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如何善用“比较”(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陈冬枝

阅读,历来都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从语文教学的过程看,阅读分析贯穿教学的始终;从考试的实践看,(无论中考还是高考)阅读理解占据近半的试卷。当代互联网对阅读速度的要求更使上网者们深感惊讶。可以说:阅读是学习之母。然而,长期以来,阅读处于被动,高耗低效,甚至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的无所适从的状态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语文阅读“教”与“学”的指导过程中运用何种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教师都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笔者在近十年教学实践中反复运用了“比较”的方法,确实在阅读教学方面得到了良好成效。

所谓“比较”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有相同或相近特征的事物罗列在一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尺度对其进行衡量、判别。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较”,既是一种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同时也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它常借助于联想这一思维手段来完,以求同辩异深刻领会事物的本质为目标。许多人在教学过程中也常会运用到“比较”这种方法,但大多数的人并非是有意识地去把握,更谈不上去训练地驾驭了。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较”,大致有以下两种方式: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一般是指对不同的作家不同的作品(当然也包括同类题材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它可以是通篇式的,也可以是片段式的,还可以仅从作品的字词、意境、气势、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区别它们的不同点,从中发现孰优孰劣,进而探究出其产生不同效果的根本原因。如:反映旧知识分子分子在封建科学制度下性格受扭曲题材的《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课文。即可进行通篇比较阅读;片断方面,对声音进行描摹的有《口技》和《琵琶行》、《听潮》和《看戏》等;字词方面,古人所讲究的“炼字”就更为典型,从“春风又绿江南岸”到“红枝头春意闹”、从“竹外桃花三两枝”到“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意境方面,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同样的写雪,却表现了不同的境界;气势方面,同样是评价历史人物的词,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明显不同;就风格而言,同是送别诗,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李白的《赠汪伦》就迥异有别,前者低沉抑郁,后者豪迈激昂。

纵向比较,一般是指对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或同一标题(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对比。它可抓住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经历,作品的主题等某一方面加以比较。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角度对它们加以辩析,揭示出造成差异的深层因素,进而对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思想形成一种较为客观、全面、甚至是立体的认识。前者,我们如果交王安石的《伤仲永》和他的《读孟尝君传》一起比较阅读,就会对他的“人才观”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将孟子的“与民同乐”思想,杜甫的“推己及人”的情操,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的胸怀以及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的境界用一条线索串连起来,就不难觉出它的承继性和发展性。后者如同样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沁园春.雪》由于作者所处时代,阶级立场,人生观的不同,《念》虽也不失为千古名篇,但无论如何也不及《沁》的气势恢宏。无怪吴祖光盛赞毛词是“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真可谓切中肯綮。

在语文阅读“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恰当地运用“比较”的方法,能起到如下效用:、

较有助于教师切入新课,抓住“动性点”,激趣设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教授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良好的开端又是成功的一半。善用比较,由学生已学过的旧知识导入,抓住“动情点”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如上《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我们先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关于“百草园”里的传说激发学生的兴趣(因其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然后再说:“《死海不死》里也不关于古罗马的一个很美丽的神话故事。我们一起读一读,看这个神话到底讲的是什么?它和“死海不死”的“死”和“不死”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在这篇课文里引用这个神话?……这样既勾起了“动情点”,又带出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能收到较好的导读效果,奠定良好的开端。

二、比较有助于教师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一篇课文的重点,由于作者为了较为全面、完整、深刻地突出它在文中的重要地位,往往采用多种的方法(诸如修辞、语法、逻辑方面的)加以表达,这些方法,学生有的较容易理解,有的就不容易理解,因此课文中的重点又常是课文的难点,但有的难点,由于涉及到学生尚不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就未必是课文的重点了。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善用比较就容易把课文的重难点讲清讲透,如分析欧阳修的《醉翁亭》的重点部分时,即可将它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进行比较,通过作者写“悲”景和“喜”景的铺垫,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过渡,再到最后的“先天下这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结句分析比较,学生就不难理解太守所刻意追求的“与民同乐图”的意旨了。

三、比较有助于学生提高鉴别欣赏、抽象概括的能力。

文学作品的鉴别,欣赏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吏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部分之一。俗语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比较才能鉴别孰优孰劣。而要对教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作家风格、主题思想等方面给予正确的赏析、抽象、概括,除了与读者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外,还离不开比较鉴别的重要过程。1992年的高考阅读理解试题中关于“竹”的那段文字(共同体个问题)就是以通过先比较分析各朝代画家们不同的画风和技法后,才能抽象概括出“竹是我国国画的传统题材”象征“中华民族的品格”的特点。

四、比较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归类,并做到厚积薄发。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和人文史。不论其它,就说其中的诗、词、歌、赋中所表达或体现出的诗人各自的人生追求或人格品质就够我们终身孜孜以求的了。如何撷取

这条艺术长河中的朵朵绚丽的浪花,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精神情操而光照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呢?我想就只能对知识的学习积累,并加以比较归类后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例如,诗词中的爱国主义主题我们将所学过的陆游的诗(《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屈原的诗(《哀郢》、《涉江》)加以分析比较归类,就能发现其中的联系和谐发展。并得出启示:正是由于这些思想的光辉才照耀着后代的许许多多爱国诗人们(如郭沫若)发扬传统,开拓前进。

有助于学生能力的迁移和拓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众所周知,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对已学过的旧知识的积累、理解、抽象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迁移和拓展,进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新思维,新方法。否则,离开它,创新教育就有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或是造成“邯鄣学步”的结局。古人强调的“温故知新”,今有所说的“愈是世界的就愈是民族的,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就包含着这层意思。比较有助于学生旧知识到新知识过渡,有助于学习能力的迁移和拓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郭老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后,懂得了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追求理想的决心,并对二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加以区别,再把它和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句进行比较、迁移,就不难抽象,概括出凡是叙事性的作品(诗、散文、小说等)一般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它既是一种创作表达的技巧和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思维品质,最后再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有意识地熟练地加以运用。这样便完成了对学生的能力迁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以上所谈仅限个人体会,粗疏遗漏之处难免,恳请广大同仁不吝指正。

作者邮箱: cdz003@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