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考——“语文教育新视野“名师演示报告会有感(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书剑飘香

今年10月15—17日,我和语文组组长杨国凡老师到湖北武汉参加了由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社举办的“语文教育新视野“名师演示报告会。在三天的活动中,我们听取了北京大学汉语言学研究中心陆俭明教授《语文教育透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智范《诗歌教学新视野》、四川成都石室中学的名师李镇西《尊重与引领》和湖北省教研室副主任史绍典《谈文本意义构建》等报告及评课;其间还听了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湖南长沙周南中学黄静老师的演示课《声声慢》、山东滨州名师史建筑的演示课《石钟山记》和《多样化思维写作专题训练》,武汉六中胡明道演示课《风筝》及报告《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牡丹江市第二中学董一菲的演示课《诗歌鉴赏—谈古诗词的比喻》。专家高屋建瓴,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全国名师们的讲课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为我们拓宽了的视野,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引领着我们对语文教学作进一步深入的思考。

思考一:优化的课堂教学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优化的课堂教学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的,有摸索,需创造,这就需要一线的老师增强理论素养,把握住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这一学科的基本特点。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有少数教师能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意趣盎然,情思绵长,理韵悠远的境界,使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陶养。更多的教师执着于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理性的分析和阐释过多,造成了人文性的缺失。而且,在不同程度上还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思路去讲解,长此以往,形成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局面。

如何使语文课焕发生命的光彩?我们需要针对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挖掘它的潜质,使人走进语文课堂,就象推开了一扇美的门,能感觉到美的氛围。如何有利于学生学,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思维品质?如何有利于教师教,教得轻松,教得科学,教得艺术?这些思考到位,就会把我们的课堂教学带入一种新的境界。如史建筑老师的课,体现了传统继承与理念创新的统一,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富有鲜明的教学个性,设计精巧,层次分明,适度拓宽,深化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再如李镇西老师以民主教学的思想引导学生,指导学生阅读要“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规律”,认为阅读应该是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的“个性化阅读”,将“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既符合阅读的规律,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的成功在于注重理论的构建并付诸实践。

思考二:优化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合作的和谐统一

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垄断走向民主与平等,这是新课程新理念的追求。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开放、动态的双向活动过程,因此, 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也应该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著名的加拿大教育学家史密斯曾指出:“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对于学生而言,十几岁的年龄,他们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底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思路,形成适当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所谓教学思路就是教师处理教材的思维轨迹,其实质就是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尽可能真切、深刻地领会文章,形成自己的感悟。李镇西老师说:“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能否以学生的疑问开始课堂教学,让老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

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树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观,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格调,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才能使课堂上的教与学活动产生最佳效益。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使学生的充分自由得到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成功的课堂,是师生相互合作共同创造出来的,是师生交往的结晶。

思考三:优化的课堂教学融知识性、人文性和创造性为一体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是勿庸置疑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更应该关照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

史绍典先生说:“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语文,是很本色、很清醇、很生活、很自然、很人性的;语文,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语文,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它有高山流水样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午夜黎明式的静寂、狂飚突进式的啸傲……,语文,是励志、交锋、感悟、体验、畅谈、浅吟,是抑扬顿挫、回肠荡气、余音绕梁……语文是独立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所……”语文以文学为主要对象,整个人类精神文明都是它的后盾,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思路时,要注意人类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能将文章分析趋于简单说教,要善于细致深入地剖析,引导学生切身地去感受,产生共鸣,这样学生自然会有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在课堂上,师生们一起审美、品美、赏美、共同探讨生命的价值、哲学精神、人文情怀;而又正是文学作品的结构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结构,提供了创新思维的最广阔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这一特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史建筑老师的演示课多角度的去引导学生,有层次、有梯度的推进课堂,学生思维活跃,情趣盎然,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变被动接受为积极探究。也很好地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色,训练了学生深入思考,勇于发表见解的优良心理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它也是开放的、动态的、创新的过程,课堂的优化是人来实施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关系到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人文精神、逻辑识辨等综合素质。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向我们的语文教育提出了这样一些基本要求:第一,教育应该“为明日而学习”,要以前瞻性的“面向未来”为方向,培养未来的新人;第二人文性必将引导我们的教育走向真正的人文教育,培养尊重生命,关注世界,情韵悠长、光明磊落的人;第三,教育的民主是社会民主的基础,实现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具体落在实处;第四,教育要力求回归生活的本源,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第五,“走向世界”的知能及态度的培养。面向未来,我们任重道远,但毕竟我们有了前进的方向,找到了探索的途径。

作者邮箱: lwysj@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