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掘细节理解平添双飞翼(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小说《七根火柴》教学一得

                                    

一、用心研读教材,找准教学的重点、难点

《七根火柴》是一篇结构精巧的短篇小说,它以小见大,用七根火柴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小说主人公是一位无名的将要断气的红军战士,其感人之处就在于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身带火柴而不用火柴,他以革命为第一生命,为了大部队的安全及革命的胜利,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动用一根火柴,表现了他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他的灵魂闪耀着共产主义的灿烂光辉。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小说要表现的正是“支配着那支手的战士的心”,“一个无名无姓的战士心灵光辉的闪耀”。

作者在1958年写作《七根火柴》之前,曾说过:“在许多革命前辈的斗争生活中,有的片断可以完整、充分地表现出人物性格的特征,可是在有的片断里,人物精神的美却只是一闪即过,这一闪虽然短,但却光辉得耀眼,令人心惊目眩,蕴蓄着无限激情和使人深思的思想力量。”他感到短篇小说的创作,必须捕捉住这一表现人物精神美的“光华”,或者“把从生活中感受到的这种美集中到一个比较短暂但有表现力的环境里。”《七根火柴》就是他这种思想的成功实践。因此,通过琢磨,我觉得,小说中主人公精神、心灵之美的展示有三大特点:一是短暂,即瞬间闪现;二是深邃隐秘,深藏在心灵深处;三是微妙性(凭借微妙的细节描写)。小说没有大开大合、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对于轰轰烈烈的红军长征的整个历史长河,作者选取的只是一滴水珠,而且是极其平凡的,战士不知姓名本身是一种平凡,保存小小的七根火柴并将之托付战友送给大部队就更是平凡,情节中没有金戈铁马、生死搏斗的壮观场面,更谈不上有壮怀激烈、惊涛拍岸的情节,然而作者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艺术提炼和深刻开掘,以看似反常实则传神的典型细节,以“一滴水”透射出了平凡战士高洁心灵的七彩闪光。

由上,小说主题的表现具有短暂、深邃、微妙之特点,这就需要阅读主体在领会时须用心体味,深深思索,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深入无名战士美丽的心地,启发学生主动思索支配无名战士用生命珍藏七根火柴的思想精神基础,便成了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教学而言,突破这一重点、难点,需要教师“艺术”地处理教材、为阅读主体的阅读再创造、接近小说主人公的精神境界架设一座桥梁。本着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设计时以创新为目标,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和推敲,用貌似反常的细节描写设问启发,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兴趣,似为学生走进战士深邃而美丽的心地平添了羽翼。下面是我的一点做法。

二、以细节的貌似反常性,质疑激趣;以调动生活体验及常识,为学生贴近人物的心灵世界插上翅膀

在组织学生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了描写无名战士弥留之际眼神的细节。

师: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回答:无名战士在什么样的处境下保存了七根火柴?

生:有的说是在阴冷潮湿、恶劣的处境下;有的说是在天气无常、暴雨时作、到处积水、泥泞的草地中;有的说是在饥寒交迫的处境下,有的则干脆说是在饥寒交迫、将要断气的处境下……有的看课文读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等。

师:略作评价,然后提出第二个问题:在暴雨时作的草地中,卢进勇和那个不知姓名的战士,有可以避一避雨的地方吗?

生:(半带着讥笑回答了这个问题。)

师:那他们的衣服肯定是——?

师生:湿淋淋的!

师:请用最经济的字眼说出此时此刻他们的感受?

生:——冷得打哆嗦、饿得要命

    ——饥寒交迫

师生:冷、饿!

师: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他们最切近的愿望是——

生:不冷不饿!

    有一杯热开水暖暖身子、有一盆火烤烤衣服!

师:红军长征是在什么年代?

生:纷纷议论,最后确定: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师:当时诸如火柴、食盐、碱面等轻工产品能自给吗?

生:或说能,或说不能。

师:(不置可否,联系学生可能有的日常生活经验引起思考。)平常,有些老人对于火柴,不叫火柴,往往称“洋火”,这是什么缘故呢?

生:纷纷举手,说因为新中国建立以前火柴靠进口、大多是洋人生产的,属于“洋玩艺”!

师:好!我刚才又想起一个问题——电影《闪闪的红星》大家看过吧?

生:(大多数默认)

师:影片中,主人公“潘东子”为什么要想方设法的带食盐?尤其,为了逃脱敌人的搜索,竟然将食盐泡成水然后渗进衣服里携带,使用时……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自然很快明白了在当时的年代,特定环境中火柴的稀少而珍贵。)

师:(回到课文的探讨)以当时的情况,在茫茫的草地,没有人烟,希望有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这一愿望现实吗?依大家所见,最切合实际的愿望是——?

师生:身上带火种,用草地杂草树木上的干枯枝杈升起一小堆火,烤烤水淋淋的冰冷衣服,暖暖瑟缩发抖的身子……

师:很显然,火柴是在此情景下延续性命的第一需要,正如小说中“卢进勇”所想:

“‘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啊!’他使劲绞着衣服,望着那顺着裤脚流下的水滴想到。他也知道这是妄想——不但是现在,就在他掉队的前一天,他们连里已经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

尽管在当时火柴极其珍贵,但是,拥有火柴并不是纯粹不可能的事,“卢进勇”即亲眼目睹了一位生命危在旦夕、身带火柴而不用火柴的的战士,这位战士在雨地中是怎样把火柴保存得完好无损的呢?请同学们为他塑像!

生:大多争相读出文中以下语句:“他依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的头发糊贴在前额上,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地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师: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师生:脸色怕人,表明脸色煞白得没有血色,几近于断气;长时间没有挪动说明因饥饿、寒冷、雨淋的煎熬,他已有气无力,无力挪动;嘴唇干裂,表明干渴之重!这些神情表明:这位战士已气息奄奄、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师:他的眼神是怎样的呢?

生:“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

师:(顺势将问题摆到学生面前,激起思考)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我觉着“努力”一词用得不恰当!?

生:开始分析这个词语,大多表现出对老师看法的同意。

(接着,老师马上说)

师:我是这么想的:尽管这位战士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有气无力,但是,如果说睁眼睛有点吃力、要花费一丁点儿力气的话,闭眼睛并不花费任何气力。

其实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不信大家眨巴眨巴眼睛试试,再像“闭目养神”一词。

——有什么“努力”的必要!?

生:在老师的分析推证下,有主见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师:有没有勇敢的同学,向老师挑战?

有同学表示不同意老师的看法,但苦于找不出适当的理由……

(片刻的沉寂之后)

师:(给学生鼓信心)我可以告诉同学们:老师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胜利属于善于开动脑筋的同学!

(并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启发思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努力的闭眼”,说明战士怎样的心事?

◆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将要咽气的人可能有的举动、想法……一般情况下,气息奄奄的人最要紧的想些什么?

◆上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杂文——《俭以养德》,其中有这样一句:“啊约约,同志,何必那么生气?我们并不是吝啬鬼,并不是那种临死的时候看见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想想:这个典故中吝啬鬼闭不上眼睛的心事是什么?

◆常听人说:含冤死去的人往往是怒目圆睁的,这是为什么呢?

◆还有,有些人由于没有在生前实现或完成一生的愿望和任务,或者说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和评价,我们常用一个有关眼睛与死的成语来形容他的心声,即“死不瞑目”!

(此时答案不言而喻,学生跃跃欲试,教师让学生将看法写在课堂笔记上。约5分钟后,指名同学交流,然后师生一同归纳,贴近战士的心灵深处。)

师:好,我们一同归纳一下“努力闭眼”这一眼神反映的“心事”:

无名战士之所以不能“轻松”地闭眼,是因为,在他想,他尚未完成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将精心保存的,为大部队所急需的火柴送到,高度的使命感及责任感,流淌在血液中的强烈的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自觉性,使得他在生命的垂危时刻,不能“舒心”地闭眼,以至含眠九泉,而只有“努力”闭眼,才可以在“养神”之后蕴蓄全身的气力再走尽可能远的路——实现交付火柴的愿望!在此,生命的本能保护意识、对革命事业忠贞的自觉意识在无名战士的“潜意识”中相互斗争,出奇的是对革命忠贞的自觉意识明显占了上风,可见他思想的高尚、精神的伟大!

我们可以作这样一个假设:假如无名战士未遇见“卢进勇”,或其他别的战士,无法将火柴送给大部队就断气了,那他肯定是两眼圆睁、死不瞑目的!关于这一点,在小说接下来的部分,无名战士向卢进勇刚一托付火柴,“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在还没有说完嘱托的话:“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就断气了。

是什么在维系着他奄奄一息的生命?

——是自觉的、强烈的对党和革命的忠贞意念!这种觉悟和意识,竟像草地的天气,那么自然和自觉,几乎是与生俱来,与生命同在,但却高于生命!

三、迁移——让理解力如雄鹰自由翱翔

四、点滴回味和说明

1、大师如是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谈到怎样处理教材、以巧妙切入、突破重难点时,说: 

求知兴趣的首要源泉和头一颗火星,包含在教师对课堂讲解的材料、对被分析的事实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中。学生在思想上明白道理,来源于认识了事实和现象的接触点,认识了连结这些事实和现象的线索。

在谈到怎样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起兴趣和调动求知积极性时,说:

教师的话语应针对学生的思想,使讲述的东西在学生的心中引起兴趣。这种兴趣首先是由内部的刺激和动机引起的,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思想似乎活跃起来,得到更新并与教师的思想趋于一致。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单纯的听讲,接受他们所不知道的新教材,而是在自己意识深处搜索已知事实和现象,并思索它们。

调动学生头脑中与要讲的东西早已略有所知的思想或认识,是实现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结合,使学生边听讲边思考的唯一条件。也是“学生心中引起思维的导火线”。

掌握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施以非常微妙而精细的影响。……在教一些很抽象、很枯燥的知识时,如果孩子们的意识中没有所谓能“挂上钩”的思想,那教师就无论如何也掌握不住他们的注意力。在这里,学生的注意力是受他所懂得的一些常识制约的。教师如参照这些常识来讲解教材,学生就会把完全枯燥无味的教材看成有趣的教材了。

2、作者言捷径

作者王愿坚就典型细节的作用,说:

有文学价值的东西,永远不会小。一只蜘蛛也够小了。三年前,薛明同志对我说到她和贺龙元帅在“牛棚”里的生活,讲到这么一件事:一天贺龙同志忽然惊叫起来,“看,你耳朵里都长了蜘蛛网了。”一个细节抵得上千言万语,深刻而独特的表现了林彪、“四人帮”的残忍和老革命家的及其亲人蒙受的苦难。

在教学中,教师研究教材,细致品味每一处文字,发现能表现中心人物深层思想的典型细节,科学设计,组织学生重锤敲打、耐心品味,同样可“抵千言万语”,达到巧教巧学、启思益智之效。尤其可力避架空分析、空洞说教,使人物形象的分析落到实处。

(注:本文发表于2002年第二期总第64期《中国石化教育》)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