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语文课程测试评价新理念(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如何实现语文课程测试评价新理念

近日在全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有教师谈到他们学校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教学情况,说是“平时课堂上热热闹闹,考试起来非常不好;期中、期末考试,都要送5—10分给学生。”他们的这种做法固然有其原因,但从他们的说法和做法中不难发现,他们仍然把考试与评价等同,将考试与测验作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唯一手段,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新的语文课程将于今年秋季在全市范围实施,他们的这种做法,这种说法,值得大家的思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不但包括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也包括考试评价理念的转变。《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根据现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现代语文教学评价,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德纳在其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中将人的智能分为八类,即:语言智能、逻辑和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说明每一个体都同时拥有这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各人在诸智能方面绝不是平衡发展的,必定有其优势与劣势。这对于我们的评价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所进行的语文教学评价改革不仅关注学生怎样获得知识,更加关注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提高,而且关注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调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和敏锐的捕捉力,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与劣势,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为促进学生的进步提供依据。评价时,应侧重对学生以下几方面因素进行考核:1.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及技能;2.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和创新能力;3.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4.与他人交流、合作时所具有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5.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状况。

语文课程评价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之一。只不过不要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不要以“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考试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通过考试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习惯,关注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生命意义。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努力改进语文课程测试评价思路,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是新课程改革与评价历史背景下每一位教师肩负的责任。

测试评价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所谓整体性和综合性,从内容上看,应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含习作、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从评价领域看,不能仅局限于知识与能力,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即必须对课程中提出的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全面评价。在评价中,既要对学习的结果进行描述与判断,又要对学生产生这一结果的各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既要看到学生智力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作用的一面。

着眼于对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综合评价,使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自然引导师生把注意力由单纯注重书面表达及阅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扭转一部分人在语文学习上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的不良倾向。教师更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培养,努力探索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方法及途径。减轻考试压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引导到注重日常积累,注重平时努力的正确轨道上来。

还要重视考查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有关学习方法及策略的形成过程。影响学生成长的心理因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两点:一是兴趣;二是有关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这对形成自学能力乃至终身学习的行为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收集、感受、理解、评价和表达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所学知识应强调在新的情景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回忆、理解、感悟、运用等多种心智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练习,避免知识的平面搬移,充分发挥整合作用。

平时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一些具体办法:

(一)将知识、技能的测评与学习态度的考核结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态度等都以分数记入考核成绩中。如:每篇课文学习完毕,都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发讨论,谈学习体会和感受,做到一课一得。采用抢答记分方式,根据所谈内容、认识的程度、态度表现做出评价给予奖励记分,对那些课堂不认真思考,不积极参与讨论,发言不主动的同学,则采取点将必答方式,答对答好给予记分,但无奖励分,答错、不答扣学习态度分。

(二)教师测评与学生自我测评结合。课堂除采用教师提问,学生抢答必答记分方式外,还采取学生自学、讨论、对问对答记分,或将学生所写文章、做的练习汇集,让学生分组进行评等并记分。如:在学完小说单元之后,让学生先分组进行人物形象的口头分析,后各组推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同学中进行分析演讲,各组根据同学的演讲进行讨论、评价,并给予记分,再综合各组所得总分,以此作为该组全体同学的得分,并记入他们的考核成绩中。

(三)课内测评与课外考核结合。除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测评、考核之外,在课外开展各种活动,根据学生活动中的表现、态度及活动内容、效果作记分记录。如在同学中开展人人动手办专题手抄报,进行各种演讲比赛、百科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有成绩入册。

(四)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有效的语文教学效果的测量和评价,绝不能仅仅限于取得考试数据,应当把定量与定性的测评结合起来。语文教学的测量和评定还可以采用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笔试与口试的结合,有助于促进平时语文课程的听说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如果只用一种工具来度量所有的课堂教学,恐怕是不行的。道理很简单:量长度,需要用尺;称重量,需要用秤;量液体,需要使用量筒,测量不同的物体状态,需要有不同的评量工具。就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评价阅读课的工具同样用来评价作文课或活动课,可能就不好用。

根据以上具体方法,我们可以这样来构想对每位学生学期成绩作出评价。学期成绩由期末、期中、单元测验、作文、生活随笔、口语交际练习、课外阅读等成绩构成。期末占30%,期中占20%,单元测验占12%,七次大作文占14%,生活随笔占8%,口语交际练习占8%,课外阅读占8%,另外有奖惩成绩。如作业一贯认真、按时完成,课堂上一贯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参加语文竞赛活动并取得成绩的;对语文教学提出较好建议的,均可获得浮动奖励分。

有人说语文考试是制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瓶颈”,如果考试评价的理念不能得到转变,新的理念不能形成,最后“课堂上热热闹闹”的情景也可能消失。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程评价要落实当前评价改革的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与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因而在功能、主体、内容、方法、时间点选取、结果反馈等诸多方面都会发生许多深刻的变革。教师必须澄清认识,更新观念,并积极参与到相关的实践探索之中,在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中逐步完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 巢宗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3] 倪文锦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4] 韩雪屏 《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5] 徐丽君 《将测评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11期

[6] 戴凤春 《用结构计分法评定语文成绩的尝试》《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2期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