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崇高对话——中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边洪伦

当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报刊杂志漫画卡通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的文化快餐、肤浅矫情品位不高不必带着脑子浏览读过之后便一无所有的印刷物、金钱催生出来的没有多少思想道德含量的“小燕子”“流星花园”之类的文化垃圾充斥视野的时代。同时,我们所处的社会转型期物欲横流带来的浮躁和爱心的失落、素质教育迫切需要落实没完没了的考试分数的压力导致的人文素养教育的举步维艰,又势必影响着尚缺乏辨析深度的中学生的选择。而仅凭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又难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母语学习的要求。因此,无论学校老师家长是否允许,学生必然要从课内走向课外,去寻求更具广度和深度更具震撼力更具思想情感智慧魅力和审美高度的阅读空间和阅读对象。

我们可以对学生日益增长的读书欲望听之任之,任凭他们依据个人爱好、鉴别力和鉴赏力随心所欲的选择阅读对象。显然,这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敷衍的态度。或许更容易使人接受的是,选择与学生年龄、思考力、接受力相对等的作品,由于担心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让学生远离古今中外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力的大师们的经典著述。这样,学生读得轻松,也比较容易获得急功近利的眼前效果。但随之给我们带来的疑问是:中学生的阅读该不该躲开与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美学等方面的巨人的对话?缺乏与智者交流沟通的阅读还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那些博大精深的经典真的是高不可攀?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这样不值得信任而只能停留在十几岁的年龄档次上么?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最需要崇高的精神愉悦和精神享受的青春年华如果缺少了这一人生必修课,那么到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弥补还能否得到弥补呢?我们的中学生面对的书太多,其中自然有值得一读的书,有不值得一顾的书,有可以随便翻翻的书,更有值得反复阅读甚至一生钟爱的书。

那么,让我们的学生读什么?

我们的选择是唯一的:让学生参与崇高的阅读享受阅读的崇高在崇高的阅读过程中得到知识智慧思想情感意志的滋养,开拓一条通道,让学生广泛展开与崇高的对话!

试想,在晚自习柔和的灯光下,或者在静谧的校园的一角,当学生打开仅只有一万余字的《论语》,摒弃先入为主的理念,跳出历代帝王和别有用心者出于功利的目的而对孔子的异化的桎梏,他们读到的是原汁原味的贤者智者的语录,看到的是温良恭俭让的文质彬彬的儒雅宽容人情味十足的大师的风采,欣赏到的是生活的做人处世的读书做学问的出类拔萃的人的修养和智慧。“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个旷世罕见有教无类怀有经国济民大志曾经不辞劳苦不怕碰壁奔波游说于诸侯列国之间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衷心向往的竟然是这样散淡闲适的理想生活,惟其如此,才使我们见到了真实的孔丘,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鲜明个性的非符号化的人的孔丘,虽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其音容笑貌依然栩栩如生,让人由衷赞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当学生沉浸于《红楼梦》的宏伟画卷中,老祖母对聪明俊美潇洒倜傥又贪玩任性喜欢撒娇的孙子的偏宠、父亲对儿子要求的严厉以及在隔代人宠爱下的无可奈何、大智若愚藏愚守拙的精明机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默温情和偶尔使点小性子耍点小脾气的尴尬、把骨肉家园全都抛闪的远嫁的悲泣、咏海棠吟菊花的绝世才情、“竹梢风动,月影移墙”的最后的孤单凄凉、宦海官场升沉起伏的惊心动魄……温馨的亲情生活的哲理生命的智慧人生的思考凝重的社会历史的沉淀,不正是一套美妙丰富的精神大餐?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抛弃僵化的教条把《红楼梦》作为崇高的审美典范读得逼真读得自由读得空灵读得纯粹一些呢?

文化大师们创造的艺术世界让人流连忘返,他们千秋各异的人格魅力同样使人“高山仰之”。李白谪仙人般的俊秀飘逸,杜甫忧国忧民的圣哲之思,陶潜倦而知返饮酒赏菊的清闲自在──可能还有辛劳,因为他不光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还有“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苏东坡“明月几时有”的把酒叩问以及“乌台诗案”之后寄情山水归于老庄的如梦似幻的自我宽慰与超脱──或许还有狂放,他写“老夫聊发少年狂”时还只有四十岁,却以特有的旷达实实在在的同时享受着人生的少年中年与老年。鲁迅先生的大爱与大恨,巴金火山爆发似的一腔热情。史铁生大难不死之后的人生感悟,余秋雨在世纪之交对于民族文化的系统而浸透忧患意识的历史性思考的深远与大气。“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沉甸甸的朦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爽朗舒展返朴归真的自然情怀……打开《老人与海》,那片一望无际的蔚蓝色的海洋神秘的伟力,主人公桑提亚哥不屈不挠充满韧性的搏斗与抗争。巴尔扎克笔底人与人之间赤裸裸金钱关系的狰狞可怖,托尔斯泰宗教信仰的虔诚与史诗的辉煌壮丽……

有人可能会说:大师、经典,这与学生的实际毕竟存在不小的距离。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以及很多中学生个例的事实证明,人的大脑具备尚未开发的巨大潜能。那么,中学生与经典、大师的交流和对话就是一种可能。同时,任何正常人的头脑不可能是空白,如果崇高的东西不去占有它,与崇高相对甚至相反的东西就必然去占有它。阅读也是这样,不能给那些庸俗无聊肤浅空有一副漂亮面孔只是故弄玄虚而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假崇高有可乘之机。鲁迅先生说过,“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与大众有益的。”对于中学生的阅读,我们也不能俯就迎合甚至媚悦。先生还说过,“用秕谷喂养青年是长不壮的”,有一些书和文章“一不小心,就会给它造成后天的低能儿。”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之遥,今天想来,先生的话仍然发人深思,给人启迪。有一次,一个学生问我:“我们知道孔乙己、范进,从他们身上,我们了解了所谓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不过,‘三苏’、欧阳修、王安石、白居易等一大串闪光的名字,他们不都与我们印象中恶贯满盈的科举教育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么?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能否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呢?”这话让我陷入了思索。这位学生可能读过了余秋雨的《十万进士》,他已经在更高更广的层次上对自己脑海中已有的价值理念和评判标准产生了质疑,他质疑的也并非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机械的选择题和不得不追求的分数耗费了多少无谓的光阴!自然,学生读书的目的也不相同,有单纯为了应对高考的功利型的阅读,也有休闲愉悦型的阅读。一味沉迷于功利型的阅读可能流于庸俗,一味的沉迷于愉悦休闲之中的阅读就是一种荒废。中学生的阅读不应该是休闲型的,因为那只能接触到没有多少营养的“文化快餐”;也不应该是纯功利型的,因为这与直面高尚的阅读无关,容易制造出精神的贫困者。中学生的阅读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人格修养的陶冶,而只有面对崇高的阅读才是真正的享受和陶冶。通过阅读的过程,学生要获得知识,但却不应该成为知识的容器;学生更要形成能力,但却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能力。知识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或许应该是使学生获得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中学生崇高的阅读对象不一定非得是大部头的。泰戈尔的《新月集》、《游思集》、《吉檀佳利》等含蓄隽永意味深远的散文固然能使人徜徉于美的极致,《飞鸟集》中的只言片语也无一不是智慧的结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固然展现了历史与人性的辉煌与壮丽,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也能够使心灵刮起震撼的旋风。《阿Q正传》所揭示的国民的劣根性固然振聋发聩,《过客》的悲壮坚韧执着苍凉的意象也没有因为它的精短而减损了对现实人生的穿透力。薄薄一本《野草》,鲁迅先生自谦为只是一些小感触,充其量可以称作散文诗,但它的“小”只是形式的“小”,都是先生用血肉写成的文字,是先生对生命的真实体验。从这方面的意义上来说,其内涵实在不“小”, 反而使人感叹,这样的“小”形式却容纳了如此的“大”内容。

中学生崇高的阅读也不一定是非得纯文学的,同样也不拒绝那些广为流传耳熟能详的,其阅读形式也不应该是单调的。夏丏尊先生说过,李叔同“教图画音乐,学生把图画音乐看的比国文数学更重要。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还是这一位李叔同,在不足四十岁的年龄抛娇妻别爱子飘然出家,遂使中华文化绚烂多姿的历史长河中赫然出现了一位佛学大师。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直面崇高的阅读才能造就出今天的“李叔同”。有人说,哲学使人睿智,历史使人深沉,美学使人高尚,文学使人激情四溢。“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共产党宣言》天才的开头是这样富于浪漫气息;“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的哲学却又有如此强烈的形象色彩;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却以“木石前盟”的神话传说开篇,曹雪芹的这个选择着实让人怦然心动。音乐美术文学,其表现形式一为旋律一为色彩一为文字,而在表现情感意志思想诸方面是相通的。一首“床前明月光”,我们从童年时代就能朗朗成诵,直到白发苍苍的暮年,仍然不能忘怀,因为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生阅历,我们从中读出了不同的人生况味。吟诵“谓城朝雨挹轻尘”的同时无妨吟一曲《阳关三叠》,那回肠荡气的旋律演绎出友情的纯真与宝贵;朗诵“怒发冲冠”时也可以听一听“满江红”的响遏行云;默诵“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同时无妨欣赏一下《江河万里图》甚至来一曲“风在吼,马在叫”;欣赏《沁园春•雪》,也可以陶醉于毛泽东书法艺术气吞山河的豪放与磅礴。在此,音乐美术书法,是通向崇高的阶梯,是使心灵融汇于崇高之美的催化剂。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更广泛更博大的阅读,它或许比单纯的对语言文字的领悟更鲜活更饱满更丰润。

崇高的阅读是心灵的感悟和体验,容不得半点焦灼和浮躁。阅读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的急于事功都将是有害的,尤其是阅读大师经典的时候,有了良好的肠胃功能的反复的消化才能解悟书中三味。阅读的过程是借助书作为媒介与著者对话的过程,需要周围环境的寂静,更需要阅读者身心的寂静,它拒绝一切的喧嚣和表面的热闹。阅读的过程是一次艰难沉重的心灵的旅程,只有运用心智超越重重障碍才能享受到到达目的地的欢愉和轻松。当学生认准了选择了终生钟爱的书,这一切才会成为可能。我们所信奉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的核心或许就是这样的“披文以入情”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自我修炼”。当然,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性格脾性、个人爱好等各有不同,他们的选择也就必然各不相同。有人会喜欢《论语》,有人会钟爱《庄子》,有人崇拜巴尔扎克,有人会对托尔斯情有独钟;有人可能会沉迷于屈原的江畔行吟,有人会陶醉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远古风景,有人甚至会从宗教以外的角度解读《新旧约全书》,有人或许会迷恋人类的智慧遗嘱《易经》。当我们的学生经过了阅读思考领悟的过程之后在书的海洋里选中了属于自己的钟爱,这证明他们已经开始进入了读书的境界,在享用人类大智慧的课堂上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令人欣慰的是,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颁布施行,它从中学语文的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到语文教材的内容框架诸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革命性的改革;近两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也依据新课程标准悄悄地发生着改变。这给步入新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老师把语文当作真正的语文来教、学生把语文当作真正的语文来学的“大语文”教学氛围也渐成气候。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中学生的直面崇高的阅读,中学生与古今中外智者、贤哲的对话也逐渐成为有远见者的共识,此实乃中学语文教学之幸,更是莘莘学子之幸。

作者邮箱: ban2003720@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