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你的命呢?(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海国治

摘要:文章认为语文教学中缺少艺术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的是在教材中、教学中、考试中丧失的。

关键词: 教材 教学 考试

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费时、费力,但效果却不好。他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他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有问题的。接着,一些语文教研机构、语文学者以及一线的语文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测试、分析,结果发现语文教学中似乎什么地方不对。于是,开展了一场对语文教学的反思。反思的结果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老师和学生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还是缺少什么。

语文教学中缺少什么呢?朱永新老师在网上发表了他的一篇演讲《中国的教育缺什么》,朱老师认为,中国教育缺钱,缺人才,缺公平,缺教育观念,缺服务意识,缺人文意识,缺特色,缺理想。一位署名“三糊涂”的网友在他的《我说中国教育缺什么——兼与朱永新老师商榷》文章中说:“在我看来,目前我们教育中最缺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真’!或者说,其它缺都在其次,惟有‘真’最根本。这方面,老前辈早已有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我们呢?千教万教,教人求假,千学万学,学做假人!”如果说教育中最缺的是“真”,那么语文教学中最缺少的也是“真”。最有价值的东西失去后,中学学科中最有灵气、最有生命气的语文教学如同僵尸一般,看似一个人,实无半点生气。失去了生命的语文,你怎能受社会重视,老师的眷恋,学生的喜爱呢?

一 语文在教材中丧失了生命。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的情感缺少艺术的真实,并不是文章本身没有真实的情感,而是把文章中鲜活的、真实的情感杀死,再给文章戴上一顶漂亮的意识形态的帽子。一些佳作美文戴上这顶帽子,就只能是意识形态的宣传品。文章丰富的情感藏起来了,艺术美消失了。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我们对“文以载道”之说大加批判,认为文章只能从艺术方面去理解,不能作为封建道德的宣传品。那么,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戴上意识形态的帽子,难道不是让文章作意识形态的宣传品吗?这就是课文情感的异化。当我们把文本从一种异化种解脱出来的时候,我们又给它戴上了另一种异化的帽子。文章艺术的、情感的东西异化后,就缺少了艺术的真实。我们现在学的许多名家名作还是戴着意识形态的帽子。如《项链》题旨只能惟一地解为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雷雨》的矛盾冲突是资本家和劳动人民之间的冲突或暴露了大家庭内部的罪恶①。甚至优美的散文《绿》题旨只能是对祖国山水和大自然的热爱。北大钱理群教授说:“《项链》,被我们理解为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这就是用意识形态化的讲法来歪曲人家的艺术创造。我们的教育太漠视人类心灵。……我们通过读书而进行的交流是很平等的,因为这不是由教育体制背后的强权灌输给我们的②。”用意识形态替代文本艺术性东西,这样文本的生命就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其实,对文本的理解,不应站在意识形态的角度去理解。现在的学术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已经突破了意识形态观念的束缚,“可是中学语文从教材编选到教学方法都还深陷在这种过时知识和观念的束缚之中③。”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这是一种悲哀。从大学校园走到中学校园,你会发现一个怪现象——好像是语文老师的知识比社会文化的发展滞后几十年。这种荒唐事其实是知识异化的结果。对文本的理解,应站在人性的角度去理解。把课本中具有强烈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让给思想政治课,让语文课本充满人性,充满生命的东西复活起来。对文本的理解,是见仁见智的,没有必要一刀切。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对于优美文本的理解,为什么非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理解呢?为什么就不能是多元化的理解呢?优秀的文章,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人生的态度、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去理解。这样理解的东西才是真实的、鲜活的,才是艺术性的真实。

二 语文在教学中丧失了生命。

由于许多课文的情感被异化,失去了艺术的真实性,直接造成了语文教学过程的机械化,导致老师、学生虚假性的理解课文,学生虚假性的写作。如果说课文情感的异化是在教材中丧失了语文的生命,那么老师学生虚假性的理解课文,学生虚假性的写作,则在教学中丧失了语文的生命。

老师虚假性的教课文,是教参直接操控的结果。一位高中生说:“有一次老师要求评述《祥林嫂》一文,我评论的是她的几个希望的产生与幻灭,自以为文采等都还可以,没想到被判为零分,并被勒令重写。原因是评述本文最佳角度是抨击封建礼教的罪恶④。”学生是说对了,可老师不得不这样判。老师也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体验,不能抒发自己真实经历的内心感受,不能说出有独立精神体验的有个性的话。教师在课上只能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包裹起来,只为应付考试背一串教参上抄来的话。说一通不得不说的话。语文课,应是最具人文特性的课,可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自由哪里去了?

学生虚假性的理解课文,有时并不是他们故意这样理解,而是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异化的理解课文的方式。在学习课文时,学生根本不知道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去理解课文。有一次,学生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的“曲折”是意思。我让他说他的理解,他说应给是说人生道路的艰辛,不平。我真“佩服”我们学生的理解力,非要给自然的东西赋予“新”的内容。我们课文中每一个自然界的名词或有关修饰语,学生几乎都认为有其象征意义,认为这些东西都是政治的产物。在学习巴金的《灯》时,多次强调不要把这篇文章的思想和思想政治联系起来。但是,学生不放心,做题时非要把巴金放在共产主义的思想高塔上不可。其实,学生心中有一套思想性极强的话语套子。比如老师、医生是奉献的象征; “光明”、“伟大”的词与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无缘等等。不是学生愿意这样理解,而是他们脑袋中的理解程序是这样的。

学生写考场作文,虚假的话、套话也最多。学生不敢在作文中说自己的真实想法。钱理群教授在《审视中国语文教育》这本书中针对写作文发出了呼喊:“考生是年轻人,当然不会有我这样复杂的,并且是无可奈何的反应,他们有自己的简捷的应付办法,就是瞎编,于是这届考试中就出现了大量的‘父母伤亡’的‘考验’下‘战胜脆弱’的‘假话’。我从这孩子们的扭曲的‘反抗’中看到了 心灵的可怕的扭曲——想想看,随意拿父母的伤亡‘做’文章,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老师在无奈中也接受了这种作文风格。

这样,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的虚假的互动下,语文的生命在教学中丧失殆尽。最可怕的是,社会中的每一位受过教育的人都学把学习语文的习惯带到社会中去。因此,不仅是语文在社会中失去了生命,而且是整个社会失去了艺术性的、美的东西。

三 语文在考试中丧失了生命。

语文在考试中最后失去了恢复生命的空间。不管有关专家如何呼吁,老师如何解释,只要高考指挥棒一动,老师学生还是要围绕指挥棒转的,因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参加高考。在《审视中国语文教育》这本书中,编者语重心长地说:“悲惨的中学生朋友,我的弟弟妹妹,你们学了12年语文,居然写不好一张字条;你们学过数百篇的课文,居然听不懂一首歌谣;你们呕心沥血背诵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写作特点’、‘标准答案’,只不过是为了应付几个小时的高考。”然而,这不能只怪学生,学生只是跟着指挥棒转而已。 针对失去生命的语文而言,高考指挥棒已经不是指挥的棒了,而是扼杀语文恢复生命的狼牙棒了。

且不说高考语文试题及其日常练习题如何繁琐,如何无意义,如何无人性化,如何唱高调(这些早有人说过),单从题目的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试题的欺骗性。有时在题干中经常有 “你认为”、“谈谈你的看法”等这样的词出现,如2003年、2004年全国语文高考试卷第17题题干中就有这样的词。表面上看这样的题是很好的,是开放式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说出自己的看法。一般来说,学生说的看法应该只有理解的深浅之说,而无对错之分。但是,你的理解只要不符合标准答案,照样给你判错。既然是“你”的看法,“你”的理解,那纯粹就是学生自己真实看法的流露 。如果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许多学生真实的看法就会被抹杀。在以后的考试中,学生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是不敢说出的,那只是出题者和自己客气而已。于是他们只好猜测出题的意图写所谓的标准答案了。尤其是学生在作文考试中说空话、说大话的原因就在于此了。这样,许多考试题无意中是诱导学生说空话,说大话,表现假的思想感情。在这种情况下,语文学科中真实的艺术的东西怎么能复活呢?

语文,你的艺术、你的美感、你的生命力在教材中,在教学中,在考试中消散了。语文,社会企盼你尽快的复活!

注:

①《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2001年11月第二版。

②《审视中国语文教育》中钱理群语,引文来自网上,以下同。

③《审视中国语文教育》中摩罗语。

④ 事例出自《语文的“伪圣化” 》,(无作者)。

作者邮箱: hui199722@yahoo.com.cn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