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渭塘二中 李京 凡是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对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都有着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但往往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使本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复杂化。心理学上认为,所谓的心理健康,就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情况,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进行适应。即无论遇到任何挫折、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都能以组织和社会上认可的行为方式进行克服。十六七的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也往往也很多。最近在班中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感触颇深,使我更清楚地了解到在班主任工作中关注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这学期开学,我班进来一名女生,经过观察,我发现她比较文静,学习也比较认真。在几次测验中,成绩也还好。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令我很恼火。她原来学校有个女生和她通信,本来这也无可厚非。可信中的内容讲的都是那个女生告诉她自己正和一个男生谈恋爱的事。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我发现她把那些信件在同学之间传阅。初中生早恋本来就是最让老师头疼的事,而她居然把那么一个鲜活的实例在班中传播。我狠狠地批评了她。可没想到,经过这件事后,这名女生的成绩一落千丈。联系了她的家长后才知道,这名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家父母百般宠爱,小学里也是一帆风顺升入初中后成绩也很好,可后来因为她跟一个老师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成绩一下子就跌了下来,这也就是她转学的原因。没想到又发生了上面的事。 这件事让我在反省自己工作方法之简单,也看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大意义。现在的学生,大多从小接受了太多的关爱,被保护得太好了。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一点挫折就承受不了了。可让我们放眼未来,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科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让这些学生将来如何去面对大千世界呢? 人生中的挫折是难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挫折应付能力往往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挫折容忍力越底,产生心理危机的可能性越大。如何注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培养,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值得探讨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以下是我个人的几个观点: 一、注重自我教育,有效控制不良情绪 中学生的情绪和感情不够稳定,处于过渡时期。一些学生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有时为一点小事而伤心或大发脾气,有时为某次考试不理想而沮丧。有的学生时常被悲观、忧郁、孤独、紧张等不良情绪所困扰,导致学习没兴趣,精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甚至有的学生因考试不理想或学习上的压力,居然从高高的楼顶上跳下来。由此可见自身情绪控制尤其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控制情绪呢? 控制情绪,并不是简单的抑制,而是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北京大学心理系孟昭兰教授在《人类情绪》中指出:“情绪情感是认识自我的镜子。”她还强调“人对自己要有自我的认识,特别是要认识自己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智慧能力和情感动机、个性习惯等”。当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时,应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具体分为三步。第一步,正视现实。要求学生接受并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因为每个人并非时时刻刻是积极乐观的,偶然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了解自己的情绪处于什么状态,即是什么心情或心境,并让学生认识自己产生不良情绪时的一些身体表现(姿势、言语、面部表情和体态等方面)。如:悲伤时痛哭流泪,痛恨时咬牙切齿,恐惧时手足无措。训练学生通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的身体平静下来。第二步,找原因,查根源。找到自己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人什么事产生的不良情绪,着重分析自己主观方面的原因,并回忆自己曾有哪些类似的不良情绪及被不良情绪缠绕的体验和危害性。第三步,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任何不良情绪都是可以控制、转换的,如“化悲痛为力量”、“自卑的超越”等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如通过语言与他人沟通得到他人的理解或转移精力(听音乐、散步等)便情绪得以缓解。实践表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开展自我批评,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对控制不良情绪,收效良好。 二、注重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人生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挫折对每个人来说也是难免的。但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强,能打击或经得起挫折,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住挫折考验,面对挫折恐惧而消极悲观、忧郁,自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特别是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强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给人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冲击,使矛盾、冲突更普遍更尖锐。因此班主任要认真地给学生补上挫折教育这一课。 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在常教育工作中,经常教育学生要有意识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明白许多饱经风霜、遭遇过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有作为。 三、注重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境 乐观就是以宽容、接纳、愉悦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现实世界,它能很好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美国心理学教授马丁认为:“乐观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因而培养这种能力,还要注重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境。 如何使自己乐观起来?美国两位心理学家米勒和戴尔纳通过认真调查研究认为:乐观的人多数是自爱、自信的,自我控制能力强,且性格外向易与他人交往。鉴此,我通过目标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如“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以轻松的心情对待环境压力,以微笑对等生活等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自然、自信积极、乐观向上。 总之,只有关注了学生心理健康,并对症下药,才能让每一次挫折转化为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才能让学生健康地成长起来。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