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昔日黄花”,如今有谁愿摘?(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吴伟星

一、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真的成了“昔日黄花”?

请先看一段网评:

高中语文教师也别在这里愤愤不平了。

其实我们都是很功利的。考,我们就教;不考,我们就不教。

中考不考语法,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就不教。高考涉及到语法,所以你们就要教。

初中教师能顾及好自己的三年就是了,不承担为高中教师服务的义务。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责任田吧。

至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得了吧,让我们的后人去完成吧。

以上是百度网上网友就是否能淡化语法这一问题的评论,颇具典型性。

还记得上初中时,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闵建澄老师在执教《事事关心》时,就短语(那时叫“词组”)“正宗嫡传”的类型,和我们学生争得面红耳赤。闵老师说“正宗嫡传”是偏正短语,我们学生判断“正宗嫡传”是并列短语,谁也不肯服输,谁也说服不了谁。二十年过去了,仍历历在目。那场争论成为学生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如今,初中语文“淡化语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冲击着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我十九岁开始教语文,至今已近二十年。1998年以前,老担心学生不能掌握多重复句。1998年以后,再也没有这种担心,因为语法“淡化”了。但是,“没有这种担心”不等于“没有担心”,如今,我担心的是:初三毕业,许多学生不懂形声字,错别字连篇,却不知为什么是“错字”、“别字”;许多学生连词性都辨不清;句子较短还好说,句子一长,许多学生抓不住句子的主干,不能提取句子传递的主要信息,“一叶障目”,感到如坠云雾,不知所云……

“淡化语法”的主要表现为语法知识内容过简,语法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

淡化语法,确实迎合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试想,教师不必费神费力讲解、启发、点拨、疏理、释疑,何乐而不为?学生不必动脑、动手、分析、归纳、理解,岂不“皆大欢喜”?没有了“迎难而上”的痛苦,而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洒脱”,这似乎正是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成为“昔日黄花”而鲜有人持异议的根源之一。

二、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真的能成为“昔日黄花”?

探究语法教学是否重要,有必要对“语法”这一概念作一界定。

什么是语法?

《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语法,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的构成和变化、短语和句子的组织。”

黄伯荣、廖序东所编的《现代汉语》中是这样界定的:“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可见,语法所包含的规律是很广的。包括词怎样组合成短语,词或短语怎样构成各种句子,单句又以什么关系、什么方式构成复句,等等。就其普及面来说,与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日常生活、口语交际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法与学生平时的语文学习是不可分割的。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社戏》,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只有有了一定的语法基础,学生才会明白:句子的主干是什么?句子的主干是:清香夹杂吹来。什么发散的清香?“豆麦”和“水草”所发散的清香。“豆麦”和“水草”是什么关系?“豆麦”和“水草”是并列关系。“朦胧”这一词语用得好,好在何处?“朦胧”这一词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新鲜、生动,写出了月色与水气水乳交融的情状。我并不是说语文老师一定要用成分人析法分析这句句子,而是说,学生只有具有了语法底子才能这样分析。如果学生能这样分析,那他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就透彻、深刻了。

又如,“人不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乐其乐”中,第一个“乐”、第二个“乐”各是什么意思?学生没有“动宾短语”的知识储备,往往讨论半天也说不清;学生如果掌握了“动宾短语”这一知识点,则能很快说出:“乐其乐”是一动宾短语,所以第一个“乐”,是动词,意为“以……为乐”;第二个“乐”,是名词,意为“乐趣”。由此也可看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又如,进行古诗、对联、古文的整句等内容的教学,最好的办法是建构在学生掌握词性的基础之上,这是不言而喻的。掌握词性能促进学生学会对仗。

至于课文中丰富多彩的短语,从语法角度分析它们的结构,又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理性分析。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等,是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拍雪人”、“塑雪罗汉”、“折腊梅花”、“寻蝉蜕”等是动宾短语;“何首乌藤和木莲藤”、“又酸又甜”、“方正、质朴、博学”是并列短语,等等。理清了短语的结构,也就理清了短语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最终积淀成学生的语法基础,成为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对学生的后续发展、终身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语法与学生日常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如,初中生要学会阅读报刊,而报刊上有关新闻报道为了节省篇幅,往往以简要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多见于新闻的导语)。

例:继21日从下午持续到午夜的谈判以一无所获收尾后,韩国与日本围绕海洋勘测争端的副外长级会谈22日又在韩国代表“前景难以预料”的坦率评价中开场。

(选自2006年4月23日《常州日报》)

这段话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单句。它传递的信息十分丰富。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语法功底,理解这句话是有一定困难的。我让学生出来讲讲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意思,站出来的同学大都只会把这句话读一遍。因此,我感到有必要引领学生进行必要的语法训练。

训练1: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划分句子主干。

主干为:会谈开场。

训练2: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长句改为短句。

改写示例:

1、韩国与日本围绕海洋勘测争端进行谈判。

2、韩国与日本的谈判从21日下午一直持续到午夜。

3、那次谈判一无所获。

4、韩国与日本就此问题进行的副外长级会谈开场。

5、这次会谈前,韩国代表表示,“前景难以预料”。

通过训练,学生提高了理性思维能力,对这一复杂的单句的理解显然较为透彻。学生阅读、理解复杂的单句,光靠“跟着感觉走”是不行的。句子一长,就会让缺乏语法功底的学生懵懵懂懂,一片茫然。语法不是可有可无的。

从中国人学语文的历史来看,不学语法与学语法无法相提并论。确实是先有语言文字,再有语法规则。但前人的语言文字现象是建立在约定俗成的习惯、规则上的,这种习惯、规则慢慢积累,便自然而然形成了语法。并不是《马氏文通》出现之后才有语法,即使后人不归纳、不整理,语法也已存在了,因为不遵循语法规则就会说病句、写病文。确实有些人不学语法照样文才盖世,但那只是少数——在茫茫人海中比例又有多少?鲁迅先生1932年曾说“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讲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类,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数千年来钻“暗胡同”的结果只能是少慢差费。古人是不具备语法学习的条件,而今人具备了语法学习的条件(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构建了严密的语法知识体系)却轻视、否定、抛弃,不能不说是一种理论的虚无和盲目的妄自尊大。

初中语文,并不属于“精英教育”,而是属于基础教育,要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跟着感觉走”,学生的感觉一定灵吗?

任何学习都要遵守这样的学习规律:感性—理性—感性。即:先在感性材料中学习,获得感性知识,然后从感性知识去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然后用理性知识指导学习新知识,指导理解感性材料,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指导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形成一定的语法思维习惯,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母语中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语感比较“玄乎”,它带有一定的经验性,“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大量的语言文字的学习能促进语感的形成;但语感又不能光凭经验。语句数量无限内容无限而形式有限,因此可从形式入手,让学生通过掌握基础的语法规则。当学生站在掌握语法的高度去审视汉语中无比丰富的语言现象,许多复杂的问题往往能迎刃而解,此时,学生的语感已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否则,我们真的不知道,学生的语感如何培养。

如果说,整体感知与分析归纳是人的智慧双轮,那么,人文精神领悟和科学主义理性实为语文双翼,应并行不悖,双线发展!

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真的能成为“昔日黄花”吗?

三、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敢问路在何方?

语法知识体系本身博大精深,过偏、过难、过烦、过琐,确实会使教师难以操作,让学生望而生畏。从这个角度来说,删繁就简、删难就易,大方向并不错。但这有个“度”的问题。“过犹不及”,超出了“度”,问题就越来越严重。我有这样的感觉:如果长期听之任之,我们初中语文老师是否有一种“行政不作为”之感?是否有一种良心上、道义上的自责?

删繁就简,删难就易,简到何种程度,易到何种程度,这是需要慎之又慎、严格把关的。最基本的语法知识、最起码的语法技能,是不宜“删”、不宜“淡化”的,这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我们需要建构合理的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体系。能删则删,不能删的基础部分、精华部分,则根据新程标准的精神,以通俗、严密、具体、生动的知识呈现方式呈现,使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体系成为初中语文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常见的基本短语类型、常见的四种句式、常见的单句构成方式、复杂的单句、常见的复句等,是不宜删的内容,因为这些知识和教材、报刊、杂志、网络乃至日常生活,都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操作?总的原则是:贯彻新课程的“以学生为本”的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倡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活生生的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言中)学会分析、掌握技能、举一反三、把握精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的。

(一)系统学习奠基

形声字、短语的基本类型、常见的四种句式、常见的单句、复杂的单句、常见的复句等,宜让学生系统学习,奠定语法基本素质。在这一阶段,可以采用尝试教学法,“先学后教”,让学生阅读语法知识短文的文本材料,自己探究、分析。接着,教师采用讲解、启发、点拨等方式“扶一把”。这犹如小学生学习基本拼音、基本汉字等,属于打基础、打底子阶段。只有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了一定的底子,才具备学习母语的能力。正所谓“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教是为了不教”。

(二)随文而教强化

对语法教学,常州市教研室提出“随文而教”,这确实为一种机智、灵活、有效的策略。“随文而教”,使不少语文知识置于一定的语言背景之中,在游泳中学游泳,在语言中学语法。

课堂教学毕竟有限。随文而教要抓住重点,把握时机。

遇到复杂的单句可随文而教。如,“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十三岁的际遇》,作者田晓菲,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对这一复杂的单句,可引导学生划分成分,梳理关系,划出主干,提炼主要信息(主干为:誓言显得苍白无力)。这样做,无疑使学生的思维更严密,思路更清晰,理解更透彻。

遇到典型的复句,可随文而教。如,“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礼赞》,作者茅盾,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在教学这段内容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辨别每一分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并划分每一分句的主干,理清四个“难道”引领的四个分句之间的关系。这样纲举目张,学生便能深入理解作者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写法,深入理解作者对白杨树火热、赤诚的礼赞之情及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深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从而把握文章的丰富内涵。

遇到精彩纷呈的短语时,我们可以随文而教。如,在进行《巍巍中山陵》(作者刘叙杰,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时,我发现这篇课文词汇丰富,文采飞扬,便引导学生进行归类。并列短语有:烟消云散、断垣颓壁、悲欢离合、枝繁叶茂、莽苍深邃、庄严肃穆、行人车马、风霜雨雪,馆阁楼台,等等;偏正短语有:大江之滨、相互映衬、陡然高峻、林阴大道、工笔长画、依稀可辨,等等;主谓短语有:松柏森郁、草莽绵连、浓翠蔽日、方山如屏、秦淮似带、村舍相望,田圃纵横、城犹潜蛇、山若伏鳖,等等;动宾短语较少,但若划分主干,仍可整理出:留下传说、抹去痕迹、作出旁证、汲取经验、悬挂横匾,等等。这样进行辨别短语类型训练,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让学生在理性分析中掌握词汇,积累语言,可谓一举两得。

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可以随文而教。如,《短文两篇》(《黄鹤楼》、《于园》,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的探究练习二,要求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句子中的加点字,共有四个句子:1、遂以名楼;2、富人于五所园也;3、主人处处款之;4、缘坡植牡丹、芍药。做这道题,我引导学生从语法角度分析,解释加点的字。“遂以名楼”,实为“遂以(之)名楼”,“名楼”为动宾短语,所以“名”要解释为“命名”;“富人于五所园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判断,相当于“是”,“园”的意思是“建筑的园子”;“主人处处款之”,是个主谓短语,主语是“主人”,状语为“处处”,谓语中心语为“款之”,“款之”是个动宾短语,因此“款”应为动词,解释为“款待”;“缘坡植牡丹、芍药”,整个句子其实是一个连动短语,而“缘坡”是一个动宾短语。因此,“缘”是动词,解释为“沿着”,而不能解释为名词“缘故”。显然,让学生从成分分析解度判断词性,学生便能正确解释文言文中的关键词,久而久之,在文言文学习中便会形成较强的语感。

……

抓住重点,随文而教;抓住难点,随文而教;点拨引领,随文而教;举一反三,随文而教……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便在随文而教中锻炼、建构、提高、增强。

(三)语文活动拓展

语文课程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语文探究的过程,是感性的过程,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广泛开展语文活动,能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学习资源,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探究意识。语法教学可以在语文活动中拓展。

如,我们可以开展“收集对联”、“为自己改作文”、“街头巷尾找病句”、“分类摘抄报刊上的精彩短语”等多种活动,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中学语法、用语法。

例如,学生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对联六则”之后,我组织学生从报刊、网络、书籍、门联等途径搜集课外对联,摘抄在语言积累本上,并进行交流。我国的对联文化源远流长,学生搜集到的对联无比丰富:或精妙绝伦,几成绝对,如,“运道远近连通达,福禄礼祺禧祯祥”、“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等等;或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笔弱多临秦汉帖,辞穷重读古今书”,等等;或清新自然,沁人心脾,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心澹水木秀,兴幽鱼鸟闲”,等等;或慷慨激昂,催人奋发,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等等。我又引导学生分析:你收集的句子为什么是对联?对联有什么特征?通过讨论、点拨,学生归纳出对联的主要特征:字数相同;对应处词性相同(一般情况如此);意思相对。开展这次活动,我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迅速判断词语的词性,培养他们的语感,并要求他们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学生的语法水平在语文活动中拓展。

“语法无用”、“不教语法”,如果作为语文老师的个体理论认识,也许并不悲哀,因为谁都有自己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与感悟,谁都有自己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思考与解读。

“语法无用”、“不教语法”,如果作为一种思潮,人们不断地推波助澜,并外化为语文老师的群体思维习惯、教学行为,那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因为这将影响着千千万万学生,后果堪忧,难以设想!

语文教学中,语法不是万能的。它不是万能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锁。用语法不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我们需要语法,也需要整体感知;需要理性思维的培养、训练,也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

语文教学中,没有语法是不行的。语法是语文素质中的重要一环。缺少它,犹如人折一臂、少一腿,何能健步如飞、举重苦轻?

我们不能为了考而教,而应为了学而教。

何必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我思故我存!

我言故我存!

我行故我存!

愿我们语文老师,多一些思想,多一些实践;多一些体验,多一些感悟;多一些责任,多一些收获;多一些大气胆略 ,多一些高瞻远瞩!

2006年6月,作于云卷云舒轩

[作者简介]:

吴伟星,男,生于1971年7月。1989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教科室主任,从工作至今一直担任两个班语文教学工作,兼作班主任。全国教育情报研究会会员,常州市中语会会员,常州市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指导小组成员。2004年5月被评为常州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2005年10月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作者邮箱: wuweiwei9@hotmail.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