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推敲”(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 刘志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旁征博引而又平易亲切,见解独特而又分析透辟,真不愧为大家手笔。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为人如此,作文亦然,《咬文嚼字》一文就有一处分析,笔者不敢苟同,特斗胆献上一孔之见。 贾岛“推敲”的典故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而且古今之人都已形成共识,那就是“敲”比“推”好。但朱先生却另辟蹊径,从意境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 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称赏的那么妥当。” 朱先生的分析,确实深刻透辟,指出了可能存在的两种境界——冷寂(寺内无人)与温暖(寺内无人),不同的境界可以选用不同的动词。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笔者以为诗歌的鉴赏,一定要把诗句放到全诗中来看,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分析。所以在对朱先生的见解作出判断之前,先来看一看原诗: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先看诗题《题李凝幽居》,李凝何许人也?李凝是当时的隐士、贾岛的朋友。通过题目,可以知道贾岛是在明月之夜拜访友人李凝,结果是寻隐者不遇。而朱先生却说贾岛是“孤僧步月归寺”,笔者不知先生作出如此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既然我们已经明白贾岛是在明月之夜拜访友人李凝,那么笔者觉得朱先生的两种意境说也有些问题。根据诗题,我们首先可以排除“冷寂”说,因为贾岛乘兴赏月,“兴尽而返,独来独往,自在无碍”之说无论是于情还是于理似乎都讲不通。按照常理,贾岛在明月之夜拜访友人,不管友人是否在家,他都应轻叩柴扉,以示通报,不太可能推门而入,登堂入室。尽管贾岛是方外之人,不会理会世俗的繁文缛节,尽管贾岛与李凝相知甚深、情谊深厚,但基本的礼节还是要讲的,所以还是用“敲”为上。 那么“温暖”说是否就无懈可击呢?朱先生在文中这样说:“‘敲’字显的拘礼些,也显得寺里有人应门。……那寺里……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笔者觉得这几句话也有些问题。首先来看“‘敲’字显得拘礼些,也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一句,通过诗题可知,贾岛是在明月之夜拜访友人,寺庙从何而来?友人不在,寻访未果,应门之人又从何而来?再说“那寺里……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一句,既然寺庙都属子虚乌有,又哪来的“温暖的人情”?这岂不是有些矛盾吗? 笔者以为“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倒有可能是贾岛寻访友人时的一种心理期待。据笔者揣测,贾岛当时的心理应该是这样的:见到老友,秉烛夜谈,或参禅悟道,谈玄论理,或倾诉肺腑,沟通心灵,人生如此,不亦快哉!但是贾岛的这种期待并没有实现。当时真实的情况是友人不在,寻访未果,贾岛只好折而返回。本来是乘兴而来,现在却败兴而归,贾岛当时可能还是有几分失望。但回归途中“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的美丽景象又使贾岛很快转忧为喜,引发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进而产生了一些“温暖的人情”。贾岛的情绪经历了由喜转忧、转忧为喜的变化过程,而非仅仅是“一些温暖的人情”。 朱先生说:“‘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对此观点,笔者也不敢苟同。试想月光皎洁、万籁俱寂之际,老僧轻叩门环,惊醒了栖息林间的宿鸟,或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骚动,或使鸟儿惊飞林间,转又栖息巢中。境界何等美妙!不错,鸟儿骚动、鸟儿惊飞,是打破环境原有的幽静,但却以动衬静,响中寓静,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若用“推”,又如何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 尽管古人曾说“诗无达诂”,但是对诗歌的分析鉴赏必须忠实于文本,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拓展与延伸才能合情合理。至此,笔者可以说朱先生脱离了诗歌文本所营造的境界,先生的分析有点架空分析的味道。 以上笔者对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提出了一些商榷性的意见,当与不当,还请方家指正。 作者邮箱: dhliuzhi@hotmail.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