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需要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第三次全教会指出,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人。而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把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到首要位置。

  一、对于师生关系的探究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实质是强调教育者对学生心灵的尊重,反对以任何借口对学生的心灵施暴,特别强调师生人格平等,强调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去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反对压抑和窒息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民主教育的典范。他对学生的要求是学而不厌,对教师的要求是诲人不倦。他在教学中注重建立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与学生一起探求知识和真理的人,对学生温和平等,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他弟子三千,其中有家储千金、富甲一方的端木子贡,也有深居陋巷的颜回;有高车驷马、轻裘长铗的公子西子华。

孔子对他们都一视同仁,与他们和谐相处,或与他们结伴而行,或与他们席地而坐,情同手足,促膝而谈。他对于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点,都谙熟于心,甚至能用一个词准确概括学生的个性特征,哪个学生适宜于做哪种工作也了于指掌,特别值得学习的是孔子教学的民主作风,对于学生中超过了老师见解的回答,他总是诚心表示向学生学习。他曾对子夏说过,起予者商也,即启发我的是子夏啊。他对颜回的“闻一知十”的聪明,曾公开承认自愧不如;他对能提出好奇的问题,深刻的问题的学生常给以“大哉问”、“善哉问”的褒奖,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民主平等是沟通师生心灵的连心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提高教育的实效,使美好的教育意图得以顺利实现,仅在教育技术上的操作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的基础。而师生的情感的建立,单靠作为教师的职业地位的权威是不够的,甚至这一权威的地位也根本不能让学生对老师地位产生亲近之情,只能产生敬畏之感。师生心灵的真正沟通,还必须靠作为人民教师的人格力量,特别是教师人格构建中的民主素养,老师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做一个源源不断的水龙头也是不够的,惟有做一条河才是教师最恰当的选择――既是“量”,又能“容”;以新的姿态善待学生,接纳包容学生,学生是龙,是鱼、也许是虾,是蚌,老师都能包容他们,滋养他们。一名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与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灵性的人,对学生在不同背景下形成的个性特征给以充分地尊重,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的情感相近,心灵相通。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心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三、民主平等是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根本途径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那么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反思,现代教育提出了主体性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教育应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而不是把人当作社会的被动客体来塑造。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扼杀了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要求相距甚远。

  要实现主体性教育的目标,必须反对教育的专制,实行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唐代柳宗元提出“尊师爱生,交以为师”的“师友说”。他认为师生间可以互相学习,共同研讨,取长补短,教学相长,即“交以为师”。他反对只教好学生,而拒绝、排斥有缺点的学生的做法。他说:“即使孔子、曾子、孟子等圣贤大儒的门下,也有比较差的学生,而这些比较差的学生并非一无是处,甚至各有所长。”如果说爱是一条河,那么宽容就是架在河上的一座桥。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为桥墩,以良好的教育为桥面,以广博的知识为路灯,以清明的才智作护拦,惟有如此,学生站在这座师德的虹桥上面才会自然而然地面对生活,对学习产生积极而热烈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自觉学习的热情才会高涨,他们的创造性才会更强。

  最后,有必要指出,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意味着要消除师生身份之间的一切差别,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放弃作出最后决定的职责,不意味着放弃一切规范和纪律,恰恰相反,它坚决反对一切以此为借口的极端的放任主义。教师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善待学生,就是播撒无私的爱。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