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习语言的课堂(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四川省内江市第四中学 张 柳

四川省内江市第七中学 姜全德

“学习语言”论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于1992年在“武汉市中语会第七届年会”上的发言——《是研究语言,还是学习语言——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误区》中提出来的。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观点,正好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谋而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高中语文教材都很好的贯彻了这些理念。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讲,课标教材是精选的语言现象,既有“目标语言”①,也有“精粹语言”②,还有“伙伴语言”③。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带领学生走进学习语言的课堂呢?下面,笔者根据洪镇涛老师的“学习语言”论和母语教学的规律“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以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纪(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例为例,来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学习语言的课堂。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2.通过朗读,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表达的感情,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

3.领会“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理念

1.借助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把课文主旨的理解形象化、生活化。

2.借助课文对人生哲理的概括,引导学生把自己朦胧的生活感悟哲理化。

课型:语言教读品味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心理学家曾做一个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鳞鱼和一群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鳞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还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烈地进攻,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玻璃挡板拿开,鳞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最后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同学们,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并进行课堂交流活动。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内容,并导入新课】

【明确】同学们的说法各有所不同,但都说明了当失败和挫折接踵而至时,不要放弃不懈努力,否则,难以求得生存或取得事业成功这个道理。而放弃最后的努力,也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机会,这是一个失败的事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是一个成功的事例。【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整体感受,把握思路

(一)朗读活动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老师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法练习读准音。(学生活动)

【落实】闷热 凸出 凝视 吸泣 瘦骨嶙峋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老师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的方法练习、体会。

〖指点〗读这一课,要学习用恰当的语速、语气、语调来表达字里行间的感情。

(1)要准确流畅地用普通话朗读;

(2)注意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语调;

(3)注意读出 " 我 " 在不同情景中的语气语调。

【学生进行自主的朗读体验活动】

【落实】学生演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

【落实】学生演读文中最后一段。

(二)认识课文

1.我们学习课文,阅读文章,首先要认识它。要从整体上把握它,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它,这就叫做认识课文。

2.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地阅读课文,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依据记叙的要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的梗概。

(2)把故事分成三个阶段,用最少的文字概括出来。

(3)这篇课文涉及哪些人物?这些人物个有什么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4)通过阅读,说说这是一篇怎样的课文?

〖指点〗(1)、讲故事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记叙要素,先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起因;第二步讲述脱险的经历。

〖指点〗(2)、根据文字内容或指点(1)来概括。

〖指点〗(3)、可以从故事内容、从人物、从文章结构、从文章技法、从文章给人启迪等角度来认识课文。

【先请同学们合作交流,分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合作交流,自由表达对课文的认识;最后老师小结,与同学们对话交流,重点落实(3)(4)】

【落实(2)】冒险---遇险---脱险

【落实(3)】只要学生抓住语言材料来概括,言之成理就行。

【落实(4)】这是一篇:

※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先叙事再述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基本上是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通过一件小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此点“哲理”应结合末段及标题中的“再”来感悟,并把这种“感悟”延伸到整个生命的长河之中。)

三、读品结合,领悟语言。

文中许多语言是值得细品的,用“变”的手法进行比较品味,方能理解其深意。下面请大家运用“变”的手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语言。

【此过程分三步:自主阅读,提出问题----借助资料信息,合作释疑-----明确相关结论,获得知识。】

【落实】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将这句中的“至今”删掉,将“感觉得到”换成“回想起来”比较一下效果。(“至今”强调了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虽己年过花甲仍然记忆犹新,而且是能够清晰地“感觉得到”那种闷热,“感觉得到”是从生理器官的感觉角度突出了记忆的清晰与真实,如在眼前,而“回想起来”只是一种心理活动,不如前者有表现力。)

※“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将句中的“只有”“但”删掉,比较一下效果。(“只有”强调了悬崖并不算是险峰,用“但”字将语意一转,突出了它对“我”而言是高不可攀的,侧面表现了“ 我”身体的柔弱和内心的自卑。)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改为“我瘦骨嶙峋,心在胸腔里咚咚直跳”可以吗?(原句言简意丰,将多个信息组织进一个句子,让“瘦骨嶙峋”作“胸腔”的定语,比改后的句子更有表现力,更让读者为之担心、揪心。相比之下,改后的句子过于平淡,缺乏表现力。)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删去“终于”,将“尽量”改为“努力”,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终于”突出了整个过程对于“我”的艰难程度以及“我”紧张得丝毫不敢放松的心情。“尽量”比“努力”更能表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不停地一点一点地往里靠,直到再也没有一点空间可以挪移,更能表现出“我”的极度恐慌。)

※“我听见有人吸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这句话似乎不合常理,不如改为“我忍不住吸泣起来”,这不是表达更直接、更简洁吗?(看似不合常理的句子,恰恰表现了“我”当时己因极度的恐惧和绝望失去了判断力,六神无主,意志崩溃了。改后的句子,语言虽简洁明了,却无法表现这种恐惧到了极点以至产生幻觉的心理状态。)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将这个句子末尾的感叹号改为句号,如何?(改后无法表达“我”当时惊喜万分的心情。)

※“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这是父亲见到孩子时所说的第一句话,似乎没有一点紧张和关切,不如改成“我的孩子!可把你爸爸给担心死了!你怎么样?受伤没有?别害怕,爸爸抱你下来!”效果如何?(文中的父亲懂得怎样锻炼孩子,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所以,他虽然担心,也不会表露出来,而是用最为日常化的话语尽量淡化事情的严重性,让孩子放松心情,学习在困难面前保持镇定。改句中,父亲自己就已经先慌乱了,又如何帮助孩子学习镇定呢?而抱孩子下来的决定很容易养成孩子的依赖心,老是让父母抱着的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删去这句中的“似乎”“而且”效果如何?(“似乎”表明“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开始有了一点勇气和信心,删去后语气变得十分肯定,不符合此时“我”才刚刚开始发生变化的情形。“而且”表现了“我”在看到自己通过努力取得了一点成绩时的欣喜,信心也有所增加。删去后,无法表达“我”在这过程当中的心理。)

※“最后,我一脚踩在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吸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句话所表现出的“我”的心情似乎是前后矛盾的,删去加点部分,效果如何?(“吸泣”真实地再现了劫后余生的“我”心有余悸,同时也有一种获得安全感之后的舒坦,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战胜困难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种情感体验是十分丰富的,删去后,会显得过于单薄,而且情感没有了发展和过度,也显得不够真实。)

四、训练朗读,增强语感。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朗读文中富于哲理的段落。

五、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1.背诵文中富于哲理的段落。

2.以“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此教学案例反映了学习语言的规律“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第一步,感受经典----在作品中飞翔。让学生通过听(听老师或录音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说(复述)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在熟悉内容、把握思路、了解主旨的同时,触发语感,即触发对文章的体裁、文章的内容、文章的质地、文章的气势、文章的表达等方面的整体的笼统的感受。第二步,品味语言----在点拨中领悟。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于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体验,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联一联”“读一读”等方法,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一步领悟语感。第三步,积淀语感----在诵读中成长。指导学生开展朗读重点段落,交流感悟心得,撰写语感随笔,完成课后有关揣摩语言的联系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从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第四步,运用语言----在写作中提升。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全篇或重要段落),抄写精彩语句,有意识有计划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附注】

①所谓“目标语言”,指的是用现代汉语表达(或翻译)的高于学习者语言发展水平、是学习者一定时期的攀登目标的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精品语言。“目标语言”不是一个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来说,其“目标语言”也不在一个层次上。学习“目标语言”的目的,在于广泛涉猎语言精品,特别是名家名作,要揣摩语言,领悟语言运用的妙处,但也不要求全面透彻的理解。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可结合课后练习或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作些语感分析,帮助学生领悟语言,从而提高语言素养,增长见识,接受文化熏陶。

②(所谓“精粹语言”,指的是内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古汉语精品的语言。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也是学生终身受益的语言。学习这种语言的目的,并不在于立竿见影、立马见效,而在于通过长期、稳固地储存和积累,通过长期、反复地揣摩和领悟,受到语言和文化滋补,奠定语言及文化功底。这种语言在头脑中的“潜伏期”越长,其滋补功能就越显著。)

③(所为“伙伴语言”,指的是相当或略高于学习者语言发展水平、已经或可能在与伙伴交际时使用的语言〈包括语言成品〉。如,根据学生的生活积累基础、认识和语言发展水平,初中和高中教材都按照一定的序列,循序渐进地安排了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训练。“伙伴语言”也不是一个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来说,其“伙伴语言”也不在一个层次上。学习“伙伴语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直接模仿运用,训练、语言操作能力。) 作者邮箱: jqd2119416@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