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组织实施模式的探索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这是一门不同于以往学科课程的全新课程,它给了学生自主、创新、实践、发展的广阔空间,其本质特征是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对课程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空前高涨,尤其在选题、开题和实施阶段。因此,我们在这门课程的管理、组织和实施中,必须从课改科研的高度,坚持开拓、创新、实践、发展的理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设优化的学习环境。 一、确定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 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或项目)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必修课,所以,我们确立了由“学生学习目标”“教师培训目标”“学校管理目标”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一)学生学习目标 1.丰富学习方式,在积极自主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指导下,理解并运用已学知识,尝试将其与自我获取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了解并体验科学研究(项目研究)的一般过程、方法、艰辛和快乐。 3.培养自主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加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师培训目标 1.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积极参与,自觉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努力拓展学科知识,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3.加强民主意识,在参与、指导学生克服困难、共同研究中,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学校管理目标 1.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 2.在研究性学习的管理、组织、实施中探索、重新整合并完善示范高中的课程体系。 3.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以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为切入点,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科研。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发展为本,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2.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改变。 3.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以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为切入点,深入开展课改和教育、教学科研。 为了更切实有效地实现该课程目标,我们组建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组,依据教育部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结合我校学生状况,开发、自编了内容包括走进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本校学生研究个案5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四个主要方面,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的校本教材(试用本),2002年9月开始试用后,深得广大师生的喜爱。 二、建立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管理、指导和协调系统 研究性学习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新课程,在管理、组织与实施中有许多新特点、新问题,为了更切实有效地开设这门新课程,我校成立了由1名专职教师、2名兼职教师和高一年级57位任课教师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教研室,同时还组建了由校长、教务主任、学生处主任、总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和研究性学习教研室主任组成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发展委员会,它和主管校长共同领导、负责课程的管理、组织和实施。 1.建立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管理、指导系统(见图1)。 2.建立教研室与学生之间的管理协调系统(见图2)。 我们在各班设置了研究性学习课代表,他们和班主任、指导教师一起负责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协调工作,他们由研究性学习教研室和学生处直接领导,坚持每周一次的工作及交流、协调会议。各班课代表在组织本班课题初报、正式申报和开题评审等以班为单位的集体活动中担任主持人,这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现在,他们已成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积极、热心组织者和教师的得力助手。 三、构建“师生共同协调启动”的实施模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课题(或项目)的确定过程至关重要,它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社会意义直接决定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方向和成败,也影响学生诸多能力,尤其是观察、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效果。因此我们构建了“师生共同协调启动”的实施模式。具体包括培训——初报——宣讲——申报——指导——开题评审六个步骤。 1.培训。开学后,由年级组和研究性学习教研室共同组织学生,结合校本教材,通过五次专题讲座和系列科技报告,进行互动式培训。 2.初报。由课代表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方向初报,学生自愿结组并确定拟聘请的指导教师。经汇总分类后及时反馈给各任课教师。 3.宣讲。教师集中进行宣讲,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用各种形式介绍自己所能指导的课题研究方向及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与分支,然后汇总。将其分类后按人文、政治、经济、军事、环境、科技、信息技术、艺术、体育等专栏在教室走廊展示教师的课题意向表,供学生选择时参考。 4.申报。学生根据自己发现和感兴趣的问题,参考教师提供的研究方向,按活动计划自愿结组,选举课题(项目)组长,自己正式聘请指导教师,双方磨合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交流评议,然后收集汇总(如下表)。 学生申报课题汇总(总计147项) 序号 研究课题(项目)课题组长 人数 指导教师 1 二附中新教学楼甲醛含量的测定 ××× 5 ××× 2 公益广告社会效应的研究 ××× 7 ××× 3 北京流行汉语的研究 ××× 5 ××× 4 节水装置的设计 ××× 4 ××× 5 关于老北京门墩儿的研究 ××× 4 ××× 6 22路公交车拥挤问题的研究 ××× 6 ××× … …… …… … …… 5.指导。各课题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资料查询、搜集等前期准备,然后从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分支、任务分工、活动计划、研究方法、所需支持、预期成果等八个方面完成本课题开题报告。 6.开题评审。分批分类、分班通过多种形式的开题评审会进行正式立项。由课题组成员制作图文并茂的演示文本,课题组长主持宣讲并演示开题报告。 四、建立自主、开放、多向、过程化的评价体系——过程档案评价 从课题的选题申报开始,我们就为各课题小组和各班建立评价档案和相应的管理平台。从学生选题申报、开题评审、阶段小结汇报到结题成果展示全过程,每个阶段都有评审,评审组由各课题组组长(或成员)、相关指导教师、外请专家组成。这样,既有学生的自评、互评,也有他评。我们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对指导教师进行评议。这种自主、开放、多向的等级过程档案评价,突破了原有学科课程评价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当前,我们正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研究制定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管理章程,将进一步明确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指导教师、课题组长及学生的职责与要求,使之更有可行性、实效性和规范性。总之,在研究性学习这门新课程的管理、组织、实施中,我们需要从课改科研的高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开拓、创新、实践、发展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