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新”还有多远(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荣成二中高三语文组:黄鑫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作为第一轮课改的实践者,我有幸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推行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可半个多学期下来,我却觉得心中的困惑越积越多,加上平日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我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离“新”还有多远? 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引进前苏联“凯洛夫教学理论”,用以否定沿袭千余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后又引进美国“托福”考试中的所谓客观题和标准化考试,炮制所谓的“标准答案”;进入到上个世纪90年代,当人们意识到“题海战术”是对老师的折磨,是对学生的摧残,时,便毫不留情地举起屠刀砍向“应试教育”。于是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华夏大地,而“科举考试”和“应试教育”理所当然地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王晓雄《直谏语文“新课改”》)新的体制的产生必然伴随着旧的体制的解体,但当“素质教育”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时,“应试教育”却并没有象人们想象的那样“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倒是颇有点阴魂不散、死灰复燃的意味,且有“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趋势。这就使得新课改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穿新鞋,走老路。 从我高中毕业到现在还不到十年,而在这期间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却换了不下三次的教材,尽管教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素质教育的成果却鲜见,社会仍在不断的高呼“素质教育”。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教材虽然换了,但从教人员的思想并没有换,我们是在穿着新鞋走老路。新课改已经实施半个多学期了,综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却看不到多少“新”的东西。现实中,很多老师离新课程还很遥远,还在穿新鞋走老路。许多新理念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进入课堂。说的好听一点我们只是“走近”而不是“走进”了新课改。课堂模式还是原来的那一套,只不过是在为数不多的课节里加点讨论罢了,老师还在不厌其烦地讲着,学生还在墨守成规地背着,考试还在如期地进行着,优、差生区分的标准还是分数,评价老师优劣的标准还是你的成绩。说白了,我们是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却行着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换汤却没换药,穿着新鞋走着老路。就象有的人说的那样:“素质教育喊的惊天动地,应试教育搞的扎扎实实。” 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不是换教材,而是换思想,我们不能穿着素质教育的鞋,却还在走着应试教育的路。素质教育的重点不应该放在教材上而应该放在讲授教材的老师身上,真正应该换的是老师的教育理念,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早就应该走进新课程了,但由于评价体系的滞后,教育官本位体制的禁锢,使得我们很多教师“身在新课改”而“心在旧方式”。就象有的老师说的那样,明知“心中有个恋人”,但不得不考虑“课外那个世界”。看看各地还有多少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领导在盯着考试分数,你就知道课改还有多长的路要走了。 “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 ,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在我们学校教育中,分数被绝对化了。分数从‘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手段’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极可怕的魔杖’。教师和学生在分数面前顶礼膜拜,成为分数的奴隶。学校管理和评价盛行分数主义,结果见分不见人,重分不重人。分数主义、分数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工作被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利益驱动代替了事业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有所谓的改革,也被异化为追求高分的‘遮羞布’。”(《走进新课程》)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执行者,有义务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改革政策,但为什么课改改了那么多年(现在已经是第八次了)我们却依然走在上个世纪中叶的教育之路上,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光去强调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改,而忽略了限制教师理念改变的旧有的教师评价机制。说白了,我们对外挂的是21世纪课改的招牌,对内举起的却是早就该淘汰的应试教育的大旗。评价一个老师优劣的标准不是你的综合素质怎么样,而是你所带的班级的成绩怎么样。成绩不好,课讲的再好都是多余;连课都不知道该怎么讲的教师,只要成绩好你就是领导的宠儿,你就是学校的骨干。正如邓小平他老人家所说的那样,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具体到老师身上就是能得高分的就是好老师,那管你什么素质不素质。与之相配套的学校的考核制度也把教师的成绩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说唯一也不过分)依据,甚至和奖金挂钩。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知道还有哪位勇敢的教师敢置自己的前途和利益不顾而甘为天下先。面对新课改,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是举双手欢迎的,但为什么有的老师刚刚把脚迈进新课程还不到半步就又缩回来了呢?说白了,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真正应该换的首先是学校领导的思想和学校的教师评价机制。 领导换思想,其实领导也是一肚子苦水,他何尝不想做教育改革的先导,只是迫于高考升学率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他的思想换来换去最终也没能逃脱终点又回到起点的怪圈。为什么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学生家长也是应试教育忠实的拥护者,用一个家长的话说就是:“我不管什么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只要能让我的孩子考高分、升大学就是好教育,我就满意!!!听了这位家长的话,你就不难理解学校的领导为什么在新课改的门前转了一圈又回去的原因了。社会的舆论和家长的意见就是学校教育的导向标,因为学生对于学校来说就好比顾客对于商家一样,既然顾客是商家的上帝,那么学生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学校的上帝。既然是上帝,学校的领导当然也就不敢得罪了。说白了,社会对于学校的认知(尤其是对高中)完全来源于学校的升学率,升学率高你就是好学校,升学率不高,其他的都是多余。在这样的一种社会认知下,不知道还有哪位校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贯彻新课改的政策。就是贯彻了也是迫于上级的压力走形式主义,其结果也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所以要想改变领导的教育观念首先应该先改一下社会的教育观念或者更直接一点说,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首先应该换一下。 家长换思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式,家长们“考上大学就是龙,考不上大学就是虫”的传统思想也是日益根深蒂固。不管你学校教出来的孩子多么有素质,只要是考不上大学你就是没素质;尽管你学校教出来的学生是高分低能,只要你能让他考上大学你就是有素质。真是既朴素又深刻的至理名言呀!感叹之余也不得不令我们陷入另一种思考,那就是社会的用人机制。虽然我们早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但我们的很多观念尤其是教育和用人的观念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考上大学就等于抱了一个铁饭碗的思想还存在于绝大多数人的意识里。考上大学也就意味着你可能迈进“白领”的行列,考不上大学你可能连“蓝领”的资格都不配,只能加入到“民工”的行列当中去。而“白领”“蓝领”和“民工”的待遇又是天壤之别。面对如此的区别家长们那望子成龙的思想也就不难理解了。说白了,社会的用人机制才是新课改难以执行的最大障碍,那种用人“唯文凭”“唯学历”的观念一天不改,新课改就难以“新”下去。新课程的改革是一个社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全社会都重视起来积极协调逐级改革新课改才有希望。 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到了崭新的21世纪,在我们的市场经济搞的如火如荼之时,是不是也应该让我们的用人“经济”也来个如火如荼的改革呢,也就是由“计划经济”时代转到“市场经济”时代。这就是说课改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下面呼天抢地地改没多大的效果,反而有时会愈演愈烈。因为学校也是一个服务性机构,是为学生、家长、社会服务的,现在的学生家长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成绩,而并不是关注自己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发展了多少。真正要做的应该从根源改起,从社会的“人才观”“用人观”改起,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的新课改才能真正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不是现在的穿新鞋走老路。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追求(也是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的)的目标,也是我们殷切的期望,我们愿为这一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贡献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走进新课程》。 作者邮箱: ab-sanjin@163.net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