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意象内涵,探索鉴赏技巧——谈2005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应考(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从1994年元稹的《菊花》诗进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作为高考语文测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鉴赏试题,其取材由诗歌到词曲,其题型由客观主观,测试内容愈来愈丰富,测试形式愈来愈多样,充分体现了重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趋势和导向作用。 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古典诗歌鉴赏的要求有两点:第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第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前者是鉴赏诗词的“形”,是鉴赏诗词切入的目标和对象,后者则是评价诗词的“神”,“形”藏“神”旨,“神”寓于“形体”。我们鉴赏文学作品的第一步就是阅读语言,进而把握语言创造的文学形象,这个形象在诗词中一般叫作意象,意象是诗人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所以,把握意象内涵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 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古典诗歌的意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可指人物,也可以指景物,它创造一种情调,创设一种氛围。就意象本质而言,它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是寄寓作者主观之情的客观物象。文学鉴赏的过程,就是感受形象,理解形象,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审美愉悦的过程。因此,鉴赏诗歌,就要着重分析意象的特征,包括意象的表层含义和深层涵义。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余干旅舍》:“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这是寄寓作者寓居在外时境遇凄清而备加思乡的诗作,诗人以“霜叶”“古城”“独鸟”等具体可感的意象来寄寓内心凄清冷寂的思乡情怀,使读者透过诗中“青枫摇落”、“暮色渐深”、“城门紧闭”、“新月初上”的冷寂氛围领悟到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所以说,不从意象出发,就不仅无法进入优美的诗境,而且无法领悟诗词的主观思想和情感。 而意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如高山沧海多与豪情壮志有关,松竹梅兰多可象征高洁情操和追求;至于寒风冷雨一般与孤独惆怅有关,杨柳长亭多可表达离愁别绪,清风明月多则可抒发诗人的闲情逸致。诗词就是选取一些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典型的意象来创造其作品感人的艺术魅力的,所以,我们鉴赏诗词,首先要注意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渲染了怎样的氛围,然后透过意象和意境揣摩诗中传达了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当然,意象也不是解读诗歌的唯一介质,有些诗歌的解读还要非意象词语。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古代以“关”与“月”为意象的古诗可谓比比皆是,单是以“关山月”为题目的诗作就不在少数。但《出塞》何以独步千古,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呢?原因就在于“关”“月”前面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作者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处下笔,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的独特意境,使读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样。“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时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共同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也是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共同愿望。一旦忽略“秦时”和“汉时”这两上非意象词语,就难以领会到这首诗精妙之处。 还有一点就是要善于捕捉点睛之笔。王国维《人间词话》云:“‘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宇而境界出矣。”这里所说的“闹”、“弄”即点晴之笔。点睛之笔也往往就是古人所说的“诗眼”,“诗眼”常常就是一句话中精练传神的一个字,由于“诗眼”是揭示诗歌内蕴的关键所在,因而在近三年的高考主观性诗歌鉴赏试题中年年都将诗眼作为命题点,比较典型的就是2003年的诗歌鉴赏试题,竟是直接奔王维的《过香积寺》一诗的诗眼设问。命题人为了不使考生在理解提干意义上有障碍,提出问题之前先对“诗眼”作了一个解释:“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话中最传神的一个字。”在明确了“诗眼”的具体内涵以后,试题才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结合全诗可知:第三联的二句诗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呜咽之声;而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其中的“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再从全诗意境来看,前四句说开始不知有个香积寺,等到深入云峰、人迹罕至(古木无人径)的地方,却出人意料的听到了钟声,可见香积寺是多么的幽僻和清寂,而泉水之“咽”和日色之“冷”不仅绘声绘色的写出了香积寺外环境之幽僻、清冷,而且运用词语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和句式倒装,使诗人笔下的意象“危石”和“青松”(某种人品或具有某种品质的人的象征)具有了某种人性,也令人产生无限的同情。所以“咽”、“冷”二字确是诗眼。 诗歌鉴赏试题,除了鉴赏诗歌意象和意旨以外,还要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既包括选材、剪裁、谋篇布局,又记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还包括语言的运用和锤炼等,几乎囊括了表现诗人思想和感情所采用的一切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所以,我们在把握了诗词意象内涵的基础上,由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切入,进而鉴赏诗词为了表情达意所采用艺术技巧,宏观把握,微观入手,对解答诗词鉴赏试题是有利可图的。为此,我们不仅要系统地掌握诗词常用的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抒怀等的运用,还要掌握诗词的一般表现手法,如象征、比喻、对比、夸张、烘托、渲染、虚实、抑扬等。 当然,一首具体的诗词作品,涉及到的表达技巧很多,答题时,要有侧重点,不要面面俱到,乱贴标签,要围绕一个方面,既做到有理有据地鉴赏,又注意评价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在具体的答题中,应该确立以语言赏析为核心的答题意识,因为优秀的诗词作品,其诗词语言常常是诗人精心锤炼的,着一字而境界全出。因此,对诗词作品关键字句的分析自然是理解诗歌意旨和情趣的关键,当然就成为诗歌鉴赏命题的测试重点和热点,统观2004年高考十几套诗词鉴赏试题,几乎无一不是从诗词关键句着手,尤其注重关键词和诗眼的理解与分析,例如2004年浙江卷第16题,要求分析李白的《菩萨蛮》中“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一句中“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还有全国卷(Ⅰ)中要求分析宋祁的《木兰花》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闹”字。分析这些关键词语时,一定要注意用辐辏主旨的思维分析关键词语对创造意境的作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2004年福建卷第16题,要求找出宋代诗人朱淑真的《秋夜》三、四句中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进行分析。《秋夜》的三四句诗是“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一个“凉”字,明写天凉,暗写诗人心境,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用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离愁别怨的意境。只要我们抓住了“凉”这个全诗之眼,就能宏观把握整首诗作的情感和旨趣。再如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诗中一个“浮”字就把积雪的终南山写活了。其实,雪压山崖时积雪是静止的,流动的是山头上的云,可诗人不从云入手来写,而从雪切入,着一“浮”字让人从云的流动中观赏到雪的动感,真是妙不可言。同时一个“明”字,含蓄的写出了雪霁后的夕阳,为山顶的积雪和树林抹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整个画面因此也换了个模样,使终南山有了神秘的色彩,也使这首诗富有诗情画意。 古典诗歌常常借助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曲折而艺术地抒情言志。实际上,古典诗歌的深刻寓意往往在于某一种修辞的妙用,如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的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若改为“雁别秋江去”,就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情趣盎然了,而着一“衔”字则境界全出。全诗运用陪衬、烘托、夸张和拟人的手法,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王吾堂审读并修改) 作 者:吉宇博 地 址:陕西省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中 邮 编:712100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