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亡以应”说开去(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重庆市南岸区110中学 谢德志 在《列子·汤问》里有一则寓言故事叫《两小儿辩日》,故事讲的是两个小孩在路上争辩不休,一个说太阳早晨离人近一些,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要比中午的大,远小近大;另一个则说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要比早晨热,近热远凉。最后他们让路过的孔子来评判,可结果“孔子亡以应”。在孔子那个时代,要想解决这个今天看来比较简单的问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不排除其中有诸子之间相互揶揄、讽刺的成分。不过,这个寓言故事留给了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 孔子是一个大圣人、大学问家、大教育家,面对这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他表现出了自己的真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敢于坦诚自己的“不知”,其本身就是一种“知”的表现。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也不可能去完全认知。那么当学生向我们提出一些我们“不知”的东西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笔者曾亲自见到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问他的老师:“老师,我在电视里有时听到牛市、熊市,那是不是卖牛、卖熊的市场啊?熊可是国家保护动物,怎么能卖呢?为什么没有狗市、鸡市呢?” 可能这位老师认为这与教学无关,或者根本也不知道什么是牛市、熊市,他没多想就对学生说:“这些与我们的学习无关,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这位老师表面上让学生无话可说了,而事实上,他把一个对新鲜事物有强烈求知欲望的孩子的探究思想给压制了!如果这位老师知道什么叫“牛市、熊市”,那么他这是在“传道受业解惑”吗?如果他不知道什么叫“牛市、熊市”,却害怕暴露自己的无知而采用这种搪塞(虽然表面上理由很堂皇)的方法去敷衍学生,殊不知欲盖弥彰,一旦以后学生知道了事实的真相,他心目中的“老师”又会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现在的孩子每天接受的新鲜事物多,因此各种让我们难以回答的疑难问题往往让我们防不胜防。对这些问题如何处理表现了一位教师是否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是否具有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能力。我们虽然不一定非要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不知”,但我们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比如上面这位老师完全可以这样解决问题: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提出什么叫牛市、熊市,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大家回去以后去找找这方面的资料好吗?咱们明天来进行交流,看谁找的资料最丰富、最完整……,如此处理,既给教师自己留下了去查资料、解决问题的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两小儿辩日》这个寓言故事还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全才,我们不懂的东西还非常多,我们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我们现在一再强调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但我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进修上,而忽视了其他学科、其他领域有关知识、信息的学习和吸取。我们不是强调学生要广泛涉猎、强闻博记吗?为什么为师者不先作出表率呢?前一段时间某电视台播出的一部关于教育的电视剧里,一个老师提出要与高中生“师生同考”,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对者认为这简直是在浪费时间,甚至认为这将殃及师道尊严,会给教师带来极大的被动。但这种大胆的做法后来被证明对学生、老师确实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局面。虽然这只是电视剧,但是教语文的老师连一个简单的电源插座也不会安,物理教师连“唐宋八大家”都不知道,这难道是我们所标榜的“学高为师”吗?因此,那种“一心只教圣贤书”的人是难以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加强专业知识修养的同时,涉猎一些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信息,多关心关心身边新鲜事物是非常必要的。 面对学生的疑难,我们不去掩盖“不知”;面对我们知识的空白,我们积极去填充。果真如此,则“孔子亡以应”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才是真正起到了警示作用。 作者邮箱: xdz921@126.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