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文句衔接题”的解题技巧(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说说“文句衔接题”的解题技巧 赵孝云 从句子衔接的角度去考查语言能力的题型,称之为“文句衔接题”。怎样解答这种“文句衔接题”呢? 首先要把原文段读懂,看话题是否统一,前后文是否一致。语段是由若干句子构成的,一个语段只能有一个中心话题,这就要求每个句子必须紧扣话题协调配合,使话题统一,中心明晰。例: 文后的句子,能衔接上文,使上下文文意相通的正确选项是: “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断,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 A.潮声先是有点含混,像孩子牙牙学语,待到清晰,又可辨高与低、颤与滑,无一不清亮而和谐。 B.它咆哮着,猛烈地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拔刺着岩石的壁垒。 C.月光下,海面织出了朵朵银色的浪花,美丽地跳跃着。 D.从天边微微粼粼直卷到岸边,触着礁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光。 这是个描写段。第一句将山、海对比,海的特征是“动”、“活跃”。作者在“活泼”、“呆板”二词中已露感情倾向,对海的喜爱和对海的认识初步明确。第二句先写山“黑郁郁的”,“如同病牛一般”;再写海,是“她”。是“没有一刻静止”。对文段有了大致的认识,再逐项比照,仔细推敲,看和文段哪些一致之处和不吻合之处。 A项,写潮声,是牙牙学语,可辨高低、颤滑,是清亮、和谐,是听觉描写;而文段上文写山是“凝望”,写海是“你看”,都是视觉描写,这是感受角度不一致,应排除A项。 B项视听觉兼写,但“咆哮”,“猛烈地向岸边袭击”等描写,将海写得很凶猛可怕,和文段对海的喜爱之情不谐调,这是感情基调不一致,也应排除B项。 c项把海写得很美,既是活泼的,又是动的,是没有一刻静止的。但“月光下”三个字和文段中“昼长人静的时候”相矛盾,这是时间环境不一致,也应排除c项。 D项和上文“凝望着青山”对比描写,是“微微粼粼直卷到岸边”,是“欣然地溅跃了起来”,是“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从感情基调、观察角度各方面都与原文谐调,故正确答案应选D项。 其次看句序是否合理。一段话不仅要围绕一个核心,还要“言之有序”,即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以及各句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起来。例1 995年高考第6题“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中第一组: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座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项上。这一例,结构上①②两段是转折关系的句子衔接形式。②和①相比,②的第1个句子让宝塔作主语,和第2句后分句主语保持一致,前后两句中的“在”与“不在”相对,这样使句子叙述的中心得以突出;而①句中,三个主语依次出现,角度不时变化,语气不连贯;“有”与“在”不能相对,中心也不突出,故去①选②。从句序合理的角度去分析,答案应选②。 再次看语言是否连贯。一个完整意思的表达,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连贯性。语言连贯问题,从大处讲,就是对文章思路的辨析;从小处讲,即是对句与句之问关系的辨析。要保持语言的连贯,除了要注意话题的统一、句序的合理外,还要注意语意语气上连贯。例:填入下面句子中方框处的最恰当的文句是( ):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本题题干说的是翻译作品是“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四个选项说的意思是翻译作品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两个句子的话题虽然一致,但题干说的是“要求(希望)”,选项说的是“结果”,中间意思跳跃太大,这就需要一个过渡把“希望“和“结果”衔接起来C这个过渡句应该表达出“翻译作品大量涌现”的意思,这样把题干和选项的两个句子连接起来,就形成“希望有翻译作品——翻译作品涌现一一产生了大的影响”的句链,文意十分畅达。题干没有指明翻译了那些具体作品,所以选项A、D“这些翻译作品”指代不明确,也没有依据,使人有不知头脑茫然之感,语脉不贯通。衔接“翻译作品日见其多”,然后再用“这些”,指代就落实了。B项把“这些作品”放在“一方面”之后,表明它只是这一分句的主语,与后一句无关,不合复句的表达习惯,形成病句,故而C项为正确答案。 《语文教学与研究》第3期 1997年3月刊发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