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激情、感悟、创新的交响曲(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奏响激情、感悟、创新的交响曲

——谈作文兴趣的培养



江苏省泗洪中学      

变被动为主动,变客体为主体,回归人性,回归正道,千百年来的谬误到了正本清源的时候了。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还是遏制其发展,我们的动机和做法往往是南其辕而北其辙的。

有一个事实值得我们思索——大部分作家往往不是科班出身;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从小学到大学,学生是越来越不喜欢作文;有一种作法值得我们反思——对某种情况学生本没有思考没有看法没有情感却冷不丁硬让学生对这一种情况必须有思考必须有看法必须有情感,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教师这边在思考如何搞好作文教学的时候,学生那边会想他们学习作文最需要什么吗?这时的学生他们大都不会主动去思考这个问题,但这个需要又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都是从做学生过来的,我们为什么不问问自己呢?我们冷静地回忆自己做学生学习语文、学习作文的酸甜苦辣,愈回忆答案愈清晰,是的,那就是兴趣。客观地说,在农村,在那个时代,小学时我们的语文成绩说不上好,上初一的时候,我们的一篇两篇作文如果能被老师作为范文朗读,如果能参加学校作文竞赛竟也能获奖,那会怎样啊。我们要真心感谢以前的语文老师,也许他们根本没意识到把学生的名子列入获奖名单对学生意味着什么,我们也许会从此偏爱语文,偏爱作文,在语文这一科上的投入明显比其它科目多,初中三年我对得起语文,语文也对得起我。高一高二璩成荣老师代我们语文,我们学得平平淡淡,没什么波澜,高三时复旦大学中学系毕业的汪宝庭老师代我们语文,那年美国挑战者号失事,世界震惊,我们文学社的几个好友相约就此事写篇随笔,我们几个写好了,恭恭敬敬地送给汪老师看,现在想来,送给他看,小孩子心理无非让他鼓励鼓励或者是廉价地表扬一番,比如主动关心时事,勤于动笔难能可贵呵,出乎我们意料,汪老师可能是实事求是地狠狠批评了我们几个作文,说要是高考写这样文章,最多得个不及格。从此,高三一年,我们几个再也没有听进他在语文课里说些什么,甚至,在大学放假回母校时我竟孩子气地不愿和汪老师合影。现在想来,汪老师那边对我当时的偏激情绪会感到莫名其妙,当时,他肯定是很负责地指出了我们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说,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他的作文教学不单单教给学生一些作文知识和技巧,更主要的,是培养每个学生的作文兴趣,有了兴趣,不教自成;扼杀兴趣,教而无功。

人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无意间往往淡化兴趣的培养,强化技巧的训练;淡化思维的培养,强化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训练,这些实在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教师讲了不少,学生也练了很多,可收效甚微,苦练之后的学生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往往怀疑自己是否是块作文料,视作文为高深莫测的怪物,抱着“由它去吧”的态度,这样,作文的教和学便走上了歧途。作文兴趣的培养不分年级段,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作文训练没有兴趣引导是不行的。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首先,让每位同学踮起脚跟都能摘到“桃子”

作文教学,让少数人有兴趣易,让全体同学有兴趣难。我们的作文教学缺乏阶梯式序列训练的体例,从小学到大学,作文训练基本上都是字、词、句、篇章、结构一起上,只有少数同学能适应这种训练。这种训练模式,其实质是培养少学生兴趣,绝大多数同学每次作文训练凭其现有的作文素质无论怎么跳都难以摘下老师挂在空中的桃子,久而久之,学生便对作文兴趣索然了。

把“桃子”挂低些,让全体同学都能摘到。张纬主任以前讲的一个事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特级教师钱梦龙有一次被安排代初二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这个班学生语文基础相当差,第一堂作文课,钱老师仅要求学生把题目写在格子的中间,要分段,每段开头空两格。结果,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做到了,钱老师便毫不各啬地给学生的作文满分,九十几分,学生哪天尝到过这种成功的喜悦,他们个个作文兴趣猛增。钱老师把“桃子”放得够低的,全班每个同学都能摘到,摘到桃子,学生便有成功感,便有信心,兴趣便也自然有了,所以,后来这个班的作文水平得到突发猛进的提高。说实在的,我们每次作文没有明确的单项的能够达到的目标,有的只是综合目标,如果从起始年级开始代,钱梦龙这种做法非常值得借鉴,现在到高三了,我有时试着去做,但效果并不那么明显。我们学校马上要进行分步分类集中作文教学实验,如何把初、高中作文知识、技巧科学地有序地分步分类得具体可操作,这是值得人们思考的大问题。

其次,老师的眼中要能揉进“沙子”

严格要求不等于对学生漫加批评,对学生作文毫不介意地挑毛病是投向幼小兴趣心灵的利刃,语文老师绝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报刊出版社的编辑,觉得学生作文这也不妥,那也不妙,眼中揉不进一粒沙子,不管老师这边是气愤是不屑,还是释然是快意,学生那边“兴趣”总是在滴血。要敢于淡漠学生暂时的不足,敏感学生微小的甚至是萌芽状态的优点。要知道,作文高手绝不是语文老师对他挑毛病挑出来的。

容忍学生作文的不足,并不是说对这种不足无闻不问,只不过是要摒弃那种指出问题的简单化、直露化,要有技巧,要看到希望。我在教于是之《幼学纪事》的文章时,我对于是之回忆的著名画家卫天霖教他画画的片断思考良久,于是之的画画满了绿树、绿叶、绿茎,简直绿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谁知卫先生看他那幅绿色作品,笑了,而且还称赞了他。于是之被老师夸了,就觉得了不起,就还要画。此后,于是之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大画家卫天霖对于是之的画,眼中不仅揉进了沙子,而且还待之以笑容和称赞,他的效果是明显的。我以前批改作文,也是实话实说,什么内容空泛呀,记叙文缺乏细节、场面描写呀,议论缺乏力度,缺少典型的论据呀,这种无用的标鉴式的评语每次都可以覆盖一大片,实质上批改一次作文就是打击了学生一次作文积极性,现在尝试着把笑容和赞美留在学生作文本上,把气愤和问题写到备课本上,对问题不对人地(不断让学生回视自己作文)指出毛病,效果是好的。

第三,篇篇作文都是“好果子”

文章非天成,辛苦而得之。不管作文题目多么有话可说,学生多么想写,学生要写好却不容易。写文章不同做机械活,更不同于做数理化题目,即使成竹在胸,一篇千字文也要付出个把小时的劳动,学生的作文不管写的好坏,都付出了一定的劳动,这种劳动,语文老师要看到,并想办法让学生明白老师是非常看重、承认这种劳动的。毕竟是作文训练而非选拔考试,付出面前人人平等,不能以作文的好坏为标准,承认少数人的劳动而忽视大多数同学的劳动。一次作文下来,老师应做两项工作:一项是在学生互批的基础上浏览批阅,一项让这些作文有好的去处。能修改推荐发表的推荐之,能在学校橱窗展出的展出之,能在教室张贴的张帖之,剩下的是在课堂表扬之。要做到这点,学校要有好的作文教学氛围,要经常性地组织作文竞赛,至少一月出一期洪中作文通讯,老师要能做到“眼底手高”,觉得“文章是学生的好”,连“最末的学生的作文”也能看上眼,且能成人之美,如能坚持这样做,学生作文兴趣还愁不能提高吗?

拉拉杂杂地谈了自己的感想,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耽误大家时间了,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