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学习的思考(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山东省临清市尚店中学 雷士兴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教学模式,更应成为一种教学思想贯穿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对其不能简单的模仿,只有掌握其实质,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实效,学生才会真正学有所获,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模式 思想 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广大的语文教师积极的探究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多种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异彩纷呈,“自主合作”风靡全国。然而,在繁华的背后是否存在热闹的空洞、虚假?应怎样认识自主、合作探究呢?以下谈谈我的拙见。 笔者听过不少的公开课示范课,有的老师采取学生分组的方式,把一篇课文的分成几部分,每组分配一部分,然后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其他组回答,教师则成了课堂的旁观者,并称之为这是绝对的“自主合作探究”;也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时而让学生表演、提问,时而朗读、讨论,形式多样,但缺少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以至“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如有位教师在执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让学生表演杜甫的老态龙钟的样子,看似让学生动起来了,课堂热闹非凡。实际并没有把握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没把重点放在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上,他设计的表演与此毫无关系。只是对别人教学模式的机械的模仿,而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这样不但提高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培养不了语文能力,反把课堂搅得如同一窝蜂:有的借题发挥作点搞笑动作;有的窃窃私语、瞎聊天;有的左顾右盼、无所事事,课堂纪律极为散漫。我认为以上都没有把握住“自主合作探究 ”的实质。 一、什么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合作探究”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题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国内外研究表明自主学习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学习者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目标。目标既有教师预设部分,也有在课堂中根据实际情况生成的部分。而不是所有目标都由教师预设或像个别教师为体现所谓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完全由学生制订目标。学生对于分层次的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做出选择,学的快的可以拓展阅读大量的课外材料,慢的能保底即可。2、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以主动的姿态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性感体验。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进行监控并作几时的调整。在教学中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对自己始终学习保持一份自尊和自信心。[2]简言之,一堂课是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就要看教师是否真正发挥引导作用,学生是否参与学习目标的制订,能否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保持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那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在科技高度发达专业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既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会合作”已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远不只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其实,合作学习是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的组织形式。其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学会合作与学会知识同等重要。可以使学生从多交角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究学习是人们为获得对某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而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行为方式,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发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以上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分开说的, 其实三者不是截然分开的。笔者认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都是一种探究学习。合作时必须有自主的学习,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质量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高,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上来就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容易流于形式。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学生确定的尊严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当前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1、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没有能够很好的结合 有的教师怕别人说限制学生自主,而大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有的教师课前设计好问题,学生上课就回答问题,一个学生答不对则换另外一个学生,一直到有学生答对为止,然后再换另一个问题,如学生答的不满意,教师就想千方百计直到学生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江苏的一位教育专家说:“这就是以学生之口代教师讲出答案,由满堂讲变为满堂问,是满堂讲的翻版;这就好比教师埋下地雷让学生挖,挖到一个再挖另一个……”以上现象说明我们教师没能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前提教师角色的转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当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积极的提出建设性意见,例如:当学生为学习内容或方法发生争论,意见难以统一时要适当集中,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要适当点拨,学生对问题百思不解时要适当讲解。教师的引导应是含而不露,指而不名,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时,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高质量的引导应或开阔见闻,或增强技能或提高认识升华精神。 2、学生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难以收到实效 有的教师将课堂上的时间大多用于朗读、提问、讨论、表演等形式上,表面上课堂轰轰烈烈,实际难于收到实效。要想真正实现合作学习需要学生有相当的阅读储备,广阔的视野,这是语文课改的所有活动得以有实效的关键。所以不能上课就一味的提问、讨论,对于简单的问题没必要浪费时间在那儿“一本正经”的讨论,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限于学生知识层面的狭窄,阅历的肤浅,即使“挖地三尺”也不可能讨论出个“丁与卯”来,让大家在那儿作“深思状”也毫无意义。我认为要想收到实效,讨论前必须先让学生明确小组“共同任务”及自身承担的责任,讨论时教师应融于其中,巡视引导,有针对性的做一些辅助工作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融合……,另外教师要注意合理分组,适时调控,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3、学习中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和方法 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的要求不明确,不具体,造成学生学习过程的混沌,缺少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师和学生都只注重讨论结果是否正确,而忽视了对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应该在重视结果的同时更重视情感态度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习得。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探求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3]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使教学有特色,有成效。 三、我们要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更应把他看作一种教学思想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课改中“东施效频”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之所 以出现种种问题和失误,恰恰在于简单机械的模仿,方式方法的不对。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学习的不单单是课堂教学外在的形式,更要把握好新课程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走进语文学习的乐趣之中。只要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自主,摆正教师在学生自主中的引导位置,让学生有效的合作,实实在在的进行有价值的探究,在学习中有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于课堂上采取何种形式就可根据课型灵活掌握了,而不必拘泥于形式。束缚自己的手脚,戴着脚镣跳舞。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也注定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只要我们把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质,灵活的运用各种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为我所用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收到实效的方法,才能称之为好方法,也所谓“教无定法”。我相信我们上下求索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广大教师在历经磨练之后,一定能让自己的语文教学出特色、出风格。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2. 肖川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成长》 3.季俊昌.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山东教育.2006(1) 作者简介: 雷士兴,山东省临清市尚店中学教务主任,中学一级教师,聊城市级课题“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题组副组长。 通讯地址:山东省临清市尚店中学;邮政编码:252662 联系电话:13969517343 电子邮箱:sdzyh@126.com 作者邮箱: sdzyh@126.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