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生命状态(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考

[摘  要]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及对课改精神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我从切实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出发,探讨了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课堂导入、教学情境、小组合作学习、思维过程、课堂心理环境、反馈评价过程、学生的学习素质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优化     课堂教学过程     主体地位   学生生命状态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又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也是主动发展的教育。课堂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空间,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全过程。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1997年就曾经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而且要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 进入新世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又明确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确立了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能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遵循科学规律,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优化教学环节,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学会技能、方法,培养良好习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语文素养,从而改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少”、“慢”、“差”、“费”、“灌”、“搬”、“乱”的现象,扭转“见书(教案)不见人、人围着书(教案)转”、教与学的效率都很低的局面,改变学生不能不愿也不想去积极思考的被动地位。

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为了扭转上述局面,必须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课堂内外的生命状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使广大师生耗费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而在教与学上收到优质的效果,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构建课堂新景观,展现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因为,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过程。“教师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苏霍姆林斯基)

为使课堂教学优化,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促成学生在教育、教养和自我发展方面,在知识、能力、思维品质和道德情操方面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就教师而言,必须优化课堂导入、教学情境与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思维过程、课堂心理环境、反馈评价过程、学生的学习素质等教学环节。就学生而言,必须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自我发展状态,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因此,我们的教学(更确切的说是学生的学习)应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过程、生存状态,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并由此而焕发生命活力,绽放美丽自由的生命之花。

一、优化课堂导入,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

注意的心向,是一种学习者倾全力于学习的内部状态。学生是否集中和维持这种心向并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直接影响着语文学习的效果。因为保持良好注意状态的学生,总能认真专注、自始至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即在上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注意的心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

高质量的课堂导入,熔铸了教师殚精竭虑的智慧,凝聚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学识修养,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包含着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因此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目光会追随教师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回答会答有所问;学生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讨论、质疑、听讲、作业、合作等活动中去,学生的注意程度高。

导课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因此,课堂导入应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因为具有针对性的导课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新颖性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具有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二、优化教学情境、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

主体教育思想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必须通过学生的参与来实现。而所谓学生参与,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身心地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

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必须是在积极的参与下进行并达成的,参与面的广度和参与的机会出现的频度决定了参与是否充分、积极、有效。参与状态良好的学生,总能积极踊跃、满怀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正体现了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优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例如: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学习一些写景优美、人物形象丰满鲜明、故事情节动人的文章时,可鼓励、引导学生尝试以诗配文、以画衬文;对有些“电脑小高手”还可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去设计制作课件。笔者在《春》、《驿路梨花》、《济南的冬天》及唐宋诗词等的教学中就做过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充满丰富想象的稚拙、巧妙而又富有灵气的诗文、绘画和细腻逼真、绘形绘色绘声的课件作品(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令人耳目一新,让人不得不感叹学生头脑中蕴藏的巨大潜能,这也许就是学生生命潜力的存在。还可以组织、引导和指导学生去设计板报、自办班刊校刊,开展课本剧表演,组建文学社诗社,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写稿、组稿、编辑、设计、出版等等。学生通过这种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既学会了新知,培养了动手能力,丰富了想象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利于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焕发其生命活力,从而获得成功感。也必然会形成学生富有激情、富有个性、富有灵性的创造性参与,取得和扩大参与的频度、信度和效度,真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当然还可以精心设计提问,创设问题情境。讲究提问艺术,注意提问的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梯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要多问“为什么” ,少问“是什么” ,引导学生时时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的状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正如《学记》中所说:“叩之以小者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为学困生设计达到基本要求的辅助问题,提供思考“梯度”,为思维活跃的学生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凝聚认知注意力去另辟蹊径。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就可以激励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参与意识、独立思想和创造才能。启发思考的关键是设计好教师的提问与师生交谈的问题,使其简明、具体、有启发性,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愚公移山》中“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的句子时,不直问“且”的含义,而是先问学生“北山愚公多大岁数了?”这一问,问出了学生的兴趣,也问出了学生急于知道愚公真实年龄的内驱力,因而踊跃举手发言:“不到九十岁”、“已经九十岁”、“九十多岁”的说法应有尽有。老师追问:“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愚公到底多大岁数了?”有学生果断地答道:“我预习时查过资料,‘且’作副词,可释为‘将要、快要’。因此,愚公的年龄是将近九十岁。”此时此刻,答对者,心花怒放;答错的,豁然开朗,圈点批注。如此精心设计“圈套”,寻根问底,抽丝剥茧,就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高科技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已进入社会各个领域,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革命。适当动用录音、录相、投影、电视、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和实物、模型、标本、挂图、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节省时间,有利于思维潜能的开发,使知识中的“死”变“活”,“静”变“动” ,“想象”变“直观”,增加课堂知识密度,增强教学的可视性,为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最优化的可能。

总之,优化教学情境与手段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强调学习的结果,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参与的状态,使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全程参与,多方位参与。

三、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少一些,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尽量多一些。” 波利亚也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实践证明,讨论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情感和交流信息,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正如契诃夫指出的:“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谈。” 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就按优、良、中、差搭配,合理划分,编成四人小组,全班共十组。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给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游戏、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从而大大地活跃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另外,小组合作的交往性学习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等社会性品质,并且可以使学生在相互帮助、悦纳、赞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学生高涨的情绪、大胆的尝试、亲密的合作、心理的开发构成了一种相融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交往状态有助于学生形成性格开朗、积极进取、与人亲切交往、真诚合作等心理素质,真正有助于个体成长,焕发个体生命活力。从课堂上学生的状态来看,既有小组互动,全班互动,又有生生、师生互动多种形式,促进了交往的实质性发展。

为此,教师应转变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观,确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观,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选取适当的内容、适当的时机,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小课题指导等各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往学习的机会,通过明确目标、竞争激励、及时引导调控等各种策略提高学习交往活动的实效,从而使学生在多向、有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调查表明,许多学生对稍难的问题不愿作深入的思考,他们或是对自己的思维能力缺乏信心,或是缺少思维的触发点。因而用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尤其重要。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讨论活动,设计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关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合作精神。同时给“合作”学习留出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既有充分地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时间,又能在合作中有较充分的发言机会和时间,逐渐体会到在群体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因为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

四、优化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升语文素养。美国学者罗伯特•斯腾博格和路易斯•史渥林的《思维教学》一书明确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在课堂讲授前,应根据内容结构和人的思维规律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把疑难问题作为听课的重点,使讲课过程变成“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往往闪现在质疑、答问、讨论或练习之中,而独创性见解的表达或挑战性问题的提出往往能推波助澜,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这种活跃的思维状态的产生,需要师生长期默契的配合,尤其需要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

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水平的核心,它是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到问题的解决结束,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应是由问题开始。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积极思维中去;同时教师还可不断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最近发展区”,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状态可以从学生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说明、表达所学知识来观察;可以从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激烈的争论,呈现出“唇枪舌战”的场面来判断;还可以从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具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来衡量。

思维是想象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思维能力,优化思维过程,从而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作文教学为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动笔之前,对文章的主题、结构、情节、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周密的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列出提纲,这样学生在头脑中才能产生活灵活现的形象(即想象的结果)。

整个教学设计之中,老师不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不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提供”知识、思路、情境和机会;在师生对话的形式下,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扬经过自己思考的出人意料的一切结论,鼓励学生的求异心理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思维过程,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随着老师的点拨、引导,他们的思维从表层到深层,不断求异,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维状态,它既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成果,更体现了教师教学设计的价值。

五、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

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环境是班级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的直接反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班级集体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情感状态及奋发学习的心理体验。新课程呼唤充满乐学气氛和竞争幸福的生动、活泼的教育现象,为了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成长的喜悦,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不断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使学生的情绪在不断地参与、交往、思考的状态下持续高涨。

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使学生的充分自由得到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捕捉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去分析评判学生的情绪状态。如表情呆滞,则说明听课走神:如眉头紧锁,则表明疑窦丛生;如点头微笑,则表明理解接受。在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时,还可观察其他学生的反应:如眉目舒展,则表明他认同别人的观点;如摇头否定,则表明他有异议;如情绪激昂、跃跃欲试则表明他还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也可以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比如学生能从激烈的争论一下子转入到专注的聆听,能从会心的“哄堂大笑”一下子转入到恍然无声的静心思考,这就表明学生进入了一种自发并能自控的良好情绪状态之中。良好的学习情绪状态,是产生学习紧张感、愉悦感的内在因素,也是推进学习进程的不竭动力。

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思维,优化课堂教学,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悦、新颖刺激的心理环境。运用CAI手段,可为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开发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如在《驿路梨花》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课件、学生的课件及绘画的展示,整个课堂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触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观。在课堂活动中,学生们通过阅读、讨论、交流、表达、理解、思考等一系列实践体验,从不同角度体验感受课文的人物形象美,心灵美,语言美,结构美,画面美。再以激励性评价使学生来体验自信、自尊和成功。如“你的课件做得真有趣,设计得真好!真是个电脑小高手!”“你的画画得真形象,快给大家看看吧!”这样的激励与肯定就是对学生情感的关注,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敢于表现,懂得欣赏。由于整个课堂高潮迭起,学生能不断产生新奇感,学习兴趣浓厚,语文学习变成了一种自我需要。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情绪状态成为一种良性的互动,达到了整体优化。

总之,要创设和谐、愉快、民主的课堂气氛,以真挚丰富的感情吸引、启发和激励学生,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情激学,使学生的智力和情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方向。树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观,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格调,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才能使课堂上的教与学活动产生最佳效益。

六、优化反馈评价过程,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

生成状态是学生在一堂课中一切学习成效和情感体验的总和。它是课堂教学设计中无法预料到的,因为它来自于学生的突发奇想,灵感闪现的一瞬,思维火花迸溅的刹那,抑或是水到渠成、心领神会的结果。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情绪状态、思维状态均有可能促进学生生成状态的形成。因此,它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效果的重要指征,也是衡量语文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伴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在实践运用或学习小结时表现为当堂掌握了某些知识技能,丰富了情感世界,陶冶了思想情操,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主体参与意识,感到收获匪浅。那便是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良好的生成状态的体现。

评价生成状态时,我们可以看学生是否全力投入学习,并从中伴有满足、成功、喜悦等体验,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也可以看学生能否总结当堂学习所得,或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指出的那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亦即课程评价要放眼于生命的全过程,对于一些智力各方面暂时都不突出的学生,也要看到他们智力发展的潜在性。

优化的课堂反馈要及时,信息交流渠道要广,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特点。教师应作为评价过程的主导者和信息传递的中心,应把握好时机,及时调控,准确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树立全面衡量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评价观,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要有对学生知识的评价,而且有学生人格形成的评价,还有能力与水平的评价,身心发展的评价,品德养成的评价。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承认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存在的价值的体现。

在评价方式上,将口头与笔头、知识与技能、操作与实验、竞赛与活动、问题情境与社会实践灵活地运用到评价中,创造性地“寓考于乐”,淡化考试竞争、淡化分数意识;评价方法上最好使用档案袋和活动法,充分发挥考评对学生发展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对教学的改革功能,重视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的生成状态,并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同时以学生的生成状态带动教师在教学中的生成状态,最终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七、优化学生的学习素质,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状态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实体因素,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正如巴班斯基所说“如果学生不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组织的话,则教学过程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学生的学习素质,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状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认知结构是外界知识及规律在头脑中形成的经验系统。良好的认知结构一般具有如下特点:较高的稳定性;较强的清晰度;较准确的目标辨别性;普遍的使用价值。良好的认知结构对学生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学生的认知前提能力占教学达成度的50%。中学生语文认知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其一是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语文知识、语感及思维习惯;其二是学生已形成的言语技能;其三是按规律获得语文知识技能的方式方法等。中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实体,它是以知识结构为基础,经过由平衡——不平衡——平衡螺旋式循环发展过程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我们在帮助学生组建认知结构时,过于追求双基,忽视学生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行为方式、语感及思维的形成,就会导致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健全。

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初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不能完全靠自己来完成,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学生特点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来逐步形成和完善。笔者认为,中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形成如下几种语文学习习惯:即聚精会神的听课习惯;拟写作提纲的习惯;边读边思、圈点批注的读书习惯;记日记的习惯;认真独立的作业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工整规范美观的书写习惯;不懂就问善于质疑的习惯;有计划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积累格言警句等素材的习惯;看报纸听新闻的习惯。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整体优化设计,是每一个教师将自己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创造性地转化为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环节。把握好教学设计与课堂学生状况的互动关系,关注学生的课堂状况,努力追求真实的生命体验,我们将会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感受到学生生命的存在与力量,享受着创造的喜悦与满足,品味着人性的灿烂与魅力。所有这些促使我们在课程改革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形成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尊崇学生的主体意识、人格、个性和创造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情感体验的主体、思维的主体、思想的主体,自我生命的主体,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理论研究,更好地将课改理念、新课程理念落到教学实处。

参考文献:

1、韦志成 著《语文教学艺术论》、《语文教学情境论》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

3、周庆元 著《语文教学设计论》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4、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6、熊芳芳  《生命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概念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3/7

7、陈绪常等 编著  《多媒体设计与运用艺术》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8、郅庭瑾  著   《教会学生思维》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9、申继亮  谷生华  严敏  著 《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1

10、于漪 《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教材•教法  2000/2

11、张定远 《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课程•教材•教法  2000/2

12、黄黎明 胡中锋  《多元智力论与课程评价》  课程•教材•教法  2003/5

13、叶澜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教育研究    1997/9

14、《把教育当做幸福的生活》  《中国教育资讯报》   2002年10月30日

15、裴娣娜    《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     《学科教育》     2000/1

16、焦名海  《语文“生命” 课堂的建构》  中学语文教学    2003/7

17、赵笑梅  《小组合作学习的四个基本经验》   教育科学研究   2001/12

18、文涛    《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12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