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观(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我的教育观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先生这些话,道出了教育的谛对此,我到从教近20年后,才真有感悟。

         说老实话,1960年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我并没有想过要当教师。因为家贫,读师范不要饭钱,这才去了范。1965年秋,一纸派遣证将我分配到成都九中(树德中学前身),我也没想过要一辈子当教师,只把教书当成一种职业,并没有把它当成一项事业。触动我的是发生在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件小事。一天,一位十五年没有见面的学生突然找到我家来看望我。他说,他牢记他妈妈的话:当他有出息的时候,一定要去告诉许老师。他感谢我当年为他做过的一切。我又为他做了什么?在那大“革”文化“命”的年代,我带他们挖城墙泥做战备砖,到农村去过春夏秋冬,没有哪一册书是教完的,没有教他们写过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只是,他逃学,我几十次地到他家去“抓”他回来;他生病,我送他回家;他和母亲斗气,劝解过;……如此而已。他说:“在我们毕业时,你说过,‘今后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这些年来我正是这样做的。”这话我说过,但我没想到他还记得。他离校后,在苦寒的夹金山下当知青,回城后当过工人,办过动物饲养场,闯云南贩药材,下闽广贩服装,……无论在哪里,干什么,都记住了“做人要正直”。在他母亲去世4年后,他还记得母亲的嘱咐;15年后,还记得我这位老师。我的心震撼了,想不到,一位普通的教师,在两代人心中竟有这样的分量!

         这位学生,只是一位个体户,一位普普通通的靠劳动致富的人,还说不上是值得人们崇拜的人,但确实是一位真善美的活人。此时我才真正感悟到工作的意义,教师是要塑造人的灵魂的!

        我信奉这样的话:“有知识而没有正直的人,是危险的;有正直而没有知识的人,是无用的。”我觉得这是对教书育人最好的诠释。每当学生毕业,我都有这样的临别赠言:“在生活中,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伟人,都成为英雄,但可以,也必须成为一位正直的人。无论你在飞黄腾达的顺境中,还是在风霜相逼的逆境之中,都要牢记‘正直‘二字。20年、30年后,只要你还是一位正直的有知识的人,就一定是值得我崇拜的人。”在毕业生们寄给我的节日贺卡上,常有这样的话:“‘挺直了腰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这是您给我们的临别赠言,它将伴随我一辈子。”“不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有多少坎坷与艰险,我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学生的心声,我感到欣慰。把学生培养成正直的有知识的人,这是我毕生的追求。

                                     教学心得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者也要创造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说要创造“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不敢:没有这份雄心,也没有这才能。我只敢说,我努力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探索、改革教学方法。积36年教学心得,我将它归纳成六个“让”字句。“让”,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把方便和好处给别人”;在这里,六“让”的共性是,把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这大概还不算是生搬硬套吧。

     1、 让学生拥有一把钥匙

     “以人为本”,现在已经成为一句十分时髦的话了。教育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自然必须高举这面旗帜。但我们的教学究竟怎样才算是“以人为本”呢?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怎样在教学中贯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呢?

我不是语文教改的弄潮儿,只是随着语文教学改革步伐前进的人,我爱思考。在我36年语文教学生涯中,有过“以政治为本”的语文教学,“语录加大批判”,便是它的全部内涵。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语文教学也正本清源,语文课又回归到工具课的性质。随后我也经历过“以语言知识为本”的语文教学和“以文体知识为本”的语文教学的阶段,虽然把语文课上成工具课了,但教学效益不高,还招来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讥评,这是为什么?

         我以为,这是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把活生生的人——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无论是“以语言知识为本”,还是“以文体知识为本”,都是以学生认知的客体——知识为中心,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指导学生研究语文知识,这是一种语文知识教学观。其次,我们对语文工具课性质的认识还肤浅,数、理、化、外等学科,不也都是工具课吗?语文这工具课的特殊性又体现在哪里?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对语文课的工具课性质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社会文化交际的工具。语文学科要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素质。“大纲”指出:语文学科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阅读,是学生(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文化交际,要学生能准确地敏捷地筛选、获取传媒所承载的主要信息。写作和口语交际,是学生(作者或讲述者)与读者、听众之间的文化交际,要学生能迅速地提取已储存的相关信息,加工整理信息,拓展创造新信息,并用准确的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可靠地输出信息。我把这种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语文教学,称之为“以语文能力为本”的语文教学。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拥有一把开启文化交际大门的钥匙,掌握文化交际的规律与方法,培养文化交际能力,“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自能口语交际,不待老师教。这样,他们就能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这便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2000年秋人教社编写的高中语文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为“以语文能力为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就阅读而言,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界限,不再以语言知识或文体知识为系列来安排单元,而根据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规律和方法来编制单元,体现了“为会读而教”、“为会读而学”这样的阅读教学理念。高中语文第一册中,安排了“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和“概括要点,提取精要”这样三个单元,这是阅读的基础阶段,这是一种还原性阅读,旨在让学生掌握感知、理解、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的方法。高中语文第二册中,安排了“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分析评价,借鉴吸收”这样三个单元,主要培养学生在筛选、分析、研究信息的基础上,拓展、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这样,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新大纲是语文教学改革发展深化的结晶,新教材为实施“以语文能力为本”的语文教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而要使理想成为现实,更需要广大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去年冬天,我作为成都市第三批名师讲学团的成员到蒲江上了一节课。当地的同志点名要我上江泽民同志的《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有深邃的思想,但没有一点儿生动有趣的教学因素。怎样上才好?江泽民同志的这篇演讲词安排在“理清思路”这个单元,教学目标是十分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过去,学生基本没有涉及“文章思路”这个概念(过去只讲“结构”),但学生作文时要构思,老师改作文要批思路、评思路,于是我将旧识与新知联系起来导入新课,确立了“理清思路”这个教学的主航道。我将“寻找思路的路标”作为教学的核心,启发学生边读边找(中心句、表明时空的词语、过渡语段、关联词语等等,便是思路的路标),边清理边讨论,在认知的过程中归纳清理思路的方法,让学生拥有一把“理清思路”的钥匙。我将寻找中心句作为教学的重点,因为它对思路的标示作用最普遍、最突出;我将承上启下的语段作为教学的难点,因为它的路标作用较隐蔽,学生不易发现。只有根据阅读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确定重难点,才能保证最大的教学效益。课后,蒲江的同行认为这堂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掌握阅读的方法。这正是我所追求的“语文能力为本”的语文教学。

         2、 让“传道”水到渠成

    “文以载道”。我们的课文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堪称人类文化的精品。语文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运用阅读规律和方法,与作者进行文化交际,从中汲取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从而积淀成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不可不“传道”,但这“道”,不是教师发现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从与作者的文化交际中得之。

         要善于点拨,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心灵的震撼中,感悟“道”。这里,我且当一回“文抄公”,摘录一段一位外校的青年教师听了我教王勃的《滕王阁序》之后的听课感受:

     学习《滕王阁序》第5段时,当学生齐读后,教师问:“作者感慨‘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你们的命途不舛吧!”孰料,这个成都一流学校的一流班(理科实验班集全年级之精华)迅速爆炸,平时的乖娃娃似有莫大的委屈,有千般不顺想一古脑儿地倾泻出来。教师顺势启发:“你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上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初中,如今上最好的高中,又进了最好的班级……应该是很顺吧。偶尔一次考试考差了,是小不顺而大顺吧。”学生心动了。老师又问:“但今天顺明天一定会顺吗?人世多艰,遇到不顺怎么办?”“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学生齐声诵读,来自课文,发自肺腑,声如洪钟!令听课的我也为之震颤,这堂课真正进入了高潮。这正是教师从范文中找到感情的共鸣点来刺激学生的感悟而产生的效果。教师淡淡的但是触及学生心灵的谈话,激发发学生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思想魅力,让我感受到语文课培养健全人格的力量。

        要激发学生与作者进行文化交际的愿望,让学生有求知求真的需求,而“道”也就能自然流入他们的心田了。三年前,要教陶铸同志的《崇高的理想》了,我犯了难:在现今商品经济大潮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讲究实惠等等思潮对学生有不小的影响,他们能够接受这首六十年代的“正气歌”吗?如果学生不能认同文章的观点,就没有学习的激情,那么,培养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成了泡影。我从一个“学生拥有100万之后”的个案中受到启发,有了妙策。一上讲台,我给学生出了一道题:“如果今天你有了100万,你准备干什么?请把你的真实想法写下来,不必署名。”这下可热闹了,一会儿纸条收上来,计有:捐助希望工程、再就业工程的15人,投资办公司的13人,出国旅游甚至要上月球的12人,放债、存银行一辈子不用愁了的9人,出国留学(脱离中国学校苦海)的6人,买房子、买汽车的6人,还有给父母亲买他们舍不得买的东西的,有马上不上学了(注:用钱买通我妈)的,也有不知道怎么办、请父母帮忙保管的,……念完这些纸条后,我说:“这些都可以算是你们的理想。今天我们来学习《崇高的理想》,请大家向陶铸同志请教:看看你们哪些理想是崇高的,哪些想法是卑微的?为什么?”同学们大笑:啊,原来你在这里等着我们哪!这堂课的效果特别好。因为不是我(或陶铸)向学生说教,而是学生自己要到课文中去找真理。学生有了探求真理来分析现实问题的愿望,这样,接下来我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文以载道”,也就事半而功倍了。

        教师要当学生的朋友,他们的喜怒哀乐忧怨,他们的优点与缺点,他们的特长和局限,都要了然于心。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内涵,要有教学机智,善于即兴点拨,引导学生去感悟求真。这样,“传道”才能有的放矢,水到渠成。

3、 让学生的创造意识闪光生辉

        在应试教育阴云下的课堂教学,存在不少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学生必须按命题者的语汇、思路去思考,按命题者设定的几种思维模式去筛选,按命题者的喜好去表述,否则便会遭失分的报应。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完全失却了自我。这种唯他人之命是从的教学训练,养成了学生的固定反应方式,抑制了思维活动,扼杀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反面的教训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⑴营造一个学生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指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运用知识的过程。当学生处在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里,思维最活跃,学习效果也最好。学生的创造性因素往往与幼稚交杂在一起。一声“幼稚”的断喝,一声“考试要丢分”的恫吓,很可能葬送了一位未来的创造天才。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能触发学生创造性的发现。

⑵鼓励学生的发现。学生有探索创造的潜能。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

头脑获得对学习内容的新的认识(即使是早已为别人的实践所证实了的),那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创造”,我们应该感到欣喜。一次关于名著《雷雨》的讨论会上,在众口交誉声中,唯独有一位学生说他不喜欢《雷雨》。他的理由是:巧合太多,30年来的恩怨怎么在一天时间、两个场景中凑齐了呢?我们尽可以责备他“不懂话剧的特征”,但从话剧创新的进程中,不正是有许多剧作家打破传统话剧“三面墙”的框框,出现了多场次、无场次话剧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位学生和戏剧创新者都看到了传统话剧表现形式上的局限性,是同具慧眼了。激发并保护这样的发现,扶植它成长,那么,学生便能成长为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⑶用开放性提问,医治刻板、固定的思维方式。给学生的思考多留

一些空间,给出一些信息,提出一些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处理;答案未必要唯一,只要有一得之见,就好。比如,学了鲁迅的《祝福》之后,让学生讨论:“我”离开鲁镇之后,会怎样?读了莫泊桑的《项链》之后,让学生续写结尾:玛蒂尔德在知道了项链是假的之后,会怎样生活下去?学生认真分析作品,研究社会与人物性格的关系,对主人公的生活道路和性格发展,作出了丰富多彩的假设。通过这个教学环节,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创造的愉悦,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

⑷提倡研究探讨。学习的过程中,多思考,多发问,便会“有疑”,

研究探讨是质疑、解疑到无疑的必经之途。教师要善于激疑,引导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主动探究,提高能力,自能读书。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我让学生就荆轲的形象开展课堂讨论:荆轲是反抗强暴的悲剧英雄,还是逆历史潮流而动阻拦统一的跳梁小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史记》、《战国策》等史书及历代文人咏荆轲的诗文,联系相关历史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这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占有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学习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戏说类的“历史剧”的评价能力。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探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 让课堂书声琅琅

        语文教师常常这样来评价语文能力高的学生:这个孩子有悟性!什么是悟性?实际上就是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语感左右着读、写、听、说等语言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文化交际中起关键作用。作者的思想、情感,各种信息(无论是浅层次的,还是深层次的),都是通过语言传递出来的;也只有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才能使人类文化的智慧之光照射进学生的心灵,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

        语感从何而来?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要学生反复朗读、背诵,沉浸在文意中细细体会,逐渐培养出来的。因此,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部分”的教学要求中,明文规定:“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南宋教育家陆象山说过,“涵咏工夫兴味长”。要知“兴味”,有悟性,只有多多“涵咏”。

            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朗读、背诵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一节课学生有大半时间在读和背。过去文言文教学强调字字落实、句句到位,把文言文阅读变成了古汉语语法课,枯燥乏味令人生厌。现在的教材中,注释十分详细,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如若学生不看,你讲得唇焦口躁也白搭。那些只可意会的节奏、韵律、文气,你讲得出来吗?要反复朗读,多背诵点名篇,多积累一点妙词佳句,多吸收一点文化精华,能陶冶性情,开拓视野,净化心灵。我特别强调要“多”。学习数、理、化可以“举一反三”,弄通一个公式、定理,能据此做一大堆题。学习语文则只能“举三反一”。这里的“三”,还不是“二加一”的“三”,而是多次。读了背了三首诗歌,便能写一首诗出来?那人定是神童!

         读和背也要讲究方法。决不能像三味书屋中的寿先生那样大喊一声“读书”,就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读下去。“读书千篇,其义自见”,道理是对的,但效率太低。我主张边理解、边朗读、边背诵,理解、朗读与背诵相辅相成。

         朗读有三法:粗读全文,总体感知;反复细读,咀嚼文意;选读华采乐章,把握重点。朗读之时,注意点拨,读出感情、读出语气,读出言外之意。要如叶圣陶先生所要求的那样:“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朱熹说:读书要读得“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这才达到了朗读的至高境界。

         背诵也有多法,和尚念经似的背诵,作用寥寥。背诵要和思考结合在一起。思考什么,怎样思考,全要教师精心导引。有时根据文意提出问题,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原句作答,背诵;有时指导学生根据文意找关键词语,板书这些关键词语,以此作路标,背诵;有时与学生一起探讨文章结构,板书结构图,按图索句,分层背诵。比如,我在教韩愈的《师说》时,让学生诵读一遍后,先从尾段入手,连续设问,让学生用原文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师说》?”(生:因为李蟠“不拘于时”,“余嘉其能行古道”。)“‘不拘于时’,当时的时俗怎样?”(生:“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什么叫‘行古道’?”(生:“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讨论之后,用一分钟学生就将尾段背出来了。不用我多说,学生已了解了时代背景,写作意图,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对比的写法;再以“耻学于师”和“从师而问”为纲,组织学生诵读、背诵,学习前面的文字。这样,背了名家名篇,其文意、其佳句、其结构,学生也了然于心了。背诵的形式也可多样,可齐背,可互背,也可独背(看看有没有南郭先生);可一人将文言口译成白话,众人据译文背原文;也可抄写之后背诵,背诵之后再默写。这样,书声琅琅之中,学生用脑想,用口说,用耳听,用心记,用手写,全方位地积极活动,天长日久,悟性也就生成了。

    5、 让语文课充满活力

            十多年前,我就对这样的现象深感不安:在语文课上,多数同学不会答问,无法清楚、准确地说一段连贯的话,尽是前言不搭后语的词或短语。这样,一旦走出校门,他们将如何面对生活?有感于此,我在早读时开展了口语交际训练,由1分钟说话,到3—5分钟的专题演讲。在实践中,我感到,这项活动不仅能提高语文能力,而且能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能将语文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呼唤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觉得课堂演讲能成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遵照“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密切联系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的意见,我们由演讲起步,逐渐扩展到情景对话、辩论、社会调查、新闻评论与采访、编演课本剧、影视欣赏评论……构建了语文活动课体系,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下面,就我的实践,略作介绍。

⑴情景对话。

         由学生自由组合,2—3人为一组,设制一个规定情景,确定一个话题,各人担任不同角色,进行对话。主要训练学生说话要得体,注意身份,要看场合,看对象;说话要充实,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和特定的环境中,向听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说话要有技巧,面对不同的对象为达到既定的目的,该怎样说。在进行情景对话时,内容丰富极了,气氛活跃极了。有推销保险的,学生设计了两种过程、两种结果;有骑车闯红灯,要罚款,没钱;摇黄旗站岗,又要迟到,怎么办?有的提出了“应该怎样当父亲”的问题:儿子考试成绩不好,父亲该怎样教育孩子?不同的情景,表现了学生对理想的家长的期盼。正当美国总统竞选陷入僵局时,学生又上台模拟戈尔与布什的辩论。有些看来荒诞,但也是来自生活:一位学生站在板凳上,扮演要跳楼自杀者,你怎样劝说,进行心理疏导?……情景对话的触角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入到学生心里,有时听众也会走上台去参与其间。同学们喜欢情景对话课,称之为“我们每周的节日”。

⑵演讲与辩论

            实践证明,将演讲与辩论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的起点,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每天早读,按学号请一位同学作3~5分钟的演讲,由学生轮流担任评委,从内容、结构、语言、语音、仪态等方面评议,当场亮分。开展这项活动的好处是:首先,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是演讲者,个个都是“评论家”,为每位学生提供施展才能、开发潜能的机会。其次,集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训练和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教育于一炉。题材,要学生“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到生活中去挑选;观点,是学生的认识水平、分析和思辩能力的集中体现;登台讲,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辩论评议讨论,激发学生求知、求真、求实的欲望,锻炼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快速反应能力。其三,有利于消除学生个人认识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差距,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关心他人。(应试教育让学生关心分数、关心名次、关心个人。)演讲的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思想潮流、人情心态等等各个方面,国内外的热点问题,都能迅速地在讲台上得到反映,要学生思考、分析,作出回答。一位学生在演讲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工人为了抢救5万元的国家财产,受了伤,结果用去10万元的医疗费,值不值得?通过辩论,学生弄清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中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的价值取向问题,促使他们更深地探究新问题。其四,直接沟通讲者与听者的情感思想,台上台下的交流会在学生生活中延续,为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应该说,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能够在演讲与辩论中得到展示和培养的。

⑶影视欣赏评论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电教设备,为学生播放根据教材中选读的中外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片。比如,《阿Q正传》、《祝福》、《药》、《茶馆》、《雷雨》、《欧也妮•葛朗台》等等;我们还从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长篇历史剧中录播了《荆轲刺秦》、《窃符救赵》、《鸿门赴宴》等篇章。播放这些影视片,让学生受到形象的感染,加深对名著名作的理解,这是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的。我们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原著与影视片的比较,领会从小说——电影的再创造过程,评析成败,学会鉴赏。我们在活动课上还播放过引进的美国大片《拯救雷恩大兵》,观后围绕着“战争与人”的主题开了讨论会,同学们从思想和艺术方面作了很精辟的分析。这些活动,使学生的社会文化交际活动,从感性的认识升华到理性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评价鉴赏能力。

     充满活力的语文活动课,已在语文素质教育中产生了积极的不可小视的作用。

     ①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使学生突破了书本和分数的限囿,关心社会、关心生活、关心人生。

     ②活动的多样性、实践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采访与答问、演讲与辩论、社会调查等等活动,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了,社会交际中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③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有利于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演讲、辩论、朗诵,都是学生展示风采的机缘,学校广播站、校刊的记者、主持人、编辑,都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脱颖而出的。

    ④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求知欲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不再是被动地答题作文,而是主动地去学习、创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6、 让学生成为“杂家”

     做个“杂家”!当然,这里所说的“杂家”,决不是《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合儒道,兼名法”的“杂家”,并不是要学生做现代的吕不韦、淮南王;而是说学生应该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对语言、文学、艺术、科技(包括探索中的前沿科学)等等都要有所涉猎,应该有一个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这也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基础。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由大量的优秀的语言作品熏陶感染,长期积累、体验、感悟,不断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内化而生成。要提高语文素质,多读、多思、多品味,是很重要的途径。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上规定:“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现在的中学生的阅读量很少,阅读面很窄,仅靠一学期教读24篇课文,是远不能适应成才的需要的。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高考。高考语文试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选拔人才的要求,反映了新世纪的主人应该有的综合知识结构。就现代文阅读测试的选材范围来看,它涉及到文学作品、文学评论、艺术评论、教育学、语文教学、人类学、考古学等等以及科技类的文章。再看看科技类的文章,从深埋地下的四角龙到搜寻外星人踪迹的地球外文明信号,从消除白色污染的生物降解技术到有益于环保的酒精造纸工艺,从高科技的中微子通信到人有肠脑的新观点,从转基因作物的诞生到破译动物冬眠的奥秘……它给我们传递了多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给我们新世纪的主人提供了多少探索创造的课题!退一步,仅从应试的角度来说,如果学从来不接触这类文字,在考卷上蓦然相遇,不全懵了吗?阅读面宽一些,兴趣广一些,读得多一些,读得“杂”一些,当个“杂家”吧!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推荐阅读书目(首先让学生阅读教育部推荐的20部中外名著)。要指导阅读方法,要求学生读书必须动笔,教给他们批注和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指导学生收集论据、做资料卡片。要向学生介绍评价鉴赏文章,帮助学生理解原著,提高分析鉴赏水平。举办读书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语文读本》(试验修订•必修)的问世,是令人欣喜的。这套人教社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与教科书配套的读本,为我们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方便。它既有古今中外名著名篇供鉴赏,又有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篇章,供训练迁移能力,还有大科学家撰写的介绍最新科技知识的文章,拓展学生的认知天地。一年来,我们高2003级的学生每人读了222篇文章,93万字,每人写了100多篇读书笔记,批注了50多篇文言文。高中三年,每年都有这样的阅读积累,那么,在大量的文化精品的熏陶下,潜移默化,他们的视野更开扩,文化底蕴更丰富,文化交际能力更强,甚至他们的谈吐、气质、仪态,都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当然不是三年时间、一个学科能完成的。但我想,只要我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语文质,使学生具有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交际能力,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的文化底蕴,有广阔的视野,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那么,他们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若能如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也算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了。

                                     我 的 遗 憾

遗憾之一:我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

        学生离开母校后,在寄给我的贺卡中深情地说:“您那幽默的谈吐,端庄的仪表和慈祥的面庞,常常在脑海里浮现,真想再上您的语文课。”尽管如此,但我清醒地知道,学生也许喜欢、尊敬我这位语文老师,也许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但语文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我作过这样的调查:根据对学科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投入程度排序,理科班学生依次是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语文,或数学、外语、物理、化学、语文,语文叨陪末座;文科班学生是数学、外语、历史、语文、政治。我不奢望语文能当排头兵,我只希望学生能文理并重。母语教学落到这个地步,无论如何不能说是正常的。究其外部原因,数、理、化有“奥赛”,层层选拔,获奖了,高考能加分,特招有通途,“光宗耀校”,诱惑力大;外语有四级、六级等级考试,“托福”考试,能拿到本科、研究生、出国的通行证,动力大。现今外语学校遍地开花,有20%保送上高校的特惠,语文能有什么?究其学科内部原因,数理化等学科,学什么,练什么,考什么,可以“立竿见影”,见“效”快,学生愿有更多的投入;而语文是“长线产品”,苦读三、五个月,未必有什么明显的成效。苦读三、五年?现在人心浮躁,又没有这份耐心。更令人伤心的是,近十多年来,我的学生中,竟然没有一个报考大学中文系的,更不用说报考师范中文系了。那些语文成绩很好、喜欢文学、能写一手好字好文章的,都读外语、经济、法律专业去了。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语文教师,没有全社会对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视,要提高国民的语文素质,难!

遗憾之二:我没能让学生喜欢作文。

        学生最害怕做作文,最开心的是上作文评讲课,因为他们的文章中笑料多多。这令我悲哀。我自认为我还算得上是一位能写的语文教师,20岁时便在全国一流的刊物《文艺报》上发表7、8千字的长文,之后也没有间断过写作。在刊物上发表过指导中学生写作的系列文章,主编出版过学生作文选,可我的学生还是害怕上作文课,写出来的文章空洞乏味,没有生气。学生中也有好文章问世,但那不是我作文课的命题作文,而是学生的自由写作。军训半月,回校后学生写出了一批好文章:站军姿时的心理描写,夜半紧急集合时的行动描写,饥饿时的感受,……都微妙微肖,生动极了,读来让人笑出声来。在生活中有了深切的感受,作文才能出彩。看来,生活的封闭单一,作文教学中的应试化倾向,是学生害怕作文写不好文章的根子。随着教改的发展深化,研究性课程列入了教育教学计划,愿学生能更多地接触社会、感受生活,研究、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心中有话,不吐不快,那么,便不再怕作文了。

     不到两年,我将退休离开讲台了,我希望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能抹去我心头这两大遗憾,更希望我的年轻的同行们心中没有遗憾。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