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金——教师语言如何做到高效例谈(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左官伟 沉默是金 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一般不超过15分钟。那么,如何将教学落到实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越来越成为急待我们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语言的“沉默”,竟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八年级语文第四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中,写雪地送别,有这样一段:中军置酒饮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备课中,当一位同行把“马行处”注解为“归骑留下的足迹”时,我忽然感到,这个注解似乎有问题,但细细推究发现并没有什么问题。 于是,我想到了学生。 对,得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课堂上,我把“归骑留下的足迹”几个字写在黑板上之后,并没有接着往下讲,而是停了下来。一句话也没有说,足足三分钟。教室里静悄悄的。.刚开始,我的学生莫名其妙,你看我,我看你。又过了两分钟,有位同学似乎悟到我的用心了,并且好象有什么话要说,把手高高的举了起来。 还没等我叫他,他就迫不及待地在座位上说开了:“老师,你讲错了。” 听他这样一说,其他同学好象苏醒过来,也活跃了,纷纷对他表示支持,同学们畅所欲言。 “‘山回路转不见君’是讲好友远离,依依不舍,在那儿站了很久:‘纷纷暮雪下辕门’是讲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这么长时间,这么大的雪,雪地上,怎会留下马蹄的痕迹?” “再说,‘纷纷暮雪下辕门’中的‘暮’是傍晚,天色已晚,即使留得下,能看得见吗?” “况且,诗的开头写 ‘北风卷地白草折’,可见,风之猛烈,即便留下痕迹,也早巳吹平了!” 真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时,有的同学开始表示反对。 一位同学反驳,说:“正因雪下得很大,积得很厚,马在雪地上行走,才留下了很深的印迹。即便大雪纷纷,一时也难以把印迹填平。记得一次大雪纷飞时,我在雪地上堆雪人,雪人堆好了,雪地上的脚印还留在那儿……” 有位同学,没等他说完,就说:“风猛,可雪更大,短时间,风也难把深深的痕迹抚平。” 又有位同学起来补充:“‘暮’是实写,‘马行处’是虚写。‘马行处’何止留在了雪地上,更留在了诗人的心里!” 老师没讲一句话,看似浪费了的沉默的5分钟时间,却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学生不仅敢质疑了,还会合作了,能探究了…… 原来,沉默,也是一种好的诱导方式!沉默,以最简省的语言,为课堂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天地。 这件事让我深有感触: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课改的今天,教师用自己的慧眼找到一块能“激千层浪”的“石头”,巧用“沉默”,给学生营造一方质疑、合作、探究的天空,是多么重要啊! 作者邮箱: wfzgw19781020@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