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课外信息与文内理解的关系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付华 课外信息,从广义上讲,它是学生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的全部积淀;从狭义上讲,它指与课文有关的,未写进文内的各种信息。 文内理解,指学生对一篇作品语言文字信息进行视角扫描,熔入大脑,进行领悟感受,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学生把读物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这样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学生的大脑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联想和想象的复杂的心智活动,也是学生同课文作者进行精神交流的复杂情感活动。 本文将要探讨的就是从狭义范畴所指的课外信息与文内理解的关系,前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后者的重要作用。 课外信息是文内理解的基础 课外信息作为文内理解的伴随信息,可以帮助丰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文内理解离不开课外信息,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课外信息既是文内思考理解的大船得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充分认识这一点,将对我们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能力大有裨益。 首先,应注意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定作缘由。绝大多数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背景和创作缘由,学生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很难准确的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例如:郭沫若先生的抒情诗《天上的街市》,从字面上看,形象鲜明瑰丽,感情诚挚率真,语言清新流畅,读之赏心悦目,学生从诗中可以获得明快奇幻的美感。但这种停留在感情和形象上的理解是未能把握住作品真谛的。为什么诗中牛郎织女的生活与民间传说的不一样?为什么无法逾越的天河在诗中那样清浅?这就需要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郭沫若是怀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从国外回来的。但是,他看到的却是旧中国现实人间的“污浊”、“险恶”、“混沌”、“冷酷”,他理想中的祖国美景破灭了,在彷惶和苦闷中,写下这首诗。诗人通过对天上美丽街市的描写,来抒发自己不满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感情。了解到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再如《友邦惊诧论》一文,学生只有先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如何发动侵华战争,国民党政府如何投降卖国,学生们如何请愿抗议的背景,才能了解爱国学生请愿的正义性,国民党反动派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丑恶嘴脸,再理解文章就容易多了。 第二,应注意文中的课下注释。 课下注释凝聚着编者的心血,凝聚着语文研究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借助课下注释这一文外信息;可以扫清阅读时的种种障碍,迅速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内容。例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到“出离愤怒”这个词未免生疏费解,如果望文生义,则可能理解为“远离愤怒”,误解了文义,查字典也查不到,借助书下注释,可知是“愤怒到了极点,甚至于超出了愤怒的程度”。这个例子是利用课下注释扫除了文字理解的障碍。再如,《为了忘却的记念》,由于写在白色恐怖之时,政治黑暗使作者的笔调含蓄深沉,突出表现在三个“用典”上:借“方孝儒”的典故,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滥杀无辜;借“高僧坐化”的典故,影射国民党的随意捕人,制造白色恐怖的罪行;借向子期的故事,折射社会的黑暗,文网统治的森严。如果不借助课下注释,是很难体会作者意图的。所以可以这样说,课下注释,是学生在阅读中开启作者意蕴之门的钥匙。 第三,应注意预习揭示。 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是学生理解课文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学生可以迅速、简洁、明白地窥见课文的知识要点,写作特色,结构脉络,线索顺序等。学生可以从中剔出相关的重要信息,然后抓住这些信息去进行阅读理解。如:历史剧《屈原》,是郭老一九四二年创作的,在“预习提示”中,编者引用郭老自己的话“……我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时代里去了。”有了这个提示,学生就可以准确把握住作品的弦外之音,醉翁之意,不至于把《屈原》当作战国时代的屈原去理解了。小说《故乡》在“预习提示”中先介绍时代背景,再点出小说主题,最后又提示了在阅读时应注意的艺术特点,将读者的思维定位定向,将思维规范在课文内容本身覆盖的知识范围中,使思维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目的性,避免理解的片面性。 第四,应注意课文的批注。 朱熹日:“君子教人,但授以学之之法。”现行语文教材以教育心理学的认识原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为目的,选取一些课文,设计了“批注”这一特殊的文外信息。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读书时主动揣摩,体会求知,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探索语文规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例如:鲁彦的《听潮》,是一篇优美的以景抒情的散文。其主要特点是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批注”为了让学生注意这一点,设计了十七条“批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揭示引导。学生可以在阅读时,参看批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参照批注进行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充分领略大海的壮美和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课文的批注还注意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课文难度的提高而变换批注形式。例如,第一册的《春》,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不久就学习这篇文章,阅读能力相对浅显一些,“批注”就通篇使用陈述句,直接告诉学生文章结构的特点,语言描绘的巧妙。第三册的《钓胜于鱼》,则以疑问句为主,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与第一册的《春》相比,明显加大了难度。“批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是我们进行课文阅读理解的重要信息,不容忽视。 现行的初高中语文课本经过几番修订,与原教材相比,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许多过去都由教师讲课时才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如今都分布在“预习提示”、“文内批注”、“课下注释”等课外信息中。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课外信息,因为它是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 课外信息与文内理解相互依存 信息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获得信息的过程,没有信息,也就无所谓认识。因为一切知识都只有在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系统中,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古人才有了“学愈深则思越远”的论断。同样,课外信息利用得越丰富,文内理解才越透彻,课外信息与文内理解相互依存。这种关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外信息与课文内容必须找到对应点。 作为文内理解基础的课外信息,属于为课文内容服务的范畴。当学生了解掌握了这些信息后,还必须有能力将这些信息与课文内容对应起来,才能达到帮助理解课文的目的;如果这些信息游离于课文内容之外,则这些信息就是孤立的,未能对课文理解起作用。 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在写鲁四老爷房壁上的对联时是这样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地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平气和”,借助课外有关资料,学生可以了解到,放在长桌上的那一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对联宣扬的是理学家自我修养的标准。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直接写书房的对联如何如何,而故意写其中的上联已经脱落,松松地卷了放在长桌上呢?对于这个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阅读时将它放了过去,根本未把它放在需要筛选的理解信息范围内。那么对这部分学生来讲,课外信息对长联的补充注释的深意就未能与课文内容对应起来。而有的学生则根据已往所学过的知识,敏锐地意识到长联在这里的含义,再考虑小说的环境描写是一定要为表现主题服务的,便能理解鲁迅先生的用心,是要含蓄地告诉读者,在鲁四老爷心目中,理学家的自我修养标准只是一个幌子,他并不想去实行。可见鲁迅先生描写这幅“不全”的对联,实际上是对鲁四老爷的辛辣讽刺。从而较深刻地理解了课文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语言学有一种观点是匈牙利学者盖伯提出的,叫“全息论”,他认为,语言就像摄影中的全息照片一样,任何一个微小的部分都浓缩了一个社会历史的景观或群体的思维程度。语文教材更是这样,从时间上讲,有古有今,上下几千年;从地域上讲,有中有外,纵横数万里;从知识门类讲,既有社会科学的文史哲,又有自然科学里的生理化。可以说,每个领域它都有可能涉及。要达到对课文的正确理解,是一定要和各种生活联系起来,具有多种信息不可的,例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一文时,具有摄影绘画知识的学生就能轻松解释其中一小儿提出的关于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的现象,这是因为他们调动了关于参照物知识这一文外信息,从而能正确理解这一问题。 由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到,课文提供给我们的知识,只有在文内找到对应点,才能发挥作用;同样,文内理解作为知识的辐射点,将覆盖学生课外一切活动的知识领域,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二、课外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文内创造性理解 语文课本有三个层面:第一,课本本身的意义;第二,课本的符号意义;第三,学生主观理解的意义。第一层意义就像一座矿藏,学生可以开采它,但很难穷尽它;第二层,对于每一个能应用汉语言的学生来讲,应该是一样的;第三层意义则由于学生思想观念,生活积累,审美情趣,知识修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同文学欣赏中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同一篇课文,学生在理解方面反馈出来的信息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变形(不正确)输出;有的部分输出;有的原形输出;有的创造性输出。之所以如此,与学生课外信息是否丰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例如,在看了“中日夏令营较量”的有关报道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就事论事,一味气愤地指责参加夏令营的中国孩子,认为他们太给中国人丢脸;而一些平时读书较多的学生,视野就开阔一些,能以此为观照背景,透过现象揭示现存教育存在的弊端;我的课代表阅读范围更宽泛些,分析理解能力就更胜一筹,她能从这件事联想到家长的溺爱,独生子女的通病,长此下去的不良后果,还能引用高尔基的话:“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其思维的广度和结论的科学性都较同班同学深刻得多。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总结自己一生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过去看得远一点,那是由于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在全国各地举行的多种形式的语文竞赛中,当人们向其中一些优胜者调查获得优异成绩的原因时,他们在充分肯定课堂教学给予的同时,几乎都谈到“得益于课外”。这更证明了文外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文内创造性理解。例如:九六年高考作文是让考生评论哪一幅漫画更好,侧重考察学生阅读理解,欣赏提炼及概括综述能力。考生作文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对画面的理解和平时信息的积累,而要进一步写出立意高,有创造性见解的好文章,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江苏一考生作文获得了优异成绩。这位考生在评论两幅漫画时用到了莱辛《拉奥孔》里的艺术观点,又引康德的生平作为论据,提高了文章的档次。如果这位考生没有平时的广泛阅读基础,没有丰富的文外信息,就不可能旁征博引,获得成功。由此可见,阅读理解溶进了个人的生活积淀,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阅读课文过程中信息的递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文内理解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视线扫描,筛选文内关键性信息,综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调动与课文有关的文外信息,引起连锁性思考,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有丰富的文外信息才能具有精粹的文内理解,而阅读理解作为一种智力技能,已成为每个公民的生存手段,缺乏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人被称为“功能性文盲”。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能力,必须要教会学生充分运用课外信息,并进而将目光兼及到课堂之外的无限领域。 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要引导学生读书,不要光捧着两本课本,死读书,读死书,最后就要读书死,那样是培养不出人材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课外信息与文内理解的关系,树立大语文观,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为提高学生的自能读书能力,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这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科研98-1)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