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系列(五)教材学习的点和面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走进课堂系列(五) 教材学习的点和面 教材是老师和学生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的主要的信息媒介,是教学活动中必不中少的一个基本的条件,也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一个核心因素。在教材的学习过程中,不能仅仅机械地着眼于教材的本身,要讲究一个“活”字,要注意教材点和面的落实。 一难点、重点和知识点。就我们目前的情况而言,教材主要形式还是课本,也就是教科书。在教材的处理上,首先要熟悉教材中的难点,重点和知识点。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不论是新的教学理念也好,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罢,都只是从教材学习中学生所处的角度,所占的主体地位的不同程度而言的。但是,如果就教材本身内容的学习来说,其中的难点、重点和知识点的把握是不可忽视的。作为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同时还是一个知识的传授人,对于每一节课的难点、重点和知识点,都应该了然于胸,才有可能真正的驾驭课堂,才有可能真正的组织好课堂,也才有可能真正地落实教材的学习。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教材中间的一些字词甚至于个别句子段落,要真正的落实明白,清楚。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一课中,有很多学生对于“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话,都不能准确地理解,而且对于“酣眠”、“小睡”等词语也不能准确说出它在本文中指代什么,甚至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问到高三的学生,很多人也都不能恰切地说出这句话在本文中的真正的意思。再如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对于“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这一句,也是需要大多数学生思考一番的。再如,在《鸿门宴》这一课,当樊哙闯进军营,说出“……窃以为大王不取也!”这番话后,作者写项羽的反映是“项王未有以应”,在句话中,作者为什么不写作“项王无以应”,这二个句式能不能换一换,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当然,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地方更多。如果对于文中这些难以理解的地方,不弄清楚,或是弄不清楚,那么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就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就谈不上“披文以入情了”。现在很多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说,都是因为教师讲的学生都知道,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又没有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至于重点和知识点,那就更不用说了,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是一定要落实的。有一些“名师”在公开课上,只注重一个形式,不注重这些内容的落实,学生想不到,学不到的地方,不闻不问,学生学多少,是多少,自己不指出,也不落实,还美其名曰“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课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实在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表现,更对不起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良心,真的不知道这些“名师”在平时对待自己的孩子的学习中,是不是也是这样做的! 二由点带面,注重积累和扩充。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要注重积累、巩固,这是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得以提高的基础。 (1) 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注意学习的扩充和延伸。除了难点、重点知识点之外,还要注意扩充学习的内容,扩展学习的外延,注意到学习内容前后的汇集和连贯,注意归纳整理。使所学的内容能够形成有序的链条,形成体系和网络。如在学习到字词时,要注意把内容相关的一些字词也融合一起,如在学习到“缭乱”这个词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一查“撩”“僚”“燎”“潦”“镣”“嘹”“獠”等形近字的写法,还可以给它们分别组词。这样的话,学生既便于区分这些字的写法,又便于记忆,同时还能有助于学生应对高考。再如在学习“沸沸扬扬”这个词组时,也可以把“扬汤止沸”、“人声鼎沸”、“民怨沸腾”“沸反盈天”等词语放在一起考查和掌握。像这些内容学生学习多了,积累多了,慢慢地就会有自己的感悟。还有在学习教材中的一些作家作品时,不妨把作家的其他的作品也拿出来让学生学习一下。如在学习李煜的作品《虞美人》时,也可以考虑让学生学习一些他的其他的作品,如《浪淘沙令》《相见欢》《望江南》等等。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还可以补充《一剪梅》《醉花阴》《武陵春》等篇章。在学习文言文中,可以把所学过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以及一些特殊的句式等连贯起来,还可以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使之形成比较系统的一个个小的链条,这对于所学过的内容的掌握是非常有好处的。每个学生最好要有一个积累本,以便于随时记录,随时整理。而且这种归纳整理的效果,在高三的后期的专题训练中,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2) 以教材为中心,联系课外内容,拓展阅读面。广泛的阅读对于学生的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终身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中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期,错过了这个阶段,以后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所以,如果能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就应该积极地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而教材本身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阅读成长的需要。所以结合教材的学习的同时,很有必要开展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如在学习《故都的秋》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已去完成对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老舍的《想北平》、张恨水的《五月的北平》以及吴伯箫的《话故都》等文章的阅读。在学习了《纪念刘和珍君》之后,也同样可以让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另一篇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还有朱自清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的《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这一类的文章。这些文章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材本身的内容,又能很好地拓展学生的阅读的范围,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其他的读本,时下美文,网络教材以及一些其他的读物等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做到既能“入于教材之内”,又能“出乎教材之外”,形成立体的多层面的阅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真正的阅读能力的目的。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