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与现代幽默(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02中文本(二) 

     指导老师  罗  华

摘要:鲁迅揭露了国民性的最大希望是唤醒民众,但能理解国民性的,毕竟是少数的知识分子,至少相对大部分的老百姓来说是少数的。到现在这个社会这些理解何为国民性的少数知识分子并没有继承鲁迅的遗愿,相反的却利用了鲁迅的这一发现,去愚弄百姓,去更好的统治百姓。幽默啊,最大的幽默,真正的幽默。

关键词:国民性   现代幽默

一    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所谓“国民性” 是指一个民族由于生活在同一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风格等。

回到小说文本,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小说中展示了国民劣根性的种种表现,下面试作具体分析。

  1.主-奴根性(贪婪、卑怯) 

  鲁迅多次说过《阿Q正传》意在“暴露国民的弱点”,要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民的魂灵”。鲁迅在《华盖集•忽然想到》里说“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通俗的说,就是欺软怕硬,奴性十足。

  ﹙1﹚对于在“凶兽”面前显“羊”相,小说里表现的何等鲜明。它选取了富有特征性的事例深刻揭示了阿Q 身上这种奴隶性的精神桎梏。

  一是写阿Q 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反而一度很得意。阿Q 的“得意”,实际上是受主子欺凌的奴隶又依仗着主子的威势,以便欺凌比他更小的奴隶罢了。

  二是写阿Q被假洋鬼子殴打时的狼狈相。打完后,他虽然感到莫大的屈辱,但一到酒店门口,就马上“忘却”了。由于这种“忘却”的祖传宝贝发生了效力,使得阿Q 能够长期安于奴隶生活,几乎泯灭了他的反抗性。

这“假洋鬼子”近来了。 

  “秃儿。驴……”阿Q历来本只在肚子里骂,没有出过声,这回因为正气忿,因为要报仇,便不由的轻轻的说出来了。 

  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⑥——大蹋步走了过来。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 

  “我说他!”阿Q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分辩说。 

  拍!拍拍! 

  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且“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他慢慢的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三是写阿Q 向吴妈求婚而遭到赵太爷的敲诈勒索时的反映。虽然有些愤慨,但也没有什么反抗行动,“也仍旧在街上逛”,他又把这仇恨“忘却”了。

四是写阿Q 被当作抢犯受审时所表现出来的卑怯。

 他下半天便又被抓出栅栏门去了,到得大堂,上面坐着一个满头剃得精光的老头子。阿Q疑心他是和尚,但看见下面站着一排兵,两旁又站着十几个长衫人物,也有满头剃得精光像这老头子的,也有将一尺来长的头发披在背后像那假洋鬼子的,都是一脸横肉,怒目而视的看他;他便知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 

  “站着说!不要跪!”长衫人物都吆喝说。 

  阿Q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 

  “奴隶性!……”长衫人物又鄙夷似的说,但也没有叫他起来。

  阿Q 这种奴隶性是千百年来封建专制统治造成的。鲁迅对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作过这样的剖析:“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的历史,对劳动人民来说,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两种时代的更替。〔29〕(《坟•灯下漫笔》)

  ﹙2﹚“主子性”在阿Q 身上也很明显。

  在《灯下漫笔》中,鲁迅指出:“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

  作为奴性十足的阿 Q,也有他在“羊”前显“凶兽”的一面。阿Q 遇到对手时,口呐的他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但他打的只是小D、小尼姑之流,至于赵太爷、赵秀才、假洋鬼子打他时,他却从不还手,只是默默忍受或抱头逃跑。因为在他看来,赵太爷们有权打他,他也有权打那些比自己更弱小者。别人有权拿他的痛苦开心,他也有权拿小尼姑的痛苦取乐。假洋鬼子有权不准他革命,他也有权不准小D革命。

 2 人与人关系的隔膜、冷酷

  早在留日期间,鲁迅就认为“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与爱”。〔30〕(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回忆鲁迅》)五四之后,他进一步就这两方面作了深刻的批判。“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31〕(《坟•论睁了眼看》)

  缺少爱,也就是冷漠麻木,人与人彼此不关心,缺乏同情。鲁迅说:“群众,椨绕涫侵泄模瑮永远是戏剧的看客。”〔32〕(《坟•娜拉走后怎样》)这是国民劣根性的又一主要表现。

  (1)赏玩同胞的苦难。以《祝福》为例。

  到底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但祥林嫂周围那些冷酷麻木,赏玩同胞苦难的看客难道不是杀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吗?

  在小说中,鲁迅特地用“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芥尘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鉴赏了许多天,早以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等话作了反复暗示。这种鲁镇的看客现象,就是把除自身以外的任何痛苦和灾难都当成一种赏心悦目的对象的体验。它的冷漠无情恰恰是置祥林嫂于死地的温床。

  (2)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

  国民的麻木冷漠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以《故乡》为例。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早在《故乡》发表之初,茅盾就评述说:“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33〕(《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12卷8期,1921年)

   麻木冷漠的另一表现是群众对革命与革命者的严重隔膜。以《药》为例。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3 瞒与骗(自欺,欺人,虚伪,巧滑)

有《阿Q正传》为例

谁知道阿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哙,亮起来了。” 

  阿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 

  “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 

  阿Q没有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 

  “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容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但上文说过,阿Q是有见识的,他立刻知道和“犯忌”有点抵触,便不再往底下说。 

  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4.健忘(马虎,不认真)

  阿Q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健忘的国民弱点。鲁迅说:“但第一需要记性。……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35〕(《坟•娜拉走后怎样》)“健忘”这一国民弱点的实质,仍然是“不敢正视”,掩盖或逃避现实的苦难和屈辱。

  5 吃人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36〕(《坟•灯下漫笔》)鲁迅小说的重大贡献之一,是以一系列成功的典型形象,在中国文学史最早从根本上挖掘出封建主义血淋淋的“吃人”本质,并把它展示在古老的中华民族面前。

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说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37](《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这里的“家族制度”,应当读作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这里,“仁义道德”与“吃人”是相互对应并紧密联系的,或者说,“仁义道德”就是“吃人”的代名词。从此,“吃人”这名词,就被赋予了封建主义对人进行镇压和奴役,把“人”异化成“非人”的特殊含义。

  钱理群在分析《孔乙己》的 “叙述者”后面的意味时说到:鲁迅在具体考察描写中国社会时,他有一个重大的艺术发现,在中国,不仅封建制度、封建伦理道德“吃人”,而且千百年的习惯势力所形成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更在无时无刻地制革着“吃人”的悲剧;而在鲁迅看来,后者是更为普遍,更不露痕迹,因而是更为可怕的。因此,他总是要在他的悲剧主人公的周围,设置一群“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构成一种社会环境、氛围,或者说,把他的主人公置于“社会(群众)”的“众目睽睽”之下,在与“社会(群众)”的“关系”中来展现他的悲剧性格和命运,从而形成“看/被看”的叙述模式。

  由以上小说的分析解读中,我们不难归纳中国国民的一些劣根性:欺软怕硬,奴性十足;盲目自大,排斥外物;墨守成规,敌视变革;死要面子,自欺欺人;麻木冷漠,自私自利;中庸折衷,二重人格;疲沓懒散,得过且过;怯弱圆滑,逆来顺受等。

二.现代幽默下的二十一世纪的鲁迅

有人认为,鲁迅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一步步被推上“神圣的祭坛”,成为二十世纪最显赫的文化偶像。在当下中国大众的意识领域,鲁迅的确可以被这样评价。但是如果回到鲁迅本体,而不是着眼于鲁迅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就只剩下一架空壳了。如果,鲁迅是因为被误解,被歪曲后走上“神圣的祭坛”的话,对鲁迅而言实际上是极不公平的。鲁迅固然伟大,但是这伟大不关乎意识形态构筑出的使命般阅读空间。在中国的语文课本上,鲁迅成为意识形态的一个专用符号,以一个党化的知识分子形象走进读者的心灵空间的。这到底是鲁迅的幸还是不幸?

      鲁迅对别人强加给自己的“招牌”非常警惕,但是就是这样的警惕中,他反而在去世多年后成了意识形态最浓抹重彩的一个。这种可能是好意的歪曲使真实的鲁迅很难通过一条现实的精神通道打开意识形态的囹圄,只有那些对自身有着强烈的反思倾向的思想者才能曲径通幽,找到那个“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鲁迅。然而真实的鲁迅就是连鲁迅本人也希望他人回避的,在鲁迅看来,真正的悲剧是发现“梦醒后无路可走”,所以他并不想惊醒那些“做着好梦的青年”。也许是基于此,鲁迅要人们“忘了我”。

      对于来者,当然不会因为鲁迅“忘了我”的警告而真的忘掉那个“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的鲁迅,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鲁迅并没有被二十世纪的来者忘掉,但是如果使鲁迅死后大放异彩的是恶意的打扮以鲁迅之名赚钱之实例多的不可再多了。明白了解了世人的国民性,但不去更大范围的去唤醒世人,而是去利用世人的这些弱点加以玩弄的实例也很多。,那这样的不被忘掉实在要比干脆忘掉鲁迅更为残酷的多。有谁可曾因为鲁迅被误解而痛彻肝肺吗?倘如此,他大抵可以为鲁迅正名了。

当我们今天向二十世纪挥手道别的时候,也只有鲁迅的精神墓碑可以使我们带着崇仰去瞻顾,因为只有在鲁迅这个独特的文化符号里才改写了主奴根性交相应和的知识分子之心灵史,这是鲁迅之幸,还是我们之悲?这是我们之悲,还是鲁迅之幸?这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虽然这与社会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更是一个人的精神出路问题,我们到底该怎样正视自己的心灵状态?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知识分子这样堂而皇之的精神称谓?当奴化成为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时候,就让我们饮啜鲁迅那没有调和的“药酒”吧,醉倒的永远是“清醒的人们”!

  参考文献:

1.鲍晶著 《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集》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2.高远东著 《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3.张生、杨燕丽选编 《鲁迅其书》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4.程帆等 《我听鲁迅讲文学》 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0年版

5.彭定安著 《鲁迅学导论》

6.孙郁著 《一个漫游者与鲁迅的对话》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7.陈安湖著 《鲁迅研究三十年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12.陈漱玉主编 《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13.陈鸣树著 《鲁迅的思想与艺术》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14.钱理群著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15.钱理群著 《话说周氏兄弟---北大讲演录》 山东画报出版社

16.《21世纪:鲁迅和我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

17.钱理群著 《走进当代的鲁迅》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