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瓶装旧酒:新课改体内的毒瘤(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陈庆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已经颁布很长时间了,2005年暑后江苏省高中也已全部进入了新课改,启用了新教材。任何教育理论最终都必须落实到教学实际中,否则就会变成一纸空文而没有任何现实意义。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语文教学作认真的反思,勇敢地正视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跟上时代的步伐。

新课改对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是一个考验,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到两所“四星级”中学听了几节语文课,也常常上网查阅教学案例,总的感觉是:虽然他们讲得很精彩,在教学模式上也抛弃了逐段串讲,但在教学定位上仍是以掌握课文为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他们是在“教课文”,而不是“用课文教”;学生的活动虽然也很充分,但实质上并没做到独立阅读,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与以往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严格地讲还不能算是“课改”。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现象也值得我们关注:

重“积累”轻“整合”。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离开“整合”新课改就只能陷入困境。就第一学期而言,两本《必修》已有47篇课文,再加上两本《读本》,教学任务相当繁重,而每周用于阅读教学的课时数仅为三节,课时少与课文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是追求“少而精”有选择地教,还是追求“大而全”每课必讲?追求前者势必要在“取舍”上大做文章,实质上是把书本变薄,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追求后者则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即使能完成也不可能深入其中而只能是蜻蜓点水。苏教版新教材是按专题划分,用一个个人文话题来统领,我们为什么不能以“专题”为单位而非以“课文”为单位要来安排教学呢?《语文(必修一)教学参考书》明确告诉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应该在单篇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有每一小块以及整个专题的整体意识,避免对每个单篇逐一分析的教学模式。”(该书第147页)。每一“块”都是一个整体,构成这一整体的几篇文章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相同或相异,或相得益彰或互为补充,抓住联系统领全块不就事半功倍了吗?

重“阅读鉴赏”轻“表达交流”。这与我们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有关,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以“课上得怎么样”“学生考得怎么样”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这无形之中让大部分教师淡化了对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作文教学上写作量偏少,有的班级一学期只写三篇作文;重写作技巧而轻情感表达;口语交际训练则基本上形同虚设。《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观照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否在这方面做得欠缺呢?

重“课内”轻“课外”,重“文字”轻“实践”。谁都知道仅凭几本教材是学和好语文的,语文素养的提高靠的是博览群书。回想自己的求学经历,在语文课上学到的东西远远不如广泛的课外阅读。“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要求并不算高,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容易打折扣,或是阅读量不够,或是阅读质量不高,蜻蜓点水式阅读或消遣性阅读,有的同学也读了很多书,但语文素养并不高,也考不出好的成绩(这当然也与我们的考试制度有关)。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还仅限于“教学计划”中。

以上种种无疑影响了新课改的效果,新瓶装旧酒,是新课改体内的毒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抛开客观因素一味埋怨语文教师“误苍生”是对语文教师极大的不公正;其整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十分漫长而且曲折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而且只要努力就能做到的是: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精心钻研教科书,要走在学生的前面,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这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更需要有百折不挠、敢于担风险担责任的精神!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中学徐州分校 邮编:221140 电话:84402277)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