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钟山的考察报告(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湖北谷城三中:胡文勇 付彩娟

  说明:本文是我在三槐居上看到一个老师的作法,然后再和学生付彩娟一起创作的。第一篇报告及其评审意见,是在借鉴那位老师的基础上,作了修改。刚才在三槐居上找了一气,没找到那个帖子,就无法在这里注明原作者了,并向原作者致以真诚的歉意。第三篇报告中的几位老师是我校的。

报告构成: 

一、前言;二、苏迈作石钟山考察报告;三、俞樾作石钟山考察报告;四、付彩娟作石钟山考察报告;五、评审组对三篇报告的评审意见。

       一  前言

在想象中语文无所不能。现在我们都来想象,今年暑期,湖口三中高二年级安排学生开展多种门类的研究性学习,其中文科班有一个选项是,考察彭蠡湖口石钟山得名的原因。高二(9)班苏迈同学对此兴趣浓厚,苏迈的父亲苏轼是学校地理教师,也想解开其得名之迷,因而积极促成并参与此项考察研究。他们的考察又引起了俞樾同学的兴趣和疑问,他前往石钟山考察,并向长期居住于石钟山的亲戚彭雪琴询问,彭详细地介绍了石钟山的概况,并提供了48张照片,俞樾据此也写了一份考察报告。他们的报告引起学校的重视,学校为评价此项考察和弘扬其研究精神,于国庆长假期间,由7名老师26名学生组成考察团前往考察。下面是三篇报告和评审意见。

      二 石钟山考察报告㈠

考察对象:石钟山

考察目的: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考察员:苏迈 指导人:苏轼

考察时间2005年7月12日

前人研究成果:郦元认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李渤认为,潭上有双石,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以为是石声如钟。

对郦说的看法: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对李说的看法: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也?

考察设想:一、探访当地人士   二、实地考察。

考察过程:

1.白天探访寺僧。寺僧们是相信李渤的说法的,所以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父亲笑笑,并不相信。

2.暮夜月明之时我和父亲乘小舟至绝壁下。

所见及所闻:大石侧立千尺 ,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 ,磔磔云霄间;又有颧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说明:此为渲染考察时的恐怖气氛)。我和父亲正心惊肉跳准备返回,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于是我们父子鼓起勇气,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窽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父亲兴奋地说,噌吰者,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窽坎镗鞳者,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骗我们啊。

考察结论:石钟山因山体下部有许多洞穴与裂缝,石洞石缝中,风水吞吐,发出钟声,所以其得名应为风水声如钟。这个说法和郦元的说法相近,而郦元没有说清楚山体下部有许多洞穴与裂缝,故而让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考察心得: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虽目见耳闻,然而解释得不够详细清楚;渔工水师虽也目见耳闻,却不能用文字表达;一般的人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陋者又用斧头敲打岩石的方式,牵强附会地去解释,这就是石钟山的得名不能流传的原因啊。

          三 石钟山考察报告㈡

考察对象:石钟山    

考察目的: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考察员:俞樾      

考察时间2005年9月18日

前人研究成果:郦元认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李渤认为,潭上有双石,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以为石声如钟。苏迈认为,石钟山因山体下部有许多洞穴与裂缝,石洞石缝与风水相吞吐,发出钟声。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看法:据亲戚彭雪芹以前的介绍,石钟山大概是因为山形像钟,因而前人的这些说法可能都不对。

考察设想:1、详细请教亲戚彭雪芹。2、根据彭雪芹所讲,考察其山形,最佳时间是冬季枯水期,然而学校要在10月份进行研究性学习汇报总结,于是想到彭雪芹有大量的关于石钟山的照片,其中很有可能有枯水期的,通过照片也可以“耳闻目睹”。3、实地去听听“风水声”,去敲敲石声。

考察过程:

1、 访问亲戚彭雪芹。彭向我保证他的话绝对实事求是,我向大家保证我也是如实汇报。彭的说法如下(另附48张关于石钟山的照片,其中枯水期有25张):

苏轼和苏迈说石洞石缝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粘着,宛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二苏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2、实地考察:这一天和风细雨,但也有波涛声,听起来与别处没有什么差别。我到得山上寺庙里,借来铁锤,东敲敲,西敲敲,声音各不相同,但世上的石头恐怕敲打出来的声音可能都是不相同的,即使这里的石声如钟,想想也有很多地方的石声也如钟,这也不足以作为其得名之因。

考察结论:

石钟山因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四 石钟山考察报告㈢

考察员:湖口三中高二(9)班苏迈、俞樾等26名学生

指导人:地理老师苏轼、历史老师张力、数学老师许红光、语文老师胡文勇等7名老师      考察时间:2005年10月5日

考察目的:解开石钟山命名之迷,评价苏迈、俞樾同学的考察,弘扬他们的研究精神。

前人研究成果:

郦元认为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李渤认为敲打石钟山的岩石,石声如钟。苏轼父子偏向郦元之说,并补充说山有洞穴和裂缝,石洞裂缝中,风水吞吐,声如洪钟。俞樾根据他人的资料,认为石钟山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对前人成果的看法:前人所说概括起来有两大类:1、声如钟,包括石声如钟和风水声如钟;2、形如钟。分析他们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似乎声形两个因素都有。

考察设想:1、从声形两个方面考察并核实前人的资料。2、利用国庆长假考察,一因为也是一次不错的假期旅游,也便于集中考察研究的爱好者,二因为是涨水期,可以采集到风水声的资料。至于不是枯水期不能进洞的问题,学校有现代化的仪器电子眼、传感器、红外线等来解决。3、参照前人资料,再凭借张力老师对这一地区的历史知识、许红光老师的数学知识、胡文勇老师的想象能力以及苏轼老师的专业水平,综合会诊,从根本上弄清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考察过程及结果:

秋高气爽,上午10点大家乘船抵至石钟山,远远望见湖中两座小岛,近看岩石侧立,如摩天大楼。大家都在欢呼,早有张力老师开始了滔滔不绝的历史介绍,许红光则带领学生测量两座小岛的绝对海拔和相对海拔。这时从西边刮来一阵大风,随即便传来噌吰镗鞳之声,苏轼就得意地说:“大家看,那里就是洞穴和裂缝,石洞石缝中,风水吞吐,轰然发出噌吰镗鞳之声。”

许红光又忙着测水速和风速,张力拍照拍得不亦乐乎,胡文勇在呆呆地思考,只有俞樾不服气地说:“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吞吐,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苏老师有点恼火,却又没有理由反驳,只得看着俞樾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上一骨堆仪器,很快,电脑上的画面让大家目瞪口呆:只见水面10米以下有很多门,有一个特大,里面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其中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粘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

俞樾调出一组由其亲戚彭雪芹提供的照片,和电脑上的画面一模一样。现在轮到俞樾得意了:“大概还是因为石钟山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才以钟命名的。苏老师那天来考察就如同只过其门而末入其室啊。”苏轼有些难堪,但到底专业水平高,在现代化的仪器面前很快醒悟了自己认识的片面,不禁感叹道:“后生可畏呀。”这时船已经靠岸,一行人踏上上钟山,有同学拿斧头去敲击岩石,许红光则接过笔记本,测试岩石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以及声音的波长与频律。

就在众人忙着整理数据和音像资料回到船上时,一直沉默的胡文勇诗兴大发,念出一首诗来:“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化工。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

一语点醒了苏轼,他高兴地笑道:“夫子的想象打开了我们闭塞的思路,是呀,石钟山的得名原因应该包括声与形两个因素啊!”

张力扶了扶眼镜对学生们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唯有许红光还在专心致志地拿着竹杆测量水位,身体前倾,一个大浪打来,船一歪,“咕咚”一声掉进了水中……

         五 评审组对三篇报告的意见

评审组对付彩娟同学的报告的争议最为强烈,争论分成了两派:以苏轼老师为代表的一派认为不够科学严谨和规范,以胡文勇老师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是科学与文学的很好结合。尽管看法不同,但评审组成员特别是参加了考察的几位老师都读得有滋有味,最后一致认为如果附上相关文字、数据、音像、磁盘等资料若干,就很理想了。

另外,理科部分老师看了考察组带回来的资料之后说,溶洞地区的岩石,用槌敲打,是会发出钟一般声音的。根据科学实验,李渤所谓的“南声函胡”,是还没有完全发育的石灰岩发出的声音,而“北音清越”,是已经发育成洞穴的石灰岩或碳酸盐再沉淀以后形成的岩石所发出的声音。这与考察资料中两岛的地质特征是吻合的,所以李渤的说法也自有道理。

因此评审组最后一致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一是风水声如钟;二是石声如钟;三是山形如钟。

评审组的苏轼老师特别提到:这一次考察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现代技术的巨大威力与魔力。年轻人可要重视现代技术的学习与运用;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也要重视,从而提高效率和水平,不能单靠学识和经验做传统型的工作者。

对俞樾同学报告的评审意见:俞樾同学在推动这项考察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是他的怀疑与考察,促使学校才组成考察团前往考察,取得突出成果的。他凭借第二手资料来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的途径,关键是资料的来源要可靠。当然他也有些主观臆断,草率地否定了不同的说法,以致于使自己的研究也显得片面。

评审组对苏迈同学的考察报告,评审得最为详细。评审组认为:苏迈同学的考察报告从声音的角度探究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用实地考察的方式支持了郦元的说法,对其说法补充了详细的资料,对流传甚广的李说进行了否定。

为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面对盛夏涨水季节,苏迈不顾危险,与父亲一起乘一叶扁舟亲身探访,其精神难能可贵,毕竟“一般的人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由此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心得,更具有普遍意义。

评审组的胡文勇老师特别说:苏迈的考察报告文采飞扬,对夜泊绝壁下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展示了探索过程之美,可见“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但是由于占有的资料有限,实地研究的时间有限,所以苏迈同学的结论仍然是不全面的,根据后来考察组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考察所得出的结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有三:一是风水声如钟;二是石声如钟;三是山形如钟。

苏迈的考察提醒我们:对任何学说都“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我们应该认识到,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俞樾同学对苏迈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与苏迈不迷信古人,不主观臆断,亲身实地考察的科学态度是一致的。对自然的探索之路还很长,我们或因认识角度的原因,或因占有材料的不够,会使研究结论失之偏颇,但只要我们不怕危险,坚持探索,发扬科学精神,就一定会认识未知世界,而唯有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科学之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身为家长的苏轼老师,不顾年迈,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亲身指导,充分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科学的探索和追求之精神。苏老师的这种做法,对正在成长的长子苏迈也是一次极好的研究性学习的教育,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真正的关心与爱护。

 QQ:307079488

作者邮箱: sanren123456@tom.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