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的新注解(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甘肃省靖远县平堡乡 李滋浡

读论语,对朱熹,南怀瑾和一些学者的解释产生怀疑,希望研究《论语》的学者给与指点。

(一)

[原文]为政之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解读]联系上下文理解,“父母”简略句,应该独立成句,“其”指代“父母”。事父母,唯独他们生病,最令人忧虑。人老了,无病而终者很少。往往都是生了病,治疗不及时,治疗不当而走了。所以,父母生病是子女最忧虑的事——天塌地陷。父母生病及时治疗是子女应尽的孝心。

朱熹和南怀瑾等,把“父母惟其疾之忧”看成一句话,“父母”作主语,“其”指代“子女”,说,父母担忧子女生病,子女应体察父母心,以消其心头之忧,这就是尽孝。如果真是这个意思,那孔子一定会说:“莫负天下父母心”。不会像朱熹和南怀瑾绕那么大的弯子。

(二)

[原文]八佾之十六。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解读]比射与比为力是不同项目。朱熹和南怀瑾都把“为力不同科”解释成:因为各人的力气不同,“为”是动词,而他们却当成连词解释。

(三)

[原文]述而之十七。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解读]这是孔子学习了《易》后发的感慨:《易》太好了,遗憾的是学得太晚了,如果是提前数年,五十岁开始学,五十岁后曾经出现的一些过失就可以避免掉。朱熹和南怀瑾都解释成:未学而准备要学。南怀瑾说孔子的这段话是四十多岁说的。对此提出三点质疑:1、孔子在四十多岁时难道已经朝不保夕,所以祈求上天延长寿命?2、既然要学,那就立即去学,为什么要到五十岁呢?3、在未学时怎么能知道学了可以无大过呢?

(四)

[原文] 先进之二十。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解读]不践迹,不踩着坏人的足迹走,不与坏人同流合污,所以,他是善人,不是坏人;不入于室,不向圣贤学习,不入圣人之室,所以他是善人,不是圣人。朱熹解释说,善人者质之美者也,虽不践圣贤之旧迹,亦不为恶。按照朱熹的解释,善人是天生的。南怀瑾说,善人积阴德,但做好事,连自己内心也不留痕迹,是故为善人。

(五)

[原文]先进之二十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稀,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与?”“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解读]文章可分两层,第一层,四子言志;第二层,孔子与曾点议论三子所言。从子路、冉求、公西华所言可以看出三子皆初生之犊,志大才疏,十分狂简。孔子赞许曾点所言,并非反对从政,而是含蓄否定三子所言。孔子论三子所言,孔子说为国以礼,而三子皆言出不让。论公西华的一段比较费解,孔子说,宗庙会同,都是诸侯国君参加,是邦国大事,公西华想当司仪是大任,他却认为是小事,孔子说公西华把它看成小事,那什么是大事?文章用反诘手法。朱熹对本文的解读有三点不符合文章原意。其一认为孔子赞同曾点所言是因为其胸怀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其心“则蔼然天地生物之心,圣人对时育物之事,志同圣人,可比尧舜。”把曾点捧到超凡入圣的圣贤境地。其二,认为孔子贬子路而褒冉求、公西华。其三,把孔子论公西华的一段话误解成褒奖,他说:“以赤之才而愿为小相,孰能出其右而为之大者乎?”公西华才华超群,无与伦比,被捧上了天。南怀瑾在解读孔子赞同曾点时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民,曾点的精神境界很高,憧憬大同世界。”错把凡夫当圣贤。

(六)

[原文]微子十六。长沮、滐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滐溺。滐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求不与易也。”

[解读]本文有两处难解:1、子路问津。长诅说孔子知道。长诅的话语带双关,嘲讽孔子道济天下,济世救人,却连自己要走的路也不知道,如何救世救人,给人引路呢?2、子路把长诅、滐溺二人的话告诉孔子后,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为谋。“鸟兽不可与同群”比喻说明这个意思。孔子引用这个比喻,说明自己不能够与长沮、桀溺同群共伍,所以感到很失望。既然如此,那谁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呢?也找不到,所以孔子“怃然曰”。朱熹把“斯人”解释成“君与民”所以读朱批论语的人把这段文章翻译成:“我是不可以与鸟兽同群的,我不与天下的人在一起,又与谁在一起呢?”孔子如果能看到朱熹等的解读,我想他一定会很生气!

(七)

[原文]宪问之三十九。子击罄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罄乎!”既而日:“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解读]孔子在卫国,有一天正在击磬排闷解忧,有一个挑着草筐的人经过门前,听到磬声若有所悟,他说:“这个人有心思啊!他在击磬抒怀。”过了一会儿他又说:“见识浅薄鄙俗呀!你听这硁硁的罄声不正表达了他的心声:没有人理解自已!既然对你的所作所为没人理解,那就停手不再干算了。人生在世,处世做人要懂得变通,正如《诗经》上说的,要过河,水深时就索性穿着衣服过;水浅时,可以提起衣服过。”孔子听了感慨地说:“他说的很果敢呀!然而凡事在末尾,究竟是“厉”,还是应该“揭”,要果断作出抉择,却是很难呀!“深则厉,浅则揭”是一个借喻,说明审时度势,量体裁衣,处事要懂得变通。朱熹解读孔子的话时,把“末”解成“无”,说如果果于忘世,就没有困难。不合文意。南怀瑾解成“最后”这是对的,“末”,末尾,就是最后。凡事推到最后不能再推,必须做出决断,往往拿不出办法,有时有办法,要做出牺牲,经受痛苦,下不了决心,所以说“末之难”。南怀瑾解释“末之难”说,孔子说人生最后的结论很难下;做事要权变,深不得,浅不得,在深浅之间把握恰到好处很难,仍不合文意。

(八)

[原文]乡党之十八。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解读]暮春时节,清风徐徐,阳光明媚,山间鲜花开放,空气清新,一群野鸡在山梁上又唱又跳,快乐极了。孔子和学生经过这里,野鸡见人走来,展开美丽的翅膀,飞向天空。盘旋了一会儿,又落在山梁上,聚集在一起。孔子触景生情,感慨地说:“山梁上的这群野鸡,真得其时呀!真得其时!”是的,真得其时!世间的不少事情不也是如此吗!往往都是得其时,得其位,获得成功和快乐。子路听了老师的议论,也若有所悟,立即向老师做了一个揖说:“老师,您谈得真好!”这时野鸡又鸣叫着飞走了。朱熹把“色”解释成“脸色”,说野鸡看见人脸色不善,就飞走了。把“子路共之”解释成:子路把“时哉”误听成“时鲜”,以为孔子想吃野鸡,躬着身子去捉野鸡,把师生共鸣的大合唱,变成了独角戏。在本文中,孔子同学生讨论了一个哲学范畴——偶然性问题,当今有些研究《论语》的学者把“时哉”解成“识时务”,结果把文章主题一笔抹去。

(九)

原文]为政之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君其所,而众星共之。”

[解读]朱熹把“政”解成“正人之不正”。现代的一些学者根据朱熹的解释,把“为政以德”解成,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不合原意。文章本意是为政的人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感化人。“北辰居其所”和“舜恭己正南面”都是这个意思。只有这样,才能“众星共之”,天下归心。孔子多次谈为政,都强调这个思想。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大学》也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身修才能家齐,国治,天下平。”

(十)

[原文]述而之八。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解读]愤,愤恨,愤怒。研究学问,苦思冥想,仍然不能弄通,从而产生激愤情绪,决心非通不可。悱,悲伤郁闷,研究学问,百思不得其解,山穷水尽疑无路,悲观灰心,如果学生处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的指点开导就是雪中送炭,久旱得甘霖。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强迫学习,强按牛头不饮水。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没有这个因素,教学必然失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培养激发兴趣,求知欲,这是从事教学必须做的第一件工程。这是孔子首创的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个内涵。阐明事例(原型),让学生联系课题,有所领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这是孔子首创的启发式教学的第二个内涵。一座房子有四个墙角,以其中一个为例讲述,让学生知道这叫“隅”,并联想其余三个,能知道这都是“隅”。由原型联想课题,通过类比推理并领悟,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达到开展智力的目的。“复”南怀瑾解成“回来,回到自己思想智慧的本位”,概念转移,“复”是教师的教。学生不能举一返三,教师不能再继续教新的东西了。

(十一)

[原文]学而之十一。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读]孔子认为可以从三方面观察人子之孝;父亲在世时观察他的志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父亲去世后,观察他的行为——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守孝的三年中,如果不改变他父亲生前的处世原则,这便是孝子。南怀瑾说:“我们在向前辈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说,父母如果是小偷,难道也要儿子当三年小偷?“这叫圣人吗?照这样讲,我就叫他老鼠生儿子的孝道哲学。”孔子在这里讲了学习历史,继承传统的问题,“无改于父之道”是取其精华,剔其糟粕。谁说吃鸡要同鸡毛一同吃?即使圣人也有不足的方面,向圣人学习并非全盘继承。

(十二)

[原文]学而之八。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解读]君子不庄重,做事不认真,就不会有威严,所学的知识学问就不会巩固。做人主要讲求的是忠诚守信。不要交不如自己的人为朋友。有了过失要迅速改正,不可畏难苟安。南怀瑾对本文这样解读:上面教你尊重自己,下面教你尊重别人。南怀瑾说:朱文正公及有些后儒们都该打屁股,乱注乱解“无友不如已者,”照这样的原则交朋友,大学校长只有能同教育部长交朋友,部长只能同院长交朋友,院长只能同总统交朋友,总统只能同上帝交朋友,上帝能同谁交朋友?上帝没有朋友!孔子的这些话是对他的那些正在受启蒙教育的学生讲的,对常人来说也未尝不可。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交学问道德比自己强的人做朋友,更有益进步成长。释迦牟尼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声闻交缘觉,缘觉交菩萨,菩萨交佛,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无须他人帮他升造,他可以交芸芸众生做朋友,帮他们修成正果——这就叫物极则反吗?上帝岂能没朋友?

邮政编码:730605

2006年3月

作者邮箱: lizhensheng2006@yahoo.com.cn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