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更多关注人性美(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云南省砚山县一中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只为了欣赏别人,更应该让自己也成为别人欣赏的对象。一个人最后能否成为别人欣赏的对象,成为别人心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就看他(她)懂不懂得善待品位。

品位高的人,说话温文尔雅,做事力求公正,总会处处与人为善,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支持人,具有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宽容的理念,绝对不因己害人,能让你在第一时间产生好感,这就是以人为本,这就是人性美。品位低的人语言粗野放纵,缺乏教养,目光短浅,嫉妒心强,心胸狭隘,行事只顾个人的利益,甚至不惜把个人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总是使人产生厌恶感。人的品位,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精神质量,它与权力、财富、名誉没有必然的联系。品味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知识修养。知识修养这种东西,可以洗骨、洗血,可以使人脱胎换骨,甚至可以使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知识修养来自哪里?来处于读书求学。同样一个人,书读得多不多,知识是否渊博,境界大不相同。读了书,他懂得了许多道理,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人一旦具有这样的素质,说话行事也就有了底气。没有知识,大脑一片浑浊,违反了道德、触犯了法律还不知道。因此,语文教学终极目标就着让人变得有知识修养,有品味,充满着人性美。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必然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应该 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

一、与时俱进,精心打造自己

1、做求知学习的楷模。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应该既是教书育人的能手,也是求知学习的楷模。一方面,除了暗地里狠读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以及经常涉足一些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之外,还要多看报,常上网,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及时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及时了解教育新动向,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把教材看透、想透、吃透,比如说,要求学生背的古诗文都能背得滚瓜烂熟。如果说前者是本,那么,后者就是标,一般情况下,前者不会被我们忽视,而后者往往会被我们所忽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本的东西学生都不容易看到,而标的方面是学生最容易感受得到的。所以,在求知方面,也应该标本兼治。

应该说,能够熟背大量的古诗文是一个语文教师扎实教学基本功的一种最直接的体现。诗词方面,短的如《诗经•秦风•无衣》,汉魏晋诗中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还有唐诗中王维的《山居秋瞑》、杜甫的《登高》以及宋词中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长的如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的《琵琶行》等等。散文方面,如庄子的《逍遥游》,《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荀子的《劝学》,贾谊的《过秦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韩愈的《师说》,杜牧的《阿房宫赋》,苏洵的《六国论》,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对于这些古诗文,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一时熟背,终身受用。试想,在要求学生背之前,教师先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抑扬顿挫,很有感情地琅琅上口,那将是个什么样的情形?那必将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也将比以任何方式苦口婆心地分析、讲解都要强。

2、言谈举止,文雅大方。言谈举止,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有声语言(言谈)和无声语言(举止)。

有声语言方面如何表现?语文教学中,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形式,总离不开“讲”和“读”。语文教师的有声语言就体现在“讲”和“读”中。一个语文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有多高、威信如何,与其声语言的表现力、穿透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如何不无关系。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在与学生打交道时,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一般的吹牛谈天,沟通交流,都善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干巴巴地说教。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注意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要重视语言的表达技巧,诸如准确性、逻辑性、形象性、趣味性(幽默风趣)以及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等等。前者具有一般的理论价值,后者更具有特殊的实践价值。也就是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肚才”(理论知识)还要有口才(讲话艺术)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传授知识、与学生沟通交流,主要靠的是有声语言,但也不能忽视无声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无声语言主要指衣冠、动作、眼神、表情等一系列无声现象,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在某种情况下,有声语言简直不能和无声语言相提并论。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就拿动作来说吧。课堂教学不要求讲台上的教师象舞台上的演员那样,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达到教学目的,然而,教师在教学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一些形体动作来帮助表达。试想,要是讲台上的教师动作呆板、单调、拘束,或者懒洋洋、有气无力,或者如猛虎下山,气势吓人,给学生的感觉不是死气沉沉,就是惊恐不安,那么,不仅无助于内容的表达,还可能适得其反。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动作与声音有机地配合起来,那怕是打一个手势,点一下头,板书一个字,移动一下脚步,面对学生也好,背对学生也罢,处处显得自然得体。既放得开,又收入拢,既文雅大方,又和蔼可亲,这样,定能收较好的效果。

再拿眼神来说。走上讲台,面对的是一双双求知欲旺盛的眼睛,作为教师,也千万不要目光无情、眼神冷淡,更不能目中无人,高高在上。特别是当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始终给予亲切的关注,并且用充满着信任的目光给予支持,即便回答错了或回答不出来,也不应该采取怒目圆瞪或者不屑一顾的态度。当个别学生不注意听讲或者有其他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时,教师只要稍微沉默片刻,用带有责备、提醒的目光注视一下就行。

二、摒弃独裁思想,营造民主氛围

教师自己把自己当人看,同时也把学生当人看。教师学生都是人,人是平等的,人都有思想,都有个性,都有长处,也有短处,都有悲欢离合,都有喜怒哀乐,都有七情六欲,都识人间烟火。正因为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应该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学生不是教师教育的对象,而是教学的伙伴,是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者。对一个教师而言,这本来是个一想就通,一说就懂的简单而不能再简单的问题。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师中,很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好象教师就应该高高在上,这是天经地义的,教师的话越是象圣旨,就越能体现出教师的权威性。这是千百年来一直沿袭下来的,大家都习惯了。正因为大家都习惯了,所以,我们才会懒得去做理性的思考。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培养出来的人不是一代又一代有思想,能独立,会创造的人,而是一代又一代会听话的奴才。这样的教学,与其说是独裁教学,还不如说是奴才教学。

有一网友在交流中说,20多年前他就读的母校,20多年后,他又回去任教。学校的办学规模、教学设施、校园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有一样东西没有变,那是什么?那就是,20多年前他们的语文教师怎样教他们,现在,他们还是怎样教他们的学生。他也试图作些改变,但行不通,别说是同事们一个一个不表示赞同,与不表示反对,不少的同事还总是沾沾自喜于“天地君亲师位”独裁教学中。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历来都是教师说了算,每讲一篇课文,每写一次作文,每做一道练习题,都是按着教师的思路去做,突然之间,叫他们自己作主,多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反倒不习惯了,反倒担心这样担心那样,反倒说听不懂。大家甚至认为,那怕是一点改变,都要承担巨大的风险,教师失败了可以再来,学生失败了,那是一辈子的事,谁也不想充当教师的“试验品”,谁也负不起“误人了弟”的责任。最后,由担心变为提意见。为了尊重学生的选择,不得不回到传统上去。

20多年,一个世纪的五分之一以上。小日本五年的民治维新之后,就逐步跻身到世界强国之列,我国20年的改革开放,也尝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甜头。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改来改去,还是老样子,还是没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体制,我们的官方,我们的学生家长,我们的教师,都习惯了这种奴才式的教学模式。因此,要彻底改变,就必须摒弃独裁思想,营造民主氛围。

三、既要注重知识性的传播,又要关注人文性的弘扬

1、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并非是语文教学唯一的目标。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几乎就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即讲课,听课,做作业,考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知识能改变命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难怪有些外国人士认为,中国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水准,真是令他们本国学生望尘莫及。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中国学生真厉害,而且是越来越厉害,我们作为教师,能有这样的成绩,确实值得令人欣慰。然而,我们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可我们学生的素质在哪里?难道仅仅是学习成绩好,能考取一流的大学就是一流的素质?君不见,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的这些一流人才,等到大学毕业,或者大学还没毕业就已经远走高飞,而且不再是“孔雀东南飞”,而是漂洋过海,“黄鹤一去不复返”。

2、淡化竞争意识,强化合作理念。我们总喜欢把商场上的竞争机制引入我们的教学。为了能在竞争中获胜,每一个参与竞争者必然都是以我为中心,把身边每一个人都视为竞争的对手,甚至是敌人,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成功与失败的关系。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竞争的高手,而不是合作的能手。竞争的结果是,不是成功就是失败。通过初中、高中、大学层层竞争,层层筛选,层层淘汰,如同金字塔一样,最后剩下少数的精英。等到这些精英再也没有了竞争的对手而又缺乏合作的伙伴时,只能另辟蹊径,远走高飞,真正能为自己祖国母亲效力的能有几个,而留下来的,多是在层层竞争中筛下来的淘汰者。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竞争教育,是淘汰教育,是少数人的成功建立在多数人失败的基础上的教育。看来,这话不是没有道理。为什么会有的那么多精英如此热衷于漂洋过海去谋求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那就是在国外的学校、国外的学术界少讲竞争,多谈合作。

3、人文性只有在合作中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弘扬。人与人之间就是在合作中加深彼此的了解,建立深厚的友谊,在和谐的氛围中,才会走进彼此的心灵世界。就教学而言,就有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都是平等的关系。俗话说,人心都是杆秤,我们随时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才能打动他们。这样,就注定了教师必须采取沟通的态度。而真正的沟通,当然少不了一颗诚恳的心以及一种平等的心态。也只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具有敏感、仔细、亲切、富于同情心和慈善的品味,也才有一种仁爱、正义、宽容、和谐的人生态度。

四、在课文中拓展视野,充实心灵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再别康桥》中,可以看出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可是,人们的病根是在忘本。人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离一天。为医治我们当前生活的枯窘,只要“不完全遗忘自然”,我们的病症就有缓和的希望。

还有,台湾作家李乐薇先生的《我的空中楼阁》这一篇意境优美、寓意深刻的散文。我们又可以从中了解到,作者渴望这样一个建筑在高山上的“独立、安静”的小屋,追求这样一个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但在那恶浊的现实中,这样的地方犹如“空中楼阁”一样不可得,这个小屋只能是作者理想的寄托,幸福的憧憬。空中楼阁,已经成了自然的一个部分。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澈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思路开阔,面对寒秋严霜万物生机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

人们的审美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更不能离开大自然。反过来说,人们在大自然中遇到美的事物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审美活动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象征。审美的过程,也就是人性美得到升华的过程。而美常常又和真、善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丑、假、恶的对立面,也就是说,美常常与道德纠缠在一起。因此,审美的过程,也是净化灵魂的过程,审美对每一个人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席勒说:“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总之,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可见,审美活动是促使人性获得完善的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美学观念,学会如何欣赏美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基本上还未形成定局,辨别美丑的能力还不足;他们的模仿能力又特别的强,有时难免模仿一些不良的行为。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

2、爱情、亲情、友情是人性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荷花淀》在表现抗战的重大主题时,把战争的硝烟溶解于军民的欢笑之中,显示的不是战争给人们带来 的精神压力,不是战争留下的创痕与血污,而是军民在战斗之后所获得的喜悦与欢乐。它有意避开重大的战斗场面,而选择充满生活情趣的题材来表现主题;它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沿着生活的自然顺序,用细腻的 笔触从容不迫地表现白洋淀人民战斗的抒情画面;它不是正面突破,而是侧面切入;它没有英雄传奇,金戈铁 马、血淋淋的厮杀场面,而是用诗一样的抒情笔调来描摹一幅色彩鲜明、优美动人的画面;它从平凡的景象中 点染出生活茫然的失意、从容的谈笑、隽永的诗情,让人读后余音缭绕,暖流潜身。《荷花淀》在塑造人物方面, 重点写了水生夫妇月夜话别,他们既没有豪言壮语,也不存在悲痛伤感,从那简短传神的对话和精练含蓄的细 节里渗透出诗意。它还写了四个妇女,她们相约探夫,一路上无忧无虑,说说笑笑,给战争的环境增添了生活 的情趣和乐观的气氛。特别是她们相聚在水生家里,与水生女人商量去探亲,五个妇女五句话,或乘巧、或直 率、或老实、或急躁、或爽快,个性鲜明,惹人嘉爱,给小说注入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我愿意是激流》这是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首情诗,不久后尤丽娅便嫁给了他。在诗中,裴多菲向自己的爱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热烈而真诚的爱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为爱献身的渴望。这是何等胸怀广阔的爱情。所以这些,我们都能从其中对称的意象体会得到:“急流”和“小鱼”,“荒林”和“小鸟”,“废墟”和“常青藤”,“草屋”和“火焰”,“云朵”和“夕阳”。

舒婷的一首诗《致橡树》这里是从女性角度表现了另一种的爱情观,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在《我有一个梦想》中,我们知道,马丁•路德•金之所以获得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不仅是因为他领导了一场少数民族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更因为他开展斗争的方式,那就是非暴力抵抗主义。他是西方第一个以非暴力形式展开斗争的人,“他在他的斗争中第一次为我们带来了兄弟般的友爱成为现实的消息”。“勿以暴力对抗暴力”,非暴力反抗者不仅避免外在的物质暴力,也避免内在的精神暴力,即不是恨,而是爱对方。这里的爱不是爱欲,也不是友谊,而是指一种冷静、理解、善意、寻求保存和创造共同体的爱。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