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学生的翅膀,营造自由的空间(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蓝色多瑙河

内容摘要:关于“跳蚤”的实验也许大家早就听说过,仔细揣摩,我发现它与我们的教学十分相像。过去的教学,课堂多数是以老师的“讲”为主,而学生作为学习者,只能是乖乖的听,否则就要被视为“不好好学习”。而对老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则是课前老师带着问题来,将问题移植给学生,在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在带着答案走出教室,这样才算得上是一节有质量的好课。恰恰就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被牢牢的罩在“玻璃罩”下面,久而久之他们创新精神、能力就会被磨灭。而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倡的是给学生拿掉“玻璃罩”,让他们自由地跳。

主题词:生活化 多维化 活动化 主人

科学家做过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高度均在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后来,科学家在跳蚤头上罩了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以无法再跳了。于是,科学家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跳蚤变成“爬蚤”,并非跳蚤已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最可悲之处在于,实际上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

这则故事使我想到达尔文说的一句话:“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说明做任何事情都得讲究方法和技巧。在以前的应试教育中,大部分老师采用“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受到了“熟能生巧”的效果,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搞“题海战术”会产生许多消极的因素,思维就会其中在一个方面,使人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带有一种倾向性,在遇到新问题时,这种倾向性常使人们误入烦琐或错误的思路中去。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拿掉了“玻璃罩”,让他们自由跳,于是,在教学中教师不再喋喋不休地讲,而是用更多的时间倾听,了解学生的理解和看法,让学生进行讨论,尽情发挥。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许多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学习方法是学生创新学习的一条良好途径,使他们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学习的生活化

学生学习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涉及到知识都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知识可能他们都接触到过,同时,由于学生个人的经验、兴趣、所处环境不同,学生选择的切入口、研究手段及表达成果的方式也可能不同,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如,《小镇的早晨》一课,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断:

师:小镇的早晨那么热闹。沿街摆满了各种农副产品。你见过哪些农副产品?卖主是怎样吆喝着做买卖的?

(一组)

生大声吆喝:“快来买,新鲜的鱼,便宜卖啊!”

生赶紧上前,又往后一退,拍拍身上的水,说:“哎呦,水溅我一身了。这鱼多少钱一斤啊?”……

笑声、掌声

(二组)

生满脸笑容,热情的喊:“看又嫩又新鲜的芹菜,自家地里种的。快来买啊!”

生拿起一把,左瞧右看:“不错,看上去挺有光泽的。来一斤吧!”

……

创设生活化情境,体验生活。教师把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联系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尽情表演,激情满怀,生动逼真。语文与生活这一泓活水相沟通,课堂上一派生机勃勃。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你看,简单的几句话,但他们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原来学生知道的并不少。从中我也看到了摘掉“玻璃罩‘之后,学生也可以跳得这样高。

二、学习的多维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任何问题都不是只是一种答案,也不一定只有一种解决方案。例如我听一位教师在讲授《吃墨水》一课时,让学生集体朗读,并通过找重点词、重点句来理解陈毅是怎样专心读书的。可是,当同学们读到“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等语句时,一个学生高高举起了手。教师知道,“问题”即将产生,有价值的讨论即将开始。教师没有责怪这位学生打乱了原定教学步骤,而是请他站起来,说出想说的问题,“老师,墨水是有味儿的,陈毅怎么没闻出来呢?”没等老师回答,同学们就纷纷告诉他:“陈毅读书时太认真了”“陈毅太专心了,所以没闻出味儿来”……希奇古怪的问题出现了,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的想象力真的好丰富。我让“跳蚤”们尽情发挥,不让他们受到限制。

我们教师要多问学生“想说什么?”“想怎么学?”“有不同意见吗?”等看似平常又不平常的话语,来创造一个民主、愉悦的学习气氛,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更爱动脑子。、更爱提问题、更爱表现自己。才能让他们的创造力得到最好的发挥,才能使“跳蚤”跳得更高。

三、学习的活动化

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探究真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来发展学生的创新力。

例如我在教《放风筝》这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在课外体会放风筝的过程。可有一位学生跑过来说:“老师,我还可以以个人把风筝放起来呢!”您看,果然,风筝飘飘悠悠的飞了起来。一会儿,另外两个学生跑过来,说:“老师,您看我们这样也能让风筝飞起来!”只见他们一前一后,慢跑然后加速,“放!”随着一声命令,风筝也稳稳当当的放上了天空。学生通过在操场上集体放风筝,体会放风筝的乐趣,切实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新课程的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爬蚤”了,而是“跳蚤”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过去上课以听为主,现在不同了。学生要动,要想,要做,要摸……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这种符合学生天性的学习,使学生对学习变得兴奋不已,他们在每项活动中都会表现很出色。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往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了,学生不用动脑筋就能明白,这样的课被认为好课。这实际上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一种惰性,他们不需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就像“爬蚤”一样,再也跳不起来了。新课程不仅使教师明白了,不是要教师给学生讲明白,而是要引导学生想明白。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阅读教学中,会经常发现课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要抓住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质疑。《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这么一处描写:“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大年夜冻死了。”一位学生对作者运用“微笑”一词很不满意,认为应改为“苦笑”,理由是大年夜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这个小女孩都冻死在街头,她会微笑吗?作者是不是用词不当?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勇于质疑的精神,并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矛盾处去理解,并加以适当点拨,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其创造性得以充分展示。老师在这当中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跳蚤”跳高了。

通过课改,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过去的课堂,教师对学生控制太多,约束太多,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如今,教师正在努力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孩子们真正像“跳蚤”一样,一跳就是其身高的100倍以上,而不是变成“爬蚤”了。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