自主讨论——引导点拨——拓展延伸

重难点 把握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导入。

    整篇小说没有告诉我们淘金者的姓 知道心理描写对人

物形象塑造的重要

性。

名,也没有一句对话,但却给了主人公以

生命,使他跃然纸上。原因之一是因为小

说运用了大量细致真实的心理描写来刻画

人物的性格。



二、赏析精彩片段,感受主人公的形象。

1、提问:这篇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

命垂危者求生的画面,那么,是什么促使 学生阅读课文,自主

探究。

他顽强呢?下面请大家自主选择最能表现

人物思想性格的段落或描写,品味分析。

提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试分析一下:

①、从用语用词的准确、传神上品析。 师生交流。学生朗读

体会。

②、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入手体会。

2、交流并赏析精彩片段。

①、齐读课文中描写“他”与病狼较量的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情节,即22自然段“他只是从梦里慢慢

苏醒过来……这个人已经把全身的重量 朗读精彩片段。

都压在狼的身上。”

②、提问:这是小说最精彩的场面,它生

动形象的描写了人与狼搏斗的动作、过

程。你认为哪些词语或句子用得最精彩? 浏览片段,寻找亮

点,并圈点批注。

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最后为什么能战胜

狼?

小结:主人公身处困境却不肯向困难低

头,顽强不屈的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强意 感受主人公的精神

境界。

志,热爱生命、勇敢向前,这些都是他能

最终病狼的关键因素。



三、了解小说的象征意义。

    提问:“他”是小说的主人公,可文

中一直没有出现他的名字,你认为作者仅 讨论交流。

仅是想指代这个个体吗?文中的狼有没

有什么隐含意思呢?

讨论后归纳:“他”喻指整个人类,“狼” 明确象征意义。

隐喻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



四、拓展迁移。 思考交流,树立正确

的生命价值观。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个别学生因学习不如

意而轻生,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启发?

课题 综合性学习:珍爱生命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如何做策划方案。

过程与方法 策划并参与一次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情感与价值 强化珍爱生命的意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

教学方法 引导、实践。

重难点 策划并参与一次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导入新课。

    发展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可以说,

生命这样一个严肃而又寓于深刻内涵的古 明确本次综合性学

习的主题,从而进入

对生命意义、价值的

思考。

老话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倍受全人类

关注。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

1、生命因信念而极其顽强、坚韧;

2、战胜生命绝望的力量在于生命本身;

3、生命因抗争而尊贵。



二、为什么要学写策划方案。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明白学会写策划书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见提前计划的重要。况且,现代企业、

公司日趋正规化,不管你做什么工作,学

会写策划书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三、学习如何做策划方案。

1、探讨:请大家围绕“珍爱生命”的话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题进行讨论,我们采用哪些方式来进行一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

论。

次宣传活动的策划呢?

教师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讨论意见。 师生交流。

2、做策划前的准备

   了解你要策划的东西;定位策划模式;

准备相关资料。 仔细听老师的补充

讲解,了解写策划书

的步骤。

3、策划书的内容

①策划目的或主题

②策划内容,包括分几个环节,活动、程

序,环节的具体内容。

③策划执行的时间、地点、对象

④预期效果

⑤费用核算



四、活动指导。 明白活动要求,聆听

教师的建议。

1、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分工合作,

注意安全。

2、这一次的策划活动可以在“珍爱生命”

这个大话题下选择一个较小的主题来做。

3、先集思广益做好策划书,然后广泛搜

集资料,用恰当的形式展现出来。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

讨论相关事宜。

五、小组活动。

  讨论写策划书。

课题 综合性学习:珍爱生命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策划书。

过程与方法 自我评价策划书,展示活动成果。

情感与价值 从活动中感受“珍惜生命”的熏陶。

教学方法 评价交流——引导点拨——自主展示

重难点 自我评价策划书,展示活动成果。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导入新课。

    人拥有生命享用生命,却往往并不注

意生命。张晓风说:“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 由他人关注生命的

体验进入今天的综

合性学习的展示。

生命“,当然,不是说她第一次遇见动物、

植物甚至微生物,而是第一次真正的去关

注生命。我想我们大家通过这次策划可能

也会有这样的感慨,也会对生命感到“诧

异和震撼”。



二、了解活动过程。

1、请全班活动小组将自己组的策划书拿出

来进行交换,并做出中肯的评价。如果能 小组间互相交换策

划书,小组集体评

价。

提出修改意见,则更好。

提供评价标准: 

①、策划书的项目是否一应俱全。

②、策划书的内容是否具体。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③、策划书的表达是否清晰

④、策划书里的活动安排是否合理 评价过程中遇难处

可与老师交换意见。

⑤、策划书的活动安排是否有创意。

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在全班试举一例存在问题的策划 参与思考,完善策划

书。

书,并和大家一起想办法改进。



三、展示活动成果。

   每个小组选派两三名同学上台来展示

自己的活动成果,要求自配解说词。 小组上台展示活动

成果,其余同学倾

听,展示完后可发表

意见。

教师可有意将同一种展示形式的小组安

排在先后时间里展示,以便让同学们自己

评价哪一组的更好,起到一个正面导向作

用。



四、活动后的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围绕以下话题:

1、活动中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 自由交流,从中受

益。

2、活动完成的经验;

3、活动后的感受与启发。







课题 写作:面对困难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选用充分、典型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了解议论文的有关知识,学会选例、述例、析例。

情感与价值 联系生活谈谈面对困难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指导、练习。

重难点 学习选用充分、典型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导入新课。

    在通往珠穆朗玛峰的山路上,留下了

数以万计的攀登者的脚印;然而最终到达 感受生活中困难不

少,思考应如何面

对?

这座世界之巅的人却是屈指可数。这是什

么原因呢?攀登难啊!的确,在我们的生

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困难,面对困难,你

怎么办呢?



二、回顾议论文的有关知识。

1、什么叫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 跟着老师的讲解回

顾议论文的有关知

识。

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

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2、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

括,有实际意义。

3、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既要可靠又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要充分,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论据。 明白论据可分为事

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经过实践

考验的哲理。



三、给论点选用恰当的论据。

提问: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你克服困难的 回忆自己是如何克

服困难的,试提出观

点。

经历,并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

如果学生提炼观点有困难,教师可帮助归

纳,然后让学生从自己或别人面对困难的

经历中选取最典型的例子来证明你的观 选取最典型的例子

证明观点。

点。

指导: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运用材料要准确。 仔细听教师结合大

家的例子来分析论

据的运用。



四、论据运用的指导。

1、注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围绕中

心论点选择论据。

2、论述的过程中注意叙述与议论之间的 看书本36页的“试

一试”部分,学习写

作技巧。

联系。

3、尝试引用名人名言作为文章的论据。



五、片段练习。

观点: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垫脚石。围绕这 学生自己写片段。

一观点,选用论据证明它。

课题 写作:面对困难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选用充分、典型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写一篇议论文,选用充分、典型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与价值 从作文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念。

教学方法 写作训练。

重难点 写一篇议论文,选用充分、典型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明确学习目标。

1、评讲上节课布置的片段训练。

2、写一篇议论文,注意选用充分、典型 明确学习目标。

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评讲议论文片段训练。

1、指名朗读自己的议论文片段训练。 仔细听同学的片段。

2、请学生客观的做出评价。 客观的做出评价。

3、教师补充、指导。

4、教师小结片段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的方 仔细听老师指导,以

免再犯类似的问题。

法。



三、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题目,练一练。

1、面对困难 思考后,选定作文

题,准备写作。

2、在挫折面前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四、明确写作要求。

1、论点、论据正确。 明确写作要求。

2、作文字数在600字以上。



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听清要求,逐步养成

良好的写作习惯。

1、书写干净、整洁。

2、认真构思,用心写作。

3、作文时,独立思考,互不干扰。



六、动手写作。 动手写作。



























课题 写作:面对困难 课时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增强修改事实论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从作文修改中体会事实论据的准确选择和恰当运用。

情感与价值 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方法 讲解交流——讨论修改——指导修改

重难点 从作文修改中体会事实论据的准确选择和恰当运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明确学习目标。

1、提高作文修改能力。

2、从作文修改中体会事实论据的准确选择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

标。

和恰当运用。

3、通过作文修改,明白事实论据运用应注

意的问题。



二、示例修改。

1、朗读学生的作文。 学生边听边简要记

下作文中存在的问

题。

听的要求:①、文章中的观点

②、文中举了哪些事实论据? 

③、论据运用是否恰当?

2、全班共同评价。 学生点评。

3、教师评价。



三、作文互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1、明确修改要点。

①、语言表达的修改;

②、文中事实论据的修改: 明确本次修改的重

点。

评价标准:

 论据的引用准确无误。

 围绕中心选择事实论据。

 论据的表达与观点保持一致。

2、明确修改要求。

①、四人一小组交换修改作文; 明确修改要求。

②、修改要有必要的旁批与评语;

③、修改态度认真、负责。 小组间开始修改。

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优、推荐。

   要求:各小组投票选出两个奖项—— 学生提名、推荐,举

手表决。

1、最佳论据运用奖

2、优秀作文奖

   教师可参与评选中。

将评出的作文分类收起来。









课题 写作:面对困难 课时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选用充分、典型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评讲,增强选用充分、典型的论据证明观点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 通过评讲,取长补短。

教学方法 讲解、交流、讨论。

重难点 通过评讲,增强选用充分、典型的论据证明观点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一、导入新课。

1、小结上次作文互改的效果与质量。 对照修改认真的同

学找差距。

老师可评定出几个修改认真的同学,将其

修改的作文在班上展示,以便在同学们当

中树立典型。

2、小结这次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 倾听作文中的不足,

对照自己,注意听老

师讲对策。



二、评讲作文的事例的选用。

1、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

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教师举例,并分析: 认真听片段,思考

问题。

 这个论据为什么不能证明观点?

2、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教师举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课堂预测与对策

文开头列举了六个事例,就照顾到不同时 对照书本,重新温习

一次.

代、不同地域。这样就有了代表性和说服

力。

 从学生习作中举例,最好选择两个例子 从正反例子中感受

论据的代表性。

从正、反进行对比。

3、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

不少同学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

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

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 听别的同学的新颖

例子,注意积累。

就非写张海迪不可, 这样一来,谁的作

文与众不同呢?因此,平时要多积累。

   教师列举学生作文中较新颖的事实论

据。供学生参考。

4、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 

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

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教师举例,将修改前后的片段读给大家 听修改前后的片段,

感受论据简要的表

述。

听,让学生感受一下。



三、欣赏优秀作文。 欣赏优秀作文,学习

可取之处。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