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故事(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云南省砚山县一中 田锦宁 学生都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封建社社会中一个典型的爱情悲剧故事。其实,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时期是不足为奇的,早在此故事前就有一个更为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 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事诗,是汉乐府诗发展高峰的《孔雀东南飞》,也是我国文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何为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诗的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以及作诗的缘由。《孔雀东南飞》有着极强的故事性,通过初步阅读,可以很容易地理出故事情节:女主人公被无理驱遣是故事的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男女主人公誓别是故事的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女主公悲愤抗婚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故事高潮是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故事结局是告诫后人(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通过梳理情节结构,为下文赏析人物的语言打下了基础。 开端部分,开门见山地提示出女人公刘兰芝同婆婆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运用铺陈排比的手法,自述从十三岁到十七岁待字闺中的生活经历。充分说明女人公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及文化休养,是个多才多艺的名门女子。同时也证明“女行无偏斜”,婆婆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 从刘兰芝的陈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她那决不忍辱苟且的刚强性格。我们还可以从“君家妇难为”“徒留无所施”等直白中,看到她对事端的原委和事态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这就是一个头脑清醒,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我国古代女性形象。 在故事的发展部分,我们不妨来细细体味男主人公焦仲卿对他母亲及妻子的对话,看看有什么作用。作用一,通过焦仲卿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芝和仲卿夫妻恩爱。作用二,初次展示了焦仲卿懦弱的性格。他虽然很爱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贰,但在他母亲的逼迫下,不敢反抗,只好休了兰芝,对未来还抱有丝幻想。作用三,塑造了一个专断蛮狠、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焦母对儿子的请求,不仅不为所动,反而勃然大怒:“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相不从许!”显得专断而顽固。但也很有心计,训斥之后又抚慰:“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企图以此来打动儿子,动摇他对爱情的专一态度。 兰芝严妆,运用一连串夸张铺陈排比的手法,旨在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的从容与镇定。兰芝用自己的美,向丈夫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爱,同时也向婆婆表示了她的无辜和坚强,也说明自己并非等闲之辈。在向婆婆告别说的“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的一番话,表面上是自谦自责,实际上柔中有刚,与蛮横不讲理的婆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小姑告别时的“泪落连珠子”,更是催人泪下。这泪水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而一旦登车去,那无法抑制也无须再掩饰的悲伤,她终于失声痛哭起来。至此,兰芝那倔强而又善良的性格以及她对小姑、对仲卿依依不舍的深情得到了细腻而又充分的表现。 在“夫妻誓别”这一情节中,首先,它再次强调了这对恩爱夫妻感情上是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是己愿,而被逼迫,这就为后面写他俩的殉情奠定了基石。 其次,在分别之时,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如我意,逆以煎我怀”,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因此从情节发展来看,这是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段落。 在我国封建时代,女子被丈夫休回娘家,她今后的生活是不难想象的:伴随她的将是屈辱、孤独和凄凉。那么,兰芝回娘家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其一,兰芝回家后母亲的态度。“进退无颜仪”五个字把兰芝被遣归家初见母亲的时伤心、羞愧、委屈等复杂心理和难以描摹的神态生动而准确地表现了出来。母亲初见兰芝“大附掌”,把母亲的惊诧惊醒之状描画得活灵活现。其二,再次反映了兰芝婆婆的专狠无理,当然也表现了的母亲对女儿的关心和爱护。其三,兰芝被休,上门求婚的络绎不绝,足以证明兰芝的美丽和修养。 面对自私横暴、趋炎附势的兄长既利诱,又威胁,兰芝一口应婚,这与她对母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她出人意料的突然允诺,是对前途完全绝望的表现,是不动声拿定了主意,决心以死来抗议吃人的封建势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实际上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成竹在胸的表现,我们从兰芝的突然允许中已预感到要发生非常事件了。 诗歌运用铺陈和排比大肆渲染太守家对婚姻的排场,来反衬兰芝的痛苦、孤独和凄凉。一边是轰轰烈烈,一边是凄凄惨惨,孤独无援。 在诗歌的高潮部分,让我们来体会焦、刘二人的生死爱情吧。二人相约“黄泉下想见”,兰芝死时毫不犹豫,仲卿却“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树下”之后才“自挂东南枝”。如此行为,都符合各自的性格。兰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长制的本质,这是她那坚强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去得决绝。仲卿出身于官宦世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顺母亲,所以他要有一个彷徨的过程,但是对爱情的忠贞却使他也富有叛逆精神。 “尾声”部分写兰芝魂化为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像这样的结尾,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如《梁祝》中的“化蝶”。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