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写作教学观,切实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福建省浦城县山下中学 章斌

摘要: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重新分析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并且把生活分为第一生活和第二生活,正确阐释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澄清了一些语文教师对生活的片面理解和认识,确立了科学的写作教学观。另外笔者根据科学的写作教学观,结合当今社会生活实际,创设了人文作文、科学作文、艺术体育作文、实用作文等新的作文样式,丰富和发展了学生作文内涵。本文还报道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基本做法和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科学作文教学观;第一生活;第二生活;人文作文;科学作文;艺术体育作文;实用作文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学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尽管许多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总结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一写作基本规律。然而,笔者在学习中发现,有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没有从写作哲学的高度和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特征去认识写作理论中生活与作文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片面地夸大了生活对作文的作用,认为学生作文水平不高,是因为学生两点一线生活不够精彩;或者是说一个人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自能下笔生花。这种看法在理论上是不科学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本文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分析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确立了把第一生活与第二生活结合起来与时俱进的科学写作教学观。其次根据当今社会的生活内容与变化,创设了人文作文、科学作文、艺术体育作文和实用作文的新的作文样式,多层次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在作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理论的实施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最后,笔者还报道了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采取的措施和做法,特别是笔者在指导学生人文作文、科学作文、艺术体育作文和实用作文训练中取得的教学成果。从实践上证明了树立科学的写作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一.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提炼生活与作文的概念,正确认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

生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义项为:(1)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2)进行各种活动。(3)生存(4)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4)﹝方﹞活儿。笔者认为,这是对生活通俗话的理解,不能作为作文之源来理解。因为人是社会性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都必须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作为中学生,他们的学习也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个人只要活着,就有生活的经历和活动。事实证明,一个有生活阅历的人不等于他就能写出文章。所以,生活在写作理论上应该是一个哲学概念,我们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上去认识去提炼,才能正确理解这个词的内涵。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生活因为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属于物质的范畴。作文因为其内容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是社会的产物,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属于意识的范畴。这样,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理解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即生活是作文的基础,而作文又能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和改造生活,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由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实践性的,因此,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生活转化为作文,作文又转化为新的生活。从实践对理论的作用方面看,生活是作文的基础,这是不容含糊的。但如果把生活对作文的作用绝对化,就会产生轻视阅读的倾向。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认为:要让学生写出立意深远、文采飞扬、赏心悦目的好文章,就得让学生广泛阅读,勤于积累。古人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阅读也是一种生活,实际上更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生活。这样看来,写作哲学中的生活还应该包括了阅读欣赏等精神活动。写作哲学中的生活概念比通俗的生活概念的内涵更丰富。为了让读者正确认识写作哲学中的生活概念,笔者把生活划分为第一生活和第二生活。

所谓的第一生活,指的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人的经历、见闻。所谓的第二生活指的是人们阅读、欣赏、体验、感悟等精神方面的活动。我们再根据物质与意识关系,能够明确:第一生活又是第二生活的基础,而第二生活又能提高人们对第一生活的认识。如果离开第一生活进行作文,学生的作文内容或是编造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故事,或是取材俗套千篇一律。如果离开第二生活,学生的作文却立意不高,技巧不强,甚至写成了不伦不类的东西。

所以,我们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上去理解分析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才能正确理解和领会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个作文教学中的哲学问题。

二、把第一生活与第二生活结合起来,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写作教学观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证明:突破性的成就依赖于教师的科学教学观念的确立和对学生课内外学习新生活的构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作文阶段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要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师要使自己的作文教学达到这个要求,关键是树立科学的写作教学观念。什么是科学的写作教学观念呢?笔者认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去认识分析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作文,把第一生活与第二生活辨证地结合起来,与时俱进,这才是一种科学的写作教学观念。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修养,才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的教学观:

首先,在任何时候都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很多好处的,它能帮助我们自觉地改进思想方法和教学方法,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其次,语文教师还要不断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作品,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在知识日益更新,信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一个语文老师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怎么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只有教师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挖掘出教材的价值,多元地引导学生理解书本,理解生活,学生写起作文来才能游刃有余。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如果自己都不能从第一生活出发,结合第二生活的体验认识生活,又怎么指导学欣赏名山大川、小桥流水?怎么能指导学生聆听蝉吟虫唱、风吹鱼滴?怎么能启发学生思考星汉风云、世事苍生?怎么能体会珍器古玩、诗文书画中蕴藏的人情呢?因此教师用耳聆听,就应有感知天籁之音;览尽奇物美景;感悟生命真谛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三,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使自己的教学站在历史的发展前沿。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可以引导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促进人们牢固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们实事求是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有义务学习下列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知识,因为它们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1)现代物质科学理论与技术,如量子理论与微观世界,系统科学,相对论与新的时空观;(2)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知识,如生命的起源与人类的进化,DNA与分子生物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研究;(3)前沿信息技术与产业知识,如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机;(4)现代生物技术知识,如克隆技术与干细胞研究知识,现代农业技术;(5)现代空间科技及产业技术,如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空间站与太空移民等;(6)高技术新材料及产业知识,如信息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7)新能源及资源环境技术知识,如核能、太阳能、氢能可再生能源,海洋技术;(8)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如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机器人技术,数字化军事技术,智能交通技术;(9)综合性高新科技技术,如激光技术,超导技术,纳米科技,电动汽车,高速磁悬浮交通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充耳不闻,还想像古人一样,关起门来做什么学究,必定是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要的。

第四,教师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表现在心智上。教师每节课都是自我挑战,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运筹帷幄。教师的良好的心理品质还表现在创设写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又能规范引导上面。

三、结合第一生活和第二生活的新内容,与时俱进,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作文能力训练,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1、对现代生活内涵的理解.

从第一生活层面上看,科学知识帮助人们形成智力、能力和生产力。正如培根说的,知识就是力量。人类不断积累的科学知识揭示了自然过程的奥妙,使人类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摆脱了环境的约束,能够相对独立地决定自己的命运,人类正一步一步走向文明,走向未来。知识的不断创新使人类的知识总量迅速增长。科学知识的进步,使人获得高超的智慧和认识世界的卓越能力,科技成为了第一生产力,知识产业蓬勃兴起,知识经济初件端倪。这一切都在改变着现代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对广大师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第二生活的层面上看,现代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正在与社会需要、技术发展结合起来,同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推动了第一生活的发展。尤其是科学精神,这是科学的灵魂和光芒所在,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是现在文明的标志和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精神面貌。

无论是第一生活还是第二生活,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已经步入一个科技的时代,中华民族将在这个时代里实现伟大的复兴。为了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要响应党中央的科教兴国的伟大号召,主动承担起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的任务。语文教师更要带头学习科学知识,带头弘扬科学精神,通过学生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是历史的使命,是时代的召唤!

2、对现代生活的文化的新认识

现代生活中的文化包括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和以往不同的是,现代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以科技文化为基石的。例如由于科技在生活中广泛运用,产生了汽车文化、住房文化、网络文化、通信文化;再如科技与人文结合,又产生了绿色技术、工业生态技术等兼顾科技发展和人的需求的文化。可以说,现代生活的文化都已经渗透科技文化的因素,科技文化成了主流文化,不断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3、现代作文教学要与时俱进

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一种态度(生活态度),其中生活态 度实际上就是指怎样“做人”。中学作文教学就承担着这沉重的使命。就是说通过作文教学,既要为学生打好 “求知”的基础,又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面对着高科技发展的新世纪,面对着在新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我们的作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能拘束在应试教育的圈子里。我们要指导学生自觉地把第一生活和第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既要让学生写意趣盎然,情思绵长,理韵悠远的人文作文,也要训练学生放眼当今世界,表现自己和人类的科学精神科学作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激情。

4、多层次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实践中,笔者创设了人文作文、科学作文、艺术体育作文,实用作文等符合时代特色的作文样式。并运用这些作文形式系统地多层次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1﹚人文作文

什么是人文的作文呢?人文性的作文是以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的人文精神的题材的作文。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在今天的科技时代,训练学生写人文作文的作用可以用北京大学教授 吴国盛的一段话来说明,他说:“今天的素质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一个科 学的时代,不懂点科学是不行的,会有寸步难行的感觉。但做为一个 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首先要有人文素质。我尽管学理科出身,而且 多年跟自然科学打交道,但我主张把人文教育放在更高的位置上。这 也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等一贯的看法。”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通过作文训练,对青少年进行人文教育,就是为了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塑造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

﹙2﹚科学作文

什么是科学的作文呢?科普作文是笔者设计的一种新型作文样式,她以现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作文起点,结合作者本人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感悟,放眼世界,大胆构思,合理推测,激情遐想,将科学性和人文性艺术性溶为一体。这种作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创作题材;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科学作文的写作,一方面普及了科学知识,在班级里形成了崇尚科学的良好的氛围;一方面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追求真理,聪慧敏锐的品格。

﹙3﹚艺术体育作文

什么是艺术作文呢?以美术、音乐、舞蹈、书法、雕刻、手工艺和体育健身等生活为内容的作文。训练学生写艺术性的作文实际上是美育的另一中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强身健体的技能。

﹙4﹚实用作文

什么是实用性作文呢?实用作文是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一种文体,包括日记、书信、报告和一些简单的公文写作。从素质教育的理论上看,笔者认为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劳动技能教育。掌握一些实用性作文的写作,是学生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参与竞争能力的需要。

以上的作文样式是从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立足于“和谐、扬长”的素质教育理论而设立并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旨在通过作文训练,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适应,从而达到身心和谐,智能和谐,个性突出,健康向上的教育目标。

四、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取得的效果

近几年来,笔者根据上述的理论认识,在作文教学上进行了实验和研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实践上证明了树立科学的写作观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1、构建学生的写作生态环境:

(1)构建学生课内外第一生活的生态环境。主要的做法:【a】指导学生关注自我发展与交往,写成长日记和成长感言;【b】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修养教育,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尊重人,善待人,在与人交往中能够奉献爱心;【c】指导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注意体验感受人间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爱国情,并且用美好的心灵塑造自己;【d】指导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性的活动;【e】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自然和社会,体验成功的艰辛和乐趣;【f】指导学生关心环保、科技和时尚;【g】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品位生活的真谛。

(2)构建学生课内外第二生活的生态环境。主要做法:【a】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上,以语文课文为讲读基础,补充一定量的第二教材,笔者选用的第二教材主要有:《视野》(兰州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感动中学生的100个人物》,《感动中学生的100首诗歌》,《感动中学生的100篇微型小说》,《感动中学生的100篇散文》,《感动中学生的100篇杂文》,《学习报》(语文专版),《少年文摘报》等。【b】在科学精神上,主要选择的读物主要有:《科技之迷 大科技》,《中国国家地理》,《科学世界 》,《中国科学探险 》,《科技新时代 》,《天文爱好者 》,《 科技中国 》,《太空探索 》,《奥秘》等。【c】在体育艺术生活上,主要选择的第二教材读物有:《体坛周报》,《科学画报》,《音乐时代 》,《 新潮华人艺术》等。【d】在实用文章读物上,主要选择的有《演讲与口才》,《应用写作》等。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想象等方式感悟生活。当学生融入社会,把第一生活与第二生活结合之际,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中,一定会情有所动,心有所思,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与交流的欲望。

3、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和谐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作文。

作文能力是积生活积累,知识修养,语言表达,才情禀赋于一体的综合性能力。由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性格、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的不一样,所以形成的能力千差万别。因此,笔者在平时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写作中情感体验的独特性,对于学生心中的那些无论是喜悦之音、激昂之音、豪迈之音,还是痛苦之音、焦灼之音、叛逆之音,我们都应给予重视,并应该鼓励他们将这些真实的声音表现出来。 同时笔者还静心研究每一个学生,弄清楚每一个学生作文在立意、构思、语言、表达手法等方面的优势和闪光点,然后加以个别指导,逐渐使学生形成有自己个性风格的作文。如有的学生善于写人文作文;有的学生善于写科学题材作文;有的学生的作文能把人文性和科学性溶为一体;有的学生作文善于用小标题;有的学生喜欢对比和衬托;有的语言华丽;有的语言朴实,不一而足。笔者认为当学生真正将第二生活的知识与自己在第一生活中的真实情感融为一体时,在他笔下流淌的必定是灵动自然而充满个性的文字。

4、取得的效果

一年多的作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的习作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学生分别在疯狂作文网,中小学创新作文网上发表20多篇,这些学生的作品不仅题材新、范围广、立意高,而且表现手法灵活,质量好,成了学校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16篇获得中学学生网络作文竞赛一、二、三等奖;5篇学生文章发表在《学习报》(语文专版)上。在组织参加2005年南平市中小学生征文大奖赛中,作文教学实验班的学生有8人分获一等奖、二等、三等奖和优秀奖。班级学生的手抄报,可看性大,给学生吸引力强;举办的演讲比赛材料生动。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扬春贵 张绪文 侯才主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教材)

《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专题》(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教材)

《现代科学技术干部读本》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编 北京广播出版社出版

《人文精神的坚守与呼唤》叶朗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北京大学教授 吴国盛

作者邮箱: zhangping_5321@s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