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王友”(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湖南永州八中周先友 一看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我就常常问自己,这句话的现实合理性到底有多大。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奖王友的故事确是美谈,从老师这个角度来说,确实体现了伟大的教育家高超的教育艺术,他用四块糖一点点地挖掘出用砖头砸同学的学生王友的四个优点,而王友也似乎很配合,从惊疑到惊异再到震惊到流泪大喊自己错了还请老师打他两巴掌。可以说,陶校长在教育他之前做了充分的了解,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又充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而且是从褒扬的角度而不是从挑剔的角度来处理的,这样就一步步地将学生从挨批的恐惧中拯救了出来,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见《湖南教育》2004年第20期上拙文《讲究批评的艺术》)有位老师曾照葫芦画瓢式地也用此法教育自己一名违纪打人的学生,但他失败了。一开始,学生也像王友一样那样步步对路,在老师满意自己的教育方法后想去看看后续效果时,他看到了这样一幕:那位学生举着手里的四点糖,对同学们说:“你们看,老师奖我什么了?”大家围拢来,他接着说:“我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四点劳什子糖。”(《人民教育》2005年第?期)这位老师在吃惊气愤中退下去了,尽管事后他反思说,陶校长的方法是好方法,只是不能机械照搬,应有本质上的借鉴,但已经给我们一个基本事实了,那就是,老师并不都是陶行知校长,学生更不会人人都是王友。要想让教育艺术产生效果,必须是教与学双方都有那份潜质,教师应有教育的智慧和艺术,学生也要有一定的反省意识和灵性,就像弹琴者需要有知音才能听得懂一样,否则,只能是对牛弹琴了。如彼,伯牙也会摔琴的。 所以,我一直在想,如果不是陶校长,四点糖就不会奖得那样艺术;如果不是王友,这个故事也不会如此精彩。 我们是只在教的艺术上做文章,还是更应在怎样培养学生的那种反省意识和灵性上下功夫?答案应是不言而明的。 我的邮箱:zxy_2221@163.com 作者邮箱: zxy_2221@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