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母校成才报国(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同学们: 欢迎你们进入新的学段,来到了三原南郊中学。你们要在今后三年得到长足的并且是全面的发展,现在就必须“融我于境”,尽快地适应南郊中学的新环境。这就应该了解南郊中学,热爱南郊中学。我愿在这里给同学们简要地介绍南郊中学的校史。 我们南郊中学有悠久的历史,是陕西省创建最早的中学之一。建校以来曾十易校名。学校始名渭北中学,创建于1919年。当时在抗击北洋军阀统治的护法运动中,陕西出现了一支由于右任组织领导的革命的军队,名叫陕西靖国军。这支军队特别重视兴学救国,办了不少学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渭北中学。渭北中学可以说是革命军队办的地方学校,从一开始就是革命的学校。为什么叫渭北中学,因为靖国军所管辖的区域是渭北八个县(泾阳三原高陵富平白水蒲城澄城铜川)。1922年,北洋军阀势力卷土重来,靖国军被遣散。渭北中学由陕西省教育厅接管,曾更名为省立第四中学,但是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都不接受,于是不久又恢复了渭北中学校名。1928年,国民党统治后,学校改名为陕西省立第三中学校。1934年又改名为陕西省立三原初级中学校。1940年,学校改名为陕西省立三原中学。三原中学这个校名,学校使用时间长达十八年。而1949年5月14日三原解放,校址设在旬邑马栏的陕甘宁边区关中联合中学迁来三原,和私立池阳中学、私立民治中学一同并入省立三原中学,学校改称陕甘宁边区三原中学,建国后改名陕西省三原中学,直到1958年。可见三原中学这个校名,使用时间较长,有十八年。而省三中这个简称,使用时间更长,前后有四十年,所谓三中,先后代表三个含义,一是第三中学,二是三原初中,三是三原中学。1958年,省教育厅将学校下放交三原县管理,改名为三原县第一中学,1959年,由于泾阳、三原、高陵、淳化合并,学校又改名为三原县南郊中学。1969年文化革命中,学校曾改名为三原县中学,不久又恢复三原南郊中学现名。 我们学校曾三迁校址。创建时,校址在大公馆,即今县幼儿园所在地。从1922年到1954年前后三十二年间,学校设在城内山西街西端学古书院旧址。从1954年到现在,就在南郊现址。 我们学校富有革命传统。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建立,以可歌可泣的业绩,写就了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我们学校曾经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沿阵地。渭北中学初建时期,首任校长田种玉聘请了许多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来校任教。学校有“公共书报共览社”对外开放,陈列进步书刊,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北京五四青年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后,渭北中学在靖国军的支持下,组织动员三原各界群众数千人,举行为期三天的大规模的声援北京爱国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渭北中学还专门向北京执政府以出通电。强烈要求我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万勿让步,致误全局”。要求“依法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 我们学校曾经是大革命的战斗堡垒。1924年,渭北中学首届毕业生李秉乾受共青团中央回三原建立团组织。1925年,渭北中学建立了党团支部。学生马文宪是党团组织负责人。这一年,许多在陕西有重要影响的革命活动都在渭北中学在进行。例如,召开陕西学生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陕西学生联合会。举办传播马列主义思想的夏令讲习会,开设三原农民运动讲习所,组织三原县农民协会,进步团体共进社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渭北中学召开。渭北中学的许多教师和学生就是革命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校长郝梦九就是共进社的主要领导人。 我们学校师生曾为了抗日救亡冲锋陷阵。在抗日战争年代,省三中师生积极参加是抗日救亡活动。受到共产党组织的重视。1937年,西安事变后,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曾到省三中,召开千人大会,宣传抗日救国,鼓舞了省三中师生以及三原各界群众。此后,我们学校的师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初二四级毕业生李连璧受党组织委派从西安高中返回三原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三原总部和三中队部。我们学校的民先队员深入农村,宣传鼓动群众,积极组织为抗日将士募捐,为伤员写信、缝衣、送药,在民众中产生很大影响。当时共产党在泾阳安吴堡举办青年训练班,省三中的许多学生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到安吴青年训练班学习,不少人经中共陕西省委介绍,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走上革命道路。其中仅二七级一个班就有十多人。 我们学校的进步师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勇士。当时,省三中一直有中共地下党的活动,校长关中哲、教员阎少儒和校工陶景元都曾掩护过中共地下党员。1946年,国民党政府策划组织反苏游行,要求省三中校长组织活动。校长关中哲据理驳斥,拒绝让本校师生参加游行。1947年,经过中共地下党组织动员,省三中有不少学生秘密投奔解放区。1949年春,省三中的地下党组织按照上级指示,“注意隐蔽,坚守岗位,防止裹胁”,积极动员学校教职员做好准备,迎接解放。在解放战争隆隆的炮火声中,1949年5月14日三原解放了,三原中学回到人民的怀抱。全校师生欢欣鼓舞,教师辛介夫激动万分,赋诗记叙当时三原欢庆解放的盛况。诗云:“拂晓东风劲,阴霾一扫空。人传消息好,城竖大旗红。父老欣额手,妇孺喜动容。壶浆盛厚意,夹道犒英雄。” 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我们学校迅速转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58年至1961年每年高考升学率都在80%以上,其中1960年高考升学率居全省第二名,就业学生也能以良好在素质和突出的业务能力在各条战线发挥才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三原县南郊中学拨乱反正,焕发生机。学校面向四个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拓进取,创造了“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主,以育人为中心”的办学经验,形成了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的鲜明特色。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效果显著,改革开放以来,已为高等学校输送了3200多名学生,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们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独具特色。学校重视品德教育。建国前许多进步校长大力支持师生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教育学生“文武并举、德才兼备”。要求学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建国后,学校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重视三个面向,九十年代学校把“成才报国”作为校训,这些都使走出校门的毕业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学校重视发挥学生的特长。三十年代的学生爱国文艺团体“双星剧社”名震西安,建国初的学联剧团一直到现在还为许多老年人所称道。我们学校体育工作曾被誉为陕西省近代体育的先驱。当我们学校引进近代体育运动项目的时候,咸阳乃至陕西的绝大多数人们尚不知道田径、篮球、足球、杠架、体操为何物。早在1923年,渭北中学篮球队和田径队曾代表陕西省参加第十一届华北运动会和第三届全国运动会。1942年,在陕西省第十区秋季运动会上,田径比赛共13个项目,省三中夺得高中男子组11个第一名。建国后我校的田径队篮球队很有影响。为省队输送了数十名优秀运动员。近年来我校每年都要为体育院校输送合格新生。我们学校学生的文学活动渊远流长。从二十年代的校刊《渭中》、抗日战争时期的墙报《曙光》一直到现在铅印的文学报纸《小溪报》,都是有影响的刊物。从我们学校走出了不少作家、诗人。例如延河编辑王观胜等。五十年代我们学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木刻研究会,其作品曾在莫斯科展览会上获奖。1956年,我校无线电小组曾作为先进集体在陕西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介绍经验,其作品在陕西科技制作展览会上展出。 我们学校建校八十年来名师荟萃,英才辈出。我们学校有三十任校长。其中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者田种玉、郝梦九,有敢于改革旧教育制度、大胆招收女生、支持创办学生爱国艺术团体双星剧社的教育家张耀斗,有拥护共产党保护进步学生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冯一航、李瘦枝、关中哲,特别是建国后,潘同和、史恒镜、李德馨、翟培伦、李一兵、李锡亭、薛萌波、孙天汉、陈锡寿、李强、赵家宇这十一位校长都在不同时期为学校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们学校的历任教职员工当中,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有民主革命的先驱者朱佛光,有德高望重的一代名师严少儒、侯文博,有陕北人民所爱戴的革命领导者李子洲,有献身于三原农民运动的庞诚斋烈士。有被誉为“西北的守常”的杨明轩,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魏文伯、史可轩、赵葆华。在我们学校的八十年七十六届学生中,有红军将领何尚志、革命活动家李秉乾、有著作等身的专家教授,有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有在中央或地方主持工作的党政部门领导人。也有企业家、艺术家,也有返回母校或到其他学校的教育工作者。 同学们,立志成才的人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学校就是人才的摇篮。饮水思源,成才不忘母校,这已是广大校友的情怀。五六十年,不少校友回母校寻恩师,传为佳话。1938年毕业的初二七级学生王冲,1964年返回母校,寻找当年的恩师李作人。他在校长翟培伦陪同下,到我校的生物教师李作人宿舍,给李作人老师深深地鞠躬,他手里捧着一张纸,说:“老师,这是您1938年给我写的题词,我还保存着。”李老师接过来仔细观看。上面一行大字。写着“为中华自由解放而斗争”,一行小字,写着“三中教员李作人题”。 他说老师的这一题词,鼓励他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李老师楞了。1938年,他还在南京读书。比王冲不过年长三四岁。他是李作人,但不是给王冲同志题词的那位李作人。后来学校校长翟培伦给王冲同志委婉解释,李作人另有其人,家在乾县,教历史,已经去世。王冲说我知道了,但我想念恩师心切,热爱母校情深。今天我就认定了您是我的恩师,是也是,不是也是。就这样,三十多年来。王冲同志每次回陕西,都要和妻子一起,携带儿孙,专程到李作人家中看望,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十年来,还有许多校友向母校写信汇报自己的成才历程。有的校友在医院的病床上输液的时候用左手写信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思念。今年五月,数十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全国各地返回三原,他们是当年“学联剧团”成员。建国初期,“学联剧团”是一个以省三中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艺术团体。今年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的时候,相约自费从全国各地相聚在母校组织纪念活动,此事《三原报》曾有专题报导。今年我们学校组织八十周年校庆,许多校友给母校寄来书画、著作和其它的纪念品,不少校友大力支持学校的八十周年校庆活动。例如,我校六一届学生、现任福建省委常委的赵学敏多方奔走,动员三原县的友好城市连江县为我们学校援建阶梯教室。更多的校友也尽自己的能力所及,为校庆献礼。六三级学生韩琪瑞,一位病退的中学教师,听说母校要组织八十周年校庆,说,“尽管我手头不宽裕,无论如何也要攒够1000元,到九月份寄给母校,”表示对校庆活动的支持。 二十年后,即2019年,是我们学校的百年校庆。请你们记住在那一年给母校写信汇报你们的是那一届那一班学生,并报告你们的单位、职务、电话号码或者网址(伊妹儿),不要和母校失去联系。2019年,你们那时正值年富力强。肯定在那时你们当中会有人成为党政要人、学者专家,或者企业家、艺术家、军事家;或者其中有的人竟然历经挫折,以至穷困潦倒。因为机遇暂时还没有光顾到这些人头上,这些人可能要大器晚成。但是无论你们的境遇如何,我都恳切地希望你们不要忘记母校三原南郊中学,因为南郊中学挂记着你们。因为南郊中学是你们成才的摇篮。 限于时间,我对校史只能作简单零碎的介绍。同学们,江山代有才人出。你们是跨世纪的一代,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应该超过前人,后来居上。你们有比历届校友更加优越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条件,在新世纪在大有作为。当然成功只偏爱勤奋的学生,你们应该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全面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的关怀。使我们现在正在南郊中学工作的教职工,可以面对校史,指着你们自豪地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