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习语文第一大法(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内容提要]: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针对学生对“读”的认识不够,语文学习陷入“厌度”、“无读”、“浅读”的误区,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转入到其他学科。读不是无用的,而是深刻的。正确认识读的重要性,了解读的规律,才能逐步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在读中成长。 [关键词]:读 语文教学 朱子曾有云:“熟读而深思,大抵观书,必先熟读,使其言皆出吾之口,使其义皆出吾之心,……然后可有得矣……”,熟读方能深思,熟读才能有得。可见,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① 朗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它贯穿在“认识、理解、感受、鉴赏”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初中阶段对学生读的能力的要求包括: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快速浏览课文的能力,每分钟500字的阅读速度;三、默读中,理解课文的能力。 初中语文陷入“浅读”、“厌读”的怪圈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不喜欢读课文,读课文似乎成为一项浅显、枯燥、机械、令人厌烦而又收效不大的活动。课堂上读书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小,读书的情绪也消失殆尽了。学生的厌倦和教师的忽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慢慢陷入“无朗读”、“少默读”的怪圈。这种低效的读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语文教学在这种状况下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投入到其他学科的爱好中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大大降低,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深受影响。 “浅读”、“假读”的现象占领着我们的课堂。上千字的名作名篇,一节课只花3-5分钟就读完了,并称读懂了。对作品的深入了解了吗?作者的意图领会了吗?显然都没有。仅仅3-5分钟的默读,充其量也只能粗浅地了解文章的大意罢了,作品的精华就滤掉了。 特级教师洪镇涛在语感教学中指出:“读(朗读和默读)是语感教学的第一教学法”。②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基础,反复朗诵文章的语言,才能深入地理解文本。 朗读的训练和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 过程,它的提高和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 的。读的能力提高了,理解力、表述能力也随之提高 了。学生的朗读可分为五个层次:读准字词、读稳节 奏、读出情感、读出理解、读出情味。伴随着学生个 体的发展,这五个层次的关系是逐步发展、逐层提高 的,呈金字塔状。 第一个层次:读准字词 这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没有丰富的词汇量,就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在接触到一个新的文本时,首先要弄清你有哪些字读不准,有哪个词不理解,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某些同学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生字词就停止不读,或一跳而过。这样中止了朗读,也就中止了对文本 的理解,失去了读书的兴趣。 第二个层次:读稳节奏 字、句、段、篇,都有着语意上或远或近的联系,读的时候也便有了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语气的轻重缓急。朗读时,切忌两字两字的唱读,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把语言的基本单位——语素③组合成一个个简单的义项④(有含义的最小语言单位),再根据语境的需要把节奏、语气、语调很自然地读出来。朗读的节奏训练,可以从具有表现力的诗歌、散文、对白开始。 第三个层次:读出情感 读出情感和读稳节奏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读稳节奏后就慢慢可以读出文字中蕴含的感情;读出感情后,对朗读节奏的把握就更准确了。 文学作品包罗万象,写尽人生百味。朗读时就要读出这其中的人生百味。例如,读温庭筠的《梦江南》就要读出委婉、缠绵;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要读出豪迈、宏大的气势;读《白杨礼赞》感情要高昂,直抒胸中的赞美之情;读《再别康桥》情景唯美、节奏舒缓,带着离开的不舍;从《十里长街送总理》读出低沉、悲痛和对总理的崇敬之情。 能够正确地读出文字间的感情,那我们离主旨就不远了。 第四个层次:读出理解 只有深入地理解了文本的内容,朗读才会声情并茂、打动人心。 我们初中生,思维成熟日趋于成人,流于文字的浅层次阅读,已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他们需要深钻文字,从文字中读出他们的理解,与作者、作品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读一些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十分重要。学生阅读文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发散思维得以发展。,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促进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文以载道”、“道述以文”,充分的朗读,达到“文”与“理”的融合,才能更准确地领会作者的意图。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了,思维更成熟了,个体得到发展了。可见,建立在深刻理解之上的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中长大了”也使学生“在成长中阅读”的兴趣得到提高。 第五个层次:读出情味 这是一种诗化的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层次,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更深刻、更艺术的赏读,要求读者有丰富的文学积累,对文字敏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才能读出文中浓浓的情味。 语文是一门艺术,文学作品都有其精神实质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学情味,是文学大师们对生活、对自然的“情”和“感”,是“文”、“情”、“理”的高度融合。要读出作品的情味,则需要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上,品位语言的艺术,纵观人生百态。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体验,借助文字这个载体来表达,而读者就通过解读文字,在脑中理解文字的内容,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作者情与理融合在文字中的那种情味。那么,文学的艺术美方能得以再现。 前面所提到的“浅阅读”、“低效阅读”停留在“读”的第三个层次或第三个与第四个层次之间。这不是完全的阅读,是没有收获的阅读。 读不是枯燥的,而是趣味横生,生机盎然的;读不是浅显的,而是深刻的;读不是无效的,而是收获多多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尽兴地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情味。 1、喜欢朗读,大声,自然地读出自己的感受。 例如:在我上《安塞腰鼓》前一天的早自习上,我示范读了一遍,学生被我激昂的情绪深深震撼了,有着想读好的渴望。我让学生自读,第一步,打哽不得多于五个,挑战不打哽的极限;第二步,读出文章的节奏、气势,挑战老师的范读。家庭作业是:明早多喝一杯水,为大读一场《安塞腰鼓》做准备(这是对学生的心理暗示和情绪激励)。 读之前,我让学生伸出手有节奏的轻捶桌面,体验轻、重、缓、急的鼓点节奏,想象安塞腰鼓的豪放与雄浑,感受强烈的气势。最后,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胆子也大了,震撼人心,激越豪迈的“安塞腰鼓”在教室里“读”出来了。 读完之后,学生的小脸红红的,虽值酷夏的正午,精神却格外振奋,也顾不及口渴了。趁热打铁,再让学生选读喜欢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很快,主旨便在读中理解了。 这是一节快乐的课。学生从读中获得自信、获得快乐。也便喜欢上了这种大声的,忘我的朗读。 1.移情入境,读出文本的情感和韵味 优秀的朗读,不仅要自信、大胆,而且要善于移情,与文本中的角色产生共鸣,融入到文本的角色中去。情由景生,感情的表达就到位了。 作者的年龄、经历以及作品所涉及到的背景,对我们正确把握作品的感情,读出文本的感情,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出师表》一文中,我先简介诸葛亮和刘备有关事迹,再让学生自渎一遍文本。合上书,我给学生有感情的背述全文。背完全文,学生报以掌声。我问:“你们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里?”,生:“感人!像电视中老臣进行忠心的劝谏一样。”我带着激情鼓励他们:“你们也可以读得象我这么好,不过,你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赤胆忠心的老人。低声的随着老师一起读,注意老师的节奏与感情。”学生认真的,小心的跟着我一起体会“老臣”的感觉。再放声让他们自读,就俨然是一个个忠心的老臣了。 学生体会了诸葛亮的赤胆忠心,移情成功的体验是快乐的。内容读熟了,理解了,也为我下一步教学做好了准备。学生更爱读古文了。 2.教师要做好指导、示范。帮助学生找出突破朗读情感时的情境。感情读得深了,离主旨就近了 学生在读文本时,对于情感的把握,有时会出现偏差,教师要做一个指导者,引导学生的朗读,使学生的理解不致于偏离作者的意图,以免“南辕北辙”。 在教学《关雎》时,同学们推选出四个同学比赛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最能读出作者的感受。有两位同学读得沉重、忧伤,两位同学读得明朗、积极。教室中议论纷纷。我让同学们用“比较揣摩法”(洪镇涛提出的)比较《关雎》和《蒹葭》,同学们认为:《蒹葭》感情基调忧伤,因没寻到,苦苦等待的愁闷;《关雎》感情基调明朗一些,虽“求之不得”,却有与之美好相处的愿望,健康而明朗的感情。 在我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比较,对内容的理解在读中加深了,并深入到《关雎》“艾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艺术价值上,为我下一节课作好了准备。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第一大法宝。了解读的本质,让“读”的学法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让我们的课堂回归书声朗朗,情意浓浓;让每一个学生在快乐的读学中成长,在快乐的读悟中走向成功。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